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断尾求生

徐平点了点头,答应一声,看了一会桌子上的地图,道:“去请张亢和田况过来。”

两人入帐,徐平指着地图对他们道:“昊贼东窜,此战大局已定。曹克明部需看住卓罗城内番贼,刘兼济部则被断尾的番贼缠住,桑怿和高大全所部又要分出一部分兵马守住其他几处可以翻山的小垭口,现在能用的兵力,只有我们这里了。”

张亢叉手:“前方大战,我们在这里无所事事,将士多次请战。这正是士气高涨,军心可用的时候,有什么要我们去做的,经略尽管吩咐!”

“好,我这里拨出四千兵马,连同你所部一起归你指挥。即刻沿喀罗川东岸北进,不管现在山下还有多少番贼,全部关在这处山谷里,一起聚歼!至于已经上山的番贼,只好任由他们去了,强行要留,蕃贼鱼死网破后果难料。山上大队番贼去后,你们上山把昊贼断尾求生的尾巴吃掉,让杨文广所部绕到前面去,最后再咬番贼一口。此战我们是倍道而来,准备不足,以五万对三万,能够吃掉番贼一万人就是胜利,两万人就是大胜!”

张亢应诺,与田况两人一起出帐,点起兵马出战。

看两人出去,石全彬对徐平道:“经略一再讲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怎么把自己的主帅所部也派出去了?本来我不觉得什么,你一再讲,现在真身边没人了我倒有些发慌。”

徐平笑道:“我们从南而来,就连番贼都知道从城北突围,因为南边一旦开战,他们会发现越打本朝兵马越多。此时我们周边都是本朝兵马,怎么可能是危墙之下。我这里留下谭虎所部的一千人,已经是过于谨慎,阁长多虑了。”

现在这种结果跟徐平的想法有关,他本来不想打这一仗,临时出击,抱的是吓唬一下元昊,振作己方被三川口一败打击的士气。打到现在,进展比他本来的预计顺利,最后难免就保守了。真地拼死去打,能不能把元昊留在这一带,现在看来难说得很。但是一旦没有把元昊留住,不管战果多大,拼光徐平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主力,就不划算了。这一年最大的成果,不是三都川一战灭了禹藏花麻,也不是现在突击打败了元昊,而是初步拉起一支能战善战的军队的架子。只要这支军队还在,元昊早晚就跑不掉。

现在开始收尾,战局就一直在掌控之中,本身损失不会太大,是理想之局。既打赢了敌人,又起到锻炼军队的效果,过于贪心容易被反咬一口。

此时杨文广所部陷入了苦战当中,被优势的党项军队压得步步后退,山脊的大道已经完全让了出来。元昊带着大队蜂涌而过,严令五里奴拼死抵住宋军,没有军令不许后退。

五里奴自己也知道,自己跟野利遇乞一样,被元昊当成了求生的第二个尾巴。不等到大队过完,他就只能跟宋军死战。作为元昊亲卫铁骑的十队长之一,五里奴没有选择,只能够跟对面宋军血战到底。

贾逵身披铁甲,在平缓的山坡上纵步如飞,带着本部拼死顶住对面五里奴的强攻。若不是杨文广强调只能且战且退,不要逞强,他早就带着本部反攻上去了。对面的那个番贼将领身材高大,面相凶恶,他盯了好久,就是没机会当面碰上。

正在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山下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大队宋军骑兵沿着山脚自南向北疾驰而来。五里奴只觉得眼睛一黑,到了这个时候,宋军还有援军,这仗还怎么打?

此时留在山下的元昊所部还有五六千人,被张亢的先锋骑兵拦腰切断,很快就卷到了城北浑战的野利遇乞军中。南部宋军的援军源源不断地开来,剩余的党项军再无战心。

援军一到,贾逵立即觉得对面党项军给自己的压力松懈下来,大喝一声:“杀,番贼没有援军了,随我上去把他们全留在这里!”

话音刚落,杨文广的传令亲兵就到了他身边,道:“虞侯,指挥让你且战且走,速到后面集结,不可恋战!”

