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泡沫破裂

bookmark

不到泡沫破裂人们便无法断定它是不是泡沫。————艾伦?格林斯潘。

1987年3月,东京银座……

这里是全球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地价最为昂贵的地方,寸土寸金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银座四丁目的地价,已经达到了破天荒的是每坪(3.3平方米)1.2亿日元,也就是每坪100万美元。

***霓虹的广告牌不停的闪烁着,整个银座变成一个商业化而让人目不暇接的世界,到处都是名牌广告在闪动,世界各国的昂贵商品在这里都能看到,穿着时尚的豪门贵妇把这里看成是购物的天堂。

一个人站在银座标志性的和光百货商店前,微微一笑,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他对身边的人说道:“赵,这里的繁华很快就要结束了,这里的人不久就要痛哭自己信用卡上的钱消失不见了!”

赵广杰冷笑一声,从报摊上拿起了一份报纸,指着标题对另外一个人说:“这里随便拿起一根领带都价值几万美元,已经超出了人类正常认识的范畴了。中国人有句话,叫做繁华如过眼云烟,现在该到了它散去的时候了。”

另一个人朝他手中的《读卖新闻》上看去,只见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印着:“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土地出租给美国人住。”他笑了笑,眼神中闪过一丝沧桑而冷烈的气势。

在这个时候日本,除了银座之外,东京的另一个地标——东京帝国广场,也已经是地产上的天价奇迹。广场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价格,居然比整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的总价值还高,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大部分土地的价格。

这可真是一个狂热的年代,日本的地价神话不可动摇。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地价开始疯狂飙升。自1985年起,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每年以两位数上升,这六个城市的地价已经比1985年时上涨了2.5倍。

除了地价,股市正创造着另一个“不败”的神话。日本证券公司的老板骑着火箭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1987年末,日经平均股价高达38915.87日元,相当于1984年的3.68倍,最近创下接近4万日元的历史最高。此时的日本股市的市盈率高达80倍,日本几乎全国老少都在炒股票,而主掌日本经济的大藏省也发表了预测:平均股价不久将升至6万-8万日元,日本举国欢腾。

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京亿万富翁横井英树,他购买了伦敦郊外的泰姆公园、英国南部的朱比特山以及苏格兰久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格莱乃普城堡和西班牙巴塞罗那郊区的菲尔格拉宫殿。1991年,他还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与灵魂的帝国大厦收于麾下……

在这种经济极度发达繁荣的时候,日本人重新体会到了世界大国的感觉,那种1905年战胜俄国,成为世界巨擘之后的民族自豪感再度渗透到了日本整个民族的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日本人是第一》,《日本可以说不》,《最优秀的日本》等等书籍一夜之间摆满了日本的大街小巷,成为所有人的必读书目。

然而,公元1987年3月19日,是日本人注定要记住的日子,东京证券交易市场……

“大岛君,你也来炒股票了?哈哈——你终于开窍了,要知道现在这个繁荣的形势下,股票和地产可是最好的投资方式了。一年的投资回报就有100%!”两个男人见面打招呼,其中一个热情的向另外一个说道。

“是山下君啊——是啊,大家都劝我买点股票,连我老婆都说,不买股票就错失了发财的机会,实在是非常的可惜!”大岛有些窘迫的回答道。

“当然了!说句失礼的话,你不买股票,你就是笨蛋。听说大藏省已经发表了预报,很快平均股价就可能升到8万日元,你现在投进去用不了多久股票就翻了一倍啦!”山下拍着大岛的肩膀,得意的说道。

“呵呵,大岛君,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支?我可是炒股票的老手了,股票赚的钱,让我老婆的LV包都换了三个了!”

“真的吗?”听着山下的话,大岛的眼睛瞪的溜圆,满脸的羡慕之色:“可是我已经买了一支了,把所有的钱都投上了!”

“哦?你买的哪支股票?”山下感兴趣的问道。

“是这支——5405,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大岛紧张的看着山下,山下撇撇嘴说:“这支嘛——还算可以,不过不会大涨的!说实话,还是我这支好,看到了吗,8339,大和保险。这绝对是目前涨势最好的黑马股!用不了两天,就会翻上好几倍!”

就在山下满嘴唾沫星子,滔滔不绝的吹嘘自己的股票时,大岛却突然愣住了,他指着指示牌叫道:“山——山下君,你——你——看——”

“怎么了?难道你的股票跌了,哈哈——我说大——”山下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指示牌,却好像难以置信般的揉了揉眼睛,只见整个电子指示牌上大批的股票显示的都是“跌停!”而且跌停的股票越来越多,那个单词开始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电子屏幕。

“这——这——”山下猛的跳了起来,大吼道:“这怎么可能?该死的证券公司,竟然在我的股票狂涨的时候让电子显示屏出故障。这个显示屏难道是美国生产的吗?大日本的屏幕怎么可能这个时候有问题?”

