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巡视河道

不大一会,内侍带着小黄门用盘子托了两盘切好的西瓜进来,分给在座的诸位大臣。

赵祯拿一起片道:“李纮出使契丹,带了些西瓜种子来,徐平便在庄子里培育出了这西瓜。据说现在季节还有些早,不是十分地甜,不过口味已经是不错了。”

众人吃着西瓜,纷纷称是,都道这口味已经是其他瓜果所无,十分地好了。

吃罢了瓜,众人都净过了手,才开始正式谈事情。

徐平朗声道:“中原通东南,古有鸿沟,自隋炀帝开大运河,引黄河水入汴河,连通江南两浙,自唐以来,得以江淮米养两京,为国家大计。然而黄河水多泥沙,水入汴河后泥沙淤积,必须年年疏浚,才能不影响漕运。疏浚汴河,不但使得漕运不便,而且劳民伤财,河岸百姓年年苦于劳役,逃亡者众多。郭谘去唐、汝、蔡三州,沿路查看地势,觉得可以导洛水入汴河,代替年年重开的汴口。洛河水清,如果能代替黄河水,则就可以省了疏浚汴河的麻烦,而且也不用冬天堵汴口,来年重开,可以省无数功夫。”

赵祯问吕夷简和王曾:“相公以为如何?”

吕夷简捧笏道:“回陛下,不说疏浚汴河,就是每年重开汴口,还年年所在不同,就让巡河厢军不胜其扰。果能引洛水入汴河,仅此一件就功德无量。”

汴河接黄河的地方称为汴口,每年到了冬天旱季,必须把汴口堵上,不然引来的黄河水没多少,泥沙却不知有多少,跟泥浆一般。来年再开汴口的时候,黄河里的泥沙早已把旧汴口填塞,而且会在附近形成巨大的河滩,必须重新找合适的地点重开。

年年开新汴口,塞旧汴口,那一段黄河岸堤被挖得跟筛子一样。而且由于河滩的形成,河道逐年北移,汴口开起来越来越麻烦,都知道不是长久之计。

王曾也道:“此事若果然可行,真是利国利民之举!省了开汴口的无数功夫,从此汴河可以常年漕运不息,不需要秋天之后便停了。而且徐平的奏章里提到,利用夏秋雨水多的季节,用洛河清水冲刷汴河水道,也省了疏浚的功夫。”

赵祯点头:“朕也觉得这是好事,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修成。”

吕夷简起身捧笏对赵祯道:“改汴河的引水口,不是小事,只怕要动用沿河州县的数万民夫,扰动不小,当要小心谨慎。臣以为,此事可以责成徐平,选合适人手,去查看沿线。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路线查探清楚,所需人手钱粮,都一起算清楚。朝廷指派大臣专门提举,在入秋雨水多起来前修建完毕。如果时间不足,则先开掘无甚影响的地方,等到了秋后雨水少了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开掘完毕!”

王曾起身:“臣附议!”

“如此,事情便定下来。对了,原河北路转运使王沿,在河北任上开沟治渠,灌溉农田不少,可命他为徐平副手,一起去查看河道。”

听了赵祯的话,徐平才明白为什么三司的几位副使会如此变动,原来只是要把王沿安排到户部副使的位子上。若按六部之制,开修河道应该属工部,而三司是夺各部之权,与此有关的是盐铁司下的胄案和户部司的修造案,留下王沿就是让他参与到此事中来。

王沿这个人,想法很多,而且勇于提出来,勇于实行,惟一的问题就是他的很多想法都是一时头脑发热,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自己不同时间说的都对不到一起去。

在河北转运使任上,王沿主张兴修水利,修了不少水渠灌溉民田。以前朝中的官员大多都是认为他贪图功劳,实际上开的那些渠并没有什么用处。结果到了他离任的时候,邢州那里民间为了争渠里的水而出了人命官司,满朝上下才知道那些水渠真的有用,对王沿的评价一下子就翻转了过来。

