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成本

说着说着王光海问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老马,你们现在投射一公斤物质到94公里,大概耗电多少?”

马院士摸了摸下巴:

“在空气中投射,我们那个太空舱重34吨左右,消耗了130~135万千瓦时电能,1公斤差不多消耗40千瓦时。”

“如果拥有60公里的真空管道,太空舱估计可以一下子被投射到200公里以上,假设太空舱一半是燃料和死重,也就是说1公斤物质消耗100千瓦时左右的电能。”王光海盘算起来。

“现在的电价是5毛钱每千瓦时,相当于1公斤差不多50华元左右吧。”李仲庭插了一句。

马院士摇了摇头解释道:

“你们忘记算真空管道的维持电力,还有质量投射器的成本分摊。”

“就算是1公斤100华元的电力成本,也非常划算了,另外质量投射器的成本分摊,如果发射多了,成本自然会被分摊小的。”李仲庭对于这个成本已经非常满意了。

其实对比一下目前各个国家的发射成本,就知道其中差距了。

米粒家NASA的航天飞机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2.7吨,每公斤的发射成本为19824美刀,每次的发射费用高达4.5亿美刀。

但在2011年7月21日“亚特兰蒂斯号”执行完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后航天飞机已全部正式退役。

西空局最新型号的阿丽亚娜五型火箭近地轨道有效载荷已经达到了21吨,每公斤的发射成本为10313美刀,该型火箭每次发射的费用为至少为1.65亿美刀。

毛熊家的联盟-FG/弗雷盖特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9吨,每公斤的成本费用为7246美刀,每次发射的费用为5000万美刀。

太阳国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使用的H-2B型火箭有效载荷为19吨,每公斤的运输成本为7104美刀,该型火箭每次发射的费用为1.35亿美刀。

另外公开资料显示,东唐在胖5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服役前,长-3B型火箭曾是东唐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有效载荷为12吨。

长-3B是东唐发射大型通信卫星的主力,也是唯一将3.5吨的嫦娥三号和四号软着陆落月探测器发射进月球轨道的火箭。

每公斤的运输成本为5833美刀,每次发射的费用为7000万美刀。

天竺最大运载火箭(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号称目前世界现役四种重型火箭之一。

但该型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远远落后于东唐的长-3B,仅为3.8吨,每公斤的运输成本为3947美刀,该型火箭每次发射的费用为1500万美刀。

是不是感觉非常便宜,问题是这个运载火箭只能由天竺人内部消化了。

因为别人不敢用,以三哥的尿性,这个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发射失败就不说了,要是一不小心把卫星送到国际空间站去,那就搞笑了。

不要以为这种事情不可能,毕竟神奇的三哥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他们发起狠来,连自己的飞机都可以干下来,就问你怕不怕。

目前认为是发射成本最低的火箭,是米粒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

猎鹰9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8.3吨;发射至火星的运载能力为4.02吨。

早期该型火箭每次发射的费用为6200万美刀,实现一级火箭可回收重复利用后,每次发射的费用约为4400万美刀。

发射到近地轨道的运输成本仅为每公斤1930美刀;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输成本为每公斤5300美刀。

假设质量投射系统整体造价3000亿华元,一年投射1.5万吨物质到外太空,平摊到每公斤的成本就是2万华元。

如果是两年就是每公斤1万华元,三年就是每公斤6666华元,四年就是每公斤5000华元,五年就是每公斤2500华元。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质量投射器的成本将越来越低,哪怕到时候加上维护费,也会变得非常划算。

更何况这个质量投射系统,估计也用不了3000亿华元。

毕竟最困难的真空管道,使用磁真空薄膜来完成,成本应该不会太高。

夜深人静,四人从意犹未尽的回去休息。

2019年1月6日。

赵红星、李仲庭、王光海三人一大早就起来洗漱,然后吃了招待所提供的早餐。

便带着航天局的人,向银河科技的2017大厦而去。

尽管外面北风呼啸,但是南国的冬天在赵红星等人心中,那是火热火热的。

暖暖的阳光下,他们来到了朴实无华的2017大厦。

马院士也到了,就在门口等着赵红星他们的到来。

“老马,早呀!吃了没?”李仲庭笑着问候着。

“吃了,跟我来吧!”

