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你可愿为官否?

卢明伦心急着要见崔元综,到驿馆后遂也就没来递名刺通传那一套,向驿吏问明了住处后,便直接迈步向内走去。

崔元综身为执掌一道的观察使,自是在驿馆内单住着一个条件极好的院落。院落很大,布设的也很精致,但院子里面却全没有观察使这等品秩官行在该有的热闹,冷冷清清的。

见状,卢明伦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么些年了,崔元综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化。随之,他也转了方向,没再往正堂走去,而是到了一边的厢房。

走进左厢房的一间屋子,果然就见崔元综正在吃饭,旁边陪着秘书监郑知礼。

郑知礼面前虽然也布设的有杯著,却全然没有举著的意思。

看到这一幕,卢明伦脸上开朗了些。郑知礼是有名的食不厌精,就几上这驿馆里做出来的菜他要吃得下去才真是怪了。

见他进来,郑知礼当即起身相迎,反倒是身为主人的崔元综只是招呼了一声,一并用手中的筷子指了指几上的酒菜。

素来将礼看的比天都大的四世家偏偏生出了崔元综这么个孤僻坚韧不拘礼的人物,真正是异类了。不过卢明伦早知道他的性子,是以对他不曾相迎甚至都不曾起身也不以为意,更没有半点不快。

“敬谢不敏了,元综你自用就是”听卢明伦此言,崔元综也就不再让,继续食用起来。

所谓食不言、寝不语,此时也说不得什么。卢明伦自找了一处地方坐下,细细打量起崔元综。

虽已数年不见,面相敦厚到有些木讷的崔元综却不见半点。老态,只是脸上的粗砺更为明显,风霜之色益重。伴随着这些,他身上的威肃煞气也愈发的重了,直让人与他相处时不知不觉的就沉肃起来,甚或还有些丝丝压抑的感觉。

身上的穿着也一如多年前一样简单到了极处,腰间所佩的挞尾依旧是十多年前的那条,上面连一只佩珂都不曾系。

只看他这敦厚木讷的长相,满脸的粗粝风霜再加上简单到极处的装束。若不是与之旧识多年,任谁都难相信面前这位吃饭风卷残云一般的人居然会是位居封疆的一道观察使。单从外面来看,他与神都近郊的那些个老乡农实在分不出什么差异来

崔元综吃饭很快,与郑知礼正是两午极端。就这么一会儿夫便已收了碗著。

待其吃完,卢明伦方指着那仅布设有两菜一汤的小几轻叹声道:“元综,你身为一道观察,品高位显,何必舟苦如此啊?”

两个同样面色粗砺军中老卒模样的人走进来一个给卢明伦上了一盏全是散芽煮成的庵茶另一个则送来嗽口水,并将小几上的盏盘都给收了。

崔元综漱过口后,便将目光投注过来,口中却不曾说一句话,浑似卢明伦刚才那番感叹就像没说过一样。

对此,卢明伦只能无奈的苦笑了一下,郑知礼酝酿好的带着浓烈感情的寒暄话语也被彻底堵了回去。

没办啊!这么多年,崔元综冷石头般的性子与孤僻还是毫无半点变化甚或比以前更重了。

跟这样的人相处,说别的都没用。卢明伦遂也就抛掉了正常与人交往时的套路,直接有事说事了“元综你这遭还京之后可还回陇右否?”

崔元综的声音跟他的性格一样,又冷又硬,“某亦不知”

旁边坐弄的郑知礼插了一句话,“听说元综这次回京乃是武相向陛下进言的结果?”

“魏王是曾与过我一封书信”崔元综此言一出,卢明伦与郑知礼脸色微变,“信中怎么说?”

“只是说了引荐我还京之事,其它都不曾言”

闻听是语,卢明伦与郑知礼皆是面带疑惑,魏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而今朝中的情势他俩是清清楚楚,别看一个皇城里人头攘攘,但实说起来所有的朝官大概都能被分为三个部分。

一部是狄仁杰那等的李党,梦寐以求的便是寄望将来天下重回李唐。

另一部自然就是以魏王武承嗣为首的武党,所求者无需再言。

还有一部分就是两边不靠的中间派了,既不拥李,也不拥武,静观武李之争。在这一派中,四家族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距离政事堂仅一步之遥的前鸾台侍郎崔师怀便是中间派之领袖人物。

三派之间,武李两党争斗激烈,中间派则是极其小心的避免被卷入其中。三派人之间日常相见时的寒暄探问自然是有,甚或经常一起饮宴欢歌也是常事,但涉及到政事及立场问题时,除非是要改变阵营,否则那关系实是泾渭分明。

而今武党的领袖人物却给中间派中屈指可数握有重权的崔元综私信往还,且还将其援引到京,这是什么意思?

