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寻人、行卷

从进德坊出来后,唐松不曾回赁处,而是直接绕道天津桥来到了皇城门口的端门处。

凭借着读书人的出身,在端门经过一番细致到极点的检查,做了“过所”备案后的唐松终于进入了三省六部集中办公的皇城。

径直寻到礼部,撒出去上十贯钱,这就进了幽深暗沉的礼部司公事房。

礼部跟其它五部一样都下设有四司,礼部司乃是礼部四司之首,是以又被称为礼部主司,每岁科考之事都是由这一司总揽其事。

负责报录的书吏看在那张五贯飞票的份儿上也没难为唐松,爽爽利利的便将报录名册取出来让唐松填报,对于唐松翻看名册前面内容的事也笑着包容了。

这一翻名册,唐松才明白形势不容乐观到了何等程度。在他之前,这本申请补为乡贡生的名册上至少已登记了近七百人,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七百人怀着跟他一样的心思。

为了补报乡贡生,他上京算是早的,如今不过七月,到明年二月尚有七个月的时间,七个月的时间里这本名册上又得添加多少人?真是想想都头疼啊。

而且更让人不轻松的是,他刚才在门吏那里已经得了确实的消息——每年乡贡生的增补并不是等额,也即是说并不是多少乡贡生不能来科考便补够多少个名额,而是最大定额不得超过百人。

按往年的惯例,主考官们为了避舞弊之嫌,甚至会刻意压低名额。朝廷给的这一百个名额能补到七十便已是极限了。

照目前名册的情况来看,到最后至少也会有千人以上申补乡贡生名额的,千多人争最多七十个名额,这压力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唐松不动声色的登记完毕后转身要走,许是那书吏看他出手并不寒碜,又瞅着挺顺眼的,于是随口点拨了一句:

要想补中乡贡生参加科举,似这般登记后就回去死等是万万不成的,终究还是要有人举荐到本司郎中那里才成啊!

礼部司有三位主官,一正两副,正职为郎中,两位副职都是员外郎,这书吏口中的本司郎中指的自然是那位正职一把手了。

至于这“有人举荐”的“人”是指什么人,大家就彼此心照了吧!

唐松谢过吏目后出了礼部及皇城,一路直接回到了赁房处。

寻刘中丞不遇,礼部主司报备的事情又已经做完,唐松眼下竟没了短期内必须要做之事。

第二天早晨起来之后,唐松便漫步到了街上,专寻着北城那些士子们集中的酒肆茶肆,一坐就是半天一日的。

如此这般坐了三五日,换了十几家酒肆茶楼之后,倒还真让他听到些东西,譬如眼下这家酒肆邻座的那几个士子便正在说着科考之事。

“要我说,这科考啊才华有个五分就尽够了,另五分还得着落在扬名上。只要能名动神都,哪里还有不中的道理?远的不说,陈拾遗当年的佳话诸位总该是知道的”

接话的是个胖大士子,夏日里喝着冰雕鱼儿酒依然是满身大汗,若非他穿着一身士子服,倒像极了人称北市第一屠的胡屠户。这人嗓门也大,一开口周围好几张桌子范围内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陈拾遗乃我剑南道前辈,他这件大快意事焉能不知。说来当年陈前辈甫入京师参加科举时也与我等一样,因朝中无人而四处碰壁。眼瞅着哪一科是没希望了,是以心中忧愤不已,却又无计可施”

“这一日偶于街市闲走,见一人手捧胡琴,售以千金,观者中达官贵人不少,然不辨优劣,无人敢买。陈前辈灵机一动,当即上前将琴买下,观者皆惊,问他为何肯出如此高价?言:‘吾擅弹此琴,请明天到敝处来,某将为尔等演奏’”

“次日,寓所便围满了人,陈前辈手捧胡琴昂然而立,激愤而言:‘某虽无二谢之才,亦有屈贾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处求告,竟无人赏识。叹世人重此一死物,竟不识真才!此胡琴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言罢,用力一摔,千金之琴顿时粉碎。还未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赠众人。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是以一日之内便名动京华。正是有了这先声夺人的声名,陈前辈那科方得顺利高中”

这“陈子昂千金摔琴”进而在长安一举扬名的故事唐松是知道的,但眼下在神都若想再套用这种法子……一则是没有合适的点子,再则人们还吃不吃这一套,都是未知之数啊!

