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疯狂时代(五)

太阳落下山去,码头附近的各种灯笼火把都点了起来,反而比刚才更加亮了。喜庆拉着孙二郎带着彭三叔灵巧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如同一条泥鳅一样,不一会就到了河边。

指着河边一片巨大的草棚,喜庆道:“三叔,二郎,那里是张相公家里的铺子,专门在码头旁边做生意。他家的菜色又好吃,又便宜,我们过去尝一尝。”

孙二郎有些犹豫:“我们乡下人,吃不来城里的好菜色,不要过去破费。还是在岸边找个小摊子,随便吃点填填肚子就好。”

喜庆笑道:“若真吃好的,我也请不起你们。张相公铺子里卖的菜色最便宜,而且又解馋充饥,码头这里做活的都到他们铺子里吃呢!”

一边说着,喜庆一边拉着孙二郎跑向河边。彭三叔生怕走丢了他们两个,伸着脖子小心看着,一路小跑,紧紧跟着两人。

到了棚子边,正在忙来忙去的小厮认识喜庆,忙道:“现在人多,你可不要乱跑,小心摔在地上!且在一边等一等,我给你找处干净的座头。”

喜庆笑着谢过,又道:“小二哥,我今天带了朋友来做客,你找处清静些的。”

小厮口里应着,看看彭三叔和孙二郎,上前拱手见礼,让三人稍等。

喜庆对孙二郎道:“自在建春门开了新的铺子,这里的地头我最熟,附近没有我不认识的。以后你们再到这里,不管遇到什么事,说是认识三司铺子的喜庆,人人要给几分颜面!”

孙二郎吐了吐舌头:“才多少日子不见,你也是这里的大人物了!”

“嗨,大家都要到三司铺子里买东西,见得多了自然就熟了,怎么也有三分情面!”

小厮提了个大水壶,从棚子里出来,对喜庆招手。到了跟前,小厮小声道:“那边靠着河边给你留了一副座头,又清静又能看外面风景,你快带着客人过去吧。”

喜庆谢过,拉着孙二郎的手,穿过一张一张坐满客人的桌子,到了里面一副靠着河边的桌凳坐下。此时正是晚饭时候,跑船的,装货的,做生意的,各种客人络绎不绝。

喜庆指着旁边柱子挂着的菜牌,对孙二郎道:“三叔,二郎,你们想吃什么,尽管点好了。只要是菜牌上有的,这里都能做出来!”

孙二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声道:“喜庆,我和三叔可认不了几个字——”

喜庆摆手:“无妨,我念给你们听!”

一边说着,一边小声念着菜牌上的菜名。他念得清清楚楚,每道菜名都报过。

乡下地方十里八里才有间小酒铺,里面永远是那几个菜,也没有客人点的余地,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孙二郎和彭三叔听着喜庆念的菜名,心里嘀咕,若说是不知道,这些肉啊菜啊都是平常熟悉的,但若说知道,却全然不知道是怎么做成菜的。

听喜庆报了近十个菜名,孙二郎只好道:“喜庆,你就是念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如由着你,点几个便宜实惠些的填填肚子吧。”

喜庆想了想,点头道:“也好!到了河边,必然要吃鱼,这家店里做的水煮鱼甚是有味道,我们便就来一盆,三叔正好就着喝碗酒。”

孙二郎喜道:“这个好,我们乡下人家煎啊炸啊都不方便,不管鱼还是肉,都是洗净了旺火煮熟。听说江南水乡人家吃鱼许多花样,我们中原人做不来,水煮就好!”

喜庆听了笑道:“二郎,你想的差了,这个水煮可不是你想的那个水煮!听说这菜是现在的都漕官人在邕州时创制,那里流行,这两年才又反传进中原来。——罢了,也不是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还是一盆来吃了才知道。”

说完,喜庆叫了小厮过来,点了水煮鱼,又叫了几个时鲜的菜。都是如滑炒肉片嫩藕一类,用的原料都常见,只是做法用旺火热油,这个年代还是罕见得很。

彭三叔也不知道这些菜到底什么样子,只是听见肉不少,口中连连说是够了,不让喜庆太过破费。乡下人家,填饱肚子就好,也吃不出个好歹来。

喜庆又叫了一碗烈酒,给彭三叔解乏。

等小厮去了,喜庆对彭三叔道:“三叔,今年不比往常时候,因为有了棉布,人人都平白多赚了不少钱。我在三司铺子里,工钱也比往常年多,而且来贩棉布的客商个个都出手阔绰,给他们跑一跑腿,也得不少赏钱。难得你们来一次,好歹吃个尽兴!”

