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同的生产方式

车间的尽头是一处轨道,上面的平板车上,是整整齐齐的各种木材,还冒着热气。进了车间之后,便就被几个工人用滑轮装置卸到一旁,轨道上的平板车依然从进来的地方出去。卸下来的木材,被上到一台机器上,那机器仿如牛头一般,在木材上拱来拱去。

杨告指着运进来的木材问徐平:“都漕,这木材——是热的?”

“不错,这都是在外面的槽子里蒸煮过的,把里面的虫卵杀死,防止虫蚁。趁着热的时候刨平,是因为这样要省力气,而且木材不容易开裂。”

指着那牛头一样的机器,杨告觉得新奇无比:“用这样的机器来刨,以前真是没见过。”

当然没见过,这是徐平仿前世的牛头刨制出来的,这个年代只怕还仅此一家。如果是用来加工钢材,不管是用的刨刀还是传动装置还是控制装置,虽然徐平也不好说这个年代绝对做不出来,但即使做出来,也没有实用价值。但用来加工木材就不一样了,刨刀自然没有问题,木工的工具里本来就有刨子。因为木材强度和硬度都不高,传动和控制装置可以大量使用黄铜齿轮,精度也不需要多高。进行木材加工,简单的牛头刨就足够了。

实际上即使在徐平前世,很多机械装置的钢铁结构都可以用木材代替,不过那时候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用木材还不如用钢铁便宜而已。到了这个年代,能够使用木材的地方自然绝不会使用钢铁,不只是价钱便宜,更重要是好加工。

就像车辆上的主体结构,无非是几块大木板,传统的木工做起来费时费力,是很麻烦的。现在有牛头刨和锯床,则就非常简单,用的人力又少,又方便快捷。大量的廉价车辆不仅仅是靠着降低木材成本,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成本一下子降了下来。

杨告和种世衡两人上前围着转了一圈,才恍然大悟:“都漕要在城里建水坝,原来是有这个用处!以前只是水磨,就省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现在用水力来做这些砍砍削削,省了多少事!没有这些机器,不知要雇多少木匠来做这活计!”

水坝建起来,抬高了进入洛阳城之前的洛河水位,各处场务开渠引水,利用水位差带动各种机器,最后把水排到下游。这样水流平稳了许多,比直接在河里安装水轮不知强了多少,可以代替绝大部分的人力和役畜的动力。

利用水力带动的不仅是牛头刨,还有钢锯,包括圆锯和带锯,还有钻床,甚至还有车床和铣床,甚至还有几台抛光的磨床。虽然这些机床都简易了点,用徐平前世的眼光看起来非常寒酸,但加工不了钢材,加工木材还是没有问题的。

凭着这几十台机床,还有经过初步训练的工人,这一处新场务每年生产出来的马车驴车,比以前整个京西路近二十州军生产的加起来还多。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便宜。与车辆的材料成本比起来,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规模化生产,与以前的作坊式生产方式有根本不同。不但是人力成本降到了极低的程度,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也无限降低。只要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胜任从事的工作,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跟着师傅学几年。如果再加上零部件的标准化,就连使用成本也降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徐平建的这些新场务,单单从雇佣人力的规模上,还无法与以前大规模的官营场务相比。如京城的绣院,和雇的工人加上厢军有数万人,是新场务无法比的。但如果从生产能力和创造的价值上来说,则远远超过了旧的场务。

绣院、军器监这些使用人力众多的地方,往往都不讲究效率,而是对出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生产的少不要紧,关键是产品一定要好。他们也不针对市场,使用者不是皇宫王族就是军队,最不讲究成本的客户群。

生产力的进步不是去看靠着能工巧匠或者奇巧心思做出了什么不可思议巧夺天工的珍稀物品,而是要进步的生产力生产出来的物品或者服务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徐平去制几辆三轮车,用于基建良好秩序井然的皇城里,虽然对推动生产力的进步有意义,但这种进步还远远没有达到影响社会改变人们生活的地步。

