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永不称王

杨致与秦氏的异动,自然不可能瞒过皇帝。

皇帝扶植杨致的初衷,一如当年扶植秦氏,以求互为牵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山头林立的财阀的依赖。借杨致之手筹建海关总督衙门,亦是借鸡生蛋之举。

皇帝最不愿意看到出现的局面,就是两家联手。曾经不止一次的召金子善密谈,或隐晦的向王雨农垂询。可说来说去,秦氏与杨致都为大夏立有大功,皇帝用起来也一直颇为顺手,更是远离兵权、与朝中其余势力素无勾连,总不能仅凭猜忌就下旨问罪吧?一个乡间小地主发家致富之后,尚且知道买房置地,人家不过是人畜无害的扩充一点势力,又碍着您什么了?

只有一点,皇帝、金子善与王雨农都心照不宣的绝口不提:就算您不放心,就算您看不过眼,您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眼不见心不烦,不如闷声大发财的好!

因为时间宝贵,加上回京“述职”之时皇帝关于何时贬黜徐文瀚的嘱托,虽然对远在长安的老父妻儿十分挂念,但杨致此番离京赴任,一走就是三年有余。

夏历武成二十九年六月,杨致部将李照统领可载两千军士的大舰一艘、每艘可载五百人的巡海大船四艘、每艘可载五十至一百人的快船六艘组成的舰队,率两千军士≡∵,与数百工匠,以及第一批粮秣武器等物资,从鸡笼港登陆夷州。

夷州现属南楚所置泉州府管辖,自古以来虽有不少中土百姓为躲避战乱移居至此,但其时尚未大规模开发。夷州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堪称扼守大夏进出大洋的绝佳宝地。

至夏历武成三十年年底,在杨致与秦氏的有条不紊的密切配合下。夷州岛上已有驻军一万三千人,移民五万余人,开垦良田近三十万亩,种植果林近百万亩,建成造船工坊、武备工坊两处。

驻军分成三部,在鸡笼港与高雄分别驻有一支五千人的舰队。另有三千人担任守备之责。

在熊展夫妇的坚持下,山东外海诸岛驻留一支两千人规模的舰队,仍由熊展统领。本来玲珑、江城璧、秦氏兄弟等人商议,想要将长岛的几个工坊全部搬迁至夷州,却杨致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理由很简单:终有一日将会天下一统,山东外海诸岛绝不是杨氏私产,永远都是中华王朝的国土。将来无论落在哪姓王朝手上,都是惠及后人!

世人不是瞎子,皇帝不是。近在咫尺的南楚泉州知府更不是。

这个年代的人原本就对海权大多没有什么概念,乱世之中尤其如此。前朝覆灭以来,藩镇割据,诸国林立。在陆地上相互攻伐,无不百般小心,谁还有那个闲心去管海上的事?杨致收伏几股海盗占据山东外海诸岛,连皇帝最初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几个巴掌大的小岛吗?他再怎么折腾又能蹦跶到哪儿去?结果等皇帝醒过神来的时候,山东外海诸岛已经扎扎实实的姓了杨。

夷州就愈发不一样了。长岛距离蓬莱太近。皇帝只要咬牙一发狠,最多旬月可破。夷州与闽粤隔海相望。两岸被相距数百里海峡阻隔,岛屿面积甚大,土地肥沃。无论是大夏还是南楚,依据两国现在的国力,想要越海征伐,谈何容易?是以皇帝的装聋作哑完全是迫于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致与秦氏联手经略,驻军移民。

自从李照率部登陆夷州的消息传到耳朵里的那一天起,泉州知府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可载数千人的大舰,训练有素、武装到牙齿的军士,移民定居者每户无偿赐予田地二十亩。有手艺的匠人加赐山林五亩……,还有许多惠民法令,陆上的小民百姓平日连想都不敢想。

一开始还是由秦氏暗中组织,以搭乘“商船”的名义将有心移民的百姓送往夷州,后来索性每日至少有一艘可载五百人的大船,公然如同渡轮一般往返。人口骤然大量迁移流失,无疑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地方官府的赋税大减,徭役难征。泉州知府能不急吗?想要强行阻拦,无异于以卵击石,隐瞒不报更是欺君大罪。闻讯加以证实之后,最初接连数月急报楚帝,却都如石沉大海,从无回音。到得后来,心道连大楚皇帝都不闻不问,索性破罐子破摔的跟着装作视而不见,只好听天由命了。

大夏与南楚是南北对峙的两个乱世强国,两国皇帝好像早已达成默契似的,数年之间任由杨致放手折腾,居然没有给他占据夷州带来任何干扰。不仅是玲珑、江城璧、秦空云、秦骄阳等人觉得匪夷所思,杨致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杨致原想,若是夏帝密旨问询发难,大可以无赖到底推个干净。夷州是南楚属地,与您何干?为海上悍匪所据,与我何干?若是楚帝遣派水师前来讨伐,我还巴不得呢!正好让老子的新型舰队试一试手、开一回荤啊!

