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望穿秋水(1)

天黑了。

石慧的目力也不再能看到很远,她所期待着的人,仍没有回来。

她忘去了疲劳,饥饿,心胸中像是堵塞住什么似的,甚至连犹豫都无法再容纳得下。

"为什么他还没有回来呢?"她幽幽地低语着,忖道:"难道他遇到什么变故吗?他武功虽高,但到了天妖的居处,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哩,我该怎么办?我怎么办呢?"望着那一片水不扬波的碧水,她心中的积虑,不但使四肢麻木,连脑海中都变成了麻木的一片混乱了。

这儿根本无法推测出时辰来,但是黑夜来了,竟像永不再去,寒意越发浓了,夜色越发浓郁,她失落在青海湖畔——当然,她所失落的,并不是她自己,而仅是她的心。

一天,二天……

第四天的夜晚已来了,若有人经过青海湖畔,他应在这儿发现一个失常的女孩子,头发蓬乱,面目瞧悻,两目凝视着远方,那双秀丽而明媚的眸子,已明显地深陷了下去。

她不去理会任何人、任何事,心中的情感,紊乱得连织女都无法理清。

她是焦急的,关切的,但是这份焦急和关切,竟渐渐变成失望,或者是有些气忿。

"无论如何我在今晚都要赶回来。"她重述着白非的话,忖道:"无论如何……可是怎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她开始想起那红衫少女,想起那红衫少女和白非之间的微笑,想起白非在她犹豫的时候,也许正在愉快和甜蜜中。

这种思想,是最为难堪的,若是她肩生双翅,她会不顾一切地赶到海心山,使自己心中的一切疑问,都能得到答案。

终于,内心的忿悉,胜过了她等待的热望,她孤零而落寞地离开了这四无人迹的青海湖畔。

就在她离去的同一时辰里,青海湖面上,急驶来一叶黑影,有两条人影并肩而立,却正是白非和那红衫少女。

皮筏一到岸边,白非就迫不及待地掠了上来,目光急切地搜索着四周,他的面庞,也显然较为消瘦,甚至也有些憔淬了:

这世上的人,没有一个知道他这几天来的遭遇是甜。是苦,是酸、是涩,是辣,只有这满面惘然的白非自己心中知道。

伫立在皮筏上的红衫少女幽幽叹了口气,柳腰一折,那皮筏便又离岸而去,消失在水天深处,只剩下白非在岸边。

四周依然寂静、水面也再无一丝皮筏划过的水痕,像是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然而白非的身侧,却少了一个依依相偎的倩影,而他心中,却加了一重永生都无法消大的惆怅和负担。

他焦急地在湖岸四侧搜寻着,希冀能寻得他心上之入,夜色虽浓。但他仍可以看出很远。

像任何一个失去了他所最心爱的事物的人似的,他无助地呼唤着石慧的名字,而他此刻的心境,也正和石慧在等待着他时一样。

他沿着这一带湖岸奔跑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但天已快亮了,他的精力,也显然不支,但是他仍期望在最后一刻里,发现石慧的影子,这也正如石慧在等待着他时的心境一样。

人间之事,往往就是如此,尤其两情相悦之人,往往会因着一件巧合,而能永偕白首,也可能因着另一件巧合而劳燕分飞,而这种事,在此人世间,又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于是,他也是由焦急而变得失望和忿恚了。

"她为什么不在这里等我,她是什么时候走的?唉,她难道不知道我的困难,我的苦衷,她为什么不肯多等我一刻?"于是他也孤独怅惆的走了,但是在经过一个游牧人家的帐篷的时候,他忍不住要去询问一下,但言语不通,也毫无结果。

第二个帐篷也是如此,于是以后即使他再看到游牧人家,也只是望一眼便走过,他却不知道就在他经过的第三处帐篷里,就静卧着因太多的疲劳和忧伤不支的石慧,而那一道帐篷,就像万重之山,隔绝了他和石慧的一切。

