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臣子的无奈

方正华进来的时候,我正尝着秀儿炒的小菜。因为还是早春,天寒地冻的要喝点酒暖身。秀儿自告奋勇的去做了几个家常菜,一尝之下,果然手艺不错。秀儿见我高兴,也在旁陪着我用饭。

“哦,是当地的父母官,好让他们进来。”

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在外等了许久,心里很是忐忑。圣驾到平原府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邸报上也只是说皇上出巡,不用接驾。自己想着不用接驾,那也少了一事。不想越是怕麻烦,越是惹上身。几个侍卫来传旨时,任是把全府官员都吓出了冷汗。不仅什么都没有准备,就是平原府现在的情况,皇上会满意吗?不过由不得他们瞎想了。

“宣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觐见!”

两人随着公公进了御营,只见里面一个身着明黄便服,面如冠玉,带有些文气的年轻人,正在浅酌,旁边还有一个婉约的女子相陪。他们正待细看,那年轻人抬头望向他们,那双眼神彷佛说不出的锐利,吓得两人一个激灵,马上跪倒在地上。

“臣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你们就是平原府知府何从,代县县令程豫?嗯,有两年没见了,上次陛辞的时候,有好几百人,朕也没有逐个接见。你们是哪年的进士?”

“臣何从是天启三年二甲七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原任延川知府,后改任平原。”

“臣程豫是皇上元年恩科三甲十六名,任代县县令已近三年。”

“居然还有个是我朝的进士,嗯,不错。朕见到你们也很高兴啊!”

“能仰见天颜,是臣等荣耀。”

“不说这虚话,今日朕路过这,顺便看看你们治理的政绩如何?特别是关于田赋的改制,这关系到民生,马虎不得。”

何从首先应道:“皇上,臣等明白。山西至从旧年开始赋税改制,巡抚袁大人便要求臣等事无巨细把田赋改制理清。如今平原府改制前有税田一万三千两百余顷,经臣等详查,改制后,有税田两万一千三百顷。测量土地已在旧年内完成,今年便可按皇上的新税法征收。”

“你平原此处一年能交多少赋税?”

“臣计算过,平原府亩产较低,属下等田,每亩征收三升三合五勺,官价折银三分三厘五丝,共收田赋七万一千三百五十五两,加上市税,盐,茶,马税约在十万计。”

“嗯,看来你还是很称职,好好办差,朕不会亏待你们。此处靠近蒙古,想来不少人走西口吧!你们山西的晋商很是有名,这要好好扶持下,弥补产粮的差异。百姓是大明天下基础,你们可要好生照顾,不可伤民。”

“臣谨遵皇上教诲,平原土地薄产,百姓都以四处贩卖为生。不想能入皇上圣耳,此为山西商贾之荣。”

“好了,不说了,你们下去吧!朕的一干用度,你们都不必操心,你们做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

“臣等告退。”

何从与程豫躬身退了下去,对于他们的报告我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我第一次询问地方改制的情况就有好消息,真是个好兆头。

一高兴,我忍不住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皇上,”秀儿开始给两个臣子叫娘娘,羞得不行,过了好一会才适应过来。“秀儿觉得那个知县倒有话没说,家父以前也任过知县,经常彻夜难眠,做个好官没有这么好当的。这知府报喜不报忧,皇上可不要给人蒙蔽了。皇上出巡,不就是为了了解实情吗?”

我一想也是,每每改制哪有这么简单,下边的官员见到上司,皇帝哪敢说什么苦处,都巴望着报些政绩得到赏识。看来自己心急了,对于地方的上的事情都是巴不得立马见效。居然也犯低级错误,这样一路走去,得到的全都是虚假的情况。

“幸好秀儿提醒,不然朕这次出巡可要白来了。”说着,忍不住亲了她一口。惹得秀儿一声惊呼,似喜似嗔的白了我一眼。

“方正华,你去把代县县令叫来,其他人就不要惊动了。”

帐外的方正华应了声,便去传旨。刚想回府衙的程豫,心里也是乱糟糟的,刚才陛见,他哪敢多说一句话。虽然他不认同何知府的话,可人家是上司,怎好在皇上面前反驳。眼看就要开春,这地没人种,如何来的税呢?!正当程豫还在头疼的时候,只见远处来了几个人,为首的居然是刚才唤他们进去面圣的公公。

“前头可是代县县令吗?”

程豫连忙应道:“卑职正是,公公有何吩咐?”

“皇上口谕,召你觐见!”

