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开始在中华大地吹开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塘娃一家靠着勤劳致富,日子也慢慢殷实起来,温饱问题总是是解决了。
这年路路23岁了,已经说了人家,嫁给了村支书的儿子于正东。念华21岁,因为跛腿原因,还没说上对象。不过,他识字读过几年书,在村里做着会计工作。
闲暇的时候,念华买了套修鞋工具,学着修鞋。念华提出要学修鞋时候,父亲小虎很反对,他认为修鞋匠是个很卑微的职业,整天提着别人臭哄哄的鞋子,没什么大出息。
但是,塘娃不这么看。她说:“孩子想干,就由他干。怎么着也是个技术活,保不齐哪天社会有变化,做不了会计,也还有个饭碗。”
而念华想学着修鞋,倒不是为了有个饭碗。他是觉得自己是个跛子,手和脚都有残缺,不能做那些灵巧的活儿,也不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大帮助。学会修鞋,多少能为村民提供点服务,也能给家里补点零钱。
这是一个夏天的傍晚,蛙叫虫鸣不断从土垒成的院墙外传来,一阵一阵的此起彼伏,颇有节奏,仿佛预先约定好了似的。
晚饭还没开始,塘娃在厨房里忙着,念华在自家的院子里专心修鞋。他根据每双鞋的颜色,配着不同颜色的线。穿好线,将针尖对好要修补的部分,脚踩下踏板,那针便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修补结束,再用剪刀剪了线,很快一双鞋子便补好了。看着鞋的洞口一个个被补上,念华心里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充实感。
每每修好一双鞋,念华就感觉完成了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村里人也因为只有念华会修鞋,且又修得认真,收费也低,多爱把穿破了的鞋送来给念华修。
念华真修得投入,忽然冷不丁地从空中掉下一只鞋来,“大师傅,我这鞋能修么?!”一个带着笑意的诙谐声音说道。
念华不要抬头也知道是姐姐路路。路路从小就皮,姐弟二人打小一起打闹着长大,习惯了彼此的玩笑方式。虽然,路路嫁人了,但还常常会逗这个唯一的弟弟。
念华故意提起路路刚扔下的那只鞋,仔细瞧了又瞧,故意用夸张的调调说道:“哎呀哎呀,这可是双好鞋子啊,不好修。修好起码得一元!”
“你这是专吭家里人呐!”路路抬高嗓门,皱着眉头,用手指头戳戳这个亲爱的弟弟。
“路路家来了?”塘娃早听见姐弟二人的对话,走到厨房门口,笑着看着女儿,和蔼地问道。
“妈!”路路扭头叫一声,向厨房门口走去,“我有个事儿要找你和我爸商量。”
“你爸不在家,什么事儿啊?”
“那我先跟你说吧,等我爸回来了,你再跟我爸说。”说着,路路走到灶膛口,随手抓起一把干枯的稻草,在手里折一下,再卷一下,递进灶膛。
“正东想去窑上做瓦,一片瓦能卖一分钱呢,你和我爸能借给我们50元本钱么?”
“要那么多钱?”塘娃吃了一惊,她盯着路路问道,“瓦不是泥做的吗?干嘛还要那么多钱?”
“要买磨具,窑上庄厂厂说了,谁家承包,都得给压上50元。一年的租金是20元。人家马大已经承包做青砖了。正东姑父在磨具厂,能帮我们搞一套便宜的做瓦磨具。一年就能挣个一二百呢。”
路路着急,语无伦次地把想说的都罗列出来,
“那你们怎么不问正东爸妈借钱呢?”塘娃好奇地问道,那于支书家跟他们家境况差不多。
“正东姑姑病了,他爸刚把钱借给他姑父了。”路路的声调有些同情,继续说道,“听正东说他姑姑人挺好的,怎么这次得了个什么癌,怪受罪的。”
塘娃又是一惊,“咋没听说这事儿呢。哎,正东姑人是不错,这一病,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可怎么得了!”
“妈,我先回去了。你回头跟我爸商量下啊。我明天再过来。”
说着话,路路就起身要往外走。
“等吃了饭再走。”塘娃见了闺女就想留家里吃饭,这刚来娘俩还没捞个够呢,说走就走。
"不了,正东妈晚上帮照顾他姑去。我还得回去做饭呢。"路路笑笑,”妈,你可别忘了跟我爸说啊。“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妈,你就别留她了,咱还省点粮食呢。“念华故意用酸酸地调调说给路路听。
”得了,赶紧帮我把鞋修好,我明天来拿。“路路高兴地‘命令’着。
塘娃看着姐弟俩像小时候那样拌嘴,乐呵呵地叮嘱道,”放心吧,他会修好的,你路上注意点。“
”哎——“路路答应一声,身形早已出了门,正走到拐角处,迎面正碰上回家的父亲小虎。
”爸——“念华带着笑意的叫一声。
小虎看见念华愣了下,随即嘴角漾起笑”这么晚了,咋不吃了饭再走?“
”不了爸,我是来问你和我妈借钱来的。“说着,路路把借钱的缘由又说了一遍,说完,跟她父亲打招呼,”我先回家了,正东还等我做饭呢。“
”嗯,路上注意点。“小虎平静的表情下,蕴藏着的关心带着温度。
”哎——知道了,爸。“
回到家里,塘娃已经把饭菜拿到院子里的小桌子上,摆起了小凳子,看见小虎进来,她问道:”路路刚走,你遇到她没?“
”见了,借钱来着。“小虎平着的声调听不出赞同还是反对。
”她明天要来,咱家积蓄也就贰佰多点。“塘娃说道。
”你想借就给,不想借就不给。“小虎继续补充道,”你借了就等于给,借了就别想着要回来。想清楚了。“
”路路说,一年就能挣回来,挣了就给咱。“塘娃夹块菜,放到嘴里,咬一口说道。
”我说了,孩子借钱是去做事。亏盈不一定,你要想借呢,就别指望着还。“小虎严肃着脸重复地说道。
塘娃没接话,嘴里反复咀嚼着刚才的那块菜。
”有就借呗,他们也是把钱花在正道上。不试怎么知道赚还是亏?!“念华接话道。
”嗯,那就给他们吧,他们挣钱了,自然会给咱们。“塘娃像是下了决心似的说道。
"你可想好了呀。"小虎往嘴里扒进一口饭,边吃边再次叮嘱道。
塘娃夹菜的筷子缩了回来,若有所思地说:“那钱我还打算给念华娶媳妇用呢。”忽地眼睛一亮,下意识地挺了下腰板,盯着小虎说道:“还是别借吧,万一念华说上媳妇了,要花钱可咋办?!”
“随便你,只要你想好了,以后别抱怨,怎么着都行。”小虎像是事不关己,口气平淡的像拉家常那样。
“妈,你有的话,就借给我姐吧。你没看出她着急的样?媳妇还不知在哪儿呢,还是我姐他们的事情重要。”
“嗯”塘娃若有所思地应了句。
“还是念华懂事,‘救急不救穷’,何况姐弟感情比什么都重要。”小虎不紧不慢地说了句,喝一口汤,抹下嘴:“我吃完了。”说罢,起身离开饭桌。
“那明儿个路路来家,我可就把钱给她了。”塘娃盯着小虎转身的背影说道。
“你看着办。”小虎还是不紧不慢的那一句。
“别问了,你就给我姐吧,我也吃完了。”念华说罢起身,又继续修他的鞋去了。
塘娃也吃完了,她塌下心来,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用破旧的抹布擦拭桌上的汤汁,说道:“行,你爷儿俩没意见,我也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