回去的路和来时的路,在白非说来,竟有着那么大的差别,几乎是快乐和痛苦的极端,这原因只是少了一人而已。

景物未变,但就因为景物未改,而使得白非更为痛苦,无论经过任何一个他和石慧曾经在一起消磨过一段时间的地方,他都会想到石慧。即使看到一件和石慧稍有关系的东西,他也会联想到她。

这种痛苦几乎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补偿的,若他是贪杯之人,他会以酒浇愁,若他嗜赌,他会狂赌,然而他什么都不会。

他只有加速赶路,借着速度和疲劳,他才能忘记一些事,然而只要稍微停顿,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便会又折磨着他。

兰州的瓜果,黄河的皮筏,以及一切他们以前曾经共同分享的欢乐,现在都变成独自负担的痛苦,欢乐愈大,痛苦也就愈深。

很快的,他穿过甘肃,他自己知道,此行的结果,可算圆满的,他身上不正带着那被武林中人垂涎着的九抓乌金扎吗?然而他为这些付出的代价,他却知道远在他这补偿之上。

一路上,他也曾打听过石慧,但石慧并不是个成名的人物,又有谁知道她,入了陕甘边境,他心情更坏,须知世上最苦之事,莫过于一切茫无所知,而此刻的白非,便是茫无所知的。

对石慧的去向,他有过千百种不同的猜测,这种猜测有时使他痛苦,有时使他担心,有时使他忿怒,有时使他忧虑。

这许多种情感交相纷沓,使他几乎不能静下来冷静地思索一下,石慧究竟是到哪里去了。

但在这种紊乱的情绪里,他仍未忘却他该先去灵蛇堡一趟,用他这费了无穷心力得来的九抓乌金扎去救出那在石窟中囚居已有数十年的武林前辈,至于其他的事,他都有些偶然了。

忽然,他想起司马小霞曾告诉他,当他也困于石窟中,而大家都认为他又失踪时,司马之等曾经去寻访那聋哑老人,当时曾发生一件奇事,使得乐咏沙含泪奔出,在大家都悲伤她的离去时,却不知她已回到堡里。

于是白非暗忖道:"慧妹是不是也回到灵蛇堡里去了呢?"此念一生,他速度便倏然加快很多,因为他极欲回去,求得这问题的解答。

两人同来,却剩得一人归去,白非难过之余,但速度却比来时快了许多,不多日,那一片凄清荒凉、但白非却已极为熟悉的黄土高原已在眼前,他虽疲倦,但却有种难言的兴奋。

这种兴奋虽有异于游子归家,却也相去无几,因为在这里,至少他可以看到一些和石慧有关的事物、和石慧有关的人们。

此处几无人迹,他也不需避人耳目,是以在白天,他也施展出夜行身法,快如流星地飞掠着,四野茫茫,他稍微驻足,想辨清那灵蛇堡的方向,一阵风吹过,他忽然瞥见前面地上嵌着的一点光闪,他不用思索,就知道那必定就是通往地穴的途径了。

他心中微动,又忖道:"听小霞说,覃师祖叔被劈死在乐咏沙的一掌之下,但这是绝不可能的,必定是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身分泄露,不愿多惹麻烦,才会施此一着——"他微微摇头,又忖道:"但是他老人家却又会躲到哪里去呢?以他老人家的年龄,虽然身具无上内功,但是岁月侵入,何况他老人家又是久病缠身——唉!"他不愿再想下去,因为他眼前几乎已看到那瘦弱的老人正在孤寂地慢慢死去,而身旁却无一个亲人为他送终。

