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树也是练过的,自然有几分眼力,一下就察觉出这个赵澄宇也是个难得一见的高手,所谓出手如风不外如是,当下就留上了心,心道自己这个学弟怕是遇到对手了。
而周文的身体却是不见如何动作,凭空就向后移开了半步,手中也是一拳递出,目标竟是对方如风而至的拳头。
这是摆出了以硬碰硬,以刚对刚的架势。
要知道八极拳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是从少林武功演变而来。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普遍追求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的风格。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
八极拳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爆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是北方最具代表性的硬派武功。
而赵澄宇将军性烈如火,这套八极拳在他手上更是平添了几分刚猛威烈之意。
在看到周文同样是以硬碰硬的一拳之后,心里不仅冷笑,就是与他相同境界的高手,在遇到他的开山破海的汹汹拳意,也要退避三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居然敢硬刚,不给你点儿苦头吃吃是不知道老子的厉害。
当然,这时他也看出了周文也是个高手,就不再留力,就想一招就将眼前这可恨的小子打得立足不稳,后面的攻击自然就可以连绵不绝,让这小子跪地求饶。
“碰!”一声轻响,两人的拳头在空中撞在了一起。
这一拳相碰,就如两股疾风相撞,观看的众人心里都是一紧,都怕有人受伤。
却见两人在两股力量的对撞下,竟是半斤的八两,谁也没有后退半步。
而赵澄宇的左手拳又带着疾风而至,周文同样是以左手相迎,出手后发而先至,丝毫不落下风。
只见两人在场中不退半步,竟是硬桥硬马地对打起来,拳风呼啸,身稳如松。
赵澄宇呼喝有声,周文却是闷声发力。
两人交手不过一分钟的时间,观战的众位军官却是觉得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都是看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却见赵澄宇突然一声长啸,脚步移动如趟泥,手上是疾风暴雨的攻击,脚下也用上了八极拳法中的搓踢。
所谓搓踢,就是脚不过膝,主要攻击点落于对手的膝关节以下,以踢和绊破坏对手的重心,用不强的劲力巧妙的达到击倒对方的效果。算是八极拳中手脚并用的妙招。
而周文却仿佛是一块在风浪中屹立不倒的礁石,任你风吹雨打,狂狼飓风,我自岿然不动。
只是见拳出拳、见脚出脚,每每后发先至,将赵澄宇的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挡在身前。
赵澄宇自武功大进之后,在军中已经难遇高手,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子居然如此难缠,不觉越打越是性发。
当下拳风一变,一双手臂便像是活过来一样,拳、掌、指、肘无不运用自如,戳、拿、点、打都是杀招,招式更是见缝插针,有隙即钻,但刚猛的力道却是不减半分。
而周文依然是招招对攻,以力降力,但是招式上可就没有对方那么多的底蕴,反正任你招式纵横,我只一拳而去,气势上却是不落半分下风。
其实按照周文气劲镜的武功境界,即使是用以力破力的招式,也能很快就占据上风,稳稳压住赵澄宇一头。
但一方面他是对这位抗日英雄心存敬意,不愿落了他的面子。
二来是知道这位将军对自己心存芥蒂,有心让他痛快地打上一场,把胸中不忿之气出了。
最后则是见猎心喜。
要知道这个赵澄宇将军的拳法,是周文穿越以来见过的最刚猛霸烈的武功,甚至比妙花师兄的少林拳法还要刚烈几分。
难得遇上如此高手,周文自然不愿以境界压人,他也只留几分内力用于自保,出招却是用上了自己被佛珠改造后变得有些变态的外力。
当然,由于周文的武学底蕴其实就是个半吊子,没有人家那么多的招式运用,只能利用自己异于常人的感知力来洞察对方的出招,要想凭招式占据上风,就有些难了。
所以他说是抢攻,其实也就是被动出招,只是力量和发力技巧上高过对方,而且武当心法自然流转,出招速度上就快了对方几分,这才保持住不胜不败的局面。
而赵澄宇将军却越打越是心惊,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竟然是个如此深藏不露的高手,而且他还有种感觉,这个小子怕是还留了几分力,难道竟然是当年师傅说的气劲镜高手?
要知道气劲镜这个境界,就是他师傅也没达到,更不要说见过。
只是知道这种高手已经达到了气劲合一的程度,不但内外力都运用自如,更难得的是能够自行换气,招式更加连贯持久。
他现在就有些骑虎难下了,要是这小子真是气劲镜高手,那老子怕是最后打得脱力,而这小子还依然气定神闲,那可变成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一世英名不保了。
但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赵澄宇,虽然心里暗暗叫苦,倒也不至于就乱了方寸。
只是他出手猛攻的时候,就开始细心观察周文的招式。
这才发现眼前这个小子就特么是个半吊子,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招,走的是六合拳的套路,招式也用得连贯自如、内外合一,但却是没学全,只是占着出众的反应与速度与自己战了个不上不下。
其实六合拳与八极拳的真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两种拳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八级之中也含六合。只是八极拳的拳意更加刚猛,招式更加爆烈,而六合拳则讲究内外合一。
当下他就想到了一招,却是八极拳的一招绝技,唤作“靠山贴”。
而六合拳中也有相似的一招,叫做“铁山靠”。虽然两者都是近身用肩部撞击敌人,但八极拳的八极弟子们习练“贴山靠”时,常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靠墙、靠树、靠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