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明心机老辣,刘二是精于此道的行家.苏子明一心只想降服刘二作为臂助搭档,刘二则对半路杀出的苏子明暗自不服,二人此前的关系一直十分微妙.不想苏子明突然遇刺,二人交心深谈联手对敌,反而迅速相互靠拢.
苏子明仔细梳理了自己的一切私人关系,自认虽然经历坎坷,却从未与人结下过生死大仇.显而易见,这一次对他的刺杀,就是冲着杨致来的.
众所周知,杨致不在济南,或在金陵,或在余杭,或在路上.选在济南下手,等于是打了你的脸,还要让你疲于奔命,让你风声鹤唳顾虑重重.对手之用心,可谓歹毒.
敢于主动出手向杨致挑衅的人不多,然而敌暗我明.依苏子明之智,不难揣测对手的意图.海关总督衙门正处初创阶段,他也没想要依赖杨致来解决.但出了那么大的事,必须向杨致禀报.
刘二深知,行刺暗杀如若目的明确,则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通常会后手迭出.一击不中,那便再来.再击不中,还会又来所谓一击不中则全身而退,那是单指一帮杀手而言.只要舍得花钱,有谁规定刺杀一个目标只会雇请一帮杀手?两帮,三帮,乃至更多.你不行就我来,实在太正常了
站在私人利益角度来说,苏子明与刘二可谓同仇敌忾.老子的前途命运才刚有了一点起色,眼见光明在望曙光在前,你丫就好死不死的来找麻烦,能不招人恨吗?我家老大杨致是什么人?千万不能被他衅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苏子明确实是拿了自己这条命在拼,在赌.
如果说公然行刺是对杨致的挑衅,那么苏子明若无其事的照常署理公务等于是向对方示威.刺杀怎么了?老子没事你倒是再来呀
按照刘二的经验,一次刺杀不成,趁着目标人物惊魂未定.立马会组织第二次刺杀.第二次刺杀不成,则会沉寂观望一段时日,待到目标人物渐感倦佃于防范之时,第三次刺杀便会出其不意而来.
苏子明与刘二两相契合,近乎完美的捕捉到了第二次刺杀时机.就在十一月初四日深夜,当场格毙七个杀手之后.除了四人死战逃脱,居然一举诱捕了五个活口,其中有三人重伤.
苏子明曾是北燕委任的霸州县丞,刘二曾是杀手组织的二号人物.刑讯逼供的各种手段,什么没见过?自然是驾轻就熟.奈何重伤的三人气若游丝.命在旦夕,余下两人也是死不开口.折腾了一日一夜,手段用尽,非但一无所获,还把二人累得几近虚脱.
两下一合计,这么熬下去也不是办法.第一拨躲过去了,第二拨逮住了几个,那就赶紧缜密布置.等第三拨吧
能够独力抗击三拨刺杀,杨致又远水救不了近火,加之碍于脸面.苏子明与刘二反而没了什么心理负担.顶多不就是个死吗?
是以十一月初五日这一夜,二人放心安歇,倒是好好睡了一觉.
十一月初六日正午,正在匆匆吃饭的苏子明听得从旁伺候的仆婢一声轻呼,讶异的抬头一看,杨致已笑意盈盈的站在了面前.
苏子明惊得连手中的筷子都掉落在地:";侯爷?怎么是你?……您怎么来了?";
";废话我能不来吗?";杨致自顾自的吩咐道:";加一副碗筷.加两个菜哦,去把刘二叫来";
在杨致风卷残云一般干掉三大碗饭的时候.刘二匆匆赶来.上年年末,刘二曾与杨致从蓬莱出发一同赶往长安.一路上杨致的武技与体力都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是以对杨致的到来,并不像苏子明那般惊讶.
杨致放下碗筷,把嘴一抹,起身道:";苏兄,刘兄,暂勿惊动他人,且换个地方说话.";
分署新建,有的是空房.苏子明依言将杨致引至一间偏房.不消吩咐,刘二亲自拎了一壶热茶与一个包裹跟了进来.房内甚是宽敞,桌椅床榻齐备,只是位于宅院不起眼的角落.
杨致一进门便点头道:";此处甚好,这几日我就在此歇宿.无须专人伺候,每日早晚送一桶热水进来即可.到底是怎么回事?二位仁兄说说吧";
苏子明之所以能躲过第一拨刺杀,确属侥幸.也可以说,是他与刘二之前从事过的老本行积累的经验救了他.
苏子明作为英娘海盗集团掌财的核心阶层成员之一,虽然很少有亲自操刀厮杀的机会,但仍然是一份风险极高的职业.长期以来,既要对小心应对来自内部的倾轧暗算,又要防备另外几股海盗随时可能的突袭.既要警惕陆上匪盗黑吃黑的掠杀,又时刻面临着大夏北燕南唐等诸国官府的缉捕.长此以往,即便是块木头也该磨练成精了,对身边可能的危险保持敏锐的嗅觉,业已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否则的话,他也很难活到现在.
