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难是缺人

快速形成队伍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最简单的办法无疑就是工作和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彼此熟悉,彼此配合,大家从陌生人变成亲密无间的战友。靠小恩小惠拉帮结派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小团体永远无法形成整个队伍的合力。

徐平真正想做的,其实是以教导队的形式对中下级军官进行培训,但现在军中连中高级军官都缺,更缺教官,教导队都组织不起来。

军队的官兵比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太高了财政压力大,管理混乱,太低了则管不过来,很多该管的事情管不了。两者同样有害,都对战斗力有重大的影响。

禁军的管理方式,都头一级才算军官,是无品杂阶,到指挥使才能算正规军官,则官兵比例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后人常讲宋朝的“三冗”,一般是说“冗官”、“冗兵”、“冗费”,实际这个时代讲的三冗并不是如此,如宋祁说的三冗是不匣务官、厢军和僧道。冗字的本义,首先是无用,其次才是多,多是次要的,无用才是危害。宋祁说的三冗,显然是真正抓住了“冗”字无用的本义,后人论述总是从多上堆彻材料,就已经离题万里,不知所云了。

最少在徐平所处的这个时代,从官民比例、官吏比例、官兵比例上来看,官员还远远说不上多,害处在冗,即有官而不管事的人太多。一方面是大量官员拿俸禄不做事,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事务没有人管,只能放任自流或者推给小吏,这才是冗官。

以前在三司,徐平解决冗官的办法是在新设的银行、蔗糖务、营田务和公司等经济类的机构中增设新的职务,让不匣官有事情做。现在对于军队来说,这办法就没有用了,因为军中的官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俸禄发放、后勤补给要依赖地方州县官员,在京城同样要依敕三司,不然官兵连口粮都不知道去哪里领。军事训练、组织纪律、装备保养、情报搜集等等对军队来说生死攸关的事情,全都靠一两个统兵官,根本就管不过来,只能够放任自流。说禁军纪律松驰、训练不足、打不了仗,板子不能只打到统兵官身上,他们又不是三头六臂,一个人能管过来几百人的吃喝拉撒、思想纪律。

对于这支军队,徐平面临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军官,极度稀缺。在前世,徐平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句话,军队最宝贵的是干部,只要干部这个骨架还在,军队就能很快组建起来。而现在的禁军,就是骨架已经被抽掉了,看似庞大,实则无力。

僚佐官员的选拔、培训,是为军队增加专业人员,把以前缺少的职能补充起来。对低级军官的普遍培训,是让他们适应新的组织结构,为打仗做准备。僚佐官员补充进军队之后,大量的事务不再放任自流,统兵官的角色也不再是维持队伍,而是要学会去打仗,特别是学会打大仗。禁军现在最缺的,就是打大仗的能力。

秦州治下蕃落众多,情况复杂,但自立国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中间虽然小有波折,但朝廷一直牢牢掌控着局势。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只怕是因为治下蕃落虽多,但都各自为政,哪怕有反叛,也是小规模的战斗。小规模的战斗正是禁军最拿手的,面对秦州治下的小蕃落,几十年间几乎没有败过。与党项面对的禁军比起来,几乎是两个世界。不是军队的战力不同,而是面对的敌人不同。

徐平要向外开拓,仅仅靠小规模的战斗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打大仗的能力。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组织结构,徐平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战争是高度复杂的行动,对参与者的组织能力和纪律有很高的要求。科学的决策,是建立在大量的情报收集和经验积累上,而不是靠读了兵书之后的灵机一动。而要完成这么复杂的任伤,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的参与,这就是徐平要向军队里补充僚佐的原因。

徐平向属下的几位将领苦口婆心地不知道讲过多少遍这个道理,但观念的转变哪里那么容易?虽然他们坚决地执行了徐平的命令,但心里还是不怎么理解,甚至还有些不以为然。补充军官,便就要给俸禄,多花钱,有这些钱多招一些战兵不是更好?却不知道,指挥能力达不到,招再多的兵来也是无用,无用之兵就是冗兵。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看看高大全,又看看景泰,徐平道:“自到了秦州,你们一直待在军营里,或许觉得有些气闷。我跟你们讲,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要耐得住这段时间的寂寞。最重要的,从你们开始,一直到军里的每一个人,都要知道现在要做什么。现在待在军营里,不是无事可干,相反,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时不我待!”

