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陈公堤徐公路

陈尧佐大张着嘴巴看着前方,那块形成小峭崖的巨石已经完全消失,只剩下一堆碎石。

“这是——这是火药炸的?山都碎没了?没了——”

陈尧佐喃喃道,转身看着徐平。

徐平道:“是啊,火药能够开山碎石,炸掉一块巨石并不算什么。只要使用得当,采石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难,不难,有了这种神物,把这广武山平掉,又有何难!”陈尧佐清醒过来,一边说着,一边当先跨出去,到前边乱石堆里仔细观看。

徐平急忙带人跟上,口中道:“相公小心,乱石遍地,千万看好脚下!”

陈尧佐是个急性子,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在乱石堆里踉踉跄跄,东走西看。一边的桥道厢军兵士看见,忙上前护住。

看了一会,陈尧佐对跟上来的徐平道:“这样一炸,开出来的山石,只怕要一指挥的人忙上一年,还未必有这么多!”

徐平笑道:“其实没有那么神奇,只是碎石都浮在了地面而已!火药虽然威力巨大,还要有人用得好才行。鲁芳他们这些桥道厢军,常年用火药开山修路,才有这个效果,换了人来,说不定只是听个响而已。真正采石,还是要搞清楚山石走向,配合上火药,才能够收到奇效。器物再工,还是靠人来用。”

陈尧佐点头:“说的不错,不会用,火药也只是个烟花爆竹。”

说完,把鲁芳叫到身边,详细问了他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出身,对徐平道:“徐龙图你对自己手下的人过于苛责了些,似这等人才,又有战功,如何还在厢军里?等过两日我上到奏章,把这些桥道厢军隶进禁军中去,钱粮衣料一应遵照上军发放!”

徐平苦笑着摇头:“相公,他们这些人是能干,但是要用来修桥铺路的。多发些钱粮我一直在想办法,只是隶入禁军,还是罢了。三衙的管军大将,朝廷里有几个人能够说得上话?到时候他们舒泰了,修桥铺路却没有人做了。”

“也有道理,此事我们以后再议,总不能苦了这些人。”

别说现在不做宰执了,就是以前在政事堂的时候,陈尧佐也管不了三衙禁军。作为厢军,不管是政事堂还是三司,还是地方官府,都可以调动他们,让他们做事。一旦作为禁军隶到了三衙之下,就再难以调动了。别说他们,就是枢密院也轻易调不动禁军。

三衙的八位管军大将,地位类比宰执,俸禄还要高过宰执一截。最顶级的三帅,地位与枢密使等同,就是见了宰相,也不过是横杖唱诺,不用行礼。这几个人,除非是有皇帝支持,不然宰相也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手下的人哪里是随便能用的。

枢密院管的是军政,并不掌管军队。如果以徐平前世来比,枢密院不过是有一部分四总部中的总政、总后、总装的权限,最核心的总参的权限,是在三衙的。所以枢密院越到后期越是倾向于文职官员,因为他们做的就是文职的工作。而三衙一直是被武将牢牢把持住的,历史上直到靖康国难,禁军完全崩溃,三衙管军大将的地位才丧失。而到了那个时候,禁军已经与厢军一样,沦为非正规军了,三衙被新的管军体系所代替。

正是因为如此,徐平也知道禁军的待遇高,但从来没有动过把鲁芳等人归入禁军行列的念头。那样一来,这支队伍就完全脱出了自己的掌控,要做类似的建设工作,就必须重新培养一支队伍出来。他宁愿通过其他途径,给这些人一些补偿。

陈尧佐看过了炸出来的碎石,明显有些兴奋,对徐平道:“龙图,我们回去商议。”

吩咐人把现场收拾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徐平一行下了广武山。

到了三皇庙,在大银杏树下坐定,不等茶上来,陈尧佐便兴奋地对徐平道:“既然手中有火药这种神物,在广武山采石便就易如反掌!——对了,现在这些桥道厢军手中的火药多不多,用起来贵不贵?”

