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艰难年代

经过小树林断断续续的话,谢晋元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顿时瞠目结舌。

小树林老家在河南信阳,那个地方号称粮仓。村里老人口口相传的历史中,即使再饥荒的年代,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大量饿死人的事情。因为山上、水里都能找到很多能吃的东西。但是这两年,这里陆陆续续出现了饿死人的事情。很多人开始逃难。但是,很多路口都有人把守,逃难的人被抓到就遣送回去,不许离开自己的村子。

幸运逃出来的人告诉小树林,去年地里的庄稼收成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有些人组成了收粮食队伍,自称是上级派来的,他们把所有村民家中粮食搜刮了一个干干净净,全部装进集中的粮仓里。所以,很多人被饿死了。小树林的父母也是那样被饿死的。

然后,这些又要大炼钢铁,四处征调村民上山砍树。小树林的哥哥,就是被征用去上山伐木。哥哥和许多人一样,饿的皮包骨头没有力气,不慎掉下山摔死了。

“谢师傅,你说,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啊?”小树林又问道。他想不明白。

谢晋元同样不明白,他只有保持沉默。

小树林哭着说:“谢师傅,不是说现在是新社会,打倒了地主资本家,人民当家作主吗?那些人为什么有粮食不给大家吃,宁可把大家都饿死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谢晋元无言以对,对于小树林家里的遭遇,他的心里也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说:

“小树林,你说的这些,不会是真的吧?你的老家既然在旧社会都没有饿死人,新社会怎么会饿死人呢?”

小树林说:“我听逃出来的那个老乡亲口说的。他说好多和他一起逃难的人都被抓回去了,他自己都是死里逃生。他不会骗我的。”

谢晋元无奈了。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里面肯定隐藏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超出了自己这个普通锅炉工的理解。谢晋元只好安慰说:“现在你家里的人已经没有了,就剩下你一个人,你就应该好好活着。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家就断根了。断了香火,可是不孝啊。”

好不容易将小树林劝说安慰的平静下来。结果,整整一天下来,谢晋元的心情都很沉重,纠结不安。他从小树林的事情中,联想到自己的山东老家。不知道老家的人民公社,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事情?自己的大哥和妹妹还在老家呢。在这样无法理解的事情影响之下,他无法安心,于是就想到去找胡亮开示,请这个睿智的人来指点一下自己。

胡亮住在另外一栋楼里。听说他也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这是第一次拜访首长,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把妻子兰妮儿做的山东煎饼带上。

听到敲门声,胡亮开门,意外的发现是谢晋元来了,就热情的招呼他进来。谢晋元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子。女人白净漂亮,举止大方。但是让谢晋元感到遗憾的是,这个女人是近视眼,戴眼镜。

胡亮对妻子介绍说:“淑芬,这是厂里的谢晋元。我俩解放前就认识的老朋友。晋元,这是我的妻子,昨天刚刚从北京过来,带着儿子来厂里探亲。”

谢晋元递过来一包煎饼,说:“大嫂好。这是芝麻煎饼,我山东老家的特产。”

“谢谢。”淑芬矜持的接过来。

“好了,我俩有事情要说。你去忙别的吧。”胡亮摆手将妻子赶走。男人之间说事情,女人不便参与。这是中国特色。

二人落座,胡亮给谢晋元倒上一杯白开水,说:“小谢,我不喝茶。家里只有白开水。”

谢晋元心不在焉的说:“不用。”

胡亮问道:“小谢,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谢晋元点点头说:“是的。有些事情我想不明白,想请首长指点一下。”

于是谢晋元说了小树林家里的事情。然后把当时小树林问自己的问题端出来,问道:

“胡厂长,我听党的教育,不是说在新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什么公社有粮食不给大家吃,很多人都被饿死了。这是为什么啊?”

胡亮闻言,沉吟不语起来。他没想到谢晋元会问道这样的问题。他心里为他高兴。一个普通的工人,终于不再把眼光盯住鼻子尖上的一点事情,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这表明谢晋元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不过,到底还是水平有限,无法理解这样的国家大事。

胡亮不仅仅是一个军工厂副厂长这么简单,他的妻子在**部门工作,父亲是军队高层,他的战友也在国家部门工作。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来源。他知道的事情比厂里其他干部都多,当然比谢晋元这个锅炉工知道的更多。

国家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了“***”的口号,确定了争取在十五年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个奋斗目标。并且,要从当下做起,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一千万吨。

这些事情,胡亮都知道。他还知道,为了打实现钢铁产量翻一番的目标,很多地方都在搞全民大炼钢铁,有的农村甚至出现砸锅卖铁。有的农村干部甚至喊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虚报粮食亩产量。

他也感觉到,国家出现的这些事情,有点像当年红军中出现的左倾冒险主义,但是,国家提出的十五年赶超英国这个目标,实在是激动人心。当有人问道,这个目标是不是确保能够实现的时候,有个领导曾经说过一句话:要相信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胡亮心想,或许,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吧。