刚好徐平上奏碰到王沿这件事情,朝中便想借助他在水利上的经验,参与此事。不然不可能到了陛辞的时候,对他的差遣一下子来了这么个大转变。

徐平自己是用前世的知识一步一步摸索着做事,真心不希望有冲动型的官员与自己合作,会彻底打乱自己做事的步骤。

吕夷简和王曾领旨称是,徐平只能无奈地看着,这种事情上他可插不上嘴。心里想着怎么与王沿配合,尽量让他稳重一点,不要想着一鸣惊人。

当下事情便就敲定下来,端午节之后,以徐平为首,王沿为副,郭谘陪同,前去查看洛水到汴河的水道。以一月为期,拿出一个可以施行的方案出来。

徐平又道:“挖河开渠,土木建造,这些还是来到京城的桥道厢军做得顺手。此去查看河道,请那里派得力人手来,随我前去,他们做这些事情是惯了的。”

赵祯转身对张士逊道:“那桥道厢军就堑时先隶盐铁司之下,如何?”

张士逊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人天天在干什么,几指挥厢军,还至于让他一个枢密使操心,当下点头:“臣领命,枢密院便先拨他们去三司,水道修好再调回。”

其他的便是一些细节,如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提举司如何配合,京西路转运使司和沿路州县如何配合,徐平等人出行的权限等等。这些都有先例可循,重复一遍罢了。

诸般敲定,徐平突然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以前在邕州的时候,一心想着回到京城过这种上朝退朝,进衙门料理完公事回家的日子。结果呆上一年,却有些烦了,巴不得能够有机会出京城走一走。

每天半夜起床,披星戴月地去上朝,一站就是几个时辰。再加上三司衙门里的事情特别多,哪怕就是处理日常公务,一天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天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徐平还能接受,但早起上朝真是受不了,与他前世相比,这简直就是颠倒着时差过日子。如果十几二十年都是这样,徐平想想都觉得要发疯,难怪大臣们年老了都是请个外郡养老,在京城里还不被折腾死。

哪怕只是出去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放松自己这一年积攒的不适了。

第97章 雪中论兵第15章 历史唯物主义第61章 转机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28章 有什么诀窍?第114章 甲峒来的少女第89章 猛虎入狼群(七)第105章 先生第160章 谁的官大?第125章 归正人第39章 待以客礼第218章 钱是什么第53章 万民云集第221章 再对天章阁(下)第20章 定计第130章 饮鸩止渴第86章 考虑问题的角度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200章 前方升龙府第74章 再坚持一下第115章 徐昌听到的消息第56章 钱入户等第34章 都不可行第69章 姚黄魏紫第96章 改天换地第167章 血肉屠场第187章 时代特色第118章突然遭遇第87章 我们投降第171章 万事操之在我第78章 提携第295章 强兵策第251章 危机第201章 陛辞第19章 游园第41章 意外第153章 各执一词第33章 有钱才好第238章 货运马车第50章 防秋第39章 待以客礼第168章 田园风第197章 马肉不好吃?第278章 杀人越货第183章 擒获第25章 官场浮沉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53章 一条出路第244章 孤单应对第120章你们都姓赵第41章 中间派第20章 送行第329章 私下奏对第163章 准备应对第77章 你倒霉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90章 捉襟见肘第54章 家贼第137章 马踏谅州(上)第88章 纸醉金迷第140章 宽严并用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175章 别来无恙第209章 阶下囚第161章 特旨升迁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第242章 世间哪有这种大臣第284章 新军第158章 桃花运第30章 斥责第142章 想去五台山第201章 两个合一第142章 审问第190章 请废西水磨务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86章 有钱人第137章 疯狂时代(八)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长第93章 王师北来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4章 炒花生第102章 钱法类书第26章 余波第69章 国子监第186章 小人大恶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53章 顺势而为第317章 苟且岂能偷安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59章 扫雪第308章 怪物第223章 小术还是大道?第317章 苟且岂能偷安第100章 儒者之伪第171章 坐而论道第42章 刘小妹第52章 虚开中路第275章 驱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