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战俘的未来

bookmark

受伤或患病的武装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一切情况下,应受尊重与保护;冲突之一方,对于在其权力之下的此等人员应予以人道的待遇与照顾。————《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伊拉克军队对西线包围圈中的伊朗部队的围歼战役全面展开,八万伊朗军队在经历了持续一周的炮击和轰炸后,在饥饿恐惧之中放下了武器,向伊拉克北方集团部队投降。这八万大军的投降与其说是倒在了强大敌人的枪下,倒不如说是败给了内部糟糕的体制。

为了清理库姆教派,再度有大量的伊朗军官被送进了监狱。而替代者基本是没有什么威望的新人,占部队人数近一半的库姆教派信徒遭到了歧视甚至审判。对国家信念的崩溃导致这些部队扔掉武器,向伊拉克人投降。至少在敌人那里,库姆教徒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身份——战俘!

此时的世界上,就算是最迟钝的人也看得出,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收尾的阶段。伊朗这个在巴列维时期中东最强大的国家,这个现在要输出伊斯兰革命和改变世界的国家,这个辉煌而伟大的波斯王国的传承者,现在几乎没有任何能够转败为胜的机会了。

伊朗或者说波斯这个曾经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超级大国,这个统治着阿拉伯整整几百年,对欧洲造成了巨大威慑的国家,继英国人的入侵之后再次被侵略者打倒在污秽的泥泞里。只不过它的倒下不但有外来的强悍敌人,也有来自内部的刀枪。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克——这句名言再度验证了它的正确性。伊拉克秘密交还了两万伊朗官兵,这些人都信奉库姆教派,他们被武装起来交到了库姆领导者的手中。于是—在库姆外围已经停息的战斗,再度在古老的圣城内爆发了。政府军和库姆教派军队发生了激烈战斗。

这场战斗使得整个伊朗国内发生了分裂,在国内的多个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原本蔓延全国的宗教冲突变化为了武装暴乱。长久以来,持不同政见的人,被宗教法庭镇压的人,不同教派的人,被伊斯兰革命迫害的人,以及对国内沉闷严酷的环境失望的人,贫苦的人都纷纷拿起了武器,开始与政府军对抗。

伊朗的精锐部队已经全部部署在前线,或者在保卫德黑兰,大批的巴西吉与这些**分子开始了战斗,伊朗全国风雨飘摇。长久以来,被伊斯兰革命压制的巨大力量迸发了出来,这个让整个中东和伊斯兰世界发抖的国家在自己内部火焰的烧灼下,在猛烈的失血并变的更加虚弱。

“看看这些穆斯林,这些士兵,看看他们的样子。真不敢让人相信,就是这样的军队竟然和我们战斗了5年,并且差一点就打败我们。他们的样子实在是太差劲了吧,难道我们就一直在和这样的军队作战?”第七机步师师长侯赛因-塔穆尔一边摇着头一边感叹着。他的部队这次进攻遇到了猛烈的抵抗,在伊朗第20装甲旅的反击下险些崩溃,让他不由的感慨战事的艰难。

“那是因为他们是失败者,任何一支彻底失败的军队还能表现出什么好的面貌?连续一星期猛烈的炮击和轰炸,没有食物和饮水,陷入重重包围,到处都是绝望和沮丧,你难道认为他们还应该兴高采烈不成?”他身边的北方集团司令官萨乌德-梅吉贝尔毫不客气的说道。

“我听说伊朗人的团营级指挥官都是从排长级别临时提拔起来的,在战斗中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能力指挥,甚至连部队都控制不住。伊朗兵不断跑到我们的阵地上投降,晚上只要我们一喊话说吃饭了,就有人冒着机枪往这边跑。”年轻的萨-马吉德少校苦笑着说道。

三个军官就这样站在路旁的土坡上对着公路上浩浩荡荡的伊朗战俘队伍谈论着。眼神呆滞的伊朗战俘们排着四列纵队在那条公路的一边上向着后方缓缓的前进,他们的形象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犹如一群失去了精神,杂乱无章的流民。在公路的另一边,伊拉克的军车和坦克正排成滚滚长龙向南方开去。

由于刘明下令要遵守日内瓦公约,对战俘实行人道主义待遇。因此这些伊朗人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他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一个军用背包,里面装着各自的水壶和饭盒。每当到了休息地点,就有人给他们加满清水;而到了聚集地,都有热饭和热汤。

战俘的饮食一般,基本是伊朗大饼、土豆和蔬菜。晚餐稍微丰富一些,有豆子和鸡肉,偶尔有羊肉焖饭。对于这些,战俘们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在炮火下饿了三四天,再差的食品也是珍馐美味。何况伊拉克提供的这些东西,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分量足够,他们能每顿吃饱就很满足了。

“你们在谈论什么?”一个声音在三个军官背后响起,大家回头一看,只见新任的南阿特别行政区军政长官侯塞因-卡迈勒精神奕奕的向山坡上走来。他满脸笑容,让人一看就产生了亲切随和之感。

“卡迈勒将军——”三个军官立正致意,这位军政长官是未来南阿地区的管理者,因此他们与他保持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萨乌德-梅吉贝尔知道,库赛长官对于这位南阿军政首长仍然不放心,派来给他担任副手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伊拉克之花哈纳姆-阿齐兹。

“呵呵,原来你们都在这里。”侯塞因-卡迈勒微笑着向军官们回礼。

“将军,这些伊朗人准备怎么安排,南阿指挥部有什么指示?这十几万人如果都让我们供养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萨乌德-梅吉贝尔问道。

侯塞因-卡迈勒站在坡上看着那些战俘,微笑了一下,说:“这个你们不必担心,库赛长官已经安排好了。这些战俘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前往马盖拉,一部分去大不里士。去马盖拉的将被组织起来修建从马盖拉到海德拉巴的公路,他们是免费的劳动力,为什么不用?”

