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回 聪明累(三)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励材苑内传来众皇子与宗亲子弟们朗朗读书之声。

见贵嫔夫人李氏落下步辇,苑内守卫的内侍们急忙忙近前行礼,为首那内侍道:“奴等恭迎贵嫔夫人,奴这便为夫人引路。”

李氏由环丹搀扶边缓步前行,边询那内侍道:“今日是何人为皇子们授学?”

那内侍边侧身退走,边垂首答道:“回夫人,今日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皆随了陛下往伊阙去察看石窟寺布局,便着了高侍郎于苑内教授诸位皇子与小王爷们。”

李氏道:“高侍郎?可是随侍陛下的从事中郎高融?此人文韬武略皆是了得,倒是堪当此任。”

那内侍道:“夫人,确是那位高融高侍郎。”

李氏闻言只微微颔首,便由那内侍引了一路入了苑内。

随行的宫婢们皆捧了食盒立于苑中廊下,那内侍正欲入内禀报,却被李氏示意止了步。李氏道:“皇子们正值受业之际,切莫扰了彼等。”

那内侍闻言急忙忙应下,复又退至一旁垂首而立。

这些时日李氏常常往励材苑而来,众皇子于苑中状况已了然于胸。

二皇子恪平日里沉稳持重、好学上进,便是休憩之时或于室内温习或往后苑拉弓引箭;三皇子愉虽因自幼出入皇后寝殿学得鉴貌辨色,然其于励材苑内却是飞扬跳脱,凡休憩之时便领了一众宗亲子弟顽皮嬉戏;四皇子怿呆里藏乖,心性随极了其生母夫人罗氏;而那五皇子怀则敦厚朴实,自邺城行宫太子元恂体罚元恪令其生母高嫔难产亡胎,元怀便始终紧随元恪左右,唯恐又惹下事端。

那日因徽猷殿内夫人袁氏出言相助皇后,李氏后又知了袁氏窥得乔怀德夜入昌霞殿,心内自是欲将其除之而后快。而这元愉于励材苑所作所为倒是予了李氏成事之机。

大约一盏茶功夫,闻得三声磬钟鸣响,李氏丢了个眼色于环丹,环丹当下会意,搀扶李氏便迎书室门口而去。

不出李氏所料,首当其冲出书室大门之人果然乃元愉,李氏心下自是暗暗欢喜,环丹亦适时松了搀扶李氏的手。元愉不及抬头便与李氏撞了满怀,李氏一个踉跄继而跌坐于地。

环丹故作惊慌失措,扑跪于李氏身侧,边搀扶李氏边急急道:“夫人,夫人,您可还好?”

环丹话音未落,随侍一旁的众侍婢亦急忙忙近了前,一时间传太医的传太医,搬躺椅的搬躺椅,端热茶的,拿锦衾的,众人慌作一团。

元愉自地上爬起,望着眼前一幕,已魂不附体、呆若木鸡。一众皇子、宗亲子弟皆围拢上来,瞧见李氏与元愉这般模样,各个大吃一惊继而又窃窃私语。

高融正于书室之内与元恪探讨方才所学《论语.问政篇》,听闻室外吵杂之声,二人便起身疾步往苑内而来。

李氏已被众人抬至躺椅之上,见其微闭双目一脸痛苦之状,高融近前屈身行罢礼,转身询环丹道:“夫人现下里如何?”

环丹一脸忧色,道:“高侍郎,夫人方才被三皇子撞倒,这一时未曾开口,奴不知如何是好。”

高融闻言心内自是一惊,又道:“可有着人去宣太医?”

