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依稀似旧年

徐平探了探林素娘的鼻息,发觉呼吸均匀,知道她只是大惊大喜,暂时晕了过去,身体并无大碍。

弯腰把林素娘抱起,徐平小心地爬上山顶,把她放在草地上。直起身来看四周,只见到处都是杂树丛生,既无人烟,又无道路,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此时已到中午时分,天上愁云惨淡,一轮苍白的太阳在云彩中露出脸来,半死不活的样子。

徐平骑来的李威那匹马,已经跑脱了力,趴在一边喘着粗气,偶尔才有力气去啃一口地上的枯草。

看了一会看不出个头绪,徐平只好坐在地上,看着林素娘,等她醒来再想办法。

坐了一会,一阵山风吹来,林素娘悠悠醒转。

徐平看见林素娘睁开眼睛,出了一口气:“你醒来就好了!”

林素娘坐起来,看看四周,问徐平:“大郎,这是什么地方?”

wωω _ttka n _CΟ

徐平苦笑道:“我一路跟着,也不记路途,正不知到了哪里。不过看这里地形,当是已经出了中牟县,甚至出了开封府也说不定。”

林素娘吃了一惊:“那我们怎么办?”

徐平道:“你先歇一歇,过一会我们再想办法。”

中牟一带都是平原,没有这么大的山包。徐平回想自己这半天跑的方向和距离,现在大概已经到了郑州境内。这里不像徐平前世那样人烟稠密,此时地广人稀,人烟罕见。整个郑州五县,全境不足两万户,数万人而已。这里位于两京之间,汴河沿岸,皇陵附近,这几项都需大量徭役,人口极难增长。

又坐一会,林素娘不好意思地对徐平道:“大郎,你去找口水来给我喝,我有些渴了。”

徐平站起身,举目四望,看见不远处的一座小山脚下有条小河,对林素娘道:“我去打水,也带不回来,再说留你在这里,也怕出来个野兽伤了你。那边有条小河,离得不远,我背你过去吧。”

林素娘低声道:“也好。”

把林素娘背住,徐平牵了马,小心地向山下行去。

徐平一直没问,那些人为什么要掳走林素娘。若说为了美色,实在有些超出徐平的想象。林素娘长得漂亮,气质又娴静,是个美女坯子。可她才多大?十三岁,若在前世正是刚上初中的年纪,身子完全没长开,怎么会让人产生男女之事的联想!即使是徐平已经定了的妻子,徐平也从没对她有过非分之想,实在是太小了,怎么也要等几年再说。

但除了这个理由,徐平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来。

小心翼翼地下了山坡,林素娘在徐平背上小声道:“大郎小心些,这路上不好走,不要伤着了。”

淡淡的气息从耳边吹过,带着点甜香。

徐平这才感觉到背上的林素娘极轻极软,右手托在手里的她的腿柔若无骨,心中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这便是软玉温香,吐气如兰吗?

徐平不敢继续想下去,只是小心看路,低头前行。

走出灌木丛,到了一片小树林里,林素娘道:“这里路好了,大郎把我放下来,我自己能走。”

徐平小心地把林素娘放在地上,见她脸色还是发白,扶住她的胳膊道:“你受了惊吓,还是我扶着你。”

林素娘点点头,任由徐平扶着自己的胳膊,向前走去。

出了小树林,又经过一片枯草地,到了小河边。

徐平对林素娘道:“你且坐一坐,我去看看有没有盛水的东西。这里的河水也不知干净不干净,能烧开就好了。”

林素娘坐在地上的枯草上,对徐平道:“大郎不要走远。”

徐平点点头,把马找棵树拴了,提着那把长刀,跨过小河向前寻去。

此时已到秋天,万物凋零,山谷里大多都是槐树松树及其他杂木,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用的。偶尔有几株野枣树,上面的枣都是极小,核却大,徐平尝了两个,根本不能入口。

