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真迹无疑

看到这幅画,我也是一乐,但是没有像大壮那样放声大笑。老太太看我们的样子,哀怨的叹了口气:“哎,看来真不是什么宝贝。”

我有点不好意思,又假装去看画,当我一眼扫到那印章时,眼睛一下亮了,那四个字分明是“新罗山人”。

新罗山人,是清中期画家华岩的别称。他的花鸟画最负盛名,吸收明代陈淳、周之冕、清代恽寿平诸家之长,形成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手法,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

想到这,我不禁心头一动,聚精会神的观察起来。这幅画,在画法上,既有细节描写的精微性,又不失笔墨上的简逸生动,简练柔劲,不失形似而更重精神,不仅个性鲜明,而且富有意境,十分符合华岩的画风。

“咦。”在这只瘦虎旁边,画着一些杂草,但是杂草上,有个不是很大的黑点。我以为是弄脏了,不禁发出了声音。

“怎么了。”老奶奶问道。

“啊,没事,我就是好奇,我再看看。”说完,我便把画更凑近了一点。我惊奇的发现,那个黑点居然是画的一只蜜蜂!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起来。这古人的智慧和绘画技法,实在是巧夺天工啊。但是这个老虎和蜜蜂,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画面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便调动起全部脑细胞思索着。这画,我也是越看越入神。

突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在我脑海里响了起来“清康熙,蜂虎图,华岩真迹。”我一下蹙起了眉,脑袋又开始了疼痛。

老奶奶看着我痛苦的表情,关切的问道:“小伙子,没事吧。这画不好,我就不卖了,没事。”

“不是,不是,奶奶,您这幅画想卖多少钱啊?”我心想,这么好的画,您别不卖了啊,便急忙说着。

“我也不知道这画能多少钱啊,小伙子,你人不错,要是喜欢,你说个价格,我就卖你了,不过别太便宜,老头子说这是个老画。”看我想要购买这画,老奶奶显得十分高兴,但是看来确实不知道这幅画的价值。

说实话,虽然脑中浮现的话告诉这是个真迹,但是我也不知道这画应该是个什么价格。摸了摸兜里揣着的3000块钱,决定相信昨天买瓷片时候的经历,如果是假的就当是学雷锋做好事了。一咬牙,说:“奶奶,我兜里就3000块钱,您看...”

“多少,三千,牛哥你是不是疯了,这画50还差不多。”大壮暴跳如雷,但是看了一眼那老奶奶的眼神,又软了下来,对我说“我知道你想帮着老奶奶,也不能这样啊。”

“小伙子,我知道这画不值这么多,你要是真喜欢,1000卖你吧。”老奶奶对我说。

“老奶奶,您听我说。这画应该是个古画,我也是真的很喜欢。3000的价格,也许我都是捡了大便宜,所以,如果您同意,就3000卖给我。”我的头痛愈发严重,不想再继续讨价还价。

老奶奶明显觉得我实在安慰她,想要帮助他,显得很不好意思,但是对于我3000元的报价,她又非常高兴。

“牛哥,1000吧。老奶奶说1000了,1000就行,不用3000。”大壮劝我说。自然,他是看不出这画的价值,估计把他当作一个低劣的伪造品,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副臆造的作品。毕竟,哪有人把威风凛凛的老虎,画成病猫的样子?

“就3000。”我斩钉截铁的说。

大壮知道,我从小就有主意,自己认定的事,别人谁说也没用,也就没再劝。

“好,好。”老奶奶高兴的答应着,把手里的布袋也递给了我,然后搓着手,欲言又止。

我明白老奶奶是想管我要钱,便从兜里掏出了一沓粉红色的毛爷爷,递了过去。“奶奶,您点点。”

“不用了,不用了,小伙子,谢谢你。”

钱货两清。老奶奶跟我们告别,便向市场外走去。王大壮无奈的看着我,认为我又吃亏了,边摇头边叹气的说:“牛哥,给卷起来吧,赶紧回店里歇会吧,我看你脸色不太好啊。”

我没有多说,和他把画卷了起来,一同回了璇玑阁。

“你俩小子,怎么这么快回来了。”见我二人回来,方叔叔出言问道。

我看到,方叔叔和杨大哥正在品茶,桌上还摆着几个扇子,看来他们的生意还没谈完。

“哎哟,方叔,别提了。这牛哥又犯倔脾气,刚才跟个老太太那,把你那3000都花了,买了副破画。”大壮抱怨道,像是在跟家大人告状,但是只字未提去看小姑娘,被人家老娘抓个正着的事。

“小牛,你又淘换东西了?”方叔叔问道。

“哦,牛兄弟,你也喜欢收藏,拿出来给你杨大哥看看可好。”

“对啊,拿出来看看。”方叔也说道。

收拾了桌面,我把那副古画,小心翼翼的铺展开来。

方叔和杨大哥看后,都是一惊。杨大哥说:“方老板,店里有没有放大镜,给我拿一副。”

“有,有。”然后方叔忙取来了两幅放大镜,还有两幅白手套。

看到二人把此画视若珍宝的样子,大壮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10分钟,屋内无一人说话,方叔和杨大哥,仔细的观瞧着,连连点头。

“小牛,你可是又捡到宝了!”方叔叔激动的说,看来他已经鉴定完毕。

“是啊,这是清代的古画,华岩的真迹无疑啊。”杨大哥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不是吧,牛哥这么牛吗,昨天刚捡漏个瓷片,今天又捡漏?”大壮比他们还要震惊。

只有我很是平静,像是早就知道结果一样。不,就是提前知道了结果。

“哦,方老板,你刚才说的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纹瓷片就是牛兄弟那匀的?”

