第12章 阿巴丹(三)

bookmark

太阳升起来了,阿里从没见过这么壮丽的景象。

作为一个喜爱旅游的大学生,阿里到过伊朗国内的许多地方。他曾站在里海岸旁,看着太阳从海平面下爬上来时那彩霞万里,开阔自由的光彩;他也曾站在厄尔布尔士山脉的苏雷曼山上看日出,在劲烈的晓寒中感叹那云海中喷薄而出的绚烂无比、光照四方的美丽;他还曾虔诚的跪在伊斯法罕旁,看着太阳划破黑暗,照耀在“七音殿”西南墙下的大理石日晷上,在那熠熠生辉,雄浑瑰丽的宫殿前,感受着真主给予的那份纯净、安宁和虔诚……

但这些日出都没有今天的太阳那么壮美,那么神圣,那么发自内心的感动!无数身着棕绿色军装的伊朗士兵在纵声欢呼,看着前方阵地上在清晨的阳光下自由飘扬的伊朗国旗,躺在地上的阿里想起了从自己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自己的话:

“我们的国家伊朗***共和国的国旗自上而下由绿、白、红色组成。白色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中间,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的字是‘真主伟大’的语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我们国家的农业,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着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那是我的国家,那是我们的国旗——”看着地平线上上那冉冉升起的朝阳,阿里想起了昨夜那恶梦般的激战,想起了牺牲的战友,想起了阿齐亚排长,也想起了自己的小妹妹,他再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情,他的眼泪肆意流淌了下来。阿里躺在还带着清晨的寒冷气息的沙漠上,握住了拳头,任由泪水打湿了脸庞。面对着升起的红日,他艰难而神圣低声唱起了一首歌:

“地平线上升起东方的太阳,

那是真正宗教的景象。

巴曼是我们光辉的信念,

阿訇带来独立与自由的理想,

深刻在我们的灵魂。

啊,烈士们————

你为我们痛苦的呐喊在我们耳际回响。

持续不断,永世长存,***共和国屹立在伊朗……”

…… ……

随着阿巴丹外围阵地的失守,大批伊拉克步兵从阵地上溃退了下来。但第三军的噩梦并未结束,此时大批的坦克和军车正拥挤在通往阿拉伯河亚尼渡口的道路上,由于撤退的慌乱和无计划,各个部队慌不择路,挤作一团。

现在狭窄的道路已经完全被溃退的士兵和坦克堵满,到处是惊慌恐惧的人流和破口大骂的坦克和汽车驾驶员,奥马尔?穆斯塔法少将的吉普车也被挤住动弹不得,他的副官一边大骂着,一边用手中的皮鞭抽打车旁的士兵,让他们让路。被抽打的士兵敢怒而不敢言,只是竭力回避着副官手中的鞭子,但由于实在太拥挤,几个扶着伤员的士兵无处躲避,被副官接连抽了好几鞭子。

副官见这几个大兵如此大胆,竟然在自己的鞭子下也不给将军让路,正要抬鞭猛抽,教训一下这几个混蛋士兵。但他的胳膊却突然被那几个士兵扶着的伤员架住了,副官一愣,看见这个人是一个中尉军官,身上受了好几处伤,鲜血溢红了绷带。

副官见对方是在战斗受伤的军官,只好按耐住怒火,厉声喝道:“你想干什么?没看到这是穆斯塔法将军的车吗?还不赶快把路让开!”

那个军官看着副官,大声说道:“长官,安拉在上,难道您没看见这里挤的没有一点地方了吗?”

副官原本就心中不忿,现在见对方一个小军官竟敢顶嘴,挥起手中的鞭子来就向那个军官抽去,这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怒喝:“拉扎齐,你给我住手!”

副官回身看去,只见奥马尔军长一脸怒色的看着自己,他只好悻悻的放下了鞭子。奥马尔艰难的推开车门,走下了吉普车。车旁的几个士兵和那个受伤的军官连忙向他敬礼,但由于人流汹涌,这个礼在身后人潮的推撞之下敬的也很不标准。但奥马尔无暇顾及这些,由于四周吵闹的厉害,他只能向着这几个人大声问道:“你们是那支部队的?”

那个受伤的军官大声答道:“报告长官!我们是十七团三营七连的——我是连长贾尼姆?马赫默德!”

奥马尔点点头,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遭到敌人袭击的?”

贾尼姆回头回顾了一下,把身后的一个士兵拉了过来,大声说:“他叫卡玛尔,是他最先发现伊朗人进攻的!”

奥马尔看着那个叫卡玛尔的士兵,将自己的问题重复了一遍,但周围实在太嘈杂,卡玛尔显然没听到他的话。尤其是前方两辆T-62坦克正开着发动机轰轰的想强行前闯,更是引起了周围一阵骚乱,步兵和汽车驾驶员纷纷大骂起来。

奥马尔皱了皱眉头,对副官说:“拉扎齐,到前面去看看怎么回事?如果谁在扰乱秩序,严惩不殆!”

副官艰难的挤向前边去了,奥马尔回头大声对卡玛尔问:“你们是什么时候遭到敌人袭击的,他们有多少人?”

