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继续向前走

前行的路上,如果我们一心等着一个安全可靠的完美时刻的出现。那么,这个时刻永远也不会出现。勇者,要带着恐惧继续前行。————莫里斯?谢瓦利埃(法)。

刘明发表完自己的讲话后,人群沉寂了一下,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连张副部长和屠纪达也都衷心的鼓掌,屠纪达心中感慨,这位库塞?阿卜杜拉将军年纪不大,但见识和胸怀却远不是一般人可比。就冲他的这番讲话,足可以看出是对航空工业十分了解,高瞻远瞩的领导人。

想到这里,屠纪达不由的开始羡慕起身边的这些伊拉克航空科研工作者,能够在这么一个全力支持他们施展才华的领导人手下工作,应该算是一种幸福吧!屠纪达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国内领导设计歼7改进型战斗机时的重重困难和如履薄冰,不由的暗暗叹了口气。不过好在库塞将军的讲话为这件事定了调子,估计不会再有人来刻意为难几个中国年轻的技术员了,这倒让屠纪达心中松快了不少。

刘明将现场的伊拉克和中国方面领导召集起来,开了短暂的会议,然后迅速的作出了指示:第一,这是一起未经报告和审批的科研活动,今后类似的研究一定要上报,以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同时各个军工厂和科研机构严肃纪律,开始排查这些私下的研究行动,并进行评估后上报。

第二,对事故做出严肃处理,撤消巴士拉航空厂主管科研工作的副厂长安卡尔?乌萨马的职务,将他另有他用。主管伊拉克航空科研的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伊麦德?阿杜里被通报批评,给予严厉的警告。参加研制的几个伊拉克年轻技术员将择日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为了让科研计划有序进行,仿照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成立专门的伊拉克航空项目管理委员会,具体的进行评估项目的风险和可行性,引导、协调和监督航空项目的进行,这个委员会将由多方的知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具体各部门的官员和来自空军的代表组成。

在航空项目管理委员会之下,设立空军武器研究部和陆军航空研究部,使航空科研工作由军方直接领导。在军品采购中强调zf和军方更多地参与管理,实行对研制计划的分阶段审查,控制进度与投资,采用“先飞后买”等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南方军团的采购条例。

同时刘明力排重议,让来自美国的罗纳德?休格担任了这个权力极大的航空项目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将这样一个权力极重,涉及深远的部门交给一个外国人来管理,引起了刘明手下官员的一致反对。但反对意见都被刘明否决了,在他看来,罗纳德?休格是难得航空工业界的管理天才,没有他就没有后世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这样的军火巨头,这样的人才不用是个巨大的损失。

此时的伊拉克航空工业跟本谈不上什么泄密,在这种低级的起步阶段,让罗纳德?休格的才能发挥出来,将伊拉克航空工业带上一条健康而长远的道路,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至于以后的事,等伊拉克工业发展起来了,可以让罗纳德?休格转到一个其他岗位上去。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刘明就匆匆的准备赶回陶兰德军事基地去,毕竟机降部队的战斗也是他目前很关心的问题。然而伊麦德?阿杜里找到了刘明,要和他谈一些现实的问题。

刘明只好让自己的汽车带上伊麦德?阿杜里,车队向巴士拉郊区驶去。刘明看着车中有些尴尬的伊麦德?阿杜里开口问道:“伊麦德,究竟有什么事情向我汇报?”

伊麦德?阿杜里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是——是和中国合作的运十飞机的事情!”

“运十飞机?合作出了什么问题吗?”刘明眉头一蹙,问道。

伊麦德?阿杜里见刘明不悦,就不敢说话了。刘明心中叹口气,自己的这位首席航空专家水平是很高,人也很敬业,但是就是性格比较的懦弱,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见他这样,刘明只好和颜悦色的说:“你有什么问题尽管说出来,我会帮你解决。毕竟合作是双方的事,不能因为对方的利益而让我们自己受损失。你放心大胆的说就可以……”

伊麦德?阿杜里镇定了一下情绪,说:“我理解您要参与研制大飞机的想法。这既可以锻炼我们的航空科研队伍,又可以自行掌握一种大飞机的设计和生产方法,这都是以前的伊拉克航空工业界难以想像的。但是,我必须说——”他又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说:“运十飞机并不很适合我们伊拉克的现状!”