于是几乎是下意识的,白非沿着九爪龙覃星昔年做下的暗记,走向那使得他习得足以扬威天下的武学奥秘的地穴。

"也许他老人家又回到那里了。"他暗忖着,片刻,他已走完所有的暗记,但是那地穴的人口,却已神秘的在这一片荒凉高原上失去了。

他愕了许久,才怅惘地朝灵蛇堡掠去,悠长的叹息声,随着风声四下飘散。

人事虽多变迁,但方向却是亘古不变的,你沿着那方向走,你就必定可以找到你所要寻找的地方,这当然要比寻找一个人容易得多。

白非当然看到了那片树林,而且也坚信那树林后的灵蛇堡,必定会像他离开时那样存在,因为他依靠着是不变的方向。

他箭也似的掠进了树林,小径旁侧的林木后,忽然有人轻喝道:"站住!"白非声一入耳,身随念转,倏然悬崖勒马,硬生生顿住身形,无论一人或一物;在那么快的速度里能突然顿住,看起来都是有些神妙的。

他脚跟半旋,面对着发声之处,目光四扫,冷然发语道:"是哪位朋友出声相唤?有何见教?"他目光凝注,一株粗大的树干后,一条玄色人影微闪,轻飘飘地掠了出来,伫立在白非的面前,声音尖锐他说道:"果然是你。"白非在那人影现身的一刹那里,已经凝神聚气,因为他在这几个月里,已学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里的涵义。

此刻他目光四扫,打量着这人,这人的面目在一块巨大玄中的包头下,显得冷漠而生硬,身上也是一色玄衣,他搜索着记忆,断然知道这人的面目是绝对生疏的,因为这人的面目一经入目,便很难忘却。

"但是他为什么好像认得我的样子?"白非沉吟着,朗声道:"在下白非,朋友有何见教?"那玄衣人冷哼一声,道:"你把我女儿带到哪里去了?"白非倏然一惊,想到石慧先前受伤时,面上不也是戴着人皮制成的面具,自己几乎也认不出吗?这人此话一出,当然就是那在土墙上和自己见过一面的无影人丁伶了,而她的面上,必定也戴着面具,是以自己认不出她,她却认得自己。

他又微一沉吟,那人已走上一步,厉声喝道:"你怎么不回答我的活,难道——"她冷哼一声:"你要是不把慧儿的去向说出来,我要不将你挫骨扬灰,就不姓丁了。"白非长叹一声,道:"你老人家想必就是——石伯母了?"他考虑着对丁伶的称呼,然后又道:"慧妹到哪里去了,小侄委实不知道,而且小侄也极欲得到她的下落——"他语声未落,无影人丁伶已掠了过来,扬起右掌,"叭"的一声,在白非的脸上清脆地打了一下。

须知白非此刻的武功,又在丁怜之上,丁伶之所以一掌打到他的脸上,只是他不愿闪避而已。

而无影人丁怜曾眼见他力敌天赤尊者时的身法,一掌打中后也微微一怔,厉声道:"我三进灵蛇堡,都说慧儿跟你走了,现在你又说不知道她的下落,哼一你老实对我说,慧儿到底被你们弄到哪里去了,"白非仍然怔在那里,脸颊上仍然火辣辣地痛,心中也翻涌着万千难言的滋味。

丁伶虽然打了他一下,但是他并不怀恨,虽然他生平也曾被人打过,但是他了解得到无影人丁伶此刻的心情,母亲对子女的痛爱,有时还会远远超过情人的怜爱之上。

但丁伶的活,他又不知该如何答复,这英姿飘逸的人物此刻竟像一个呆子似的站着,目光动处,看到丁伶又一掌向他拍来——

丁伶关怀爱女,曾经不止一次到灵蛇堡去打听石慧的下落,也不止一次失望而归,丁伶几曾受到这种冷落,但她怯于千蛇剑客的大名,虽然心中有气,却也无可奈何地忍住了。

此刻她见到白非,满腔的闷气就全出在白非身上,见到白非说话吞吞吐吐的,心中更急,又想打第二下,只是她此刻的出手,当然迎异于对敌过掌,出手是缓慢而无劲力的。

那时她方自出手,忽然有人娇喝道:"好大胆的狂徒,敢打我白哥哥——"声到人到,两条人影,带着风声直袭丁伶,身手之疾,在武林中已算高手。

丁伶久经大敌,倏然撤回打白非的一掌,身形一扭,已自避开,哪知那两条人形却如影附形地跟了上来,一左一右,"飕、飕"两掌,左面袭向她的右肋,右面的那一掌,却化掌为指,倏然点向她左乳下一寸六分的血海穴。