苏子明尚且如此,职业杀手出身的刘二就更不用说了.
杀手一旦接了活,则力求一击必中.目标人物的确认,摸清活动规律,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指定周密的刺杀与撤退方案……,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必不可少.有心之人,不难从中察觉到蛛丝马迹.
而令杨致啼笑皆非的是,早在十月下旬,二人便不约而同的有所警觉,却是各自为政,并未相互通气.真是奇葩啊两个奇葩.说白了,还是两人心底的那点自尊与傲气在作祟.
十月三十日上午午时初刻,苏子明与刘二一起从城外驻训衙役的庄院回衙.行至临近分署衙门的一处七字形拐角时,苏子明鬼使神差的突然下马,准备亲自牵马前行.在刚刚下马的一刹那,一支羽箭竟是贴着他的官帽激射而过
刘二当时反应极为迅捷.并未护卫苏子明赶紧上马撤离,反而立刻牵马靠街,一刀砍断马腿,
拖过苏子明贴墙躲在马匹之后.在那电光火石般的一瞬间,马匹犹在倒地嘶鸣.就被羽箭射成了刺猬
远距离射杀不成,紧接而至的就是近身格杀了.刘二受过杨致一刀之辱后,一直勤练武技.苏子明的护卫也是在外海诸岛精选而来扈从充任,皆非庸手.仓促之间,也来不及多想是否要捉活口,第一拨六个杀手君当场格毙.
杨致听得连连点头:";你二人固然警觉性高.应对得当,对方也太过轻敌.苏兄福大命大,此番逃过一劫,确属侥幸";
苏子明心有余悸的道:";我当时突然下马,只是觉得那处拐角极易设伏.懵懵懂懂之间是有那么点想依靠马匹挡箭的意思.说到应对得当,还是多亏了刘兄的沉着冷静.";
刘二讪讪笑道:";当时真没去想那么多,只知道骑在马上目标太过明显,与活靶子无异.情急之下,也只好用以马挡箭这个笨办法了.";
杨致笑道:";二位仁兄何必过谦?临敌应变之际,无处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大智慧啊刘兄,现场捡到的兵刃等物事,拿来我看.";
刘二早有准备.依言打开包裹.包裹中除了硬弓羽箭单刀衣服,赫然还有几只断手
杨致本不以为意,但只粗略一看.便大皱眉头:";刘兄,你的意思是……?";
刘二点头道:";侯爷,您猜得不错.弓箭与单刀都是大夏制式军刃,杀手们虽外裳各异,但都是粗棉布料.两手虎口处与右手食指中指都有老茧,应该都是长期握刀持弓所致.小人以为.第一拨杀手十有是来自军中
苏子明却比刘二更显谨慎:";侯爷,小人倒是认为.不宜过早下此定论.富商巨贾所豢养的死士,岂不也需长期握刀持弓?想要获取大夏制式军刃.也并非难事.何况既然是行刺暗杀,岂会留下指向明确的证物?";
杨致抑道:";关乎此节,即可据常理推断,亦可站在对手的立场上逆向思维.二位所言都有道理,我们不必在这一节上过分纠缠.第二拨刺杀是何情形?";
一次事败,第二次便是趁着目标人物惊魂未定,重在出其不意的倾力一击.无奈苏子明心智过人,刘二更是此道大家,又是精心设伏诱捕,所以第二拨杀手人数虽多,仍是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惨淡下场.
简单说来,就是苏子明不惜以身作饵,刘二将当日被杨致生擒的陷阱活学活用,故意放杀手们进来,堵截退路,尔后关门打狗.
第二拨杀手共有十六人,无一逃脱.然而尽皆悍不畏死,除了重伤的二人,本可再生擒五人,其中有两人在措手不及的混乱之时,竟然毫不犹豫的横刀自刎.
";……十六人?第二拨共有十六人?";杨致喃喃念叨片刻,继而似乎想到了什么,冷笑道:";那就是了.难怪我怎么感觉这个数字听着有点耳熟";
或许只是巧合.杨致骤然想到,宁王当初遣派去庐州诱绑沈玉为质去信阳火烧四海楼绑架老爷子杨炎,引他前去信阳城南的破旧山神庙,以那个名叫什么……穆天伦的亲卫为首的那一拨人,不也是十六人么?
苏子明与刘二都听得莫名其妙,只见杨致打着哈欠吩咐道:";这几日真把我累坏了,下午我得美美睡上一觉,好好洗个澡.";
";杀手就是卖命给人当枪使的,想办法找出幕后主使才是正经.我相信,凭二位仁兄的手段,若是能问出什么,早就问出来了,也不急于这一时.那几个活口,晚上再说.现在你们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不要宣扬我已经到了济南.虽说很难瞒住,能瞒多久算多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