京城里的新场务,在过去一年制造的更多是奢侈品,用来赚钱的,达官贵人和官员们眼中也只是新奇玩物。只有那些新式的农具是真正能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在实际掌权的官员眼中,重要性远远大于镜子之类的东西,只是还没有推广开来。

西京洛阳所建的新场务,将完全不同于京城开封,就是要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以低廉的价格推向市场,改变这个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

从车间尽头一路向前走,杨告和种世衡看着一块一块的木料,一步一步变成零件,后中间再组成车架、车辕等部件,到了最后组成一辆完整的车辆,直接拉到门外的大道上。

这是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效率高大了让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步。甚至有好几次,走到半路又折回去看,看看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出来的。

到了进来的门口处,杨告长出了口气:“都漕,这些马车驴车——卖出去要多便宜?”

徐平笑了笑:“依照我的想法,家里有数十亩地,能够自耕自食之家,都应该有一辆才是。一牛一驴,能耕能收,闲时还能够用驴车运点土产到外地贩卖,才是乡间小康之家。”

归根结底,这些车的意义,还是要让农民的生产生活范围大起来,不要跟以前一样大多数人一生一世都在十里八乡转悠,二十里外赶个草市就觉得见了外面的世面。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也有工具有动力把本地的土产运出来,形成农副产品的市场,让商品经济的浪潮卷到农村去。只有把最广大的农村包括,社会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单单靠粮食,可以让农民吃饱饭,但却没有办法让他们的手里有钱。丰收了,粮价下跌,荒年粮价上涨手里却无粮可卖,粮食永远是填饱肚子的,在广阔的中国内地市场,无法而且官方也不敢让粮食成为真正的商品。农民手里的钱,只有从棉麻桑这些经济作物以及各种副业中换来。在乡村,徐平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推到副业的发展。

第34章 期集第15章 对抗第180章 投名状第106章 我怎么小心眼了?第6章 知州第49章 串连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35章 陇右军来了第174章 公事公办第53章 炭价风波第303章 我们如此做第179章 宣传战第54章 解散佛社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14章 僵局第4章 邕州城外第165章 连夜回京第175章 别来无恙第231章 核心盐铁司第267章 许怀德也不容易第10章 诏旨回京第154章 好借好还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吗?第196章 神针第59章 民间乱相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开始第64章 一拍两散第144章 各司其职第62章 政坛动荡第129章 重贬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57章 尘埃落定第31章 端午(下)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9章 出行第12章 治术(三)第160章 谁的官大?第109章 补天裂第238章 货运马车第22章 两个小孩第1章 桂州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03章 必要严惩第288章 分岐第57章 两只大肥羊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0章 端午(中)第78章 要知耻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21章 割稻第82章 祭奠续第184章 大战将起第60章 庆功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31章 疯狂时代(二)第62章 算计第44章 细盐第222章 恩归于上第33章 公事中没有我觉得第89章 猛虎入狼群(七)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39章 柳三变求官第85章 军权的收与管第108章 弯弓射箭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97章 钱入户等影响了谁?第194章 立场第26章 余波第10章 巡视河道第131章 疯狂时代(二)第62章 政坛动荡第125章 归正人第290章 刀拿在手里挥砍才有用(上)第238章 天圣寨攻防第63章 在路上第196章 三角城第280章 善后最难第51章 菩萨转世第135章 **未遂第3章 属下第30章 男儿立功在边关第149章 席卷谅州(上)第154章 邕州旧部第29章 其心可诛第196章 机遇第54章 将要离去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177章 用番钱的人第157章 尘埃落定第194章 去往何处?第96章 移风易俗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215章 合伙第133章 矛盾第119章 断尾求生第66章 金光洞第28章 殿中议事第244章 孤单应对第109章 恩例同执政第71章 两只鸡惹出的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