走了五六十步,徐平都没什么发现,正想放弃回去,偶然一抬头,看见不远处转弯的地方伸出一个大梨来。那梨极大,不小于徐平前世的砀山酥梨。

徐平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

眼前是一片平地,长满了荒草,地的边上紧挨着三棵大梨树,硕果累累,青黄色的大梨子挂满枝头。

这梨树看起来就不是野生的,必是有人种在这里。而且看周围的样子,曾经有人家在这里耕种过也说不定。

然而此时荒草萋萋,一点人家的痕迹都找不到了,只留下了三株大梨树。

徐平到了树前,伸手摘了两个大梨下来。拿在手里掂了掂,一个怕不是得有一斤重。没想到这里有这种好东西,他来这么久都没见过。

取了梨子,徐平赶紧转回来。

转过坡脚,却见到林素娘牵了马,正款款行来。

见到徐平,林素娘道:“我在那边看大郎一转就不见了,怕有什么事,就跟了过来。”

徐平捧着两个大梨到林素娘面前,笑道:“那边几树好梨,我去给你摘了两个。吃这个不比喝水好得多?”

林素娘拿了一个大梨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也不急着吃。

徐平奇怪:“你只是看干什么?快点吃啊!”

林素娘叹了口气:“大郎,我们大概真是跑到郑州辖下来了。”

徐平问道:“怎么说?这梨子只有郑州才产?”

林素娘点头:“这梨叫作斤梨,又叫作语儿梨,天下只有郑州才产,而且都是产在周皇陵左近。北方水果,青州枣郑州梨,冠绝天下,先前在京师,我阿爹也曾买了给我吃过。”

徐平愣了一下,对林素娘道:“先不说这些,你只管吃了。如果这梨只产在这里,那倒是好事,我们最少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林素娘笑了笑,找个枯树桩坐了,背着徐平吃梨。这梨太大,小姑娘的吃相就不怎么雅观,躲着不让徐平看到。

徐平站在一边,开动脑筋定位自己的位置。

周皇陵指的是后周几位皇帝的陵墓,应该是在新郑县。赵匡胤陈桥驿皇袍加身,夺的就是后周的皇位,在宋朝是大事,徐平能从记忆里搜出来。

没想到一口气跑出几十里路来,把徐平也吓了一跳。

既然知道了这是后周皇陵附近,那就好办了。作为前朝,周皇室虽然不受宋王朝的优待,基本的礼仪还是在的,守陵人最少应该是有的吧。只要找到了人家,就能回到自己中牟的庄园里。

事实证明徐平想多了,后周皇陵并无守陵人,此时已破败不堪。这不全是因为赵宋皇室刻薄,也有一个原因是后周诸帝崇尚节俭,自太祖郭威就决定自己丧事从简,不设守陵宫人。当然好人有好报,极简陋的后周皇陵连盗墓的也瞧不上眼,反而一直保存到后世。相反的是宋皇陵在金朝就被女真族有组织地盗掘一空,成为废墟。

按照礼制,中原王朝有二王三恪制度,以续王统。大宋是最后一个尊从这一制度的统一王朝,柴家被夺皇位之后,恭帝柴宗训被封为郑王,可以使用皇帝礼仪,以续周统。恭帝之后,后人降为郑国公,皆因皇陵在郑。不过这个封号只是名义,柴家人并不在郑州,与周朝的宋国待遇天差地远,皇陵也就很快成为了一片荒草,只是偶尔有有心人来打理一下。

徐平并不知道这些,只是一心想着去寻找守陵的人。

等了一会,林素娘转过身来,手里还有小半个梨子,对徐平道:“这梨太大,我吃不下了。”

徐平道:“吃不下扔掉好了,那边树上多得是,一会我去摘些带着。”

等林素娘去河边洗过了手,徐平才扶着她沿着小河所在的山谷,牵着马一路向山外行去。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中间歇了两回,终于出了这一片小山包。

此时太阳已经看不见,天彻底阴了下来。然而举目四望,都是漫漫荒野,看不见一户人家。

徐平看看林素娘,已是眉头紧皱,走不到路了。还好此时女子还不流行缠脚,不然真不知道这一路她怎么走。

看看牵着的马已经恢复了点力气,徐平道:“娘子,你到马上坐着吧,我牵着慢慢走。这一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找到人家。”