这两下风声飕然,劲在掌先,丁伶一错步,只得又后退尽半,目光扫处却见这向自己袭击的两人竟是两个美少女。

"好呀,原来你们串通一气,把我女儿不知骗到哪里去了。"丁伶盛怒之下自然以为白非心生别恋,这种情形当然也难怪她误会,尤其是白非,此刻仍像生了根似的,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一下。

那袭向丁伶的两人正是司马小霞和乐咏沙。她两人偶然漫步堡外,看到有人要打白非,而白非却像中了邪似的站在那里不动,心里自然着急,不容分说,就狂电惊雷似的,向丁伶袭了过去。

丁伶冷笑一声,双掌一翻,各各划了个半圈,左右袭向司马小霞和乐咏沙两人,但是无影人虽然名满天下,轻功也自卓绝,但对掌之下,却无法抵敌得过这自幼被武林三鼎中之一司马之调教出来的两个女孩子。

司马小霞和乐咏沙都是急躁脾气,掌影翻飞,招招狠辣,她们在灵蛇堡憋了这么多天,此刻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动手的对象,四条手臂就像四只久久没有飞翔过的翅膀似的,猛力扇动着。

白非怔了许久,才回醒过来,见到这种情形,心中一惊,他知道必定又生出误会,身形一动,连忙掠了过去。

但就在这一刹那间,丁伶双手一错,单手疾出,五指如爪,带着一缕风声,去扣司马小霞击向她左肩的一掌的脉门,右手一伸一曲,掌缘如刀,划向乐咏沙的左侧前胸。

她这一招两式,虽极精妙,但吃亏的是她成年方自学武,又始终没有明师指点,虽然仗着绝顶天资能从七妙神君遗留下来的一篇残页里,参悟出一些武学妙谛,但是功力却总是不能精纯,这一下两掌分袭两人,更显出软弱。

而司马小霞和乐咏沙,在司马之的调教下,根基却扎得极好,对这分袭两人的两掌哪会放在心上,各各身形转处,司马小霞腕时一沉金丝绞剪,手掌反剪丁伶的右腕。

而乐咏沙在闯过一阵江湖后,动手经历已不少,此刻已看出丁伶功力之不足,见到她这一掌击来,不避反迎,右掌倏然击出,用了十成真力,和丁伶硬对了这一掌。

说来话长,当时却快如电光一闪,就在白非纵身掠来的时候,丁伶和乐咏沙两掌相交,她功力本弱,再加上这一掌又是左右齐出,每只手只用上了一半功力,哪里是乐咏沙满力一击的对手。

两掌相交,"砰"然一声,丁伶一声惨呼,右手竟齐腕折断了。

乐咏沙正待追击,却听白非大喝道:"乐姑娘快住手——"忙一撤身,司马小霞也倏然住手,无影人丁伶目光中满含怨毒之色,左手捧着右腕,两只眼睛恨恨地盯了他们三人一眼,才一顿双脚,飞也似的向林中掠去。

白非长叹一声,知道追也无益,司马小霞走过来,关心地问道:"白哥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白非又长叹一声,不知该如何回答人家的话,他知道这又是一场不易解释的误会,但无论如何,乐咏沙和司马小霞总是为的自己呀,自己纵然惶急,可是又怎能怪得了人家。

他茫然失措,对司马小霞的问话,只苦笑着摇了摇头,司马小霞看到他这种失魂落魄的样子,又一回顾,发现只有他一人回来,石慧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心里也跟着糊涂了起来。