想了一会儿不得要领,郑知礼开口问道:“元综,此事老祖宗可知道?”

郑知礼口中的老祖宗便是崔沉的曾祖,崔师怀的父亲,一位近三十年来不曾出过博陵乃至崔家祖宅一步的老人,一个年近九旬,却依旧神思清明到可怕的老人。

他的年纪,辈分,经历都使他成为整个崔门当之无愧的老祖宗,也是整个四家族公认的精神领袖。

也就是他定下了崔门与四家族决不能参与武李之争的铁律,而今崔元综与魏王武承嗣的这种联系显然与此铁律有悖,是以郑知礼方有此问。

“已去信禀明了“提到老祖宗,崔元综脸上石头般的冷硬终干有了柔和些的变化,“老祖宗不曾回书”

不曾回书,这是什么意思?

根本无需回?

默许?

再等等看?

又或者此事上是让崔元综自己拿主意?

转念之间想到这些,卢明伦与郑知礼交换了一个眼色后,开口问道:“元综,恕我愚钝,老祖宗此举何意?”

“不过一封私信,一个引荐,魏王连真实意图都不曾明言,老祖宗何必回书?此事某若处断的好,老祖宗何必回书?”

等等再看,一并让崔元综在这事上自己拿主意。

确定了这点,郑知礼心底开始有些兴奋起来,“元综,那你是如何思量的?可还要再回陇右?”

崔元综没有回答。

见状,郑知礼不仅不以为意,而且心中兴奋愈浓,甚至人都从胡凳上站了起来,“出将入相,以元综你多年积累下的赫赫之,这番若不回陇右,当必入政事堂。正好秋怀英罢相空出一个位子来,岂非天赐于元综”

卢明伦却没有郑知礼的乐观,“此事怕是难哪”

郑知礼当然知道他这番话的缘由,二十年前当今天子还是前朝皇后时,随着她渐掌大权,四家族子弟在政治上便逐渐开始被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在低层时感觉尚不明显,一样的入仕,一样的升迁调转,但越往上走,四家族子弟担任显要之官的就越来越少,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譬如他与卢明伦,两人一个是秘书监,一个是国子监,一个管书,一个管士子,若单看品秩,两人是绝对的高官,然则若论实权,怕是连吏部主司郎中都有不如。

四家族唯一一个挣扎进了三省核心的崔师怀,却同样成为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身为中书侍郎却没能入政事堂的特例,这其中的意味已是不言自明啊!

在这种背景下,难怪卢明伦对崔元综入政事堂为相如此的悲观。

虽然深知卢明伦的心思,但郑知礼的兴奋却半点不减,连带着声音也激越起来,“出将入相原是多年之惯例,元综在陇右高苦劳多年,政声闻于天下,此番回京,若不入政事堂,将如何安置耶?将何以安人心耶?”

想到崔元综若能入相,则自己终也有望从秘书监监正的位子上调转出来,三省是不想了,吏部、户部也不去想他,谋个工部当无问题吧?再一想到工部那丰厚的过手钱粮,郑知礼便愈发的激动了。

然则,崔元综却接口截住了这个话题,一并连说都不让说了。他煞气重,既已如此表态,两人倒不好再说什么。卢明伦遂就将今日凝碧池畔的诗会之事给说了。

崔元综静静听宪,沉吟了约半盏茶的夫后,冷硬开言道:“崔沉此子着实悖逆,某意将其逐出宗族。烦你二位明日多邀约几位耆宿同来做个见证”

逐出宗族?

听到这四个字,卢明伦与郑子仪两人耸然而惊,对于四家族子弟而言,这样的处断真是比杀身更狠哪!

卢明伦正要起身说什么时,却被郑子仪一个眼色给止住了。

卢明伦或许不清楚,但郑子仪却是知道这位崔元综与崔沉的祖父崔师怀之间实有心结,别的不说,便是那家主之位的归属便是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大家族中总免不得这样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

卢明伦注意到郑子仪这个眼色后黯然一叹,是啊,崔元综这处理方式终究是对的。今日文会中崔沉应下的本就是个不可能履约的赌约,此事拖的时间越长,对四家反倒越为不利,似这般快刀斩乱麻确乎是最好的办了。

况且,随着崔师怀告老还乡,此时入京的崔元综实已是理所当然的崔家,乃至整个四家族在朝中之领袖人物,他既如此处断此事,自己实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崔元综对郑知礼的那个眼色视而不见,续道:“此事之后,一并烦劳两位修书回宗族。二十余年来,崔卢李郑四家皆无典重之诗集文集行世,现在是时候了,一并可择选部分士林只是耳闻的孤本、善本之书雕版行世。”