“奥——”刘明来了兴趣,问道:“你详细谈谈!”

伊麦德?阿杜里说道:“运十飞机还很不成熟,技术上也并不先进。坦白的说,它的性能和波音707基本是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如果说作为民航机使用的话,它的机体寿命只有波音707的三分之一,而造价和运营成本则是波音飞机的3倍以上。更何况它的发动机虽然已经完成试飞,但却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要想进入商业化运营的话,还需要从美国进口发动机,也就是还要受制于人!”

刘明听着伊麦德?阿杜里的话,不由的微微点头。这些观点他在后世时都听说过,也是很多人指斥运十飞机的重要论点,伊麦德?阿杜里的话可谓切中了要害。

只听伊麦德?阿杜里继续说道:“如果作为民用机的话,我们还不如从美国或者欧洲购买现成的客机来的合算。如果作为军机的话,运十的座舱尺寸又太小,很难装下伞兵的战车等大型装备。它的起降性能只能说一般,如果在劣质机场上起飞着陆的话,很快飞机就会报废。因此我觉得我们投入这么大的精力来研制一种过时的飞机,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刘明点点头,问道:“现在与中国方面联合研制的进展情况如何?”

伊麦德?阿杜里摇摇头说道:“不太顺利,中国方面虽然让我们参与了各个研制进程,但是我们只有权力提问,没有权力决定。飞机研究当中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干预,导致了进展缓慢,而且——这种飞机在中国国内好像也并不受欢迎,市场前景也很不好!”

刘明感觉自己对运十飞机的想法有些简单了。尽管自己一腔热诚,投资与中国方面联合研制飞机,但是由于研制的主导权不在自己一方,因此这项联合目前看来暴露了很多困难。中国方面的研究进度也不禁如人意,刘明知道运十研制的拖沓与当时中国国内“造不如买”的买办思想横行和政治氛围有关,他没有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施加影响,那么——这个项目还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吗?

伊拉克空军目前只拥有战术空运能力,它装备的最大的运输机就是刘明从苏联购买的安-12型运输机,一共有20多架,主要用来支援第151伞兵团进行战术空降行动。要说到远距离、大载货量的战略兵力投送,这几架小飞机就力不从心了。可以说,伊拉克空降部队的规模被运输机队的规模限制住了,只能达到团旅级的水平,要想进一步的提高,必须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

刘明当然可以向美国提出购买C-141“运输星”和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要求,但前者是战略运输机,人家肯定不会卖;后者即使买了一旦与美国佬翻脸,那么也很快变成废铁一堆。

欧洲目前跟本就没有什么大型运输机可以供刘明选择,法德合作的C-160运输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和AN-12同级别的中型运输机,意大利空军的G.222运输能力还不如它。

而苏联的伊尔-76倒是有可能买到,并维持长时间的运转,但是俄国人狮子大开口,随时加价,糟糕的售后服务和苛刻的政治附加条件也让刘明犹豫不已。所以制造自己的大运的工作必须进行。但以此时的世界环境来说,除了运十之外,伊拉克人的选择还真不多。

美国那头就不用想了,一旦与以色列发生冲突,那么所有对美合作会立即中断,所以什么C-141“运输星”,C-5“银河”以及未来的C-17“环球霸王”重型运输机都不用指望了。苏联那边在解体之前也没有什么合作的余地。至于欧洲,虽然此时A400M大型运输机已经开始筹划,但是这个拖沓的研制项目直到21世纪初还停留在纸上,自然指望不上了。

“伊麦德,我想问的是,如果我们掌握了运十飞机的生产技术。那么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的宽货舱的大型运输机需要多长时间?”刘明突然向伊麦德?阿杜里问道。