司马小霞和乐咏沙拥着白非进了灵蛇堡,那些被天雷神珠炸毁的墙坦,此刻己多半修复了,到处可以嗅到新鲜的粉刷味。

静居疗伤的群豪,此刻也又散去了多半,宽阔的大厅此刻已恢复了往昔的静穆,白非步上台阶,想起自己在这里扬威于天下武林豪士前的那一段事,觉得有些兴奋,也有些惆怅。

司马小霞极快的跑了进去,一面叫道:"爹爹,他回来了,白哥回来了。"声音里显然可以听到极浓的喜悦之意,白非微微感喟着,心中又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里面传出一阵响亮的笑声,司马之和邱独形缓步而出,对白非的归来也极为喜悦,这种浓郁的温情,使得白非感动着,在这一刻里,他几乎已经忘去了那些使他极为痛苦的事。

但是,他心中的希望又破灭,石慧没有回来,他默默地取出了九抓乌金扎,然而对怎么从天妖苏敏君得到这件异宝的经过,却仿佛不愿提起,只淡淡他说了几句:"如果不是我亲身所历,我真不能相信在那一片湖泊里,会有那么一座孤山,而在那孤山上,竟会有那么样的一座屋字。

"那简直像神话一样,我想海外的仙山也不过如此了,最使我惊异的,还是天妖苏敏君,我以为她年纪一定很大了,哪知看起来,却好像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笑起来更好像二十岁的少女。

"那孤山上,除了苏敏君之外,还有十几个女孩子,都是苏敏君的女弟子,天妖苏敏君的武功我没有见到,但是那些女弟子的轻功,却都极为卓越,任何一个在武林中都可算是一流身手。"他描述着那天妖的居处,使得乐咏沙和司马小霞都睁大了眼睛听着,不时还插口去问,司马之和邱独行面上,却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仿佛他们和这苏敏君之间的关系,并不寻常。

但白非对他如何得到那九抓乌金扎的详情,却略去不提,司马之和邱独行对望了一眼,也不再问,显有心照不宣之意。

司马小霞却说道:"慧姐姐怎么不多等你一下呢,要是我呀,再多等几个月也没有关系,你是去办正经事去了,也不是去玩去的,是不是?"白非长叹了一声,默默垂下了头,司马之瞪了司马小霞一眼,沉声道:"贤侄也不必为这种事忧郁,凡事自有天命,何况男儿立身于世,当做之事极多,切莫为了儿女之情,折磨自己——"他缓缓收住了活,自己也禁不住长叹一声,因为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为了这儿女情消磨了一生壮志。

邱独行却朗声一笑,接口道:"司马兄之言,可谓深得我心,白贤侄,你此刻正值英气奋发之年,再加上你的天资、武功,都万万不是别人能够企及,只要稍加琢磨,便是武林中一颗可以照耀千古的明星,切切不可为了这种事,消磨去自家的大好韵华。"他缓缓一顿,又道:"后园石窟中的那位常老前辈,看样子也对你极为青睐,此老的一身武学,可说是深不可测,你不难从他老前辈那里,获得一些教益。"这些话,白非都唯唯应了,然而叫他此刻忘去石慧,那却是绝不可能的,这正如石慧虽然对他气愤,也无法忘记他一样。

那天石慧离开湖畔之后,她心情的难受,比白非的尤有过之。

女孩子的心胸原本狭窄,对爱情有关之事,更加想不开,石慧想到白非和那红衣少女并肩在皮筏上消失在水云深处的光景,心里就不禁泛起一阵剧痛,像是有什么在啃着她的心似的。

她想到种种有关天妖苏敏君的传说,再想起红衣少女的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气愤地忖道:"你不知在那里胡混什么,却让我在这里空等。"猜疑和嫉妒,永远是爱情最大的敌人,这两种情感使得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青海湖。

