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澎湃典雅

尽管澎湃动力的汽车工厂还没有完成。

但是这并不妨碍黄豪杰设计电动汽车。

三个从上沪大众汽车挖过来的汽车设计师,此时正按照黄豪杰的要求设计着澎湃动力的第一辆电动汽车。

黄豪杰的要求非常简单,以大众甲壳虫作为原型,融合老爷车的古典风格,大量采用圆弧线。

特别是四个轮子的包裹钣金,几乎呈现出半球形状。

从几个设计师的设计图来看,基本符合黄豪杰的想法。

这台刚刚设计好的电动汽车,就是澎湃动力预计在2017年春季推出新车,澎湃—典雅。

澎湃—典雅,是典型的A级车,即紧凑型车,车身在4.52米,轴距一般在2.46米。

前置单电机,电机功率是120千瓦,电池组和电机布置一起。

之所以不和特斯拉或者比雅迪一样,布置在底盘之中,主要是因为雷神电池不会燃烧和放热,不需要扩大散热面积来降温。

整体和甲壳虫有点像,不过采用大量的圆弧线,让人感觉更加的柔和以及萌。

由于是A级车,所以显得比起甲壳虫大一些。

不过图纸看起来不直观,黄豪杰让他们开始建一个一比一的模型。

另外黄豪杰和三个设计师商量之后,才初步确定澎湃—典雅的一些配置。

作为一款定位为代步车或者市内使用的电动车,显然续航并不需要太大。

雷神1代电池,配合澎湃1型电机,在满电情况下,相当于一公斤电池一公里的续航。

因此澎湃—典雅,仅仅就配备了280公斤雷神1代电池,实际续航在280公里左右。

至于低速巡航可以接近400公里这个数据,黄豪杰不屑于采用。

像特斯拉,今年他们的续航标到了500公里,问题是这个数字绝对要打七折,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最多达到350公里左右。

简直是歪门邪道,没有真材实料就不要标出来,而国产车同样是这种情况。

纷纷号称400、500公里续航,问题是一到实际跑,却纷纷缩水,水得要死,特别是北方的车主,一到冬天那才叫坑爹,锂电池的性能直线下降,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因此黄豪杰要求澎湃动力,一定要使用实际续航,不要误导消费者。

他来到雷神电池的实验室之中,只见十几个研究员或者工程师,正在测试着电池组。

这些都是十公斤一组的电池组,他们主要是在实验那种方式下,280公斤雷神电池的充电速度最适合。

“测试得如何?”黄豪杰直接问道。

“黄总,我们这些天测试一百多种组合,这是其中三种,我们认为比较适合的组合方式,你看一下。”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的工程师一边说,一边将一份测试情况递给黄豪杰。

接过之后,他慢慢的翻看起来。

急速型组合:单块电池0.5公斤,集成560块,家庭电压(220伏)下充满4分钟,特制充电站(500伏)下充满1.3分钟。

优点:充电速度快。

缺点:每公斤成本上升6华元左右,电池管理难度大。

适中型组合:单块电池2公斤,集成140块,家庭电压(220伏)下充满16分钟,特制充电站(500伏)下充满5.3分钟。

优点:充电速度适中,每公斤成本上升1.5华元左右,电池管理难度一般。

缺点:充电比较慢一点。

低价型组合:单块10公斤,集成28块,家庭电压(220伏)下充满80分钟,特制充电站(500伏)下充满27分钟左右。

优点:每公斤成本上升0.3华元左右,电池管理难度简单。

缺点:充电速度慢。

黄豪杰看了之后,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于这些组合都不满意。

再次询问道:“有没有单块一公斤的组合。”

厚眼镜工程师连忙在一旁的测试报告之中,将其中一份抽出来递给黄豪杰:

“黄总,这就是单块一公斤的组合。”