“您说的是安-124级别的还是伊尔-76级别的?”伊麦德?阿杜里问。

“伊尔-76级别的,可以用来进行短途战略运输的飞机!最好货舱能宽一点,不要象伊尔-76一样窄,能够让它空运40吨以下的坦克和战车!”刘明说道,他知道,伊尔-76运输机的早期型号货舱不够宽,导致这种载重达到40吨的运输机却不能运输轻型坦克,直到后来的改进型才加以改变。

“我想,以我们的技术实力,即使加法国人的帮助,也需要10年的时间!”伊麦德?阿杜里盘算了一下,对刘明坦白的说道。

“十年?”刘明吃了一惊,十年太久了,那时已经到了95年以后。自己可以利用苏联解体的机会购买几架伊尔-76运输机暂时对付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到了95年还没有自己的大运的话,建设伊拉克的空降突击师的目标肯定就会落空。那么与美军比较起来,伊拉克部队在反应速度和战场投递能力上,还是差距遥远。

难道造大型运输机就这么难吗?刘明突然想起了后世自己看过的一篇报道,上面说乌兹别克斯坦的伊尔-76飞机制造厂2000多工人,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生产伊尔-76运输机、伊尔-78空中加油机、伊尔-114客机等大型飞机。该厂在苏联解体后设备老化,欠债颇多,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很难继续生产伊尔-76运输机,导致中国的大批订货被拖延,这起事件对中俄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如果在苏联解体时自己能够把它接收购买过来,那么…………

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了!当务之急,还是得把运十飞机继续下去啊!哪怕是赔上钱而没有成果,也要借助这个机会锻炼出一支科研队伍来!刘明无奈的想着。

第65章 萨拉丁第77章 两强相争第21章 进攻第56章 沙特的选择(三)第22章 东方有火龙第31章 大不里士第20章 独入虎穴第6章 挂白旗第80章 哈德港基地第19章 西金锋锐寒(下)第8章 感情第65章 风雷大作(二)第60章 浪涌如墙(一)第8章 感情第43章 变身的鱼窝第41章 围点打援(下)第112章 西北天狼来第7章 尴尬第110章 反政府武装第13章 北非来客(下)第25章 鹰击第59章 奔向里海第13章 北非来客(下)第14章 我在看着你第47章 硝烟第37章 采访第61章 库赛归来第6章 圈套第101章 苏伊士炮声第61章 无心柳成荫第8章 渔翁利(二)第115章 拉巴特谈判第22章 A. M(上)第103章 圣战在即第82章 二合一第62章 伊朗人困局第72章 支援行动第68章 浴血萨珊(二)第128章 最后的斗争(下)第34章 良禽择木栖第106章 霹雳一声雷第132章 外交=交易(上)第77章 两强相争第84章 越境侦察(中)第95章 远离宁静第38章 印度洋虎啸(上)第28章 黑暗影子2第39章 新山头第15章 鹤蚌相争第40章 决定第136章 风火会帝城(一)第3章 礼物第24章 暗室密谋第120章 帝国战略第42章 向外进发第55章 袭击油轮第16章 晚霞第12章 谈心第38章 朕既世界(上)第35章 獠牙之蛇第25章 鹰击第62章 尼斯事件第45章 纵论天下事第23章 雷雨来第31章 石油第126章 最后的斗争(上)第109章 战前准备(上)第51章 东岸登陆战第93章 军营夺权第44章 火炬第28章 收服第47章 打造强军(二)第12章 七月逆流第68章 常见不疑(下)第123章 大卫星陨落第39章 利剑第104章 水下格斗(下)第68章 美伊蜜月(上)第68章 风雷大作(五)第82章 匣里刀光第41章 德黑兰惊雷(下)第77章 密云暗天第63章 巴比伦军团第6章 国际风云第53章 壮士断腕(上)第40章 泡沫破裂第142章 以色列之血第55章 危机呈现第13章 攻克利雅得(上)第143章 战争的目的第9章 大略驾群才第61章 父兄第72章 47号出动第41章 万里长空第37章 水漫金山(上)第63章 红色到黑色第33章 和平珍珠第38章 闪耀(下)第40章 老亲王到访第76章 虚弱帝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