“尽快做完这两宗之后,便各家都请出几位名高望重之人各循方位携此文章诗书以漫游天下,偏远道州且不说,三京,河东河北两道,江南东西两道以及淮南山南剑南三道总需遍游龘。行止虽不必大张旗鼓,却也要以上道州士林尽人皆知才好。多文会,多交游,此事无需我多言,二位自知其意”

安排完此事后,崔元综也不等两人说话,直接又开口道:“这两日郑贤弟若有暇,不妨往武皇嗣府中作一拜谒”

听到这话,郑知礼先是一愣,继而道:“李旦其人胆小如鼠,自为皇嗣以来深隐深藏,绝足不见朝臣久矣,某便是前往拜谒,怕也难得其门而入”

卢明伦不知道崔元综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皇嗣,还安排出如此举动。论说起来这李旦本是当今天子年纪最幼的儿子,也是四子中仅剩的两子之一。

前朝嗣圣元年,当时尚为神龙天后的当今陛下将三子李显废皇帝位贬为庐陵王后,这李旦曾一度登皇帝位六年,只是名为皇帝,却毫无皇帝之实,居于深宫之中连朝政都不得参与,更别说决断国事了。

六年后,神龙天后登龘基为天子,天下由唐改周,李旦就成了这自古未闻的“皇嗣。”一并连姓氏都被改赐成了“武”姓。

然则虽然这位武皇嗣名头很大,但满朝文武谁都知道这天下断不可能由他来嗣承。

或许是被三个兄长一两杀一废贬的结局给惊吓的太深,这位皇嗣的性格还真如郑知礼所言,真是胆小如鼠到了极处。

崔元综怎么就想到他了?

崔元综却没解释,对郑子仪道:“你是秘书监,毕竟不同于三省或是六部的堂官,皇嗣或者会见你也未可知。他便不见,你走一趟也就够了”

郑子仪点点头后,崔元综扭头过来看向了卢明伦,“崔卢李郑四家子弟在朝中人数不少,清闲的更多,既然如此,卢祭酒何不择其中菁英之辈前往国子学中讲学?”

卢明伦心领神会的颌首为应。

“既如此,某明日便在此恭候两位大驾”说话间,崔元综已经站起身来,这送客的意思真是再明显不过了。

将卢明伦与郑子仪送到院门看他们远去后,崔元综转过身来对一满脸粗砺的老仆道:“尔携我拜帖往魏王府,便说本使已经抵京,待沐浴更衣后,当漏液拜谒魏王殿下”

拜帖是早就写好的,那老仆听完,躬身领命而去。

自文会结束并出了瑶光殿之后,唐松便将全部精力用在了最终章程的定稿上,在贺知章的帮助下,最终历时两天终于完成了他穿越以来的第一本章奏。

着内宦将这本章奏送予上官婉儿代呈武则天后,唐松长舒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些日子的心血总算基本成型了。

他现在面圣其实并无问题,之所以没有亲自将章奏呈上去,实在是有些怕了见武则天。

准确的说是怕了不说正事时候的武则天。

尽管就连唐松自己都觉得非常非常荒谬,但他却实实在在有一种很莫名却又很清晰的感觉。

这位千古女帝不说正事的时候,实有调戏他的意思,而且其表现逐渐的开始明显起来。

偶一想到这事,脑海里浮现出“调戏”这个词儿时,唐松忍不住激灵灵打了车冷颤。

这个问题越想越寒,打住,打住!

虽不愿见武则天,但唐松盼着想见的上官婉儿却始终不曾来,那天文会中,那个内苑幽洞中可是跟她说的清清楚楚,若其得便就来说话。

难得她这两天真就忙的一点时间都没有?

近日也没听说朝中宫中有什么大事啊?

这一不来不仅是见不到上官婉儿的事情,同样是见不到柳眉的事情,由不得唐松不着急。眼下章程既定,并无别事,这几日间无论如何得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了。

这两日之后,第三日正是唐朝官衙每十天一次的休沐之期,贺知章不用再来,唐松也没再往宫城,难得的睡了一个懒觉,起身梳洗完后,便捧着昨晚废了无数张纸后最终写成的那一副《大江东去》到了郑元方府。

位居政事堂次相,执学吏部多年的郑元方却是住在远离皇城,位居北城第三横排最靠里的修义坊,若按神都百姓习惯的标准来区分,他这宅子的位置甚至还没有唐松那赐宅的位置好。

郑宅面积不小,休沐日里门庭却不热闹,入宅之后往来的下人也不多,甚或宅子中的布设都与陆元方这个人一样,朴实方正。

跟着引领下人进了屋,却见陆元方正与人说话,那人相貌与他极似,当为子侄无疑。

陆元方向唐松做了个随意而坐的手势后,续又向面前站着的那人道:“象先你为我子,洛阳尉亦为美官,若你才具能任此职,为父自然高兴。岂有为人父者愿与子孙辈长离者耶?然你长于文事,短于控御,实非洛阳尉之佳选。

老夫掌吏部领选事,乃是为朝廷择人,岂能以尔为吏部子废天下之至公焉?”

