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马有失蹄(下)

自从弹劾奏折一上,所有大臣都知道后宫肯定会有所举动!臣出了问题自然只有皇后娘娘作主裁定,韩鑛能否坐住辅的位置当然还是要看皇后的态度!原先韩鑛跟后宫的关系不错,可病好之后却又屡屡得罪皇后娘娘,特别是他想限制后宫的权力差点搞得两者处在了对立面!在这个当口上,皇后会乘此除去一个不听话的辅臣,还是不计前嫌继续信任皇上留用的辅呢?!

文武百官中不少人都在考虑着自己的立场,保韩鑛还是顺带着也弹劾一把?虽然这只是两个选择,但是结果却是截然相反。从目前突然涌现的弹劾奏折来看,‘倒韩’事件肯定是有人在后边推动。大臣中郑三俊有大的嫌疑,因为弹劾奏折很多是刑部弄出来的,而监察御史们跟郑三俊又关系不错,只有他们能捣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韩鑛那边的人也不会坐以待毙,虽然现在声势对韩鑛不利,但内中的六位辅臣,至少有四人是站在韩鑛那边的。一旦在朝堂相争起来,还真很难说谁赢谁输,扑朔迷离的局势注定众人今夜难眠!

无论朝臣们怎么抉择,文华殿的朝议如期进行。不过早前告假的成基命仍旧没有出席,理由是老病复。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到齐了,象本次朝议的主角杨延麟,傅山,钱士升,韩鑛都成了百官的焦点!待辰时一到,百官按序进了文华殿,韩鑛虽遭弹劾,但仍旧还是辅,由他率着百官行上朝礼仪。当朝臣们三呼九叩俯身跪着的时候,大殿旁边传来略有点颤音的女声:

“众位大臣平身!”

正中的龙椅上空空荡荡,但在宝座的侧边搭建了卷帘,厚厚实实的遮住了坐在后边听政的监国皇跟皇后娘娘。

“谢皇上!”

“谢皇后娘娘千岁!”

“谢监国皇千岁!”

……

因为监国之事久远,此番朝议又极为仓促,鸿胪寺事先没有作安排,搞得朝臣们乱叫一通。众大臣都有些尴尬的站起身,等待有人出来说话!但韩鑛今日被弹劾,钱龙锡一向不喜欢出头,只有郑三俊看了看几个沉默的内大臣后出列道:

“禀皇后娘娘及监国殿下,今日文武百官汇集于此,不知娘娘召来所为何事?”

郑三俊是明知故问,他当然不好一上来就说怎么处置韩鑛他们! 这个辅的位置他也不是想了一天两天,自从他进入内后,就认为韩鑛他们太保守,对皇命过于盲从。郑三俊心目中的内应该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皇上如果做得不对,内就应该不予通过,这样能保证朝廷的决策正确。如今皇上病重,皇年幼登基,如果坐上辅的位置,就完全可以再现张文忠时代。郑三俊知道机会难得,这一次是韩鑛自己犯错,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此次弹劾事件,他或多或少的在推波助澜。

郑三俊说完,帘后传来皇后的声音道:“本宫收到辅韩大人的奏章,近来有御史就皇上遭鸩毒一事弹劾官员。事关臣,本宫为了朝政稳定不得不出来过问!”

郑三俊正是要这一句话,他朗声回道:“娘娘所言极是,那就请各位同僚直言!”

话方毕,有一人步站了出来,众人一看却是太常寺少卿薛国观,郑三俊赞许的微点了一下。

薛国观道:“臣太常寺少卿薛国观有折弹劾,由于顺天府伊杨延鳞,巡抚使傅山,辅韩鑛的失职,致使有杀手冒充江湖郎中进宫行刺皇上。臣以为,正是由于杨延麟贸然举荐,傅山不辨真假,韩鑛轻易相信导致出此恶果。古人云‘王犯法尚与民同罪’,为告诫后来者同样也为让百官引以为鉴,臣请严惩失职官员以正国法。”

薛国观的话让地下百官间响起了一片嗡嗡声,礼部尚书李标出言叱道:“薛大人此言差矣,别的不说,辅韩大人不熟悉医术,而郎中曾有几名医者验过,皆言其人并非骗。皇上御前神医傅山傅大人同意郎中为皇上诊治之后,韩大人方允许,试问,韩大人失职于何处?”

