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重贬

孙沔低着头半天没有说话,在徐平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突然抬起头道:“你作为京西路转运使,凭什么来管我留守司通判?再者说了,我又没错,难道不许上章自辨吗?”

徐平看着孙沔,脸慢慢黑了下来,缓缓地道:“从一进来,我便跟你说了,我现在是代表朝廷处置你。不是转运使,我是龙图阁直学士,奉朝廷旨意做事。孙沔,你一个区区留守司通判,在哪一位龙图之前还有位子给你!该说的我说了,该给你的面子我给了,不该给的我也给了。你既然给脸不要脸,那我便再无话可说!”

说完,徐平对远处的公吏高声喊道:“拿纸笔来!”

公吏应诺,飞快地取了笔墨来。到了跟前,见徐平面色铁青,是从来没见过的,心里有些打颤,放下便就飞快地跑掉了。

拿起笔,徐平对孙沔道:“本来是想让你去做武安州的通判,贬官数级,以为惩戒。可你怙恶不悛,毫无悔改之意,本官还在京官序列多有不妥。便就贬为幕职选人,权假摄武安州通判,以观后效!”

一边说着,一边重填了孙沔的官告。之前徐平已经得到了授权,官告手续齐全,只是空着让徐平填写而已。此时填写完毕,孙沔的一应官职就正式改为贬之后的了。

孙沔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几句话之间,又贬了几级,以前哪遇到过这种事情?他为官多年,不过一直都在地方任职,没有进过朝堂,跋扈惯了。地方上的官员一般都没有直接处置他们这些京朝官的权力,必须要到京城走一遍手续,这中间便就有上下其手的地方。除非得罪得狠了,一般不会闹到动本官的程度。他却忘了,徐平不仅仅是京西路的都转运使,还是龙图阁直学士,只要有朝廷授权,不会跟其他地方官员那样束手束脚。

把官告重新改过,徐平扔到孙沔面前,沉声道:“你现在出门,漕司门口有人员送你到邕谅路上任。回去收拾行礼,天黑之前出西京城!”

孙沔傻愣愣地看看面前的官告,又看看徐平,直觉得做梦一样,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地方官做得久了,习惯了官员之间来来去去扯皮,真正朝廷大臣处置这些事情的节奏还真是不适应。以前就是有官员再看不顺眼,哪能干净利落地说贬就贬了。

徐平官厅里的人都感觉到了这里气氛不正常,一个一个绕着墙边,远远躲开。平时再是笑嘻嘻地好说话,直摆起谱来,现在洛阳城里也只有一个李若谷比徐平地位高一点点。

见孙沔在那里愣着,一动不动,徐平沉声道:“谭虎,送孙沔出转运使司!门外有京城来的人,你把孙沔交给他们,告诉他们天黑之前必须出西京城!”

谭虎应诺,走上前来一本正经地叉手道:“遵龙图钧旨!”

说完,指挥两个随从,把孙沔架起来,拿了他的官告,急匆匆地出门去了。

徐平看着孙沔离去的背影,脸色极不好看。本来他还是按照自己以前的习惯,给孙沔指明了一条能够翻身的路,准备晓之理,动之以情,好好到边疆去为国家效力。没想到孙沔是个冥顽不灵的性子,自己的媚眼抛给瞎子看,那就只有下重手了。

边疆地区一般不用文臣知州,特别是新设的这种不安定的地方,通判实际上就是最高的民政主官。真是孙沔识时务,去做上一任两任,哪怕无功无过,也可以尽复本官。现在一路贬到选人,想再升上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要人保举不说,一年天下不过一百人的名额,可不是那么好争取的。

广南西路地方偏远,一向缺官,代理性质的假官摄官很多,跟其他地方不一样,选人也可以做通判的事。假摄官本路转运使就可以做主,这几年孙沔连跟朝廷直接联系的渠道也断了。等他真到了哪里,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惹了多大的祸。