环丹点了点头,道:“苑中内侍已往太医署请乔太医了…”

不及环丹言罢,李氏伸手来拉环丹,声音微弱道:“环丹,吾只觉腹痛,乔太医、乔太医…”

旧年禾于高府正厅石阶摔下的情景高融仍历历在目,此时见李氏这般模样,高融心中不免又忆起过往,不觉为李氏多了分担忧。

只几个弹指,高融定了定心神,吩咐众人道:“现下里陛下未于宫中,此事当尽快禀于皇后知晓…”

待太医乔怀德与侍医刘八娘赶至励材苑,已是一柱香之后。李氏早已将此计道于了乔怀德与刘八娘知晓,今日虽未提前知会,彼此却心照不宣。

待二人行罢礼,乔怀德便急忙忙近前为李氏请脉。不过十数个弹指后,乔怀德便紧锁了双眉,一脸肃色对身旁医童道:“快将银针取来。”

接过医童所呈银针,乔怀德便取中脘、足三里、脾俞、内关四穴而入。乔怀德事前已早早禀于李氏,此四穴乃回阳之穴,入针深浅自有讲究,若针走深处便有固胎止血之效,倘若行针只流于浅表,那便可补气益肾。

待银针入体,李氏故作疼痛之状,轻轻呻吟道:“乔太医,万万要保吾腹中龙胎…”

乔怀德垂首道:“夫人,臣自当竭尽全力,夫人莫要再言语,以养心神。”

椒坤殿内,皇后冯氏与夫人袁氏正于一席而坐相聊甚欢。冯氏虽恨足李氏,然此事涉龙胎,便是心中万般不愿冯氏亦是不敢怠慢,得了内侍来报二人便急匆匆往励材苑而来。

不待乔怀德拔针,冯氏与袁氏已入了苑内。

冯氏如今虽失了治宫之权,但其仍为中宫皇后,此时见冯氏与袁氏入内,众人自是急忙忙伏身跪地行叩首之礼。

示意众人起身,冯氏斜眼瞧了李氏,见其这般模样心内窃喜。望着乔怀德,冯氏道:“乔太医,现下里龙胎如何?”

乔怀德闻皇后相询,垂首道:“皇后,夫人云脉往来不及平日流利,臣已为夫人行针,只是…”

冯氏不耐烦道:“作何吞吞吐吐?你不妨之言。”

乔怀德边叩首边道:“只是夫人滑胎之症已现,求皇后恕臣无能!”

冯氏这许多年膝下无子,李氏有孕其本就心内妒恨,此时闻乔怀德之言心内自是大喜过望。不及冯氏开口,便闻李氏孱弱之声:“乔太医,救救吾腹中孩儿…”

冯氏闻李氏如此言语更觉心内痛快,只自己乃皇后之尊,仍当顾宫规祖制,于是询道:“方才吾得了消息便往励材苑而来,亦不曾过问因何事致龙胎不保?”

环丹近前半步向冯氏行罢礼,又佯作惊恐之状望了一眼袁氏,方答道:“回皇后,三皇子不慎将夫人撞倒于地,夫人便腹痛不止。”

袁氏于一旁闻言当下转了脸色,此时方才注意廊下股战而栗的元愉。事涉亲子,纵是如袁氏这般城府之人一时亦乱了心神。

这元愉虽非冯氏亲出之子,平日里却甚是讨其欢心,冯氏闻环丹之言心内亦为之一怔,停了几个弹指,冯氏定了定神,对着廊下元愉招了招手,道:“愉儿,来阿母这里。”

见元愉呆立不前,身旁的元怿便拉了其行至冯氏面前。

冯氏望着元愉,道:“愉儿,你方才因何将李夫人撞倒,且如实道于阿母知晓。”

冯氏方才言罢,元愉忽地嚎啕大哭。冯氏见状便将元愉拉入怀内,心疼道:“愉儿莫惧,有阿母于此,自是无人敢陷害于你。”

元愉闻言,渐渐止了哭声,边抽泣边道:“阿母,儿子实乃无心之过…方才、方才高侍郎允了儿子们稍作休憩,儿子并未、并未瞧见李夫人迎面而来…”

冯氏狐疑道:“愉儿,你言下之意是李夫人迎了你而去?”

见元愉点头,环丹急忙忙出声道:“皇后,昨日夫人得了永合殿汪嫂所赠酸梅汤之方,见今日天气闷热,夫人体恤众位皇子、王爷,便着小厨房熬制了酸梅汤送来励材苑,夫人近前只为唤了皇子们来饮酸梅汤以消暑纳凉。”

冯氏不悦道:“这酸梅汤可由内侍们送来励材苑,又何须李夫人亲往?身怀龙嗣之人不安于席榻之上养胎,整日往励材苑来是何用意?”

