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众人登门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徐平正要让家备酒饭,突然徐昌从外面进来道:“大郎,外面来了一群馆阁官员,由燕待制带着,说是来看你的病情。要不要见?”

徐平道:“说了今天见客,来的自然都要接待。你出去让他们稍等,我就来。”

看徐昌出去,李璋对徐平道:“你去见客,我到后院去吧。这些人我与他们又不相熟,没什么话说,也免别人闲话。”

李璋是外戚,跟官员交往朝廷是有明令限制的,即所谓禁谒法。这法虽然时松时紧,但因为刘太后当政时的影响,皇上亲政之后再次严审。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不得私自交接宾客,在私第拜谒清贵权要大臣尤其严禁。有事情,自己到政事堂和枢密院去说,不得私下里见面交谈,台谏安排有专人盯着。

徐家和李家是世交,日常来往走动别人说不出什么,但禁谒法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觉避人耳目,也表示自己心存畏惧,不是肆无忌惮。

送李璋回了后宅,徐平换上公服,收拾得整齐了,从小花厅转到前面客厅来。

此时即将入伏,天气已经闷热难耐。徐家的这处客厅为了避暑,前边的游廊特意加宽,阻止光线直射进来。又引了地下清凉井水,从上面流下来,游廊开得有地沟接纳流下来的水。如此一番设计,客厅里面清凉无比。

燕肃带着几个年轻人站在游廊里左看右看,口中道:“徐待制真是懂得生活,就连这客厅都整治得如此舒适,这里面一点都不觉得暑气避人。”

蔡襄道:“岭南瘴疠之地,以前邕州都说是十去九不回,徐待制还不是好好地在那里做满两任。他毫发无伤,这些手段是少不了的。我们福建路去邕州的人多,听家里人说这两年就传了不少这些窍门,称为邕州新样。”

曾公亮连连点头:“不错,福建路这两年从邕州传了不少东西回来,听说大多都是出自徐待制巧思。听家里人说,这些东西还挺好用呢!”

蔡家和曾家都是福建的名门望族,说起这些,他们比谁都熟。

徐平在邕州六年,留在那里的东西也多,自己得到的也多,其中捞到的资历最关键。由于磨勘法的影响,官场上对资历的讲究无处不在。大略来说,官员们都是一年一考,一般地方三考成资,岭南川峡等地是两考成资。徐平邕州六年,前四年四考成通判两资,最后因为权知州,虽然只有一年,勉强还是给他算了知州一资。

如果是一般的官员,通判两资转知州,知州一资可转大蕃,两资之后就可以转提刑。提刑两资之后可以转转运使副,再两资就可以任北边三路转运使,或者出任江淮发运使,之后才是三司副使。徐平是跳过了提刑使、转运使和发运使的资序,直接出任三司副使的,所以哪怕他的职已经到了待制,盐铁副使还是带着个“权”字,资历不足,是不能真正成为正任的。能到这一步,还是那一资知州起了关键作用。

当然,真正前途被看好的官员,是不会走这条普通官员的路。他们一般是有了知州两资之后,便入馆阁,为台谏,然后两制词臣,入翰林,这是清要捷径。

两者各有优劣。第一条路虽然漫长,但是踏实,基本上整个政权的每个关键职位都经历过,事务精熟,走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一时能吏,最典型的就是丁谓。第二条路虽然快捷,但对朝政的运作不熟,等到身处高位的时候往往有力不从心之感。大多数的宰执,实际上都是第二条路,最多也只是仁宦经历中搀杂一些第一条路的职位。如吕夷简王曾等人,都是从台谏官员起家,吕夷简奈何不了徐平也有这个原因。

待制以上的官员说起来人数不少,但要么是七老八十的老人,要么是在外任重要的地方官,要么就是朝堂里的清要贵官,真正担任着繁杂职事的很少。如今在这个位子上年富力强,又地位不高能够任事的,实际上只有徐平和范仲淹两人。

范仲淹判国子监,职能上来说可不是管教育,按徐平前世的说法,他是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委员。民间的学术、出版等等,当然也包括教育,都在他的管下。