至于天黑之前出城,是对贬官加重的处罚。有门路没有得罪人的,哪怕被贬了官,也可以磨磨蹭蹭用各种理由先不赴任,等着翻转的机会。像孙沔这种得罪了人的,便就限定日程,要求什么时候动身,每天要行多少里路,什么日子到任,都被限制死了,一天也不允许耽搁。徐平还不算刻薄的,真要恶心孙沔就直接让谭虎把他架出城了。

整个长官厅一时鸦雀无声,徐平的手下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下如此重手处罚人,一个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离徐平越远越好。

徐平坐在石凳上,闭起眼睛,慢慢平复心情。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像孙沔这种人,是徐平最不想碰到的。给两分颜色就想开染房,一不小心就不知道怎么恨上了自己,除非你跟他一样一心升官捞钱,狼狈为奸,不然怎么也处不好。就连官职高低带来的身份差距,都不足以让他清楚地认识自己,非要惹出无穷的事端。

过了一会,谭虎回转,交了差事,站在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徐平。

徐平想了一会道:“你去告诉杨副使,今明两天有了空闲,一起与河南府王通判去查一查留守司的事务。告诉他们,留守司的事情理清楚了,去给李留守回报。最近出了这么多事情,李留守那里可不是一句不理政务就以推诿过去的。不过他是元老重臣,我也就懒得理会了,但今后,不能再如此乱七八糟了。”

孙沔走了,留守司便就暂时由王尧臣接手,一如他来之前孙沔那样,直到新的留守司通判到来。留守司管着西京皇宫,还有一众分司官员,还有各种祭祀,杂事很多,不可能由河南府通判一直兼着。

不过不管怎样,对徐平来说,洛阳城终于是从此平静下来了。全部的心思,可以转到棉布带来的巨大改变上,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分心。

第90章 各让一步第44章 乡下小铺子第27章 历史的轮回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8章 殿中议事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0章 小人难缠第23章 流民第206章 兄弟阋墙第135章 节制两路兵马第28章 殿中议事第193章 拔牙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10章 新的生意第141章 留你两天第86章 你有什么可说的?第3章 尽头牙第180章 转机第137章 事不怕细第126章 选差外州第180章 投名状第59章 夜战(下)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50章 各怀心思第114章 盛宴第28章 竹筐里的少女第112章 五军齐出第221章 细腰城第194章 立场第8章 雪第105章 神道设教第39章 按律当斩第199章 三司的难处第300章 闲着也是闲着第86章 你有什么可说的?第99章 刻书准备第73章 报信的嗢末人第85章 军权的收与管第114章 心经第219章 再对天章阁(上)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结局第189章 侧翼牵制第151章 论事不得论人!第107章 再见已非当年第159章 物价要涨第319章 使节第42章 旬估第177章 决战第243章 算账第56章 官督民办第323章 陇右军制第192章 殿中演武(为勿忘黑岛加更)第301章 谈的人来了第117章 僵持第28章 文明世界才有德第27章 历史的轮回第147章 渌州被攻第199章 传承第211章 王素田庄第183章 擒获第99章 晚生司马光第194章 富矿之地第30章 斥责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76章 李迪的转变第177章 风波将起第23章 又想错了第70章 风波起第15章 历史唯物主义第87章 猛虎入狼群(五)第270章 以仁为本第92章 余波未了第154章 结硬寨,打呆仗第180章 投名状第323章 雅俗共赏第105章 神道设教第282章 桑怿归来第242章 节制三路第30章 男儿立功在边关第2章 父老第62章 这有何难?第76章 增兵第154章 好借好还第163章 荣耀之战第223章 军国两张皮(下)第63章 放生池第289章 唐龙镇第203章 打铁趁热第95章 迁隆峒第10章 诏旨回京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69章 砲击军营第77章 你倒霉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22章 火光冲天第265章 飞来横祸第146章 泉布第68章 冬日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