贺逢圣也道:“前来给皇上看病的郎中身怀医术,若单从诊脉治病,根本无法判断其人是否包藏祸心。皇上病重,臣亦求医心切。此时有人揭榜,又却非招摇撞骗之人,请之来诊脉乃人之常情!”

郑三俊眉毛一扬反驳道:“此人虽非招摇撞骗,却是另有阴谋!皇上乃大明之主,维护周全是重中之重,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有人失职又是什么?”

贺逢圣虽想给傅山他们脱罪,但郑三俊说得也不错。皇上遇险就是臣下的失职,怎么都要有人来承担责任。韩鑛作为辅,又参与其事,说他没罪倒很难讲过去。

郑三俊说完,后边的人言也正是拿住这点不放,使得支持韩鑛的人有心辩解却无从力。

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吵的不可开交。温体仁这边的人却乖觉的很,对于两派的争斗丝毫没有参与的意思。不过反过来想也是,无论郑三俊跟韩鑛两人谁得胜,对于温体仁他们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温体仁暗叹皇上病的不是时候,若能早点入,那么自己也有说话的权力而不是现在这般看热闹。

正感叹间,温体仁想起了昨日原本不是很熟的王洽跟他说的一番话。王洽虽在礼部作个郎中,但温体仁一直以为王洽是韩鑛那边的人,谁知他居然来说动自己,要保的不是韩鑛却是英国公张惟贤。当时温体仁虽惊讶但想了想,已然明白王洽的心思。

王洽是因为韩鑛做了辅,硬去攀了关系,为了能在京师有一个好位置他放弃了南京六部侍郎的空缺。但在京两年了,韩鑛丝毫没有给王洽机会。恐怕王洽心中早有怨怼,甚至已经在谋划其他的出路。现在韩鑛被弹劾,下台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王洽自然着急找另外的靠山。不过思来想去,王洽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朝堂里只有郑三俊跟韩鑛争辅,若自己能另外支持一人上位,那么好处是可以预见的。支持韩鑛的官员主要是吏部跟工部,郑三俊的拥护者则是在刑部以及督察院,户部应该是支持次辅钱龙锡的。如果英国公上去竞争,至少有兵部跟世袭的公侯们支持,特别是五军督府的提督们。再加上自己礼部的话,张惟贤任辅的可能性极大!张惟贤又是自己的老上司,这回该不该冒一次险呢?!

就在温体仁还在权衡利害的时候,朝堂的辩论已经告一段落。杨延鳞,傅山,还有钱士升都已经认罪,毕竟他们的责任太明显,地位也非极为重要,没有多少人帮他们开脱。现在攻击的目标是辅韩鑛,御史们弹劾韩鑛有罪,但定罪的却轮不到他们。现在他们等的是有人让皇后娘娘说出个定论来,可但垂帘的皇后在整场辩论中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听着朝臣各抒己见。

郑三俊方要起奏请皇后圣裁,又有一人出列道:“臣工部主事李逢申有折奏禀!”

郑三俊心中冷笑,这李逢申是韩鑛的门生,出来无非是为他老师说话。可惜啊,现在已有三人认罪,韩鑛是在劫难逃了!郑三俊这般想着,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了他的意料,应该说朝堂内的人大多都没有想到。

“微臣以为大明刑律乃太祖之定律文也,历代相承,无敢轻改。今刑部左侍郎钱士升审理谋逆案为国之大案,然不足半月便结案。行刺者何人?有无同党?为何行刺?都未详细查明而匆匆结案!钱士升知刑部已有数年,岂不知律法呼?如此仓促必然是有所维护,逆案中有数名朝臣失职,钱士升一不审问,二不拘押,唯见御史弹劾方自辩认罪,其心不言自明。钱士升与韩鑛相交甚好,他胆敢知法犯法,必是为了维护辅韩鑛微臣曾与二人相交,然此乃私情。今日朝议,微臣忠心侍君直言其事。请皇后娘娘圣裁!”

