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十年已经过了一半还多,因为明年是外察之年,所以很多地方官都卖力的进行土地丈量工作。内阁早就发文到了地方,明确说了今年吏部的考核将会以丈量土地的效果为依据,不由得下头的官员不卖力。而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是让地方官员拿自己治下的耕地来跟万历十年的鱼鳞册对比,多的土地是怎么多出来的,少了又是什么少的,需要一一列清楚。

这次核查地方官员的政绩我没有让户部的人去做,而是让王承恩的捕风营在外头打探消息,宫里则是司礼监的内侍们一一核对官员提交上来的奏折。如果有出入不对的地方,则转交给都察院,让巡察御史们去官员的麻烦。在打了几个出头鸟之后,地方官员哪还不规规矩矩的丈量土地。

当了有了全国的耕地数量不是就解决问题了,我也不能学着后世的雍正皇帝一样,依靠强大的君权来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因为明代跟清代有些不同,清代雍正时期才是到了**的顶峰,皇权能够确保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我现在所处的时代,天下读书人保持了极好的优良传统,即使是皇帝旨意,如果他们认为不对,那就会前赴后继的跟皇帝对着干!

为什么朝廷也会怕天下读书人呢?

那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普及不高,想想在一些村庄县城,懂得识字的也就那么几个读书人,他们往往能够影响着当地所有老百姓的看法。毕竟识字的先生比他们说得有道理多了,至于朝廷的法令则可以推到奸臣的身上,就好比大戏里头唱的那般。且不说他们拥有涂抹历史的能力,光他们在地方的深远影响力就足以让人忌惮三分。

想必天下的富人们也是依仗这个,赌我不敢在明年实行新的纳税制度!

我当然不会自持君权强行改革,而我要做的就是在改革之前分化他们,让天下舆论先行,朝廷的改制在民众的呼声中推出。我掌握的自然是独此一家的明刊,有了舆论的喉舌,事情总会变得好办些的。

关于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我跟铭心堂的各位主编进行了沟通,铭心堂现在的主编是张岱,张采,张溥,人称明刊三张!鉴于外头不少传言,说是进了铭心堂就等于中了殿试三甲,这给很多读书人诟病。婉琴上次提醒过我一回,所以明刊很久没有提拔新人进来了。原来的揭暄、朱舜水、吴伟业等人都已经中进士出去为官了,揭暄可是让我很为难,他可以说是难见的博才,对军事有独到见解,对天文数学也很有造诣,最后我还是让他自己选择,结果他决定先去一心学院,然后再到地方磨练几年。至于朱舜水则给郑三俊要走了,因为对日本的贸易越来越大,郑三俊问我要人,我立马想起了朱舜水。李梦辰去了浙江做许誉卿的帮手,吴伟业则给我发配到地方做县官磨练去了。除去一个年纪还较小的王夫之,只留下三张跟顾炎武作为长驻主编。

这种趋势的变化,让我将铭心堂不知不觉中由半官方的机构转变成为了朝廷机构。让铭心堂按照翰林院的标准设置品级,以后的主编也将由新科进士中选拔。王夫之算是铭心堂最后没有官职的主编了。

有时我想起明刊出现这么多年了,民间却仍旧还没有出现另外一家打擂台的报纸。也许他们还没有想明白,报纸上是可以做些广告来换得收益的。自己承当发行则是要负责所有的成本,这种亏本的事情即使有人想到,也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投入。虽然还没有出现,但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现,我是不是应该先弄个《大明出版

条例》什么的以防万一。

刚想着这个事情就进了铭心堂的大门,见到我来,几个主编自然放下手头的工作前来行礼迎接。

“好了,都起来吧!”我一挥手径直进了里头落座。

“谢皇上!”

待众人都依次落座了,我才问道:“朕也蛮久没有来铭心堂了,这个月的明刊写好了吗?”

“回皇上,已经写好了!”为首的张岱赶紧从自己书桌上拿起这个月的明刊样稿给我过目。我摊开看了一下,上头除了一般的朝廷公文任命外,主要讲的是关于驻兵改制以及今年治理黄河的情况。

我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份样稿,几个主编松了一口气。我放下样稿,转而看了眼坐在末座的王夫之道:“而农,朕没有让你去参加今年的科举,会不会怪朕偏心啊?”

王夫之连忙道:“微臣不敢!”

我呵呵道:“你年纪都还小,现在中进士太过锋芒了!”

王夫之却小声嘀咕了一句道:“那黄宗羲还不是年纪不大?!”