果然,那几个人就着这段轶事感叹了好一番之后还是实实在在的说到了行卷,一并连行卷的套路也都漏了一遍。

唐朝科举改卷时不糊名,考官在改卷的时候就知道这份卷子是谁的。在这种特殊的阅卷制度下,那些个声名响亮的人就占据着绝大优势。所以对唐代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来说,行卷就成了至关重要之事。

行卷的对象一是当朝权贵,二是诗坛文坛上具有大影响力的人物。对于普通士子而言,接触到权贵的机会不多,了解也不多。所以这行卷嘛往往都是冲着那些诗坛领袖们去的。

若是录写着自己诗作的行卷能被这些诗坛巨擘们赏识称赞,名声自然也就有了,中举就会变的容易很多。譬如那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因为行卷顾况后获得赏识,进而声名遍传京师,随后科举中第也就顺理成章了。

弄明白这些门道之后,唐松也就不在酒楼茶肆流连,置办好纸墨后一连三日不曾出门,精心制作了多达六十七份的行卷。

前两天流连茶肆酒肆时,唐松一并连此时诗坛上有大盛名之人也大致探问了,此时行卷既已制好,便花了两天的时间一家一家的往门房投了。

自大唐定鼎以来,先是虞世南、上官仪等人主盟文坛,尤其是崛起于太宗朝的上官仪影响力甚大,其开创的“上官体”牢笼文坛达十数年之久。后来上官仪因向高宗谏言废后,并代拟废后诏书一事被武则天所恨,最终被构陷进一起谋反案中遭杀身之祸。

上官仪之后崛起文坛的当数初唐四杰,只是四杰皆是才高而命蹇之辈,此时俱已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现在活跃于文坛并享有大盛名的便是被后世称为“文章四友”的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

四人之外,所谓“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的沈佺期、宋之问亦在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这六人之外,尚有那“千金摔琴”的陈子昂声名也很大,只是他的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与前面六位分歧极大,是以虽负盛名却难免被主流诗坛边缘化。

此时凡来京城科考的士子要行卷时这七家是必走的,唐松自然也不例外。除了这七人之外,他一并连京中名号响亮些的权贵之家,譬如那太平公主府什么的也都投了行卷。

行卷投完,举凡赶考士子们该做的事情唐松就都做完了。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等近月,投下的六十余份行卷却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既没人函笺相邀谈诗论文。也没听到半点有那家权贵文豪褒扬其行卷的消息。

看看进京已经一个多月,天下各州赶来洛阳赴试的士子也越来越多。而他谋补乡贡生名额的事情却毫无进展,唐松再也坐不住了。

第81章 得罪不起的一百四十章 草圣张旭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来吧!第66章 惊怖之症 星星之火第192章 嗣君揭晓第65章 你还是你,这就够了!第86章 来了一个不该来的人第186章 爱你爱到杀死你第73章 生死之间,无可逃避的抉择第206章 何去何从?第59章 何必知道?一百五十六章 辣手第113章 苦日子到了第1章 一枕黄粱 小露锋芒第97章 风浪起第168章 究竟是谁?第67章 风潮涌动,科考开始第41章 乡贡有你第93章 阴手!第43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165章 俏冤家,我咬你个牙厮对第11章 山穷水尽一百五十六章 辣手第8章 芙蓉如面柳如眉第193章 嗣君之死第79章 一诏出,天下惊第177章 大权在握?第178章 烫手山芋第52章 寻人、行卷第173章 这个忙一定要帮第209章 两个女人一百二十九章 我有金屋脱困一百三十八章 再见水晶真好真好第85章 杀戮的长街第8章 芙蓉如面柳如眉一百二十二章 砸场子摘牌子补第176章 尚书都事第57章 小人之心第11章 山穷水尽第58章 瞎猫撞上个死耗子,碰巧了第16章 只要是狼,总是会吃人的第182章 情何以堪的殴斗第113章 苦日子到了第3章 月夜闻琴第55章 谁与争锋?第169章 至少还有我第23章 相见争如不见第179章 这小措大是个大祸害第62章 七战七捷,一举成名第204章 新鲜出炉小侯爷第58章 瞎猫撞上个死耗子,碰巧了第55章 谁与争锋?第197章 究竟是谁?第189章 那一件事,那一个人一百二十一章 穷匕见耳光响亮一百五十二章 受辱重聚一百二十八章 光天化日当街被抢第39章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第38章 令人发指的狂妄!第53章 柳暗花明一百一十九章 剑拔弩张决不能退一百二十一章 穷匕见耳光响亮一百三十五章 偶遇第180章 暗箭之伤一百一十八章 有的男人不能睡第50章 洛阳,真神都也!第46章 荡气回肠 一往无前第89章 授官,一片反对一百六十二章 你怕我唐松的败退第101章 启禀陛下,臣下从不敷粉第2章 盏酒做奠 后世今生第179章 这小措大是个大祸害第37章 撵走他!第97章 风浪起第198章 惧到深处人疯狂一百二十一章 穷匕见耳光响亮一百一十九章 剑拔弩张决不能退第183章 根源第171章 起也勃焉,落也忽焉第82章 考试结束,皇榜将开第86章 来了一个不该来的人第78章 那一眼,那一问第192章 嗣君揭晓一百一十四章 出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75章 痛快,痛快第194章 卷入第91章 孰可忍孰不可忍!第172章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来吧!第192章 嗣君揭晓一百三十九章 交易与李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81章 得罪不起的一百三十三章 棍棒齐飞惨叫连连第98章 要命第82章 考试结束,皇榜将开第91章 孰可忍孰不可忍!一百五十五章 大生意大动静第17章 贫家女难嫁 风悲日凄凄第41章 乡贡有你第29章 官司(三)一百五十三章 核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