李逢申的奏称让满朝皆哗,郑三俊虽想有人扳倒韩鑛,但这李逢申乃韩鑛的门生,如此忘恩负义让郑三俊不禁流露出一股厌恶的神色。钱士升是愤怒异常,怎么也想不到平日相交不错的同僚居然落井下石。他站出来指着李逢申厉声道:

“你这无耻小人,往日我钱某人瞎了眼方与你相交!”

他转而面向朝堂道:“臣审理逆案草率,未能尽查案中细节,罪在微臣!然臣之心天地可鉴,绝非为了一人而蔑视律法。皇上病重,又出滔天逆案,臣是恐有动荡尽结案。若有人借逆案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祸害则深已!人心浮动于朝廷,大明不利,请皇后娘娘明鉴!”

此话说得声嘶力竭,一些朝臣不禁动容。但是犯了罪就是犯了罪,除了天开恩,大臣们说什么都是假的,一不小心还会扯上同党的嫌疑。

刚好又有一人出来道:“钱大人此言差矣,若每人都以此为借口,又有何人有罪!”

出言的是左庶丁进和,这无异于在朝堂中丢下一颗火雷弹。因为这丁进和也是韩鑛的门生,平日几人走得甚近。不想今日韩鑛的两个得意门生在危机时刻反噬,这让众人感叹不已。钱士升,韩鑛此刻已经心如死灰,低着头不再言语。丁进和兀自在那洋洋洒洒‘揭露’韩鑛的罪证。

“昔日刘辅在位之时,韩鑛居于其下。韩曾言刘辅不过竖,自己登科早二十年,羞于作其副手!又言‘皇上年幼,主事多有荒唐,朝野内外皆靠内!’如此等语!今韩鑛失责,皇上遇险此乃其一贯轻视之心所然,方给刺客有乘之机!臣这里亦有中书原抱奇弹劾韩鑛居家不法的折,此折已递交内!微臣以为韩鑛已不适再作辅,请娘娘圣裁!”

丁进和加直接了当,面对这样的指控,韩鑛颤巍巍的站出班来。他带着一脸的愤懑跪下道:

“老臣韩鑛识人不明,又犯失察之罪,老臣无颜再对各位同僚,恳请皇后娘娘准臣致休!”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局面,韩鑛的支持者们都怒视着郑三俊为的‘倒韩派’。在他们看来,今日的局面便是郑三俊的‘杰作’。现在韩鑛自己出面认罪致休,他们想出言论救都没机会了。

皇后终于道:“韩大人先起来,你乃内辅,本宫需听下三法司的意见!左都御史房可壮,刑部尚书张致,大理寺卿曹于汴你等以为如何?”

左都御史房可壮道:“辅韩大人在逆案中曾允许行刺郎中入内为皇上诊病,虽韩大人不通医术,然轻易放逆犯进宫确有失察之责!”

房可壮说得算是实情,刑部尚书张至自然不会逆流而上,他道:“老臣与房大人意思一致!”

曹于汴原本想着辩驳两句,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得道:“臣无其他意见!”

三司这么一说,已经是将此案定了性,韩鑛,钱士升瞬时变成了待罪之身。帘后的婉琴似乎并不急于落他们,而是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既然三法司如此审定,那么他们四人就不便再任官职,如何处置待有司写好奏折递交上来再议!只是如今出现空缺,日久了必不利于朝政。各位有何建议?”

郑三俊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道:“皇后娘娘明鉴,老臣以为可以由朝臣共举!”

“那好吧,顺天知府,诸位大臣以为何人可任?”【歪歪书屋论坛 yy5】

大臣们对望一阵后,中军府提督郑其心出列道:“臣以为巡城御史吴玉可任!”

郑三俊有些疑惑的扫了眼郑其心,他举荐吴玉,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嘛?!不过中军督府管着京畿一带,跟顺天府也会有些关连。这吴玉是第一个炮轰杨延鳞打开局面,给他个顺水人情也不为过!想罢,郑三俊道:

“老臣也以为吴御史可任!”

其他人都没有作声,他们想得多的是待会举荐辅会是怎样。吴玉为人还算正直,又是巡城御史,自然没必要挡人仕途。

“那就是吴玉吧!”皇后见没人反对一锤定音。

“微臣吴玉谢恩!”现在是顺天知府的吴玉慌忙站了出来,虽然举止还算从容,但旁人都看得出他内心的激动。有人下自然就有人上,也原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皇后又道:“傅山的巡风使乃皇上设立,原非定制,今儿就不议了!刑部左侍郎的空缺,又该何人补上?”

