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立足于打

刘六符暂住大名府,以晏殊和富弼为主,不时有官员请他饮宴游玩,自得其乐。这种文人活动在契丹很少,刘六符以前就羡慕不已,现在有了机会,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随着天气凉爽下来,边境地区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

八月初,宋朝升定州北平县为北平军,扼太行飞狐陉出口。在北平军加固城寨,增加驻军,储存粮草,为河东路的忻州驻军东来河北准备。同时一定程度上边境军队向保州集中,捏出一个进攻集团,对准易州。这两地是翻越太行山的重要出口,河北战起,河东路军队可以循太行、常山的古道支援河北战局。

同月,以龙图阁待制韩综为河东、河北路桥道使,大规模整修太行山中道路。

面对宋军针对太行山道路的军事布署,契丹不得不向灵丘、飞狐和易州一带增兵。有丰胜路在背后威胁西京大同府,契丹山后云朔等州的军队被牵制住,已经失去了战时增援山前幽州的能力。宋朝位于并、代一线的军队,具有战略机动性,随时可以东来。

此时宋朝的战略布局已经大致清晰。河东路的高大全整合各军之后,驻于代州和忻州一带,以后面的并州为后勤基地。如果契丹进攻,则出北平军,断契丹大军的后路,把契丹军队堵在滹沱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滹沱河南面,是以大名府为根基,沿永济渠和漳河布防的禁军主力,近三十万人,契丹无论如何也打不穿。若是真出现这种局面,就真地成了赵祯亲征,率宋军主力正面抵挡,高大全和桑怿从两面夹击的局面。如果契丹主力数十万人被堵在这样一个狭小地域,面对宋军三支主力,结局已经注定。

桑怿带整编过的十几万人,以河间府为基地,在王德用大军的后面。沿莫州、高阳关一带布防,堵死契丹从雄州、霸州方向南犯的道路。契丹从定州南下,则北出雄州,与东来的高大全军合攻易州。易州一下,对被堵住的契丹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如果契丹不主动进攻,战争不得不打的时候,则由桑怿汇合王德用部,与河东路的高大全一起前出,进攻灵丘、飞狐、易州、范阳一线,把战线向北推进到涞水。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宋军就逼近了幽州城下。而契丹山前山后的联系,只剩下了居庸关一路,很容易被从中间切断。两个孤立的地域,宋军可以比较容易攻下。

赵祯开始北巡的时候,宋军的布署比较混乱,还是沿续以前防契丹南下,在几个在关键地域布大阵。随着双方和谈不顺利,与各军到大名府参见皇帝,整训调动一起,禁军在河北路的布署开始出现调动。一个多月的时间,慢慢形成了这种局势。

到这个时候,谁都可以看出来宋军的战略意图,是立足于打的。不过从态势上不是一鼓作气收复幽州,而是先剥掉幽州外围,使山前地区从战略上孤立起来。

刘六符接到契丹境内来的公文,看了宋军的布置,只觉得胸口堵得慌。从宋军灭了党项之后,南北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契丹便就处处被动。一开始宋军布置没有明显的意图,可以认为是立足于谈。刘六符到了,坚持岁币,便就转变为立足于于打了。

看了看天边的太阳,刘六符叹了口气,招呼随从,向城南而去。

刘六符此次使宋,受到的招待比上次好了许多,跟去年在青冢的待遇更加是有天壤之别。徐平以下,宋朝官员隔三差五就邀他饮宴,经常有人上门拜访。就连宰相徐平,也曾经设宴招待过刘六符,在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

刘六符心知肚明,现在宋朝占了上风,才会如此大度。如果还是时时受到契丹骑兵南下的威胁,是断然不会如此的。风度礼仪,有了实力才有底气,不然可让人看不起。

今天是明镐请客,邀他到城南的狄仁杰祠堂作客。一是凭吊先贤,再一个乘天气晴好的日子,饮宴游玩,谈论文学。去的地方让刘六符心里堵得慌。作为大唐名臣,狄仁杰在契丹也很受尊敬,宋朝更是在前几年,访求狄仁杰之后封官守祀。但问题就是,狄仁杰在大名,即唐时的魏州,最大的功绩就是打退了契丹的进攻。作为签署枢密院事的明镐,请自己到那里去,是不是有什么暗示?一路上刘六符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心神不宁。