说完,陆定方挥挥手道:“见过你母亲之后便回扬州吧,万勿以私情荒怠了公务”

陆象先闻言,躬身一礼后便退出了房间,路过唐松身边时向其微微一笑以为招呼。

这陆象先年近四旬,身形微瘦,一笑之间和煦温文,大有其父君子陆之风采。

谴走陆象先,年纪不到七旬却已华发满头的陆元方带着唐松到了一边的花厅。

朴拙的花厅中已备好了四样菜肴,一瓯温酒。

唐松让着陆元方坐定之后,便将那《大江东去》捧手送了过去。

陆元方展开看了一回后没说什么,将之放到了一边。

随后便是三巡酒,陆元方这人话少,唐松对其了解更少,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是以这酒吃的未免就有些沉闷。

三巡酒罢,陆元方待唐松给他斟好酒坐定之后,缓缓开言道:“老夫有意荐举你入朝往礼部为官,尔意如何?”

这事情太突然,实在大出唐松意料之外,放下手中自斟的酒瓯抬起来看着陆元方。(

第186章 爱你爱到杀死你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水晶真好真好第3章 月夜闻琴第83章 皇榜开,不中,暴喝第75章 痛快,痛快第69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第90章 对唐松的安排;孰美?第23章 相见争如不见第105章 巅峰对决一百六十二章 你怕我唐松的败退第2章 盏酒做奠 后世今生第65章 你还是你,这就够了!第184章 来呀,你倒是来呀第174章 一剑封喉第87章 小腾挪,大利益一百一十八章 有的男人不能睡第46章 荡气回肠 一往无前第17章 贫家女难嫁 风悲日凄凄一百五十四章 三个人第40章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第39章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第90章 对唐松的安排;孰美?第43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13章 如此癖好 因缘天意第58章 瞎猫撞上个死耗子,碰巧了第83章 皇榜开,不中,暴喝第102章 男人就是男人一百五十章 坐霸第194章 卷入一百五十九章 争一百六十一章 香艳危机第37章 撵走他!一百二十五章 跑总有跑不了的时候第85章 杀戮的长街一百一十七章 风浪再起第168章 究竟是谁?一百六十一章 香艳危机第169章 至少还有我第27章 轰动的官司(一)第109章 你可愿为官否?第181章 名单出,天子问第24章 山夜,明月,读书灯第85章 杀戮的长街第74章 一定要回来第106章 石破天惊,千古绝唱第80章 对于唐松,你知道多少?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来吧!第55章 谁与争锋?一百二十四章 我要唐松第30章 图穷匕见第73章 生死之间,无可逃避的抉择第80章 对于唐松,你知道多少?第112章 四年之约第92章 你真敢?第112章 四年之约一百四十四章 文社之议第73章 生死之间,无可逃避的抉择第83章 皇榜开,不中,暴喝第186章 爱你爱到杀死你第16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百一十八章 有的男人不能睡第174章 一剑封喉第209章 两个女人一百四十八章 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第24章 山夜,明月,读书灯第57章 小人之心一百四十七章 开张交易第71章 请圣像,入皇城第167章 洛阳乱一百二十四章 我要唐松第167章 洛阳乱一百五十六章 辣手第54章 宋之问,吓不死人的第198章 惧到深处人疯狂第182章 情何以堪的殴斗第57章 小人之心第183章 根源第203章 死结与纠结第78章 那一眼,那一问第1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第89章 授官,一片反对第206章 何去何从?第68章 那一天,终于到了一百二十章 陈子昂来访第22章 荒唐之问第88章 可笑的冷落第185章 入职第一天的不甘与不平第169章 至少还有我第102章 男人就是男人第38章 令人发指的狂妄!第169章 至少还有我第65章 你还是你,这就够了!第198章 惧到深处人疯狂第176章 尚书都事一百五十三章 核心根基第85章 杀戮的长街第106章 石破天惊,千古绝唱一百四十八章 上官黎真古之君子也第192章 嗣君揭晓第179章 这小措大是个大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