然而,一阵奔驰之后,她却再也无法支持,数日来的疲劳和饥饿,使得她的四肢有如缚着千斤铁索那样的沉重,"我是不是病了?"她焦急地问着自己,终于在一处帐幕前倒了下来。

那座帐篷的主人,像所有游牧民族的男人一样,豪爽而好客,将这无助的孤身女子带回帐篷,给了她一碗滚热的羊乳,也给了她一大段安适的睡眠,而就在她恬睡的时候,白非从那帐篷的旁边行了过去,也就是这一层薄薄的帐幕,在白非和石慧之间,造成了比千山万水还要遥远的阻隔。

在帐篷里她竟耽了两天,等到她的体力完全恢复之后,她的心情却接着虚弱了:她知道自己多么渴望白非那一只强而有力的臂膀的拥抱,只是她将这种渴望压制着,几乎将她的心压得能够挤出滴滴苦汁。

她需要安慰,于是她想到了她的父母。

越过甘肃,她急切地要到母亲的怀里,纵然无影人丁伶在世上所有的人的心目中,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然而在她女儿的目光中,她却是天下最慈爱的母亲。

她不是沿着来时的道路走,而径自穿向陕西的南部。

陕西省的北部,为黄土高原,高度都在一千公尺以上,沟谷纵横,坎坷不平,可是中南部渭河平原这一带,情况便不大相同。

黄昏时,石慧到了西安,因为她和白非同行时,银子多半放在她身上,因此此刻她有足够的钱,在路上买了匹驴子,在暮蔼中,她看到了西安宏伟的城都,巨大的影子长长投到她身上。

她原无固定的目的地,因为她知道她的母亲此刻一定还没有回家,于是她就鞭策着那匹瘦弱的驴子,走进了这座闻名的古城。

西安城内的繁华,在西北这一带是可称为首屈一指的,石慧骑着驴子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望着两旁的行人和繁盛的市场,然而她的心却远远地不知飞向什么地方去了。

她将那匹驴子系在一条青石桩上,然后在古街上溜了一阵,虽然心情闷得要死,但是她还是在一间针线铺里买了一条绣花手中,然后她随意溜了一阵,走进了一家饭铺,准备吃些东西。

世间的事往往都是巧合,石慧若不是走到这间饭铺来吃饭,那么她此后的行止便可能完全不同,然而她却走了进去,楼下的座位虽然有空的,但是她仍然上了楼,择了个靠近窗口的座位,她随意点了两样,堂倌极不满意,因为是价钱最便宜的菜,她从窗口能眺望西安城内的夜市。

突然,楼梯一阵山响,走上来两个人,石慧不经意的望了一眼,然而在她座位旁的另一张桌子上的两个人却站了起来,高声招呼着:"庆来兄、青络兄,请过来这边座。"走上来的两条大汉也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声道:"想不到,想不到,在这里会遇着你们。"说着话,把臂走了过来,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险些将椅子的四条腿都压断。

本来坐在石慧旁边的一个瘦长汉子,哈哈大笑着说道:"庆来兄,小弟真想不到今天你也会跑到这里来,平常你是最喜欢看热闹的,怎的现在你却连那一场热闹都等不及看呢?"那庆来兄叹了口气,道:"我实在想在那里多留两天,等那场热闹看完再走,可是我身不由主,却非来不可,真教人肚皮都气破!"原先也已坐在楼上的另一人,此刻插口说道:"你们说了半天,到底是有什么热闹好看呀?"先前那人道:"约莫两个月前,游侠谢挫自己在小柳铺砍断自己的两条手臂那件事,你总该知道吧,"他等到那人一点头,又道:"像人家那样儿,才真够称得上是大侠客,臂膀砍断了可一点也没有含糊,照样挺着腰板子,说是一定报仇,可是他说是说,大家听了,可谁也没有在意,两只手都没有了的人,可怎么能报仇,何况对方是鼎鼎大名的无影人,哪知——"他一口气说到这里,却卖起关子来,故意端起桌上的酒,慢条斯理地吸了一口。