晏殊为留守,修茸皇宫的时候,顺便重修了狄仁杰祠堂,此时焕然一新。刘六符到了门外,早有兵士等在那里,牵了他的马去拴好,引入门里。

徐平、杜衍、明镐和丁度几位宰执,及随赵祯北巡的几位文官,早已到了,正围着狄仁杰祠堂碑铭观看。见到刘六符来,双方叙礼,就在亭子外面摆下酒案,各自坐了。

寒喧毕,明镐对刘六符道:“狄梁公唐时名臣,武后当政,独临于朝,终保李唐社稷不失。此真贤者,不知北境也祀此等忠良否?”

刘六符拱手:“贤良之士,天下皆仰慕之,何分南北。本国一如南朝,对前朝贤臣之后厚加抚恤,以劝世人。”

随着契丹的政治慢慢成熟,颇以中华自居,并不认为自己是蛮夷。宋朝把契丹跟蛮夷并列,是会引起外交纠纷的。学着中原王朝的习惯,契丹同样对治下的前朝贤臣之后,封官赐爵,以守其祀。不过燕地的资源少,他们求也求不到几个就是了。这个时候,契丹人就只能叹息一声,到底文脉在南,位于苦寒之地的契丹在文治上还是差得远。

议论了一会狄仁杰的事迹,丁度道:“数年之前,丰胜路范经略过狄梁公祠,曾新作狄梁公碑文。此文甚佳,我等正商议,隔日铭其文于此碑之侧。”

刘六符拱手:“范经略是一时大儒,文学一时之选,必然是极好的。”

见在座的几人都神色怪异,徐平笑道:“大丈夫于世间,无事不可对人言,不必学妇人女子行事暗搓搓。范经略碑文中记狄梁公守魏,有寇来吾自当之一语,于今日事合,故欲刻碑而记。今日天子北巡,与北朝誓约未立,看看烽烟又起,大家心有所感而已。”

见刘六符神色尴尬,徐平又道:“学士为国南来,以求通好,此为天下苍生谋,成与不成,功德自在人心。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无非如此。身当其位,必受其累,竭尽心力于国事,此有何不可对人言。狄仁杰所御之寇,实为贵国,可以明言相告。只是今日请学士来,非关国事,只是忆先贤,饮美酒,不必为国事累心。”

第300章 相国寺书会第266章 走投无路第309章 征募结合第196章 补丁第196章 机遇第13章 折支第59章 民间乱相第13章 两手都要硬第153章 顺势而为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84章 为什么呀?第177章 用番钱的人第190章 谷口初战第38章 再见故人第235章 天机第195章 荒芜的土地第74章 再坚持一下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79章 我和你们讲道理第112章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第16章 活在洛阳第286章 长兄如父第4章 邕州城外第28章 唐大姐第85章 闲适日子第134章 救星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3章 秀秀(下)第9章 咏梅第238章 天圣寨攻防第63章 瞎毡来归第2章 父老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2章 各怀心思的同僚第63章 你怕死人吗?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75章 李觏的作用第11章 德政第129章 新场务第306章 货币循环第214章 蜡丸第109章 不如结社第26章 余波第172章 夜战第188章 开战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97章 布衣上书第42章 方田均税第40章 从前第23章 这就是侠客?第133章 矛盾第217章 王拱辰开店(下)第181章 天章阁夜对(中)第235章 陇右军来了第239章 马帅第137章 何为神?第185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86章 猛虎入狼群(四)第127章 大捷第59章 民间乱相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134章 假于阗国第221章 再对天章阁(下)第313章 扬长避短第23章 又想错了第280章 善后最难第164章 欧阳修第27章 不羁的黄河第51章 新的消息第177章 用番钱的人第85章 你理解错了第314章 偷营第55章 晏殊之论第186章 小人大恶第4章 针尖对麦芒第77章 你倒霉第186章 小人大恶第276章 牵连众多第11章 德政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158章 机器作业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66章 我们等得好苦!第299章 桃园三结义第67章 决心已定第58章 步步为营第191章 反击第23章 生意第116章 走马为谁雄?第20章 送行第131章 乱起钦州第114章 大战将起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100章 铸钱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213章 速回庆州第51章 三路布防第31章 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