他还知道,国家现在很多地方遇到了饥荒,20多个省区大面积旱灾,受灾范围之大是是近百年少有的。

他还知道,国家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民生物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在许多地方,浮肿病、肝炎等营养不良疾病的人数也在增加。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

但是他不知道,在河南信阳这个没有遇到灾荒,不缺粮食的地区,守着满仓库的粮食,竟然也会出现饿死人的事情。而且,被饿死的人数还很多。据后来的有关部门统计,信阳饿死的人数占全国饿死人数十分之一。

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信息不够发达,加上当地将事情故意隐瞒下来。另一方面是因为胡亮的级别不够。国家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设置了秘密,机密,绝密等不同的保密等级。像信阳大规模饿死人这样的事件,保密级别比较高。所以,对于谢晋元的问题,一向睿智的胡亮也无法解释。只好说: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现在也无法回答。不过我想,如果真正发生了像这样的事情,一定都是国家大事。国家大事自然会有国家来解决。我们只是这个工厂的职工,不需要为这样的事情操心,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了。没必要庸人自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抓好生产,争取早日建成一个完整的航空工业。”

对于这样的答案,谢晋元第一次对首长感觉到不满意,他第一次觉得,胡亮也不是万能的。国家大事,当然是不需要自己这个小小的工人操心,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当然也是必须的,但是,事情和自己身边人有关,难道也不应该知道为什么吗?

万一,小树林老家出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老家呢?要是真的在自己老家也发生,自己该怎么办?老家的亲人如果也被饿死,自己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这才是最让谢晋元感到揪心的。

从胡亮这里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谢晋元更加不放心了。回家跟妻子商量,决定现在起,经常保持和老家的联系。万一老家出现那样的事儿,就赶紧回老家救人。

这个时候的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市场供应很紧张。大儿子回来之后,家里口粮又紧张起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开春之后,谢晋元于是就重操旧业,利用休息时间织了渔网,到外面河里打渔。

那时候兴平当地人不会吃鱼,河里与很多,每次都能打回来好几斤。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调料,家里吃鱼也简单,就是加点生姜祛除腥味,再加点盐大锅清炖。不过,即使在这些野鱼的帮助下,谢晋元一家生活依旧生活艰难。

口粮不够吃,这不是谢晋元一家一户的情况,大家普遍如此。这是国家的大形势决定的。这也让谢晋元更加明白了国家是什么意思。国家,一定要先有国,然后才能后有家。只有国家这个大家好了,自己的小家才会好。

第七十九章 老外走了

第八十三章 机会来了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三十章 搬迁复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宝贵传承第五章 汇入洪流第八十六章 咱不敢问第三十章 艰难选择第七十五章 饭不够吃第三十章 艰难选择第五十九章 自荐西北第九章 女人照片第六十一章 酒友老柯第四十四章 舍友烦恼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批评了第六十章 初见老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是不争第七十二章 发配锅炉房第七十章 墨菲定律第十一章 上门慰问第四十五章 入党碰壁第四十章 终于出师第七十六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是不争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言之恩第八十三章 机会来了第一百章 打抱不平第六十五章 脾气就是骄傲第三十九章 自我膨胀第四十七章 蓝色新衣第一百二十章 为食而活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钱有仇第二十九章 派去送死第九十二章 不予解释第三十五章 男人话题第八十一章 有了思想第九十七章 弄个规矩第六十章 初见老外第五十四章 偶遇定情第一百零六章 入党机会第五十六章 买不买菜第五十九章 自荐西北第一百零三章 老家更近第七十二章 发配锅炉房第六十四章 两难的选择第九十八章 替人嫁衣第十四章 担架队员第九十章 怎么处置第一百零一章 普降甘霖第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七十五章 饭不够吃第九十七章 弄个规矩第四章 集体温暖第十三章 翻脸成仇第二十四章 步枪启蒙第八章 立功受奖第九十章 怎么处置第二十九章 派去送死第六十七章 捞出老乡第四十五章 入党碰壁第五章 汇入洪流第六章 到地方了第四十七章 蓝色新衣第二十五章 理想萌芽第七十一章 掀桌子了第一百零一章 普降甘霖第十五章 救护培训第十三章 翻脸成仇第二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一十四章 单人赴川第七十章 墨菲定律第七十八章 艰难年代第八章 立功受奖第一百二十四章 宝贵传承第一百零一章 普降甘霖第一百一十八章 就是不争第六十七章 捞出老乡第七十六章 思想教育第十七章 拾荒诱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单人赴川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钱有仇第三十二章 白手起家第七十六章 思想教育第七十三章 新的集体第九十三章 厂长问责第八十四章 报名离开第九章 女人照片第六十九章 试探试探第七章 初生牛犊第二十章 被人出卖第六十三章 夜半闷酒第六十七章 捞出老乡第五十一章 阶级对立第八十二章 不回车间第三十八章 冷面师傅第三十九章 自我膨胀第三十四章 建国大喜第五十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三十章 搬迁复活六十六章 教育无方第六十七章 捞出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