“真是悲哀啊——一支军队,不但成了俘虏,竟然还沦为了敌人的修路工。对他们来说,保卫国家,输出伊斯兰革命,这一切都随着战败的一刻结束了。他们只需要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后等待战争的结束罢了。”侯赛因-塔穆尔发出了他的感叹。

“不过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炸死,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萨-马吉德少校笑道。

“恩——那可不一定!”侯塞因-卡迈勒说了一句,在身边三个军官疑惑的目光中,他莫测高深的一笑,目光投向了路上的伊朗战俘队伍。他知道这些队伍中的很多人将被筛选出来,拿起武器回到自己的国土上,为了保卫自己和自己家人而战。

伊朗的宗教迫害可是严酷的,要想不世世代代被打上叛徒的烙印,只有拿起武器,推翻政府,建立库姆教派的新时代。这些伊朗军人,虽然此刻颓废,但当他们拥有了新的理想和牵挂后,那会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勇猛的军队。侯塞因-卡迈勒毫不怀疑这点,他也坚信,自己能够完成那个人交给他的任务。

“将军阁下,我是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理查德森,请问您能接受一下我的采访吗?”就在侯塞因-卡迈勒跟三个军官告辞,来到战俘的聚集休息地视察时,突然一只话筒伸到了他的面前,他抬头看到了两个白人男子,胸前都挂着记者的采访牌。

“你们——怎么进来的?是谁给你们的权力来采访战俘和我军的官兵?”看到这一幕,侯塞因-卡迈勒心中不由的有几分生气,西方报纸和媒体一向喜欢胡说八道,挖掘伊拉克的阴暗面,他看到西方记者心中就很是不爽。现在他们竟然来到前线采访,实在让人郁闷。

就在侯塞因-卡迈勒想招呼身后的警卫的将这两个人轰出去,那个前面的男子急忙说:“将军阁下——我们是得到许可的,是库赛-阿卜杜拉将军亲自签发的命令。他允许我们在南阿地区采访,您看——这是采访证!”说着他就从怀里小心的掏出一张文件递到了侯塞因-卡迈勒的面前。

第145章 鼎定一战(一)第3章 米尼姆表姐第23章 访问苏联第53章 红场事件第12章 魂回神州土第107章 风暴欲来第2章 珍珠之变第5章 大国之威第88章 无耻的借口第23章 神秘的会晤第98章 纷至沓来第32章 必要第69章 波斯人(二)第77章 新生(二)第108章 战栗时间第40章 说服第51章 山区第59章 决不做土鳖第45章 古堡巧遇第24章 驱虎吞狼第65章 萨拉丁第26章 一鞭直渡(二)第72章 47号出动第40章 等待第70章 以色列反攻(上)第88章 天神火炬第3章 也门战火第119章 一夫如山第60章 红色巨影第37章 解决方法第80章 阿舒拉节第49章 鸿渐于陆第17章 蓄势以待第8章 暗流(上)第67章 国会的博弈第77章 47号雷霆(下)第60章 白首愁相误第16章 购物行第122章 安拉的使者第55章 王宫突击第19章 国家之利刃第44章 政治婚姻第61章 卡塔尔之夜(上)第90章 忙碌之中第51章 破坏第54章 贪婪之罪第7章 尴尬第23章 风中突袭战第14章 拉宾之死第22章 工作第一第27章 巴山蜀水地第54章 核工业第16章 夏夜贵客来第10章 空地一体第50章 仇恨的阴影第18章 山间战斗第40章 决定第57章 反击(三)第16章 大闹后勤部第42章 千里南下第107章 流血的合同第63章 十字军第2章 神之诅咒(上)第28章 黑暗影子2第80章 潜流暗涌第41章 德黑兰惊雷(下)第63章 河岸伏击第68章 青色橄榄第2章 神之诅咒(上)第117章 万南之战(下)第56章 南亚利剑第15章 争吵第39章 围点打援(上)第66章 云龙之现第57章 宫廷人质战第68章 美伊蜜月(上)第83章 修石油管道第112章 西北天狼来第101章 联合声明第69章 波斯人(二)第85章 提克里特第10章 好机会第62章 浪涌如墙(三)第40章 等待第22章 剑光照莲匣第10章 北方朔风起第56章 各有所用第26章 结网第47章 火上浇油第1章 回眸三月第59章 巴格达之夜第5章 乌代第8章 国王召见第110章 岁月如水第36章 分裂与战争第27章 翻底牌第37章 闪耀(中)第87章 小集团会议(上)第86章 叙伊联合第80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