马院士带着一行人进入大会议室里面。

大会议室里面,已经有不人在那里了。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银河科技研究所的人,有材料研究所、电池研究所、电磁弹射研究所、真空工程研究所、大气运动研究所、飞艇研究所、天体物理研究所、外层空间研究所、太空工程研究所等等。

但凡涉及到这一次搭建质量投射系统的研究所,通通到场来参加会议。

另外还有负责搭建超算中心和供应原材料的星河集团,他们派了几个代表过来旁听。

“银河科技的研究所好多啊!”李仲庭看着一大群研究员或者工程师桌上的牌子,各种各样的研究所都有。

“不多,就两百多个!”马院士对于银河科技的研究所也是了解个大概。

毕竟他经常要和研究所管理委员会打交道,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两百多个?还不多?”李仲庭心里面不由的吐槽起来。

东唐航天系统的研究机构就是那些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包括东唐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东唐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蜀省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沪航天技术研究院、东唐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东唐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等。

而银河科技里面也有媲美他们研究院的大型研究所,比如材料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等等。

在接收了洛克菲勒财团的一部分势力,加上东岛的半导体力量,三鑫集团和雪梨公司的科研力量,银河科技的科研力量可以说是空前壮大。

会议还没有开始,马院士便带着赵红星、李仲庭、王光海三人,和银河科技的研究人员认识一下。

“这位是材料研究所的总负责人李想先生。”马院士给赵红星等人介绍道。

三人也连忙打招呼,不过李想却显得不冷不热,赵红星三人也见怪不怪,那些科研人员总有一些怪咖存在的。

特别是银河科技这种企业之中的研究员,那是凭实力说话的,不像单位里面可以熬资历和走人情。

而眼前的这个李想,最多就三十岁,就已经是一个大型研究所的负责人,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一圈走下来,李仲庭、王光海三人也见识到银河科技的人才济济,以及年轻活力,超过五十岁的研究员寥寥无几,除了少数像马院士这种外聘性质的大牛,大多数研究员都是三四十岁左右。

第五百九十七章 访问团第六百七十五章 时空遗迹第五百三十七章 改变航线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太难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热搜第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注魂重生(造化大道加更)第九十七章 生产计划第二百一十四章 同心圆计划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人合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空立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工程进度(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扩张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尾阶段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达第五百七十七章 异常数据第二百零七章 暗流涌动第一百六十二章 扩张第五百五十四章 技术吸收第一百七十三章 想的力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退市潮第五百七十八章 设计实验第五百八十五章 瓶颈与突破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歧与诱惑第十二章 备受瞩目第六百八十五章 兴师问罪第二百八十章 雄风万里(五)第二百八十四章 工程进度(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招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飞艇第七百零三章 大战爆发第一百零一章 谈判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体第三百一十八章 砺剑2019(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访问团第六百九十三章 定律与归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决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星球承包商第四十七章 技术研发第六百七十四章 古星秘密第四百零二章 混淆视听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针尖对麦芒第二百四十八章 涡轮增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夕第四百三十一章 克隆与缺陷第二百九十章 6G狂潮(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永恒之蓝第四百六十章 战略布置第三百四十章 漳州基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四百零八章 微重力实验室第一百零四章 风云际会第六十二章 贸易摩擦第一百二十三章 首富第六百五十七章 战端渐起第八十八章 芯片启航第三百二十四章 乐极生悲第五百四十章 决一死战第四百八十四章 基因药剂(四)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割者第八十一章 屈服的特斯拉第六百四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三十九章 抗荷液体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研探索第一百二十八章 颁奖典礼第一百三十七章 超导之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横空出世第一百八十三章 进退两难第四百六十三章 亚光速(三)(为最可爱的兜兜她师父加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雄风万里(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提X射线基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三十四章 各自的选择第三百二十一章 落子东南亚第四百九十四章 异变突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太难了第五百零一章 遗忘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虚空悲鸣第四十六章 调整结构第五百二十章 探险者号(一)第二十八章 合同签订第六百九十五章 巴胡之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张网捕鱼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生儿第九章 新品上市第二百一十九章 全息手环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撼第一百零二章 硅片浪潮第四百零三章 小型化问题第四百六十六章 逐日号第六百零四章 筑基计划第六百八十三章 终结亦是起始第五百四十五章 横渡虚空第二十五章 行业洗牌第五百六十四章 暗中目光第五百四十四章 曲率第六百三十四章 各自的选择第一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的小钱钱第六百二十七章 敌踪骤现第一百七十三章 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