“阿,臣遵旨。”程豫马上跪下听诏。

“快起来吧,皇上还等着呢。”

等程豫诚惶诚恐的进到御营里的时候,只有皇上一个人坐在虎皮大椅上,原先陪坐的娘娘居然在收拾碗筷,看得程豫乍舌不已。行完礼后,程豫笔直的跪在地上,他不知皇上再召他来是什么事情,不敢先行出声。

“程豫,你起来回话吧,朕看你是个实在人,代县地面,朕来的时候让侍卫去打听过了,去年过冬,你一直在外头忙着察看乡民,你代县没有冻死人,这是你的功劳,看来圣贤书没有白读。”

“微臣寒窗十载,圣贤之言铭记于心。臣忝为县官,不敢不护着一方子民。”

“嗯,此番找你过来问问山西平原府的情况。”

“请皇上询问,臣知晓的,一定如实禀奏。”

“先前知府所奏属实吗?太原府一年能收十万白银上来?你可要实话对朕说,朕此番来这不是为了责罚你们,而是朕要了解下边的实际情况如何,你该还记得你们在皇极殿,朕对你们说的一番话吗?”

程豫陡然想起皇上那时严词意切的话语,躬身又叩倒方道:“臣岂敢不据实回奏,何知府先前所言,从代县来看,几乎属实,代县丈量田地后所得税田有大幅增长。比例与平原府相近,臣推知何知府所奏乃实情。”

“那十万之数呢?”

“此事容臣禀奏,去年末,知府召集平原八县的官员,就是为了这要缴纳的税额。平原府虽有田地,奈何耕作者只有十之四五,所受赋税已然不足,府台大人便商议增加其他税收,以补田赋不足。为此,商家们也闹了几次,都给府台大人赶了回去。这些小商小贩,往南走北的谋生,也是够个糊口,再科以重税便是涸泽而鱼。微臣以为不可!”

“怎么只有一半的人耕地?!”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语气有些严厉,顿了顿缓和下声音方道:“其他人都做什么去了?”

“皇上,自万历年末,各省府都有加税。北边土地较为贫瘠,但田税仍旧增加,许多耕农无以缴税,便给官吏收去值钱物事。成了破落户的流民,偷鸡摸狗无所不为。连着耕牛多被盗卖出境,也有官吏牵走耕牛抵税,无牛所以无佃。此是原因之一。另外,本府马户差役苛急,被报之人,不堪苦役,因此先卖牛弃其地,时间一长连人也逃走了。人户逃跑,则田无主人,所以弃耕。但人虽去而税粮仍在,则坐赔于本户,如户不堪赔,则又坐赔于本里,或坐赔于亲戚。这些被坐赔牵连之家,家境稍富者尚能代之补交,而贫穷者无力赔偿,则也只能弃户而逃。这就是村落为墟、田亩尽废的缘故。”

“那你既知晓,怎不组织百姓复种农田,如今税收已然不高。”

“朝廷天启年间屡屡增税,百姓对官府之言难信其一,再则,不少乡坤私下造谣,官府知晓也难以禁止。最末便是县里财政困难,耕农无牛,县里也无钱购买。如今新税之后,乡坤富贾对县上之事也不理会,往年义仓,县学都靠他们乐捐,现今几乎没有。县里拿不出钱,田赋又是定制,所以只能从别的地方增税。”

我听了不禁心里堵了一块东西,国库每每亏损,地方哪知更是不堪。要想免税,可朝廷又支撑不过来。北边还打着战,陕西又是灾害连年。

“地方就没有办法吗?这可怎么办!”

程豫知道自己说得太严重,把这年轻的天子惹急了,继续奏道:“臣以为朝廷,及其他各省盯得太急,只要皇上给些时间便可让百姓回来种地,新税改制确实让税收增多,只要能把这钱用于恢复农耕,臣相信两三年后,便可富庶起来。”

“两三年?!要是能治理好,朕有何等不得这两年!只要你所说属实,朕便免你这山西两年多收的税额。”

“臣以身家性命担保,句句属实。”

“好,你就任平原府同知,仍旧在代县,代县好了你再调任。这事朕会知会吏部。何从那,朕也会让人给他旨意。你好好办事,朕会为你作主。”

程豫没想到自己一番话,陡然升了两级,一下子做到了五品的同知。迷迷糊糊有点不敢相信,好容易才定下神来。

“臣谢皇上天恩,臣定当治好代县。”

“嗯,至于免税的事,等我到了太原跟袁继咸说,全省统一来。”我停顿了下,“对了,其他地方情况你了解吗?”