黄豪杰直接接过来翻看。

快速型组合:单块电池1公斤,集成280块,家庭电压(220伏)下充满8分钟,特制充电站(500伏)下充满2.7分钟。

优点:充电速度比较快。

缺点:每公斤成本上升4.5华元左右,电池管理难度比较大。

这个才是黄豪杰想要的,毕竟澎湃—典雅定位是代步车或者市区内使用。

以雷神系现在日益完善的充电站网,追求的就是快充方便,不然充电站怎么赚钱。

所以电池的充电速度一定要快,而快充2.7分钟,显然非常的适合。

毕竟很少人会开到差不多才来充电,一般都是剩下的10~30%左右,大多数人就会选择充电。

所以车主的充电时间一般都是两分钟左右,两分钟也就抽一根烟不到的时间,没有人会觉得不耐烦。

如果弄个五分钟之类,显然很容易让车主失去耐心。

黄豪杰盘算了一下,采用1公斤组合,280公斤的电池成本大概是8800华元左右。

而一辆国产汽油车算上研发、装配、材料等等,总的制造成本是在售价的50%左右。

如果除去发动机、变速箱等等汽油动力系统部件的话,光一个车壳子,差不多,这个成本是售价的30%。

所以说,10万块钱的电动车,车壳成本是2.1万。

那总的来算,一辆电池电动汽车壳子2.1万,电池4.4万,电机、电控2万块钱,

一辆10万块钱的电动车造车成本8.5万,差不多就是一辆10万块钱汽油车成本的2倍。

信敏惠集团发布了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其中就有电动车成本分配比例数据,它是这么来的,电池30%到45%,电机、电控20%到25%,其它部分20%。

由此可见,国产电动车如果没有政策补贴,早就扑街了。

当然采用雷神电池的澎湃动力,电池成本不可能这么贵,电池是8800华元,加上一些附属的设备,大概在1万华元左右。

澎湃电机加上电控设备,2万华元左右。

底盘和车身2.1万华元左右。

然后是其他设备(空调、音箱之类的),1万华元左右。

也就是说澎湃—典雅的成本是6万华元左右。

盘算一番之后,黄豪杰觉得应该在车身和底盘,以及其他设备上增加一些成本,让质量更加好一些。

当然澎湃—典雅,他并不打算卖得太便宜,定价估计在12~15万华元左右。

而根据东唐最新出《2016—2020新能源车补贴标准》,续航大于或者等于2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可以获得4.4万华元的补贴。

这样一来,黄豪杰可以将澎湃—典雅价格定高一些,让消费者可以在11~12万华元买到。

当然最终定价,还是等车造出来之后再讨论一次。

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艺第二百六十二章 倒逼与游戏第一百一十章 震动世界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三百七十五章 入驻第五百三十五章 御敌于国门之外第四百七十七章 微生物与化石第四百五十八章 星空彼岸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星开发(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岁月战争第六百三十八章 失而复得第七十五章 影响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遨游星海第三百二十四章 乐极生悲第六百七十七章 文明峰会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第四百五十八章 星空彼岸第五十七章 诡异的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干旱第二百九十七章 漠北攻略第一百四十六章 乌烟瘴气第一百八十一章 贪狼铁壁第八十七章 上沪之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消失第四百二十二章 南都(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亚风云(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对屿与维度第五十七章 诡异的人第三百七十章 灾后重建第六百八十九章 宇宙之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太阳系划区第二百零七章 暗流涌动第二十四章 展望未来第五百七十六章 银河霸主的反应第四百五十四章 他山之石第一百五十六章 招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怕第一百八十章 网络交锋第五百二十六章 孤军深入第三百六十七章 擦肩而过第八十四章 垂直农业第九十九章 风起云涌第二百一十八章 跨海大桥第二百九十二章 6G狂潮(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云梦泽第五百九十七章 访问团第九十八章 邀请第三百九十二章 灵光一闪第六百六十一章 小麦哲伦第九十四章 芯片工艺第七百零一章 破灭前因第三百三十五章 卖身求活第一百二十一章 产业转移第五百零八章 技术融合第四百零三章 小型化问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星雨第四十九章 海峰风电第三章 第一桶金第一百一十六章 喜提X射线基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克隆器官(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银河霸主的反应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堪一击第四百一十三章 生死之间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发现第二十一章 反击(二)第三百五十章 空间站雏形第二百五十五章 胜诉与转变第二百二十章 引领潮流第五百零七章 淘金者第二百九十一章 6G狂潮(二)第五百六十章 另一边的星空第六百零一章 大军压境第六百一十七章 轩然大波第八十九章 C31第六百二十一章 死里逃生第七百二十章 路遇与暂缓第六十六章 一鸣惊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头下注第二百八十七章 命案第五百四十九章 重要情报第三百三十六章 干枯的湖第五百二十章 探险者号(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横渡虚空第十二章 备受瞩目第五百一十三章 火星开发(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招生第三百四十二章 模拟飞船第五百二十五章 噬能族第五百七十二章 雄风59第五百二十八章 祖源猜想第八十五章 半导体之殇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星之旅(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怕第二百七十六章 雄风万里(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中子压榨第七百零二章 侵吞黑狱第三百一十六章 砺剑2019(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斥候侦察第四百九十五章 暗中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