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

说到这里,徐平对林照和岑希辰道:“不只是御史台,以前的禁军也是阎王殿。人人都有一套鬼心思,除了钱,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为什么老有人讲将要专权?就是要让他们做阎王,来镇小鬼。不把士卒当鬼看了,真真正正当作人,也就不需要阎王了。”

林照和岑希辰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对于心中的鬼鬼神神,并没有深刻认识。

徐平又对张载道:“周失天下之德,殷商的那些巫啊鬼啊,就又都出来了。等到汉以天命立天下之德,以大镜悬天,照散人心中的鬼。汉的天命不再,鬼又从心里出来。是以我们每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心中便有无数小鬼。初为学,都是在遍地鬼中,想成神。”

“啊——”张载吃了一惊,不由吓一跳。他从徐平初到西北,便就参军从政,跟徐平接触得多。徐平为人随和,特别是最近一年来说话随性,周围的人慢慢也就习惯了。跟徐平在一起不用战战兢兢,想说什么说什么,不用装模作样,装模作样没用。

徐平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说,这是不是要成神?不是鬼,想成神做什么?神只能镇鬼,对人又没有用处。”

张载想了一会,点了点头道:“此四句话虽然不知何人所说,但却深得我心!相公一说,仔细想来,这种心思确实有成神的意思。”

“就是啊,既得你心,说明你也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想法,就是因为心中有鬼。自己心中有鬼,则可知人人心中有鬼,于是欲成神而镇天下人心中之鬼。子厚,我们求学,就是杀心鬼,求真人。当然,心鬼不除,都是欲要成神。我告诉你,君子求学,杀心鬼后当向人的那一边走,万莫要朝着成神的那一步走。不然到最后,就是巫,装神弄鬼,于自己有害,于天下有害。怎么向人去?就是一边学,一边时时与百姓一起,听民声,知民意。”

刘敞道:“相公让我们这些新进士,删修小曲、杂剧,莫不是欲我们求真人?”

徐平点头,拍了拍刘敞的肩膀:“不错,这样想就对了。本届进士,你们这些人于学问最有前途,所以才挑出来做这件事,做学问不要走到邪路上去。世人求学,学到了些知识便就以为自己比别人强了,看不如自己的就瞧不起。朝廷若是再隆之以礼遇,就更加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要跟周边愚民分开。什么东西跟百姓一样,便就觉得受了屈辱。就是拿自己当神了么,别人只有被自己教导的份。要别人膜拜,一有不敬,便勃然大怒,说是不尊重文人,这世间还有救吗?这就是求学走上了邪路。朝廷再遂他们心意,那就心鬼显露于外,装神弄鬼,把人世间变成了鬼世界。做官的,不再想治天下了,一心做阎王,镇世间小鬼。你们说,学问做到这一步,天下还有救吗?”

张载和刘敞面面相觑,小声问道:“相公,那要怎样才除尽心鬼,而成真人呢?”

“明德吗,当你胸怀天下,看见了德在民心,自然就不会再觉得高高在上了。那个时候才会知道这人世间,心中的神神鬼鬼,实际上只是个道理。你不知道理,这些就成了心中的神鬼。对神盲从,对鬼害怕,放眼望去,世间只有几个神,满目是小鬼。”

徐平说得起兴。这两个年轻人前途无量,这番话说给别人听,会把人吓坏,让人觉得徐平思想出了问题,徐平相信他们最后能够想通。

“我们做学问,来当官,就是要寻让天下人都认可的道理。道理一以贯之,天下之民心中的神神鬼鬼,自然就会散去。家国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少人以为这是求学之阶梯,一阶一阶拾阶而上,最终天下平,自己的学问就到了。不对,若是如此,没个家的孤儿还不能求学了。若是如此,官做得越大,学问越大,官最大的就是天下第一学问人。哪个官大没什么学问,便就说是朝廷有鬼。这就是阶级,是小鬼一步一步去当阎王,是个鬼世界,哪里来的天下?家国天下,一样是执其两端而得其中,核心在国。国治则家齐,则天下平。国治教化于内,显于家则为礼;教化于外,显于天下则为德。天下的人心齐还是不齐,天下之外的人看得最清楚。为学者,在野则能让自家齐,为隐。在朝能让国治,为仕。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天下无道则无理,不按照道理做事,可不就只能隐了吗。所以说啊,不要在朝政中搞阶级,更不要在学问中搞阶级,才是正途。天下人俱都是一个样,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差,没什么了起,并不说明有贵贱之分。过得差的人不必觉得羞耻,过得好的人也不能高高在上,大家各自过日子,都向着过得更好去就是了。”

张载道:“敢问相公,何为天下之道?何为天下之理?”