“臣别的地方不敢说清楚,但北边的州县,臣以前还到过,其中情形比起实行新政行省而言更是凋敝。”

“据实奏来。”

“臣尚未登科时,在各省多有走动。下边百姓不堪重赋多有逃亡,大片田地抛荒。富庶之处尚可维持,贫困之地却是捉襟见肘,县公又多属贡举出身,日暮途穷,难有晋升的机会,因此多以贪得为念。而且衙门弊多,这些官员也自知无力去其积弊,因此日操鞭扑,设法扳坐,只求粮完,哪有工夫去顾及人户之逃、田亩之荒呢?甚而至于有告理者反遭毒打,所以百姓虽怨声载道,但都不敢出声。长此以往,不堪重负的百姓,只能卖子鬻妻,逃亡他乡。而遗留下来的逋欠,又被加之于其宗族、亲戚头上……此外,不少污吏为中饱私囊,或为迎奉上司更是巧立名目,苛捐杂税多入牛毛。几年间,百姓造反者,都是因为如此。”

听了之后,我感叹一声,原想着只要这样国库保持这样增收,过了两年便可跟满洲人硬拼,即使是一拚一个,也可以把满洲给夷平,没想到的是大明内部却是矛盾丛丛。

“难得你敢跟朕说实话,不愧是朕崇祯元年的进士。这里有个专用的奏折封印,以后有什么关系到民生吏治的事,可以直接写折子,盖上封印交与驿站传上来,这折子可是内阁都不能看,直接到大内的。你下去好好办差,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我顺手把奏折封印给了他。这个主意是我借用清朝雍正的办法,因为如果搞个盒子什么的,容易发现,也难于传送。于是我让尚宝监做了几十个特别的封印,每个印皆有不同,用以对应一地。只要写好折子,贴上封条,盖上封印便是一道密奏。驿站之人凭印鉴送折子,任何官员不得截留。

这个密奏的威慑力比那些锦衣卫还强,他们做官的就不敢官官相互,谁知道哪个手里有密奏之权的?见面嘻嘻哈哈,说不定转身就上折禀报了。这个办法还可以解决王承恩他们不能详细打探官员内幕的缺点,使得朝野内外的消息我都可以打探的到。此番出巡,我特地用来给那些信得过的地方官。

专奏之权!

要不是皇上还在上头,程豫估计就要跳起来大笑几声了。这样的恩宠,大明一千余的县令里面自己是头一个。程豫强忍兴奋行完礼告退出来,脚下象踩着棉花一样,一高一低地回他的县衙去了。

第285章 构建平衡第258章 册封第61章 援兵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56章 烦人的兵制改革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64章 暂时的宁静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43章 宁静辽东第189章 通州之乱第278章 决裂(上)第191章 快刀乱麻第120章 另起炉灶第288章 重点在南(下)第61章 提前的叛乱第89章 遣使第107章 作壁上观第297章 报纸第102章 处理结果第265章 分工第148章 都是聪明人第304章 复职第53章 不变之局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294章 舆论分化(上)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89章 遣使第81章 行路难第118章 热闹诗会(中)第96章 过河棋子第289章 官商第235章 成效第247章 反攻第197章 屠戮(中)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72章 谁在得益第115章 吃亏买卖第181章 会盟之行第59章 归来辞去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98章 愈演愈烈第132章 一场虚惊第8章 南粮北调(上)第32章 没事瞎转第229章 该给的才给第286章 回京任职第176章 揭破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90章 说服第94章 决不简单第15章 整顿后的三营第222章 惊秫第154章 乐极生悲第112章 演习开始(上)第163章 困扰第272章 热闹第83章 扬州风波第201章 另类策略(下)第127章 物尽其用第34章 秀儿进宫第215章 整军再战第85章 女真内政(上)第185章 明荷战争(中)第108章 两个阴谋第86章 女真内政(下)第4章 出宫第51章 进退两难(上)第228章 善后处理第116章 意外耽搁第1章 谋而后动第190章 最后的对话第199章 另类策略(上)第235章 成效第312章 将计就计第18章 皇权造势(下)第55章 压力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97章 广宁之失(一)第111章 攻占双方第22章 余尘未了第124章 敛财大计第40章 袁崇焕的选择第40章 北伐第159章 朵喀一战第276章 争夺(下)第137章 突围而出第162章 运粮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183章 结果一样第99章 难以兼顾第34章 秀儿进宫第26章 算计第182章 比试第93章 风花雪月夜(下)第289章 官商第108章 操炮之术第14章 修不完的内政第134章 中央银行第289章 官商第100章 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