卡玛尔有些紧张的回答:“将军——长官——大概晚上十一点左右,他们突然炮击,炮击刚停,波斯人就冲上来了!大概——”他有些拿不定注意到底有多少人,那时他吓的只顾趴在地上朝天开枪,哪顾的上计算敌人的数量,要不是连长贾尼姆发现了他,将他带了出来,他现在说不定已经在波斯人的战俘营里吃大饼了。

“报告长官!我们阵地上的敌人大概有一个加强团,从两个方向进行突击的!我们虽然打退了他们的第一波进攻,但由于寡不敌众,加上重武器被摧毁,坚守3个小时后,只能放弃了阵地!”贾尼姆在一边补充道。

面对一个加强团的突袭,坚持3个小时?奥马尔不由的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连长有些刮目相看了,“处乱不惊,看来这个人是个人才!”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惊叫了一声:“直升机——敌人的直升机——”整个道路上顿时如炸了锅一样,大乱了起来。奥马尔和贾尼姆一起抬头向上看去,只见三个黑影从远处的空中疾飞而来,仔细看去,正是伊朗陆军装备的美制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快——马上到路边布置单兵防空导弹阵地,快——”奥马尔立刻焦急的大喊起来,他知道仅凭步兵手中的轻武器根本无法给这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带来威胁。

6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实际需要,迫切要求迅速提供一种高速的重装甲重火力武装直升机,用来为运兵直升机提供沿途护航或为步兵预先提供空中压制火力。因为当时用普通运输直升机临时加机枪改装的火力援护直升机不仅速度慢,而且无装甲保护,火力也不强。因此AH-1“眼镜蛇”就应运而生了,它是贝尔直升机公司为美国陆军专门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攻击直升机,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而伊拉克军队此次的敌人——伊朗军队就大量装备了这种“飞行死神”。

慌乱的人流四散奔逃,车辆加速向远方冲去,被人流一裹,反而更加动弹不得,奥马尔少将建立防空阵地的呼声被淹没在“眼镜蛇”俯冲时旋翼巨大的震动声中,地面上的士兵开始盲目的用自动步枪向天空射击,但7.62毫米的子弹对武装直升机的装甲来说简直如搔痒一般。

看着向自己这个方向俯冲而来的直升机,经验丰富的贾尼姆中尉再也顾不得了,他一个眼色使出,卡玛尔和另一个士兵一拥而上,架住还在大声叫喊的奥马尔少将就向路边的红柳丛中跑去,其余的几个士兵架着受伤的贾尼姆也紧跟在后面跑进了红柳丛。

飞行在空中的“眼镜蛇”得意的看着自己身下惊恐万分、四散奔逃的敌人和堆积在公路上长达数公里的车队,只见两道灰色的烟线从领头的直升机上飞射而出,“眼镜蛇”的长机发射了两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它的目标并不是公路上挤在一起的坦克和汽车,而是排在这条长长队伍最前端的两辆中国产63式装甲运输车,只听“轰——”的一声,火光闪现!63式装甲运输车被从后方击中,没有挂装反应装甲的装甲车在可以击穿400毫米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打击下,像炮仗炸开的火柴盒一样全身冒火、四下飞散,顿时成为了两堆燃烧的废铁,堵住了车队西去的道路。

这时,三架“眼镜蛇”直升机在空中划出了一个优美的弧形,散了开来,20毫米机炮和70毫米火箭发射巢黑色孔洞如眼镜蛇尖利的毒牙向伊拉克军队露出了狰狞……

第115章 风波将起第1章 战争的号角第8章 横空出世第114章 大漠铸剑第41章 核阴影第62章 扩大的合同第22章 A. M(上)第1章 南方的夏天第13章 将军闹礼堂第28章 导弹交易第23章 最好第112章 西北天狼来第55章 壮士断腕(下)第71章 退无可退第81章 先期部署第71章 伊莲娜现身第21章 合作第66章 冥王星第121章 狙击手任第79章 一诺千金第54章 贪婪之罪第133章 外交=交易(下)第5章 全新的偶像第97章 深入敌后(二)第39章 围点打援(上)第19章 碧海硝烟(二)第100章 法老王行动(下)第8章 感情第52章 里根第9章 七雄成乱麻第78章 波音747第106章 天隼的回忆第20章 伊朗门(二)第8章 渔翁利(二)第37章 采访第59章 决不做土鳖第41章 德黑兰惊雷(下)第91章 丛林激战第31章 置之亡地者第53章 红场事件第80章 引蛇出洞第82章 匣里刀光第44章 巴格达(一)第18章 拯救者第55章 反击(一)第66章 冥王星第38章 印度洋虎啸(上)第30章 瞒天过海第35章 獠牙之蛇第6章 狂风中绝第42章 千里南下第117章 自由宫印象第6章 党争第22章 工作第一第106章 霹雳一声雷第44章 海军基地第47章 打造强军(二)第46章 打造强军(一)第14章 忆故人第40章 火映迭戈海第44章 库姆的旗帜第83章 空袭猛虎(下)第80章 时间紧迫第17章 紫罗兰第56章 湖边第103章 圣战在即第5章 战云激荡第146章 鼎定一战(二)第10章 北方朔风起第56章 南亚利剑第128章 最后的斗争(下)第71章 危机(二)第21章 凌晨第20章 兄妹第45章 行动(上)第66章 冥王星第2章 未来第56章 反击(二)第41章 雨前第3章 身先士卒第70章 浴血萨珊(四)第84章 石油与联盟(上)第22章 工作第一第25章 午后第7章 土耳其北风第60章 继续向前走第96章 锤炼成钢第32章 弯弓向北望第83章 双美的谈话第83章 空袭猛虎(下)第10章 阿巴丹(一)第97章 坦克大竞标(二)第119章 面对制裁(下)第40章 等待第16章 购物行第60章 最长的一天(下)第65章 内乱第92章 情如兄弟第91章 定海神针第73章 剑气冲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