高大全道:“节帅这话说的极是,现如今军里是不有少人如此想。从京城到这里千里迢迢,大军行动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又抛妻弃子,都以为到了这里是要拓仗的。结果到了地方之后,便就一直在军营里面,日常除了练习弓马阵列,便就是盖房子,学识字,跟打仗完且不相干。长此下去,难免军心浮动。”

徐平对景泰道:“周卿,你是副都指挥使,我曾经讲得清楚,现在军里的副指使,不再跟以前一样只做都指挥使的备份,万事都是军主一个人说了算。军中诸凡钱粮、纪律、人心甚至战功和升迁、赏赐等等,副指使都要参与,特别是前几项,要由副指使掌管。人心不稳,正是你应该去管的。为什么补充的僚佐要能读书认字?就是因为他们能懂军令,善知人心道理。下级将校和士卒对如今要做的事情有疑虑,你要组织人手去给他们讲清楚。”

景泰犹豫了一下,才道:“节帅的话我自然记得,但要怎么去讲?这事有些难做。”

“觉得难做吗?无妨,等过几天桑部署那边有些眉目了,你再过去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举个例子,我进军营的时候,路边立了不少木板,上面写了一些词句。那么军中的人,包括马夫伙夫在内,是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这些?写了是要让看到的人学到什么?你有没有组织人手下去宣讲?这是最简单的事情。再复杂一点,军法和军律有没有组织人手向各级将校和士卒宣讲?他们能不能认识军法军律的文字?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知不知道在军中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知不知道哪些事情做了会受赏,哪些事情做了会受罚?你看,不是没有事情做,而是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做不过来罢了。所以,军中的僚佐将校还是太少,只能把该做的很多事情废掉。这些事情看起来无关紧要,实际上军队战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没有了的。”

第196章 补丁第14章 治术(五)第17章 最难是缺人第70章 南下大道第46章 外戚第167章 有虚有实第20章 定计第113章 游骑遍布第88章 改制第17章 新的产业第224章 数字会说话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下)第15章 闲事第40章 从前第54章 官与民第196章 神针第205章 货币短缺第179章 请从三司始(补上月欠更)第173章 夜对第221章 废折支,发实钱第196章 补丁第16章 岭南故人第64章 善后第12章 治术(三)第175章 农事八字第136章 近视眼镜第94章 轻兵过山岗第61章 转机第133章 矛盾第190章 原来是花枪第197章 人非少年时第213章 预算第21章 割稻第6章 拦路的强盗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17章 门外来了青罗伞第36章 组织第196章 机遇第169章 枢府掌军令第215章 妥协第3章 进城第67章 决心已定第10章 生财之道第35章 申峒第47章 应对第317章 苟且岂能偷安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62章 算计第235章 天机第113章 教阅第109章 恩例同执政第105章 神道设教第38章 青苗贷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第31章 能否铸钱?第61章 按户配炭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46章 生命在于运动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02章 帮一把第126章 选差外州第135章 边民的选择第25章 追捕逃亡第3章 属下第233章 学习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161章 有样学样第100章 儒者之伪第66章 以民为师第35章 申峒第5章 报恩第173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69章 国子监第316章 党项投宋的人第211章 权三司使公事第305章 他们怎么来攻?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166章 初战第24章 大动作第152章 纠缠第31章 牛官司第92章 猛虎入狼群(十)第183章 演一场戏第40章 出人意料第75章 契丹会如何?第19章 忠州小衙内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5章 要不我们换换?第60章 阳光明媚第98章 一起发财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钱收回来!第2章 这个技术不好细说第55章 官衙送别第221章 废折支,发实钱第307章 来了就要打仗第266章 走投无路第258章 拆借第17章 最难是缺人第186章 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