林素娘脚都磨破了,只是咬着牙没说,此时已经到了极限,再也走不动了,只好由徐平扶着上了马。

坐到马背上,林素娘就有些心慌。她以前只是偶尔骑过驴,从来没在马背上坐过,又加上上午一路惊吓,不由自主就紧紧抓住马鞍。

徐平看了,安慰她道:“你放轻松些,我牵着马只是慢慢走,没事的。”

一人一骑,在荒地里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星星点点的雨滴落了下来。

徐平叹了口气:“人倒霉了,真是喝凉水也塞牙!这荒天野地里,又没个避雨的地方,可是有些麻烦了。”

林素娘在马背上看得远,对徐平道:“大郎别急,前方有个土堆,旁边好像有房子,莫不是户人家?”

徐平听了,也来了精神,让林素娘指了方向,牵着马加快了脚步。

走不多远,徐平也看见了那个大土堆,旁边有几间房屋,但却不见牲畜家禽,显得很是破败荒凉。口中道:“是座废了的破庙吧。”

到了近前,见就是一个大土堆,高不过两丈,土堆前一排三间大房。

此时雨已经有些大了,徐平顾不得什么,牵马驼着林素娘快步进了那三间大房里。

进了房里,发现正房里供奉得有牌位之类,应该是庙之灯的建筑,不是人家。不过这里破败得久了,也看不出是个什么地方。

扶着林素娘下了马,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了,徐平道:“你在这里先歇一歇,我去找些枯枝什么的来生个火。”

林素娘身上的衣服微微有些湿了,冷得发抖,对徐平道:“大郎快去快回,我怎么觉得这里阴森森的。”

徐平应了,走出门去。

过不了多大一回,徐平抱了一抱枯树枝回来,对林素娘道:“还好雨刚刚下来,还能找到这些干柴。”

徐平都是在白沙镇和自己庄里活动,身上并没有引火用具。还好李威的马上有火刀火石,徐平找了出来,因为不习惯,费了好大工夫把火引着。

林素娘烤了一会火,慢慢回过神来,问徐平:“大郎,这是什么地方?”

徐平叹口气:“你绝想不到,这里就是顺陵,周恭帝埋葬的地方。”

林素娘一怔:“难道这周皇陵,就没有守陵人了?”

徐平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

恭帝被迫禅位之后,被降封为郑王,发送到北宋王公大臣的断魂地房州安置,二十一岁客死异乡,周的法统至此而绝。小皇帝一生都在忧惧之中,又没有刘阿斗的乐观天性,英年早逝。据说宋太祖有遗训,善待柴家子孙,终宋一世,柴家也确实未遭诛戮。但这与其说是宋太祖的忠厚天性,不如说他有容下古礼的心胸,遗训内容并未超出二王三恪的特权范围。自此之后,开朝皇帝再没有宋太祖的心胸,对前朝皇室恨不得斩草除根,这一礼制也就废弃了。

虽然感叹前人遭遇,但这一话题在宋时至为敏感,虽是夫妻相对,徐平和林素娘也自觉地不去讨论。

过了一会,徐平身上的衣服烤干了,走到门口看雨下得越发大了,心中不由焦急:“这可怎么办?难道我们在这里过夜?”

林素娘缩着身子道:“不知阿爹有没有在后面寻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我们。这里荒山野岭,他们也没地方寻去。”

徐平才想起自己庄里还有许多人的,也不会就这么任自己走失,必然会出来寻找,只是找到哪里去可就说不定了。

不由心中叹气,这个时代也没个什么的,真是麻烦。

烤了一会火,徐平道:“看看天色快黑了,只好在这里过夜。你身子娇弱,受不了饥饿,我出去找点东西吃。”

林素娘道:“下着雨你到哪里寻去?带的梨子还有,我吃个就好了。”

徐平苦笑着摇头:“我看那边有条小河,里面应该有鱼。”