彭三叔道:“你这孩子,不知道每一文钱都来之不易,赚的多了就好好攒起来,等过几年娶个好媳妇,正经做人家!以后记着,可不管乱花!”

喜庆和孙二郎听了这话,一起都笑了起来。攒钱娶媳妇,他们这个年纪人人都这么跟他们说,只是他们自己还年纪幼小,并不知道娶个媳妇回家做什么,这些事情懵懵懂懂。

这种铺子本小利薄,赚钱全靠量大,讲究人流,不能让客人久等。一副座头,一天能招待两桌客人还是三桌客人,甚至更多桌,其间的差别可就大了。为了不让客人久坐,铺子里甚至只卖散酒,而没有整瓶的,可谓费尽心机。

要不了多大一会,喜庆点的菜就陆续上了桌子。看着盘子里的肉和菜,都切得规规整整,而且支楞着很是精神,全不像平常吃的煮出来的那样软趴趴的,孙二郎和彭三叔拿着筷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下嘴。

最后上来的是一大盆水煮鱼,里面满满都是油,上面铺了一层红辣椒,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彭三叔见了不由吃一惊:“不是说是水煮鱼?怎么现在城里把油当水了吗?”

喜庆道:“三叔,油水油水,油和水不分的!这几年京西路和开封府种花生的多,又有苜蓿代替菽豆喂牲畜,油比以前多得多了。而且花生油和豆油点灯也并不好用,价钱可并不贵,不少人拿来炒菜,比煮的香呢!你们尝一尝!”

彭三叔听了这话,转头看看四周,果然大部分人吃的菜都是油汪汪的。在这里就餐的以做重体力活的码头工人居多,他们要的就是重油重盐,只有这样才能补回体力。

第24章 富贵田园第283章 管事还是管人?第31章 能否铸钱?第278章 杀人越货第39章 文理荒谬第91章 不合规矩啊第201章 陛辞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66章 我们等得好苦!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45章 三不朽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77章 交涉第256章 皇城司出马第5章 报恩第102章 首告第122章左弼右辅镇南关第162章 你的尴尬我的机会第161章 开课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42章 配合第192章 殿中演武(为勿忘黑岛加更)第10章 除害第48章 私盐贩子第126章 不是盗贼的盗贼第217章 王拱辰开店(下)第185章 三司商铺第18章 徐昌定亲第175章 火海第92章 余波未了第25章 对决第84章 重夺甘谷城第47章 跑了的状元第195章 大变第15章 历史唯物主义第208章 进城走正门第56章 紧急措施第137章 马踏谅州(上)第187章 头重脚轻第60章 庆功第122章左弼右辅镇南关第19章 游园第140章 先声第95章 河边的官署第73章 地方反应第309章 征募结合第51章 菩萨转世第183章 中书条例第210章 有来有往第40章 谁承其后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35章 疯狂时代(六)第143章 推卸责任第16章 活在洛阳第26章 前奏第204章 焦虑的林素娘第275章 驱虎吞狼第265章 飞来横祸第52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第30章 端午(中)第39章 先来后到第196章 三角城第44章 打起来了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223章 各军持重第141章 分头行事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07章 新钱之论第240章 身后殊荣第164章 运筹帷幄第64章 金光顶第16章 岭南故人第11章 酒精灯第136章 近视眼镜第124章 谁愿意扫垃圾第35章 三轮车第39章 李参的任务第89章 魑魅魍魉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46章 泉布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82章 立足于打第279章 破城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03章 事发第164章 运筹帷幄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项人第247章 大变将临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74章 公事公办第44章 增兵第190章 原来是花枪第65章 永宁侯府第24章 祖先的呼唤第252章 惊梦第229章 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