徐平作为三司里面排位第一的副使,实际上是主管财政。虽然做的事多,叙的功少,但刚挤进决策圈的新人,本来就都是这个待遇。

馆阁的官员喜欢聚到范仲淹和徐平身边,两人都是新进,相对年轻好说话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范仲淹管着他们的脑袋思想,徐平则管着他们的钱袋子。这两个人对他们的仁途影响虽然有限,但跟他们的生活却息息相关。

前一段时间徐平废折支,发实钱,使下层官员的实际收入几乎翻番,这是徐平受底层官员拥戴的重要原因。虽然实际发的是购物券,但三司铺子优先给用购物券的人发货的潜规则,使购物券的实际价值还在面额之上,更加暖人心。

徐平从后面出来,向燕肃拱手:“燕待制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燕肃回礼,大笑道:“这虽然是常用俗语,但从徐待制嘴里说出‘寒舍’这两个字,怎么听怎么不是味道。如果你这里都算寒舍,京城里只怕也没什么像样地方了!”

众人看着这窗明几净的客厅,感受着吹到身上的习习凉风,一起都笑了起来。

徐平这里算不得奢侈豪华,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披锦挂彩,但干净整洁,布置得极是典雅有致,人待里面又舒适,又另有一番味道。

客气几句,众人分宾主落座,徐平吩咐下人端了切好的西瓜上来。

让下人端着盘子一一分给众人,徐平道:“去年李副使出使契丹,带了西瓜种子回来,我取了种在附近园里,今年收成不错,诸位尝一尝味道如何?”

这是个稀罕物,最重要的是生津止渴,恰好适合这个节令食用。众人都取了一片瓜在手,细细咀嚼,赞叹不已。若说以现在这瓜的稀罕程度,一个瓜卖上个一贯甚至几贯都不愁销路,这么拿出来招待客人,也只有徐平这富贵之家了。

众人吃瓜的时候,徐平才有时间细细看今天来的人。实在是人太多,刚才没有一一招呼见礼。欧阳修、尹洙、蔡襄和叶清臣等馆阁官员不说,还有如同范镇等几个京里的少年后进。看到最后,却发现一个温润如玉的人物,正是穿了男装的段云洁。

第114章 甲峒来的少女第96章 移风易俗第274章 邕州军入京第44章 嫁女瞻前顾后第200章 联袂而来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21章 细腰城第55章 官衙送别第76章 税改第74章 请君入瓮第321章 两万匹马第262章 战是义战第37章 夜对第95章 契丹的算盘第131章 一起发财第48章 好汉惜好汉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6章 如和县第187章 头重脚轻第61章 入社第12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100章 小人难防第58章 怪人知县第243章 一日两子第271章 恶劣至极第54章 买马第148章 软着陆第179章 宣传战第209章 阶下囚第304章 话从前第216章 王拱辰开店(上)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第114章 甲峒来的少女第107章 吓人的钱数第80章 契丹的压力第99章 晚生司马光第169章 大块吃肉第66章 无所建明第157章 尘埃落定第42章 刘小妹第98章 定策第79章 麻烦看清楚第182章 内部货币第15章 摆摊第18章 徐昌定亲第106章 桑怿南来第109章 恩例同执政第2章 准备第74章 埋伏第28章 出使归来第64章 编修三司条例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44章 增兵第43章 赐姓第146章 分别第269章 推开一扇门第200章 各怀心思第42章 强买第55章 晏殊之论第161章 文化往来第174章 春光第187章 时代特色第8章 交接第46章 忠州事发第191章 梁园虽好第208章 进城走正门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章 回到从前第84章 南线北线第136章 近视眼镜第89章 定论第268章 惊天噩耗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11章 回庄第57章 夜战(上)第139章 柳三变求官第216章 狭路相逢第35章 申峒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8章 农田辑要第252章 诡异的格局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第194章 去往何处?第47章 吃点苦头第108章 弯弓射箭第59章 致太平(一)第52章 虚开中路第108章 对面的人家第106章 找你算账第115章 奇观第284章 告罪使第6章 不同的做事态度第38章 再见故人第124章 我是你们学不来的第244章 愿为天子牧牛羊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117章 事情败露第188章 我就是个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