石慧本没有留意他们的谈话,只是他们说话的声音太高,想不听都没有办法,可是等到这满口北方味儿的大汉说到游侠谢铿和无影人时,石慧的耳朵就竖了起来,恨不得过去催那人说才对心思。

那汉子"吧"的放下杯子,蒲扇大的巴掌在桌上一拍,接着又道:"哪知前两天游侠谢铿就在榆林关里关外,贴满字束,说是他要到那鄂尔多斯高原上,红柳河畔的小柳铺上,等那无影人十天,说是他凭着两条腿,就要清算旧帐,叫无影人十天之内到小柳铺去,不然他就到别处去找无影人——"另一人插口道:"游侠谢铿武功虽然不错,但他两只手都没有了,还要去找人家挑战,这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吗?"那人连连摇头道:"非也,非也!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那游侠谢铿是何等人物,不用说是在你我兄弟之上,他既然肯这样大张旗鼓,当然是十拿九稳,而那位无影人,二十年前大名就非同小可,当然也不是好斗的角色,看到谢铿的那种像告示牌一样的挑战,当然也一定会赶到柳铺去,这一下,小柳铺又有热闹好看了!"他哈哈一笑,又一拍桌子,摇头晃脑着说道:"只便宜了小柳铺上开着店铺的那些人,自从千蛇剑客那档子事后,小柳铺做买卖的人就发了财,现在都盖了新房子了。"那位庆来兄接口笑道:"苦就苦了我,听你口沫横飞的一讲,讲得我心痒难抓,这么热闹的场面,我可就是看不着。"活一说完,四人都笑了起来。

石慧听得心里"怦怦"跳着,暗暗忖道:"原来那个小镇叫做小柳铺,听这人一说,妈一定是到那里去了。"她想到可以找到妈妈自然高兴,可是又想到妈妈已处于危险之中,又不免担心,忐忑之中,菜已送上来了,可是她哪里还吃得下,匆匆结了帐,就下了楼。

走到原来她系着驴子的青石桩上一看,那里只剩下光溜溜的一条石桩,系在上面的驴子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石慧想不到这么瘦的一条驴子还有人偷,气得直跺脚,但也没有办法。

她已没有钱再买一条,于是她安慰着自己:"凭我这两条腿,怕还走得比驴子快。"一咬牙,就踏着大步走出了城。

她心里着急,一到无人之处,就展开轻功,连夜奔驰之下,过富平、铜川、黄陵、甘泉,越延安、安塞,至绥德,沿无定河北上,经过了这一大片古时的战场,而出榆关。

于是,她又回到了那在伊克昭盟沙漠边,已经近于沙漠的黄土高原上,那熟悉的塞外风沙,使得她不禁又忆起白非。

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二章 风云际会(2)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六章 峰回路转(1)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六章 峰回路转(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二章 风云际会(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三章 千蛇之会(1)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七章 急转直下(2)第七章 急转直下(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二章 风云际会(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三章 千蛇之会(1)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三章 千蛇之会(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三章 千蛇之会(2)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三章 千蛇之会(1)第五章 云龙入云(2)第三章 千蛇之会(2)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三章 千蛇之会(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二章 风云际会(2)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五章 云龙入云(2)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一章 恩怨分明(2)第二章 风云际会(1)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四章 八方风雨(1)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六章 峰回路转(2)第三章 千蛇之会(2)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三章 千蛇之会(1)第五章 云龙入云(2)第六章 峰回路转(1)第四章 八方风雨(2)第七章 急转直下(1)第七章 急转直下(2)第八章 望穿秋水(1)第三章 千蛇之会(2)第二章 风云际会(2)第五章 云龙入云(1)第一章 恩怨分明(1)第七章 急转直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