这是早已经定好的策略,贾逵本想趁传令兵到来之前,反攻一气,看看能不能把对面的五里奴砍翻,却没想到杨文广的军令下得如此之快。向对面啐了一口,贾逵道:“再迟上一时半刻,我非砍了对面那个番贼不可。看他面相就不是好人,正好杀了解气!”

带着本部缓缓退到杨文广身边,贾逵道:“宁朔军来得好快,再等上一等,我便能把对面的番贼冲散。那个番将一副恶人长相,我看他不顺眼很久了!”

“争这些闲气做什么?对面的番贼已经是死人,何必跟他们纠缠!等一下宁朔军的人来了,我们便立即沿着山间小路赶到东边去,明天早上到山边,不定还能打最后一仗。”

贾逵点了点头,这才不再说什么。

这里都是土山,之间川谷不少,但不似鄜延路那里地形那么破碎。大致来说,川谷都有道可寻,山中有众多小路可以翻越。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平不敢把大道堵死,不然让党项军分散进入山中的小路,最后能留下多少人就只能看运气了。元昊也是一样,让部卒进入小路逃生,就脱出了自己的掌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那样做。

绕出山的小路是早就探好的,不但是杨文广这里,其他在山上堵截的各部一样都有小路出山。数万人的军队翻山而过,又面对围追堵截,不可能齐齐整整,必会留下许多掉队的散兵游卒。徐平把元昊大队放过去,这些掉队的散兵就要全部留下了。

等了并没有多久,一员宁朔军的将领牵着马气喘喘吁吁地上来,与杨文广行礼。

见来的是赵滋,杨文广道:“怎么是你到这里?不守在经略身边么?”

赵滋喘着气道:“有谭虎在经略身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到这里来的多是原来三衙管下的宁朔军本部,先前我在京城有些交情。你们只管去,这里我自接住。”

山下的小路有宋军把守,赵滋是带了少量步兵,沿着小路上来,接替杨文广。

杨文广所部后退,五里奴并没有死逼上来,他是被堵住的一方,早早脱开是好事。此时张亢所部的宁朔军已经从屁股后面逼上山来,防住他们才是五里奴的头等大事。

第99章 坏事总容易第206章 兄弟阋墙第222章 两路出山第323章 雅俗共赏第46章 忠州事发第62章 依稀似旧年第206章 望远镜第113章 教阅第2章 父老第114章 盛宴第180章 重召旧部第52章 虚开中路第1章 太后崩殂第221章 废折支,发实钱第60章 阳光明媚第43章 重逢第100章 小人难防第22章 三司集议第183章 演一场戏第154章 好借好还第115章 诗文精进第135章 疯狂时代(六)第9章 准备抓人第112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55章 利用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开始第167章 情报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32章 兵进门州第57章 暗箭第252章 惊梦第32章 春暖花开第80章 花开富贵第34章 土豪的地盘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18章 老臣的劝告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290章 刀拿在手里挥砍才有用(上)第187章 头重脚轻第3章 洞房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40章 冬雨第274章 我有一计第64章 不同的生产方式第14章 故人第61章 转机第186章 世道要变第53章 炭价风波第183章 演一场戏第217章 银行(上)第96章 有钱万事皆顺第27章 历史的轮回第212章 争功心切第81章 准备迎驾第91章 大势第41章 意外第144章 僵局第156章 铜版第173章 夜对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303章 我们如此做第39章 文理荒谬第198章 劳动创造价值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21章 欧阳修的疑惑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62章 依稀似旧年第286章 毛锥子能退敌耶?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42章 话已说尽第48章 风波第62章 依稀似旧年第176章 钱粮为纲第7章 尴尬的接风宴第70章 南下大道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担当!第30章 斥责第53章 甘谷归附第167章 准备做大事第100章 儒者之伪第27章 西南边事第58章 步步为营第52章 从此各不相干第304章 那便来战!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38章 做事难第133章 广源州南衙王第28章 唐大姐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46章 印钱吧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19章 和战两难第227章 拼桌第13章 粽子第37章 中牟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