大岛满脸焦急之色,等看到屏幕上显示“5405,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跌停”的显示后,他突然间感觉到头晕眼花,心跳的厉害……

此时整个的证券中心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喧嚣之中,人们根本不相信股票竟然会跌停,一片叫嚣声吵得整个东京证券中心犹如开锅的沸水一般。然而,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当天的股票交易所的显示器并没有出现问题,并且在第二天,第三天,股票全都是一开盘就立刻狂跌,不到两个小时就陷入了跌停。

随着股票的狂跌,这些天来一直在上下剧烈波动的地价终于也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房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狂跌,很快,六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15%~20%。

股票狂跌,地价狂跌,整个日本一片惊慌愤怒之声。不过此时的日本政府还尚未意识到这场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他们还在讨论着关于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议题。

这个消息传到刘明这里,刘明摇头苦笑:“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人实在是太够意思了。竟然在这种局面下还搞金融市场和投资的自由化,这让伊拉克的大批资金可以轻松的从日本市场逃出来,留给日本人大片的断瓦残垣。”

终于在股票和地产连续一星期狂跌之后,日本全国此时已经意识到巨大的危机来临了,这不是一次小规模的震荡,而是来势凶猛的经济萧条。日本政府和大藏省紧急召开会议,应对挑战,决定采取了强硬的挤泡沫手法。

他们提高银行利率,进行宏观调控,日本央行开始上调利率。而大藏省在政府税制调查会中设置了土地税制小委员会,探讨对土地税制的强化问题,不久就制定了《土地基本法》,并决定从4月开始征收地价税。

这些措施都是很有效的,不过此时已经无法挽救日本全国的巨大恐慌和资金的外逃,日本股市和房室开始空前缩水,股市由33000点狂跌到17000点,下跌了整整一半,被拦腰腰斩,房地产则是下跌了46%之多。日本经济整个损失高达6万亿美元,东京地铁开始出现大批卧轨自杀的人……

此时刘明看着自己位于世界各地帐户上的数字节节攀升,喜上心头,数年的经营此时终于开出了硕果。伊拉克各个地下资金通过这次金融行动,净赚了超过4万亿美元的资金,给伊拉克的发展和强大提供了充足的保证。看着那一长串的数字,刘明恨不得大吼一声:“老子有钱了——老子要买航母,买潜艇,什么贵买什么——”

第86章 叙伊联合第13章 共同理想第65章 风雷大作(二)第56章 湖边第14章 新行动第45章 行动(上)第7章 亲如一家第83章 修石油管道第15章 惊雷之前第23章 访问苏联第50章 惊云第51章 片言苟会心第70章 将以有为第82章 汉宰比之战(三)第47章 大时代(二)第17章 季孙之祸第52章 火色的海空第24章 风云激荡时第67章 常见不疑(上)第42章 向外进发第77章 新生(二)第32章 钢火(一)第20章 铁甲演兵忙第2章 孤独的舞者第66章 清真寺前第51章 片言苟会心第98章 深入敌后(三)第19章 国家之利刃第8章 决不后退第28章 夜袭第77章 密云暗天第58章 东进或北调第26章 结网第17章 八月十九(上)第11章 扬军旆翻第75章 迟到的援兵第70章 危机(一)第26章 桃红李白第22章 军事奇才第98章 坦克大竞标(三)第105章 有客来访第62章 云波水魅第30章 选择第40章 中国菊花第61章 攻克新港区第6章 圈套第49章 柏林墙下第18章 西金锋锐寒(上)第45章 云中寄锦书第123章 大卫星陨落第28章 一鞭直渡(四)第114章 幽灵神降世第1章 广场协议第75章 迟到的援兵第17章 季孙之祸第99章 中间力量第73章 拯救情报员第16章 退让第24章 谈判第89章 大洋惊魂第49章 鸿渐于陆第51章 义无反顾第47章 打造强军(二)第91章 南亚的形势第8章 修炼内功第53章 伊朗的判断第116章 背后一刀第3章 心理战第49章 柏林墙下第42章 绑架者第51章 千年一投第4章 金融渠道第12章 艰难选择第32章 超限第51章 阿塞拜疆(四)第6章 国际风云第67章 约旦的合作第26章 傍晚第46章 合作第61章 卡塔尔之夜(上)第80章 哈德港基地第39章 朕既世界(下)第50章 各怀机心第123章 大卫星陨落第45章 雨燕第56章 沙特的选择(三)第28章 收服第37章 中距弹试验第35章 进攻第33章 空袭行动(下)第71章 危机(二)第86章 叙伊联合第23章 伏击第3章 屈膝第43章 回忆第57章 新港区激战第58章 相遇第61章 卡塔尔之夜(上)第14章 沙特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