说完也不理林素娘,出门进了风雨里。

吃个梨子,一路上林素娘已经小解了两次,再吃下去,还不得被折腾死。

离房屋不远,有几条水沟,当是建造陵墓时挖出来的,常年累月下来,里面都积满了水,当是有鱼的。

徐平到了沟边,身上已被淋湿,冷得直打哆嗦。心里一横,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卷起裤管下到了水里。

已是秋天,沟里的水冰凉刺骨。徐平咬着牙,在沟里摸来摸去。

鱼是真有,而且还不少,但都是一指多长的小鱼,徐平一条条扔上岸,让它们在雨水里扑腾。

摸了好一会,徐平直起腰来,看看岸上在雨中跳来跳去的小鱼,还不够一盘菜。心中苦笑,这鬼地方也不连着什么河湖之类的,鱼种不对。抬起脚来,就想换个水沟试试。

没想到这一脚踩下去,就踩住了一个滑溜溜的东西。

徐平心中一喜,莫非是老鳖?这东西爬来爬去,倒是不挑地方。

用脚踩得死了,徐平弯腰把脚下的东西抓住。搭上手就觉得不对,这东西不是圆的,而是长长一条。

从水里抓出来,原来是一条大黑鱼,在徐平手里蹿来蹿去,还想逃掉。好在徐平这半年舞刀弄枪,还练弓箭,手劲练出来了,才死死抓住。

把黑鱼扔到岸上,徐平从水里出来,见它还在雨里蹿动,发起狠来一脚踩在鱼身上。没想到黑鱼滑溜异常,徐平踩不住,反而摔个跟头。

徐平爬起来,见这黑鱼也差不多有两斤多重,应该够两个人吃了。此时他身上又冷,摔得又痛,没力气折腾下去,弄根草绳把黑鱼穿了,又把地上的小鱼捧在手里,回了房屋。

林素娘站在门口,见徐平回来,焦急地问道:“我跟才听见声音,是大郎跌倒了吗?有没有受伤?”

徐平进了门,甩了甩身上的雨水道:“没事,只是路滑绊了一下!”

把鱼都放在地上,徐平又道:“这些也够我们将就一顿了。”

林素娘不放心,上来看徐平,见他确实没伤着,才出了一口气,道:“先不忙这些,你身上都湿透了,快烤一烤吧。”

徐平也实在冷得不行了,就坐在火边暖和一下。

火光映在身上,渐渐有了些温暖的感觉,徐平觉得自己身上发烫,然而却又忍不住发抖,知道自己只怕是感冒了。

然而看看一边的林素娘,她娇娇怯怯的样子,一双玉手细长莹白,明显是没做过什么活的人。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提了长刀到门口杀鱼。

把大黑鱼宰杀了,其它小鱼却没法弄,只好用条树枝穿了,整个去烤。

与林素娘吃过了鱼,徐平有了点力气,然而头还是昏昏沉沉的,怎么也集中不起精神来,知道自己是真地感冒了。

林素娘见徐平精神不好,让他坐在火边,自己在房间里翻了柴朽烂的木柴出来,把火燃旺,让徐平烤火。

徐平靠在一根柱子上,看着对面的林素娘不断拔动火堆,把燃的旺的柴都拔到自己这一边,知道她也猜到自己病了。

透过火光,林素娘的小脸莹白如玉,又被火映出一抹淡红,认真的神情更添几分风韵。

这是徐平第一次这么注意林素娘的容貌,才发现她确实是美,美的不食人间烟火。以前总是因为自己的妻子是个没长成的小女孩,徐平刻意不去注意林素娘长得如何,只是留个漂亮小女孩的印象,今天才算清楚是如何漂亮。

把手中的木棍放下,林素娘抱着膝盖坐在火边发呆。

就这么过了一会,林素娘突然问道:“大郎,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样子吗?”

