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易星辰希望他们先行退下,待重新确立了施政方案的预案后,再来给他过目,所以,易星辰摆摆手,示意内阁大臣们可以自行离开。小说し不过,这一次,内阁大臣们的行为却是有些反常,不仅没有马上离开皇宫,反而继续留在议事大厅里,自发地进行激烈的讨论。他们似乎是想要尽早确定具体的施行方案,以便国王陛下审查和通过。
不一会儿,内阁就又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内阁的这个新方案,采取了折中的定位,认为可以首先在蛮地占领区建一个集市。这个集市,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块踏脚石,它将会是维系帝国统治蛮地的纽带之一,也是帝国南蛮军将会驻扎的位置。
这个方案比较循序渐进,稳打稳扎,不像一直攻城略地的那般激进,对于兴华帝国而言,的确是比较合适的。所以,易星辰只稍作考虑后,就同意了内阁的提议。
确立了新的根据地后,接着自然是需要考虑,任命谁去担任驻扎在这个集市的帝国南蛮军指挥官。但这个问题,易星辰倒是不急,作为一个地方的总指挥官,他还是希望挑选一个能力足以胜任的人来担当,所以,他需要一些时间来考验人才。
于是,易星辰只是下令兴华城的军官培养学院,准备组建一支五十人的军官队,前往南土城,随时组建南蛮军。军官培养学院,是易星辰在兴华新城完成称帝仪式之后,任命内阁组建的一所军事学院,其专职工作,自然就是为兴华帝国培养能力卓越的军官。眼下,既然帝国要派驻军官出任南蛮军指挥官。在他们当中选出最佳人选,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南蛮军的军权,是必须掌握在帝国的手里。这一点,毋庸置疑。另外。易星辰想了想,决定把艾伦调回来。既然征蛮进展顺利,自然就不需要艾伦继续坐镇。而且,艾伦留在兴华城内的话,他也可以随时支援易星辰在蓝水星的行动……
萨拉国阿莫里城市郊,一间老房内。
易星辰正稳稳地坐在一旁,看着燕恩给二十五名兴华国侦查人员安排行动任务。
在他面前站着的这二十五名侦查人员,个个都是身手敏捷的高手。二十五人。被分成五组,每组五人,每一组拥有一枚空间戒指。空间戒指里面特别配备了一把手枪和一支冲锋枪。其余的人,则随身佩戴短剑与飞刀。
这五个侦查租,行动的内容,各有不同。比如,其中一组,负责抓捕拜帝教总部里的小头目,另外一组,则负责接应与支援……
易星辰一边听。一边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只要等到天色一暗,这五组侦查人员将会一起离开老房,潜入阿莫里城。开始行动。
易星辰和燕恩等十余名皇宫侍卫,则继续留在老房里,等候行动结果。这个老房,已经被他们用作行动的基地。在等待的过程中,燕恩还在附近布置了暗哨,暗中严密保护行动基地,只要有什么反常的情况出现,基地里的人马上就能知道。
当然,尽管行动部署已经足够精密。而且行动人员能力非凡,但易星辰也还是做好了心理准备。会有侦查人员在行动中出现伤亡,因为。这次他们的对手,是拜帝教,行动的地点,还要是拜帝教总部,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谁也说不准。
很快就到了行动的最佳时机,五个侦查组奉命全部离去,并且分开行动。
半个小时后,一名侍卫走进来,向易星辰报告:距离他们这个基地的东边,大约五百米开的地方,有一群人举行在聚会,根据观察所得,这很像是一次秘密的宗教聚会。
听到这个消息后,易星辰脸色一沉,在这个地方聚会,显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事情。既然这样,易星辰就不想一直在老房等待,他想要亲身前往查看究竟,探一探那到底是何方神圣。说不定,还是拜帝教的势力团伙,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易星辰倒是不介意好好“招待”一下他们。
可是回心一想,他的侦查人员才刚出去执行任务不久,易星辰也不想打草惊蛇,以免影响了行动,所以一时间倒是有些犹豫不定。
燕恩看出了易星辰的顾虑,当下自动上前请命,先暗中去调查这个宗教聚会的底细,也能避免易星辰亲自出面的话,会有可能遇到危险。
想了想,易星辰也觉得燕恩的话说得在理,自己的确最好不要离开这老房基地,所以,易星辰答应燕恩的请命,但出于安全考虑,易星辰让燕恩多带两个人随同他过去。
易星辰特意叮嘱燕恩,前去侦查的时候,尽可能做到不要打草惊蛇,暗中调查他们是不是拜帝教的教徒。如果这些人真是拜帝教的教徒的话,易星辰会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布好局,出动军团士兵,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察觉情况之前,解决了他们的性命,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没有任何机会来得及报告城中心总部,要不然,拜帝教的总部一旦知道在市郊城外有一股未知势力对他们的教员不利的话,必定会严加防范,并且很可能出动兵力赶往这里来。
暴露了这个基地据点并不是最麻烦的,但如果影响到正在执行任务的那五十名侦查人员,那就因小失大了。
当然,如果这个聚会里的人并不是拜帝教的教徒,那情况就好办些,那时候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另行处理,或是置之不顾。
燕恩领上皇命,二话不说马上就带着两名侍卫,前去这个聚会所在的五百米开之地,调查聚会人员的底细。
留在原地的易星辰,想着既然两边都要等候消息,便也不愿多想,倒不如修炼剑诀,稳定心神。大概一个小时候之后。燕恩他们终于折返回来了。
“陛下,那里是一个名为月神教的教徒,在举行祭祀活动……”燕恩向易星辰禀报了他的所见所闻。燕恩他们打晕一名月神教的教徒。才成功混入祭祀中,得到情报。
易星辰问道:“月神教与拜帝教的关系怎么样?”