“天下之道,就是这天下是谁人之天下。天下之理,就是如何守住这天下。是故君子用于邦国,必问,此邦此国,是何人之邦,是何人之国。若为邦人之邦,国人之国,则以天下之道尽心竭力而治之。邦主之邦,国主之国,则以客卿而治之。客卿乃受人钱财,为人所用,替人守邦国。钱财不足,则隐,国主不用,则隐,为客而已。此之谓,君子于别人之天下,只是一过客。你们读先秦典籍,便就会读到许多客卿所言。官员,是这天下的一分子,以理治国。客卿只是一过客,以术治国。喧宾夺主,田氏代齐。先秦之时各邦国有主有客,共治邦国,这可是不一样的。后人为学,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主是客,不然对于他们治国的办法,就会迷惑不清。”

什么是道?非常简单,这政权是谁的。理同样简单,怎么保住政权不倒。道崩德散就是政权不再在主人手里,其德自然就散了。汉借周德,因为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并不是天下的唯一主人,汉朝同样也是如此。汉初的皇帝家里同样要种地织布,不会理所当然地视天下民财都是自己的,想取就取。违背了这道,理就立不住,人心要散。一直到宋朝,皇帝的内库都是按照制度,从天下之财里分一部分出来,天下并不是他赵家的。制度不一定能守住,但不表示制度不存在,这就是天下的道理。

蒙古人来了,这天下不再是天下人的天下,道崩则德不存,理当然也就不在了。后来的朝代不循旧道,旧理自然就不在,拿着古人的典籍,读得再好也不能治天下。这就是文明当中的道理,连道理都没有的政权,凝聚不起人心。装神弄鬼,对百姓连蒙带吓,是没有用处的。明白了政权的道,再去找自己的理,把天下事一理贯之,人心才能齐。这就是为什么道理最大,其他一切都要服从道理,要按照道理做事。

第33章 有钱才好第204章 换相(下)第127章 大捷第149章 伏閤夜对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34章 导洛入汴第120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239章 别做书呆子第17章 盼盼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43章 第一笔横财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186章 刻摆错了第150章 连你也说我?第68章 军民鱼水第189章 棉花推广第50章 大典(上)第5章 人与人不能比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2章 忠州来人第161章 有样学样第133章 无妄之灾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担当!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38章 货运马车第98章 定策第235章 天机第153章 各执一词第6章 手段第172章 能战方能和第115章 开战第299章 桃园三结义第32章 道路所达,便为宋土第162章 原来如此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41章 意外第39章 黄师宓第160章 改天换地第126章 不是盗贼的盗贼第235章 天机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212章 争功心切第5章 和尚契嵩第319章 使节第13章 治术(四)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2章 黯然离去第34章 同年欢宴第162章 原来如此第82章 别机机杼第120章 将相之家第14章 治术(五)第159章 新的考验第97章 钱入户等影响了谁?第113章 游骑遍布第1章 再临郑州第29章 孙沔的麻烦第7章 尴尬的接风宴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38章 做事难第79章 我和你们讲道理第67章 找盟友第88章 纸醉金迷第192章 不许调一兵一卒第32章 东华门第62章 新场务第57章 夜战(上)第48章 做假货的第148章 由他们去吧第98章 破上思寨第87章 猛虎入狼群(五)第224章 数字会说话第136章 疯狂时代(七)第202章 李觏的去路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91章 猛虎入狼群(九)第30章 端午(中)第18章 农田辑要第35章 三轮车第169章 枢府掌军令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195章 大变第295章 强兵策第32章 各怀心思的同僚第307章 来了就要打仗第80章 起风雷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58章 有一种态度叫沉默第136章 握成拳头打人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07章 无奈和稀泥第299章 桃园三结义第5章 和尚契嵩第144章 阿申归来第45章 人总会长大第79章 皇帝的后花园第143章 幕后主使第203章 换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