徐平默默地摇了摇头。他的记忆里确实没有这些,只有自小与林素娘青梅竹马长大的一个粗略印象。

林素娘悠悠地道:“你到底是忘了。——那时我阿爹第一次落第,我们被亲戚家赶了出来。那个亲戚是我阿爹的一个表姐,两人本来差点就要成亲的,后来他嫁了一个官人,那个官人中了进士,便看不上我们家了。”

徐平静静听着林素娘讲着这些与自己从前的帮事,没有说话。

“那时候,他们家的孩子骂我,是大郎挡在我身边,把他们骂回去。他们家的孩子打我,是大郎把他们打回去。后来,我和阿爹住到你们家,你都是护着我,不让人欺负我。那些日子,我过得好开心!”

“然而,再到后来——”

再到后来发生了什么,林素娘没有说,徐平的记忆却接上了。

徐家大郎脑子愚钝,性子顽皮,文不成武不就,分明就是个不成器的。而林家的小娘子自小聪慧,又会书画,又会诗词,两人便渐行渐远。

林文思一直没有高中,多亏了徐家帮衬,才在京城落下脚来。张三娘看着林素娘长大,一心要她做儿媳妇,终于结了这门亲事。

林素娘一直想着那个站在她身前护着她的徐家大郎,虽然现实中的形象与记忆中的差别越来越大,她终是没有嫌弃。

现在,她记忆中的徐家大郎,终究是回来了。

徐平静静听着林素娘的诉说,精神慢慢恍惚起来。突然之间,他不知道是自己的意识占了这个少年的身体,还是这个少年用意识中最宝贵的东西,换来了他的这一生记忆。在这一刻,他的记忆与这个少年真正融合了起来,从此不再分彼此,那本就是一个梦境中带来的知识,人还是这个人。

不知什么时候,林素娘坐在了徐平身旁,把头靠在他的肩上,轻轻地诉说着这些年来发生的故事。

看着林素娘开心的脸庞,徐平竟有些痴了。

“听夜雨,前事已惘然。

一片痴心偷后世,莫说我傻我疯癫。

雨打并蒂莲。”

在林素娘耳边念了这一首《忆江南》,徐平看见她的嘴角泛起笑意。

诗词本是随心所作,此情此景,一向不擅此道的徐平也吟了一首出来。是好是坏且不管它,他只要把这时的心事说尽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第174章 春光第94章 万事俱备第93章 新格局第18章 徐昌定亲第171章 坐而论道第223章 各军持重第119章 审问第15章 摆摊第232章 培训中心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88章 猛虎入狼群(六)第87章 猛虎入狼群(五)第50章 抓捕第30章 男儿立功在边关第132章 疯狂时代(三)第313章 三司编敕第91章 不合规矩啊第34章 期集第302章 青冢第209章 送礼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58章 高丽商路第59章 扫雪第304章 那便来战!第309章 征募结合第90章 各让一步第311章 全国统筹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7章 奴仆无私财第132章 兵进门州第197章 人非少年时第45章 追来了第70章 风波起第37章 逼迫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65章 版权费第100章 虎威第207章 交钱保平安第70章 蜀兵入陇第25章 廷辨第1章 太后崩殂第16章 活在洛阳第42章 远方的稀罕物第126章 柳三变的烦恼第33章 迷惑第26章 龙门酒家第100章 南来归宋第22章 新米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58章 说不到一块第44章 往事难回首第157章 尘埃落定第1章 钱能通神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211章 权三司使公事第205章 内外交困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0章 男儿立功在边关第84章 蓄势待发第126章 你在骗我们?第133章 疯狂时代(四)第206章 兄弟阋墙第43章 第一笔横财第41章 乱局第29章 名人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322章 我们一起讲道理第50章 防秋第81章 谈不拢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项人第46章 收割机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206章 望远镜第190章 谷口初战第265章 飞来横祸第57章 原则第238章 货运马车第254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107章 吓人的钱数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49章 席卷谅州(上)第165章 版权费第258章 拆借第214章 蜡丸第155章 接风第108章 另一个世界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2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77章 诀别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2章 权在手,跟我走第225章 四轮马车第94章 我遇到了贵人第314章 话不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