“是啊,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点吧!”方叔叔感慨道。

我不知所措,而且头痛欲裂,只能不停的挠着头。

杨大哥看我的目光,更是欣赏倍加。我出言询问:“方叔,杨大哥,我看出这是副古画。但是对这画,看不太懂,能给我讲讲吗?”

杨大哥看了方叔一眼,便出言道:“这个新罗山人,就是清代的画家华岩。他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虽曾北上入都,得交当路巨公,名闻于上,但并不得意。他的中晚年一直频繁往来于杭州、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扬州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鱓、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使其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成为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热爱自然,喜画山水花鸟,画风清新俊秀,率意疏容。这幅画,画的是一只不得意的瘦虎和一只嚣张的蜜蜂。我猜测应该是他晚年的作品,寓意怀才不遇,人生不得志吧。”

方叔叔出言,“哎呀,杨总啊,您不亏是书画协会的副理事长啊,小老儿受教了。”

“方老板,您抬举了,虽然您没有什么职务,但是您的鉴赏水平,可丝毫不在我之下啊。”

杨大哥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也想起了书中对华岩的记载,联想他一生清贫、恨不得志的人生,默默的嘟囔起来:“平原瘦虎遭蜂戏,拔毛凤凰不如鸡,蜂虎自嘲寓生际,丹青妙笔晚景凄。”

我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一字一句清晰的传进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妙啊,妙!”杨大哥兴奋起来,方叔叔也是一脸的笑意。至于王大壮嘛,却是一脸的懵。

“牛兄弟,你这四句实在是太妙了!”杨大哥上前,握住了我的手。

这个举动,着实吓了我一跳。头也瞬间更疼了,豆大的汗珠,掉了下来。

看到我痛苦的表情,杨大哥也吓了一跳,说道:“牛兄弟,你怎么了?”

此话引起了方叔和大壮的注意,他们也看到我的样子,方叔立马叫喊起来:“哎呀,杨总,这孩子之前得了病,快,快送到医院。大壮,快去接他爸。”后面的声音,我就听不清了。

第九十四章 私人拍卖会第三十三章 宣德斋第七十七章 大圣遗音第四十九章 两万鉴定费第九十二章 异能有误?第一百零二章 竹楼第七十九章 铁龙生第九十四章 私人拍卖会第九十二章 异能有误?第一百章 南红玛瑙第八十三章 二次赌石第三十三章 宣德斋第六十七章 真假立辨第十四章 准备节目第七十一章 捐献青铜簋第七十八章 鉴宝社团第六十三章 平易近人的金老第七十九章 铁龙生第十七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九章 铁龙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问礼第八十六章 冰释前嫌第六十二章 全是熟人啊第八十二章 花中花第七十二章 龌龊的甄氏集团第一百零二章 竹楼第十章 真迹无疑第十七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零五章 讨清檄文第九十五章 深入虎穴第六章 第一桶金or不义之财第一百一十一章 问礼第六十三章 平易近人的金老第四十四章 李墨第六章 第一桶金or不义之财第八十章 赌约第九十二章 异能有误?第八十二章 花中花第九十三章 变种墨翠第一百一十七章 敦煌发展史第九十九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四十三章 这块墨锭有来头第三十八章 惊为天人第一百零二章 竹楼第四十九章 两万鉴定费第六十一章 好气派的茶楼第六十二章 全是熟人啊第六十四章 出风头第六十四章 出风头第二十章 南利的翡翠店第三十九章 以道鉴宝第二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二十三章 切割翡翠的讲究第九十三章 变种墨翠第十五章 迎新晚会第六十四章 出风头第九十章 赌石一条街第五十八章 正面五个背面仨第一百零五章 讨清檄文第十一章 六十万!第七十九章 铁龙生第一百零六章 真的有墓第三十一章 明代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第八十章 赌约第九十四章 私人拍卖会第八十四章 实至名归第十九章 潘家园古玩城第七十一章 捐献青铜簋第七十八章 鉴宝社团第七十三章 反戈一击有功第三十六章 明澄泥风字砚第五十三章 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第一百零五章 讨清檄文第十五章 迎新晚会第九十五章 深入虎穴第一百零三章 茶山第二章 人齐了第三十二章 明仿哥窑青釉菊瓣式盘第十章 真迹无疑第七十九章 铁龙生第七十一章 捐献青铜簋第二十八章 精神力修炼第十二章 真的恋爱了第五十一章 甄氏集团的研究员第九十一章 小赌怡情第七十八章 鉴宝社团第一章 入学第五十二章 居然是真品第三十六章 明澄泥风字砚第五章 异能初现第二十六章 奇怪的乞丐第一百一十章 看见声音第五十九章 我不是色狼第七十五章 雍正继位之谜第十六章 两条不成文的校规第二十八章 精神力修炼第二十七章 你和别人不一样第五十九章 我不是色狼第六十四章 出风头第七十一章 捐献青铜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