这一次郑三俊率先话了:“老臣以为太常寺少卿薛国观可担当此任,薛大人乃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曾任刑科都给事中熟悉律法,为人甚正,用为刑部左侍郎可让人放心!”

郑三俊提薛国观,不仅是因为他在这次‘倒韩’中出力,多的是因为薛国观一直就跟在郑三俊的后边。自从他入内,一些奏章建议薛国观的论调跟他基本一致;上次皇上让群臣自省,大多数人都向皇上写了谢罪折,只有薛国观一直跟着自己坚持到了后。现在有机会,他当然要将提上来引为助臂。

张惟贤出言道:“老臣也举一人供皇后娘娘参考,现任礼部郎中王洽,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阉乱时以右佥都御史遭罢,崇祯元年起用,能治廉一方。资格,能力,操守都足以任!”

他们两位内大臣提完,吏部尚书李长庚则提了刘之凤作为候选;温体仁似凑热闹般的提了王应雄的名字。不过朝堂上呼声高的还是薛国观,因为一来他本身为官还算过得去,二来他是由郑三俊提名,不少献媚的人自然会摇旗呐喊;张惟贤虽提了王洽的名,却并没有真的跟郑三俊唱对台戏,提名之后就再未言语;韩鑛那边的人虽然想要反对,奈何缺乏了领头人物,声势远远不及他们。后自然是以薛国观任命为刑部左侍郎而结束。

不过相对于辅而言,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皇后一说开始推举辅,下边的各派朝臣都竞相举荐,当然能被报上名的自然只有现任内成员。否则连辅臣都还不是,就想一越成辅,那是痴人说梦。内中,户部推举了次辅钱龙锡;兵部原有人想举荐孙承宗的,但考虑身体问题,后推举了英国公张惟贤;虽然成基命不在,但吏部仍旧推选了他;刑部的人早早就报上了郑三俊的名号,剩下的贺逢圣因为资格尚浅,他带着工部转而支持次辅钱龙锡。

向来廷推是由九卿及各地方到京督抚参与,当今圣上登基后,觉得廷推人数过少,便改由到场的内大臣、六部尚书侍郎、督察院四位左右都御史、五军督府的五位都督、六位各科都给事、通政司正副使、大理寺正少卿参与廷推,人数可达四十三之多。

从开始的推举来看,次辅占据着优势。但原支持韩鑛的人都知道,钱龙锡作次辅可以,要他做为辅领着内辅佐年幼的皇上恐怕缺乏魄力。成基命原本不错,可惜告病在家,今日朝中能跟郑三俊抗衡的只有英国公张惟贤。方堂上的倒韩行为,大多数人都知道是郑三俊从中捣鬼,特别是他居然买通韩鑛的门生,这让人多少有些不齿。是以,郑三俊虽然在内中资格老,但他们仍旧不愿他做成辅。

不过随着六部,督察院,五军督抚,六科都给事,通政司,大理寺的推举,郑三俊已经越过钱龙锡占据了第一位。主要是御史们手中有十票之多,而他们中有九票投给了郑三俊,加上刑部张致、范景文的两票,工部张慎言跟大理寺少卿有两票,郑三俊已经有了十三票之多。而排在第二位的人有些出乎意料,居然是英国公张惟贤。他拿到了兵部的二票,五军督府的四票,通政司的两票,以及吏部侍郎刘宗周跟刑部都给事李觉斯的一票共计十票。第三位是钱龙锡,他有户部的三票,工部的两票,贺逢圣跟李标各投一票,共计七票。没有到场的成基命有吏部的二票,五军督府一票,大理寺一票,只有四票排在了末尾。

此时除了候选的四个臣不能推举,温体仁跟王应熊、梁廷栋还尚未表态。郑三俊这个时候是志得意满,虽然还有三票未投,但怎么也不会全投到张惟贤那吧!他努了努嘴巴道:

“还有三位大人支持哪位臣,娘娘还等着看结果呢?”