可惜两国皇帝都大度得很,不跟他杨致一般见识,反而令他不无遗憾。可想而知,夏帝只是迫于无奈才予以隐忍,楚帝自欺欺人的毫无反应,则是彻头彻尾的昏庸无能了。

从当初的山东外海诸岛到如今的夷州,驻军移民,设衙署官,以商为本,鼓励耕渔,重视匠作,轻徭薄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杨致愿意,距离自立为王仅有一步之遥了。事实上,在数以万计的部属心目中,杨致早已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海盗出身的一众部属,尽皆盼望杨致自立称王。江城璧也曾隐晦的劝说,不料杨致勃然大怒:“鼠目寸光!刚有了个稍为宽敞一点的落脚之处,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若称王,与跳梁小丑何异?与大夏迟早必有一战!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先生以为很有意思么?”

两世为人的杨致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从江城璧的背后就能看到数万部属的心思,绝对不能断了他们拜将封侯的念想。放缓语气说道:“世界何其大矣?为什么老是盯着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呢?先生不妨让大家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我杨致立誓此生永不称王,但属下兄弟们将来扬威海外,但有能者,皆可王之!”

杨致等于是有心让江城璧传话出去,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话在不久之后也会传入皇帝耳中。

称王?即便是再过几年,精心打造几支无敌舰队,夷州除了自给自足还有裕余,也没必要去惦记那个虚名。王者无须自封,不王而王才是最高境界!(。)

第41章 卫肃第246章 真的怕你第34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23 浪费可耻第319章 逼供(下)第258章 宁王(四)第88章 不算过分的想法第307章 爱来不来第9章 人祸第210章 天家无父子第308章 训斥第74章 闹剧第258章 宁王(四)第32章 定心丸第204章 要价第243章 召见第77章 无冕之王第248章 说媒第344章 突厥来使第89章 难题第176章 杀鸡给谁看第341章 变天了第166章 命脉第103章 暗黑大亨第329章 一炮双响第387章 报喜第98章 无需阻挡的快乐第45章 虽万千人吾往矣第191章 进关第322章 要么做绝第402章 杨大将军威武第14章 怀璧其罪第34章 生死对决第388章 你爹喊你回家吃饭第88章 不算过分的想法第168章 进展第357章 男儿自当重横行第289章 出了口恶气第372章 有大用的账簿第383章 出战第326章 年礼第239章 闭门羹第20章 黄金搭档第228章 夜有故人来第127章 相请第325章 举轻若重第283章 秦大少爷的好奇心第213章 最后的疯狂第350章 耐人寻味的拜会第151章 借刀杀人第353章 诱饵第182章 交底第11章 巨额赔偿第234章 尽在不言中第152章 登岸第46章 飞将军自重霄入第81章 奉旨讨债第146章 海盗股份有限公司第327章 可儿与玲珑第305章 马屁之王第213章 最后的疯狂第16章 妖孽第127章 相请第258章 宁王(四)第216章 一切从权第79章 吓唬人的圣旨第232章 些许薄礼第35章 鸡肋第100章 盛况空前第223章 无处躲清静第305章 马屁之王第401章 叶闯第41章 卫肃第359章 求救第332章 关心则乱第262章 旁观第364章 自荐第20章 黄金搭档第136章 笑红尘第302章 投其所好第311章 七喜之首第131章 以命做注第24章 求你做我姐夫第204章 要价第263章 偶遇第159章 心慌意乱第281章 我定的规矩第213章 最后的疯狂第82章 事事皆学问第264章 但求非敌第193章 迎驾第142章 狠时够狠第111章 邪乎第374章 销魂的朝议第229章 又见朱灵儿第185章 开胃菜第37章 忍无可忍第197章 伍趣三第96章 和平典范第201章 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