张岱他们几个瞪了王夫之一眼,示意他别乱说话。王夫之十来岁就进了铭心堂,跟黄宗羲几人年纪相差不多,而且能进铭心堂的人各个都自负才学,自然不甘人后,有意无意之间也是存在着比较。王夫之的话虽小声,但我还是听到了,笑道:“正是因为黄宗羲出去的年纪太小了,锋芒太露才有后来的事情!朕希望你们能在铭心堂多学点东西,要历练的话,朕有大把的事情等着你们去做。忠清,你可明白?”

顾炎武想不到皇上会转而温言宽慰他,老实说,他心里跟黄宗羲比较起来当然有些不舒服。黄宗羲虽然大他三岁,可他们是在同一年中的进士,而且顾炎武还是状元,但皇上偏偏把黄宗羲放出去任职,把他这个状元留了下来,多少让他心里有些想不通!不过今日听皇上这么一说,顾炎武隐约中感觉得到皇上是故意这么安排的。不过再想想,顾炎武也就释然了,崇祯四年的状元张岱不也还在铭心堂嘛!而早他三年的状元曹文衡现在已经是官居从三品的参政,明年外察只怕又会再进一步,直升布政使了!要真说不平衡,只怕他们的头儿更加不平衡,但平日却没有看到张岱有丁点表现。看来这养气见识,自己还差的远,这人与人是不能太过着相于去比较!

听到皇上想问,顾炎武抛却杂念,忙回道:“微臣明白,这是皇上爱护臣等!”

“嗯,你明白就好,你们的路还长,不要太顾眼前,只有真正学成一身治国本领,朕才会重用你们!还有你们三个姓张的主编,都是崇祯四年的进士,朕把你们扣住在这,会不会心怀不满啊?”

张岱等人见皇上又问他们,赶紧道:“臣等不敢!”

“有什么就说什么,朕可不信你们一点想法都没有?!”

张岱苦笑道:“皇上这么说,微臣再否认就是欺君了!想法也是有一点的,但是微臣几个知道自家事情,于经济一道不甚精通,着于地方事务未必就比别人做得好,这些年倒也安心于铭心堂。”

“呵呵,这就对了嘛!朕要听的就是心里话!让你们几个堂堂在状元放在这是有点委屈了你们,但是明刊对于朕很重要,朕也需要一群跟朕同心的人为朕打理,所以才一直将你们留在铭心堂!”

跟皇上同心!听得这句话,三张心里一阵激动!

我指了指顾炎武他们道:“他们两个就不说了,朕以后再安排。至于你们三个,朕也明白对你们说,朕是要将你们长期留在这里任职。当然了,朕也不会亏待你们,京官也好,外官也好,都是三年一

考,朕也让你们跟他们一样,三年一考,合格的话朕也同样升你们的品秩。你们觉得怎样?”

张岱他们几个连忙伏地道:“谢皇上恩典!”

“起来吧!”

张岱他们几个心里更是激动不已,如果说做官自然是在京城里头做官的好,而且铭心堂没有更多的担责,却又经常跟皇上见面打交道。现在连升迁的问题皇上都解决了,可以想象这几乎是一些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位。

各个都给了糖果,现在到时候谈正事了!

第173章 再起争执第45章 计中之计第166章 苦等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89章 秋赋时节第273章 反应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155章 改行建庙第228章 善后处理第139章 战果辉煌第103章 再建二军第81章 夏季攻势(上)第38章 朕是校长第60章 收获第153章 五点要求第65章 唯一合格第258章 册封第127章 不经意之间第129章 对酒当歌第6章 额哲归国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310章 茶乡武夷第239章 整顿第19章 大同会盟(上)第65章 预谋南巡第105章 疑点难点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76章 知己难求(下)第29章 忧天杞人(上)第174章 傅山归来第295章 舆论分化(下)第163章 困扰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2章 是梦非梦第72章 南辕北辙第311章 乱子第257章 团聚第182章 两头敲打第132章 兼职说客第9章 新任御史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1章 年前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313章 观望第54章 险胜第53章 不变之局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05章 非我族类第55章 压力第281章 问题(上)第71章 变数第183章 君臣暗斗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24章 高手第79章 朝议第198章 屠戮(下)第163章 困扰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249章 消息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77章 峰回路转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难第114章 预设奇兵第162章 法不责众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117章 未雨绸缪第275章 争夺(上)第20章 大同会盟(下)第76章 风雨欲来第25章 廷训第263章 变革之年第63章 各自息兵第311章 乱子第60章 收获第41章 会战第138章 悉心运作第126章 人尽其材第247章 反攻第25章 驿馆闲谈第219章 填土作战第63章 杀伐第150章 注定的缘分第55章 压力第87章 朝鲜使者第202章 算计(上)第173章 听案(下)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77章 朕不许你死第272章 热闹第33章 锦州城内第92章 结盟第154章 利益抉择第222章 惊秫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30章 忧天杞人(中)第174章 判决第98章 广宁之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