“贵——还是有些贵的。相公知道广备攻城作一直造火药,现在的火药与以前的火药价钱差不多,还要便宜一点。至于数量不用担心,尽够使用。”

不把火药大规模地用于战争中,实际消耗不了多少,广备攻城作产的每年都有很多富余,徐平还怕受潮将来用不了呢。以前产的火药都是用来放烟引火,不怎么怕受潮,现在可是不同了,一旦受潮便就要重新加工。

“好,以前那样的价钱哪里算贵?”陈尧佐搓着手道,“既然手里有足够的火药,便就依龙图先前所说,在广武山就近采石。至于人手,从贾谷采石务调一些来,再从四州的民夫中调一些来,足够用了。龙图,我在想,如今石料充足,筑的大堤便就可以用大石护起来,比原来夯土可是结实得多。你觉得如何?”

“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用的人力和时间可是要长一些。”

“四州的民夫都调来了,不怕人手不足!”陈尧佐一扬手。“调这么多人来,如果我不把堤修得好一点,如何向其他人交待?下边木龙,后边夯土筑堤,上面用大石护住,就是这样定了!有木龙杀水,堤筑得宽一点,结实一点,最少要保几十年不坏!”

徐平道:“如此自然是好,只是相公要辛苦一点。”

公吏上了茶,陈尧佐喝了一口,朗声道:“我虽年过七十,便身体强健,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廉颇八十依然能够上阵杀敌,我修河只是小事!对了,我听人说,徐龙图以前在邕州的时候,曾经广筑道路,当地人深蒙其利。那些路都是下用大石,上面用小碎石子覆盖,可行大车,不留车辙,多年不坏,人称‘徐公路’,不知是不是?”

徐平笑道:“我们为官作吏,只要真能造福方,百姓便就多年不忘,便就如人称相公当年修的堤为‘陈公堤’。其实真正说起来,相公修的筑保了地方百姓几十年安宁,我修的不过就是道路而已。那些路确实是可以行大车运重物,不怕碾压。”

第110章 广发邀请帖第41章 乱局第195章 冲突第253章 亮剑第3章 人之将去第170章 思家的情绪第329章 私下奏对第88章 纸醉金迷第19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78章 你不是那块料第170章 文人的优越感第315章 结个善缘第69章 姚黄魏紫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66章 以民为师第209章 截断后路第117章 门外来了青罗伞第168章 田园风第70章 无所不包的三司第10章 巡视河道第208章 使气第16章 煤球炉第17章 奴仆无私财第58章 怪人知县第84章 蓄势待发第184章 钱明逸的机遇第70章 蜀兵入陇第151章 新市场第40章 军令之外第308章 怪物第100章 儒者之伪第97章 钱入户等影响了谁?第129章 新场务第195章 大变第105章 大败的消息第2章 黯然离去第77章 你倒霉第49章 应有权变第58章 军政结合第75章 契丹会如何?第104章 多卖酒第138章 翻唱新声第222章 军国两张皮(上)第43章 熊二焦五第84章 南线北线第84章 沿边入中的弊端第241章 白壁题诗第157章 手艺差了些第54章 官与民第93章 新铁钱第312章 你们去偷袭第153章 尘埃落定第195章 简在帝心第28章 出使归来第264章 停发钱粮第2章 夜谈第274章 邕州军入京第25章 要不我们换换?第163章 恩出公门第33章 我有秘法第260章 赶紧还钱!第21章 黄白术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26章 你在骗我们?第209章 阶下囚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钱收回来!第9章 变夷为夏第137章 何为神?第5章 人与人不能比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40章 清香白酒第323章 雅俗共赏第78章 弹劾第119章 审问第106章 我怎么小心眼了?第261章 胡风汉风第88章 早说过数字会说话(下)第113章 教阅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55章 晏殊之论第9章 白沙镇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7章 小隐君第76章 徐平的愤怒第17章 卿非别人可比第21章 黄白术第181章 陈公永归宋第129章 刻漏社第174章 今夜别出宫了第135章 疯狂时代(六)第137章 何为神?第36章 洞房花烛夜第89章 定论第304章 话从前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20章 市场的车轮第83章 猛虎入狼群(一)第51章 大案第164章 口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