郑三俊却不知,此时的温体仁心中正在翻江倒海。原来他以为自己可以作后的辅的决定者,谁知道现在郑三俊一路领先,就是自己将这三票投到英国公那,他们同样也只是十三票并列。如果同为第一,那么是不是会在他们当中再选过呢?再次选举结果又会如何?温体仁看了眼四周,现郑三俊不以为然的模样看着他们,而另一边站着的英国公却是淡定的站着,彷佛一切都胸有成竹。

温体仁寄希望于下次推举,他咬牙出列道:“臣推举……英国公!”

王应熊跟梁廷栋虽有些不明温体仁的选择,但仍旧跟他保持了一致双双投了张惟贤的一票。朝臣们显然被这戏剧性的一幕震惊了,郑三俊是惊讶得微张了嘴巴,他愣了一会后脸色变得铁青,指着温体仁他们三个怒道:

“你们……你们这是结党!”

温体仁反驳道:“郑大人严重了,那么多御史投了您一票,那你是不是和他们结党了?”

“放肆!”郑三俊正欲大骂他们三人,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转头对垂帘的皇后道:

“启禀皇后娘娘,六部中还有上任的刑部左侍郎薛国观未曾推举,现在就请薛大人投票!”

郑三俊话一出,众人都傻了。这投票的只有到场有权投,薛国观刚刚被皇后任命,一切都还没有交接。众大臣们都没有想到他,郑三俊提出来,那是因为现在他手中的一票直接关系着谁是辅。只不过众人以为,薛国观是郑三俊方提拔上来的,自然会投之以李,结果不想自知。

皇后还是一副很平静的声音道:“那就让薛大人推举吧!”

霎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到了薛国观身上。郑三俊是无比信任的望着他,仿佛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臣……臣……”

薛国观支吾着说了两句突然出列跪下大声道:“臣推举内大臣张惟贤为辅!”

“哇~”

今日朝堂的一切完全出乎了大臣们所预料的,薛国观后的言语让大臣们不顾礼仪的喊了出来。众人纷纷在私下讨论着到底生了什么事情,使得辅的选举一波三折。而郁闷的郑三俊此时完全呆住,这回他是连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当然朝堂上也有一些人已经开始在跟张惟贤道贺了,张惟贤礼貌的回应着。朝堂上又乱成了一锅粥!

“真是好热闹啊!”

皇后垂帘的地方突然卷起了帘,有人略带着讥讽的语气笑道。

朝堂下的百官都闻声望去,却现久不见面的方正华扶着一人,此人身着五爪金龙朝服,一脸威严的望着堂下。仔细一打量,如此熟悉的面孔,这不是当今皇上又是谁!

不管此时百官们什么想法,愣了一阵后,大臣们全都‘扑嗵’一声跪下道: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84章 钉子第68章 京察(上)第175章 遇见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89章 遣使第83章 扬州风波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88章 公主第131章 混水摸鱼第41章 会战第270章 伤兵第275章 争夺(上)第207章 接应第49章 买卖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94章 决不简单第194章 破城(中)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38章 朕是校长第74章 噩耗第75章 逼迫第187章 疑云重重(下)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145章 简单任务第131章 家事国事第318章 双管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24章 朝鲜局势第56章 退兵(上)第213章 阴招第97章 二审定案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40章 选择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249章 消息第139章 呼啸而来(下)第27章 出航第143章 新建船厂第55章 压力第62章 酝酿第59章 损兵折将(中)第2章 是梦非梦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01章 当头一棒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70章 京察(下)第36章 角逐第9章 改革开始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57章 心事第260章 召回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128章 远方客人(上)第25章 驿馆闲谈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319章 待命第72章 南辕北辙第169章 后宫听政第68章 太原第204章 计划有变第220章 恶斗第223章 郁闷女真(上)第70章 河道第318章 双管第23章 眼泪的威力第297章 报纸第8章 阉党尽除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264章 两位国公第113章 畅所欲言第295章 舆论分化(下)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88章 公主第56章 烦人的兵制改革第230章 皇太极第276章 争夺(下)第240章 选择第66章 出发第109章 年内计划第150章 逼敌来攻第192章 兵临城下(下)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215章 整军再战第62章 酝酿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138章 呼啸而来(上)第58章 为难第236章 转机第137章 两向夹攻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48章 率兵拦截第130章 醉有应得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