环丹知冯氏护元愉之心,更知李氏此时不便自辨,于是小心道:“皇后,您恕奴直言,如今夫人料理后宫,唯恐辜负陛下与皇后厚望,自是事事处处亲力亲为不敢有半分懈怠。”

冯氏闻环丹当众揭自己痛处自是心内生恨,冷哼一声,冯氏道:“好一张凌牙利嘴,不过一个贱奴竟敢顶撞于吾?”

袁氏此时已减缓了心神,见冯氏欲下令掌掴环丹,急忙忙相劝道:“皇后,李夫人现下里滑胎之症已现,当及时送回昌霞殿令其好生静养才是…”

第五十四回 清明祭(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新年始(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祸双行(四)第四十六回 风云起(一)墨鱼感言第一百三十三回 祸双行(二)第十八回 情与妒(二)第一百六十二回 君归来(二)第五十四回 清明祭(一)第一百一十回 秘不宣(一)第一百五十四回 青丝绢(二)第一百六十七回 谮人言(一)第四回 初相逢第一百三十二回 祸双行(一)第十三回 邺城宫(一)第一百一十一回 秘不宣(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父子隙(一)一百四十七回 风云起(四)第八十九回 神虎门(二)第八十五回 心难平(一)第七十五回 复归来(三)第一百四十三回 新年始(四)第二十二回 桃代李(三)第三十一回 妇人心(二)第七十三回 复归来(一)第二十九回 昭仪封(四)第八十三回 蛇吞象(二)第一百四十一回 新年始(二)第一百二十三回 邑不乐(二)第一百四十三回 新年始(四)第五十八回 波澜漪(二)第八十四回 蛇吞象(三)第三十三回 择孺子(一)第二十四回 君王心(一)第一百六十回 权与谋(三)第五十二回 丧明痛(三)第五回 母女会第一百七十七回 祸患遗(二)第七十八回 车马行(三)第二十九回 昭仪封(四)第七回 圣驾至(一)第九十八回 迎孺子(四)第四十四回 狭路逢(一)第六十八回 攻心计(四)第二百零四回 伤别离 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权与谋(二)第二十五回 君王心(二)第一百七十回 空穴风(二)第一百四十五回 风云起(二)第二十九回 昭仪封(四)第一百九十三回 亲不睦(一)第一百六十六回 兰心质(二)番外篇第二十回 桃代李(一)第八十八回 神虎门(一)第一百一十六回 聪明累(一)第九十五回 迎孺子(一)第四十七回 风云起(二)第八十四回 蛇吞象(三)第一百零三回 白马寺(一)第一百八十六回 人心恶(一)第三十六回 昭仪娠(一)第一百三十八回 父子隙(三)第一百四十四回 风云起(一)第一百八十二回 生与死(四)第二百零一回 母子隙 二第六十七回 攻心计(三)第一百五十三回 青丝绢(一)第九回 圣驾至(三)第一百零二回 李贵嫔(二)第一百四十二回 新年始(三)第一百零五回 白马寺(三)第一百二十五回 蠕蠕兵(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祸双行(四)第一百四十三回 新年始(四)第三十三回 择孺子(一)第二十五回 君王心(二)第三十四回 择孺子(二)第一百零七回 不谋归(二)第八十九回 神虎门(二)第十七回 情与妒(一)第四十九回 风云起(四)第八十七回 心难平(三)第七回 圣驾至(一)第十五回 邺城宫(三)第一百八十六回 人心恶(一)第四回 初相逢第一百六十九回 空穴风(一)第一百二十七回 惑君心(二)第一百五十三回 青丝绢(一)第二十二回 桃代李(三)第五十三回 丧明痛(四)第一百五十四回 青丝绢(二)第一百七十四回 因生变(二)第四十三回 阴阳草(二)第十二回 伴君侧(二)第三十六回 昭仪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