“水火不容!因为拜帝教的势力很强大。月神教不能在阿莫里城举行公开的活动,不得不在这偏僻之地,举行祭祀。”燕恩答道。
“我们能拉拢他们吗?”易星辰问道。
燕恩摇头答道:“月神教组织很紧密,短时间内,我们无法获取他们的信任。”
易星辰点头,现在他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时间。这时候,对付拜帝教。重点在于拜帝教没有准备。易星辰在暗,拜帝教在明。
易星辰叹了一口气,放弃结盟月神教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易星辰又问道:“月神教与拜帝教水火不容,有多严重?”
燕恩想了想,答道:“月神教的教徒,心里面恨不得制拜帝教的教徒于死地。因为拜帝教的霸道,许多信徒不能信奉大帝,就必须离开阿莫里城。许多不愿意改信拜帝教的月神教信徒。在拜帝教的压迫下,不得不屈服。如果拜帝教出事的话,月神教的教徒。应该会捅拜帝教一刀。只是,月神教的武力不强,缺乏武装。我们仔细观察,一百余人参加祭祀,他们周围警戒的人,最好的武器,就是几把手枪而已。”
易星辰闻言一笑,说道:“月神教武力不足,我们帮他们加强武装。”易星辰派两名侍卫。在月神教祭祀结束之后,跟踪月神教的重要头目。查明他们的落脚点。接着,易星辰便把月神教的事情。暂时放到一边。
然后,易星辰拿出能量晶石,在众侍卫的保护下,继续修炼。
拜帝教的大帝宫,有一处宫殿,灯火明亮,众多拜帝教的长老与高级执事们,三十多人,聚在一起,正在商议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拜帝教的长老,分为内门长老与外门长老。
内门长老主要负责教内事务,外门长老主要负责教外事务,他们是大帝掌控整个拜帝教的左膀右臂。
易星辰抓住的月亮长老,就是一位外门长老,负责拜帝教在富汗国的事务。
这时,拜帝教的高层聚在一起,要商议的事情,就是他们刚刚收到富汗国拜帝教卡米拉分部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拜帝教的高层。
现在,拜帝教的高层很想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在针对他们,目的又是什么。
“富汗国发生的拜帝教遇袭事件,我感到很震惊!谁能告诉我,这是哪个组织动手的?”拜帝教的暴风长老说道。暴风长老是内门长老,平时主持尖顶教堂的祭祀,德高望重,他出言,其他几位长老很有默契没有说话。
“尊敬的暴风长老,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美利坚国的军队在卡米拉城也损失惨重。他们似乎也在调查神秘的势力,我们的人暂时无法进入卡米拉市。”负责收集情报的高级执事抹了一把汗说道。
“这种行为必须严惩!还有,要尽快把消息传给大帝。格瑞拉,大帝如今身处何处?”暴风长老继续问道。
“消息已传给大帝。”高级执事不敢多说一句。
几位长老都点了点头,暴风长老见状,说道:“那就等大帝回来,我们再商议……我们要把阿莫里城建成我们拜帝教的帝城,有没有碰到什么麻烦?”
“我们进展得很顺利!只要我们提供足够的税金,政府方面默认我们统治阿莫里城!不过,还有三四个教派的教徒不愿意离开阿莫里城,裁判所建议审判他们,驱逐他们,他们都是异教徒。”
暴风长老摇摇头说道:“拜帝教不能成为世人眼中的邪教,我们需要采取比较缓和的方式,驱逐那些异教徒。”暴风长老仿佛想到了什么,又道:“调查一下,这些异教徒是否有异动,他们与富汗国的事件有没有联系。”
“暴风长老,您认为这些异教徒有可能参与富汗国的事情?”一名裁判所的执事惊道。
“我不确定,但是小心为上。我们就要一统阿莫里城,在中亚众国内,有哪一个宗教统治一个城市?大帝即将登上神位,我们不能出差错,拜帝教更不能阴沟里翻船了。”暴风长老说道。
“是,我们一定加强戒备。”裁判所执事答道。
这时,一名教士走进来,向长老们禀报道:“大帝结束了土曼国的巡视,将于明日午时,返回总部。”
“太好了,大帝总算回来了。”暴风长老笑道,“你们都下去,准备迎接大帝回来。”
……
凌晨三点,兴华国的五个侦查组都安全返回,易星辰打开空间通道,返回皇宫,再听取他们的汇报。
五个侦查组都完成了预定的计划,不仅完成了勘探地形的任务,绘制了更加详细的阿莫里城拜帝教的总部地图,包括拜帝教尖顶教堂与大帝宫的内部机构,还抓回了三名拜帝教的高级执事。
易星辰松了一口气,拜帝教似乎没什么厉害的人物。他对拜帝教总部,会不会有类似于月亮长老,掌握某些神秘力量的家伙,抱有一定的谨慎心态。
不过,侦查人员无法收集到拜帝教大帝的情报。他们抓到的三名拜帝教高级执事,对大帝的行踪也是一无所知。
易星辰需要考虑,在没有大帝的情况下,他们攻击拜帝教的计划,是否要修改。毕竟,易星辰最想要报复的人是拜帝教的大帝。如果大帝不在拜帝教的总部,易星辰报复行动就会大打折扣。
易星辰不想见到这种情况。他不能长时间在中亚对付一个拜帝教。
易星辰想了想,询问燕恩等人。
燕恩等人没有什么主见,他们表示听从陛下的指示。易星辰让他们打谁,就让他们打谁。
易星辰想了想,有些难以决定。
不过,这时候有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感觉。
易星辰想了想,还是决定重创拜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