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娃的大姐夫跟他弟弟小虎打了招呼,小虎又跟村里其他几个干部打了招呼。这样,塘娃就正式成了老玗村生产队的一员。她劳动所得工分,暂时记在塘娃大姐家。
塘娃二姐还给塘娃送来一个薄被,等到了秋天,好早晚防寒。塘娃算是有了个暂时落脚的地方。
塘娃勤快,手勤,嘴也勤。第一个到生产队的往往是她,最后一个离开庄稼地的也往往是她。塘娃见了村里邻居,认识不认识的,都主动点头打个招呼。慢慢地,塘娃跟老玗村的村民熟悉起来。
塘娃想孩子,过了两个星期,她跟队里请了假,跟大姐和姐夫打了招呼,打算回去把儿子小安华接来。
塘娃到了联盟村,等天黑了,熟门熟路的找到文噋家。院门关着,塘娃怕被发现。找几个砖块搭在地上,站在砖头上,朝院里望去。
塘娃没看见文噋和韩淑英,她看见安华正端个小碗坐在门槛上自己吃饭。
塘娃不敢喊,找一个小石子扔到孩子身边,孩子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到塘娃,一阵打愣。不晓得怎么反应。
塘娃朝安华招招手,让他出来。
安华毕竟小,不晓得怎么掩饰。把碗放在台阶上,推开院门就出去。塘娃早已在门口等他,见安华出来,一把抱起小安华就跑。
没跑多远,就被追出来的韩淑英赶上。一阵骂打,塘娃个儿小,力气没有身高体壮的韩淑英那么大,孩子又被夺了回去。
邻居们闻声赶来劝,也只能把她们拉开。文噋压根没走近,他只站在自家门口远远看着。
塘娃“偷子”不成,知道呆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现在是暑假,文噋天天在家,她怪自己没事先想好,应该等学校开学了,文噋不在家,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来带走孩子。
塘娃走了。她又回到了老玗村。孩子不在身边,除了劳动,她不想别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秋天。地里的水稻,玉米,红薯,萝卜等农作物都成熟了。正是生产队最忙的时候。
塘娃跟她大姐和吕家媳妇被分在同一小组,负责挖红薯。她们三人分好工:大姐在前面扯藤,塘娃用锹挖红薯,吕家媳妇把挖出的红薯捡到大筐里。
挖完一垄再挖下一垄。很快,已经挖完三四垄。吕家媳妇拍拍红薯土,再把红薯扔进大竹筐。边扔边说:“塘娃呀,你是怎么挖的呀,竟然一个破皮都没有。还挖得这么快,我跟着捡都觉得累了呢。”
塘娃大姐听了说道:“塘娃干活就是利索,又快又好。我挖红薯都免不了破皮。”
塘娃听了,笑了笑说:“没什么,是大姐扯藤快,你捡红薯还得拍去土,也够快的了。”
秋日的太阳苍白而缺乏热度,照在身上本是暖和和的。塘娃干活卖力,很快就满头是汗。
到了开饭时间,队里负责煮饭的厨师站在田埂上挨个吆喝:“收工,吃饭喽!”
听到喊吃饭的声音,大家伙都紧忙扔下手里工具,往大锅饭处跑去。生怕跑晚了,剩下稀薄的,吃不饱。
“塘娃,快走啊,先吃饭去!”吕家媳妇和塘娃大姐都喊道。
“你们先去,还有两颗就挖到头了。挖完我再去。”塘娃说。
塘娃就是这样:抢着干活,让着吃饭。有她在的小组,工分通常挣的都比别的小组多。谁跟塘娃同组干活,心里头都高兴。
农忙过去了,树上的叶子黄灿灿地落得村头村尾到处都是。秋风吹起,黄叶在空中漫飞成一个个黄蝶似的。农村是大自然最好的人文风景画,而美好的画卷总需得有故事点缀的。
60年代的老玗村,依然很落后。没有电影,没有任何娱乐。那塘娃的故事便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进老玗村各家各户。她成了老玗村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大家说到她原先的身世故事,都没有恶意,而是同情更多些。
农地里闲了很多,村里媒婆倒是忙了起来。隔三差五的便有来说媒的:什么村东头的李四和王五,村南头的陈三,村北头的张二。
塘娃对他们不了解,自己还有个孩子,她不想贸然答应。毕竟,人家娶了过去总要生娃的。有了自己亲骨肉的爹能不能对不是自己生的安华都不好说。她自己怎么过的童年,她清楚。她不希望孩子和他一样苦。
塘娃不想得罪人,也不想驳了说媒人的好意。就请来说媒的人转达清楚,自己就一个条件:娶她就要带孩子,大人吃不饱,也要先让她这儿子先吃饱。而且,还要供孩子念书。
说媒的人渐渐少了。大姐劝她:“这年头,大人都吃不饱。人家能娶你,让带个孩子就不错。干吗非要让孩子念书呢。家家户户日子都不景气。”
塘娃大姐原先是想促小虎娶塘娃的。但,小虎回她说不着急婚娶。塘娃大姐不晓得小虎究竟是啥意思,便没把这话告诉塘娃。心想着,也许小虎有意中人,看不上塘娃。
塘娃知道她大姐说的是实话,这年头,能把肚子吃饱就不错了。可是,她知道不识字没文化将来就要卖苦力。她想让安华能多少识得几个字,少受罪。
自己嫁不嫁无所谓。她想,等自己能把安华带出来了。自己可以干活节省,供安华念书。
这天晚上,塘娃辞别大姐和大姐夫,准备去联盟村接回安华。大姐说:“天这么晚,你一个女人走夜路谁放心啊。等天亮了,再去吧。”
塘娃说:“我现在走,正好明早到。白天机会多些。能把孩子带出来。”
塘娃大姐见留不住她,只好给她提出个马灯,又拿个火柴,交代道:“天黑的时候,点着。”
塘娃告别了大姐和姐夫,独自走上通校联盟村的一条条小道。
快要出老玗村的时候,塘娃感觉后头有个人在跑,像是在追自己,她吓一跳。不敢往前走,站在原地,蹲下身来,用火柴点着马灯。单等那人靠近。
她担心,要是出了村子,那人是个坏人,真冲着自己来的,自己求救也难。
等那人靠近了,塘娃看清,那人不是别人,是小虎。她知道,小虎姓刘,在村里大家都管他叫“刘队长。”塘娃诧异问道:“刘队长,你这是要去哪儿?干嘛跑呀?”
小虎停下脚来,喘口气说道:“终于追上你了。”
原来,小虎晚上自己一人在家没事,去他大哥家想找他大哥下盘棋的。听说塘娃自己一人回去带孩子,天黑路远的,不放心,就追来了。
塘娃心里一暖,说道:“没事的,大姐给我拿灯了。路上看不见,可以点灯。”
“我陪你去吧。反正这几天队里也没活。晚上回去,也没人瞧见,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的。”小虎说。
塘娃说:“路太远了,会很累的,要差不多明早才能到。“
小虎说:”那么远的路,你自己走,不是更不安全。我陪你走,就没事了。“
说完,小虎拿过塘娃手里的马灯,喊着塘娃:”走吧!“
塘娃心里确实有点害怕走夜路,便不再推辞,只说声:”那就麻烦你了。“
小虎说:”不麻烦。“
塘娃和小虎一起继续赶路,路上除了他们,再没有别的行人。
秋天的晚上,凉意更浓。塘娃穿得单薄,小虎脱下外褂给她披上。原本弯曲漫长的路,有了小虎作伴,塘娃感觉走起来忽然没那么长,也没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