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寻仙日(上)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今年的春天出奇的冷,前几日还飘了一场雪,京城银装素裹,到是给这座古老的城池,平添了几分肃然大气。

芷云倚在暖阁的美人榻上,端着一碗乌鸡花胶汤,身前的炕桌上摆放了一个紫檀木的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满了银质的法杖。

她悠闲地一边儿喝汤,一边儿拿着一颗拇指大小的幽蓝晶石,一根根给法杖做测试,把光泽黯淡的法杖挑出来,扔进地上的藤箱内,准备回炉再造。

不过片刻工夫,手里的乌鸡汤还冒着热气,活儿就做完了,芷云笑眯眯地合上紫檀木的箱子,眉宇间流露出由衷的愉悦来——地上藤箱内,只有一根残次品孤零零地躺着,绝大部分的法杖完全合格。很显然,她手下那一批可爱的学徒们已经能派上用场了。

“福晋,今年有资格参加选拔的一共是一千一百二十六人,比去年可是多了不少……”

十月随手合上手中的名单,皱眉道,“今年圣上允许汉人百姓也参加选拔,里面肯定有家境贫困的,要是按照以往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标准,恐怕……”

“若真有人资质好,又出不起学费,那就酌情减免,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差额全从贵族子弟头上找补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对了,我上个月出门儿,就碰上一个小伙子挺合心意,不过,看起来家世不怎么样,到可以照顾照顾……”芷云抬了抬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句,就挥挥手打发了已经汇报完的七月。

她这几日总是懒懒的,老犯困,连实验室都不愿意去,处理起这些杂事,多少也有点儿懈怠,偏偏欧阳因为公务去了扬州,这一年一度的学徒选拔,也只好搭一把手,幸亏现在一切已经进入正轨,身边的几个丫头也早就能独当一面,到用不着她太操心。

不过,康熙居然肯让汉人也参加选拔,这到有些奇怪,芷云挑了挑眉,眯眼一笑,大概是感受到各种魔法道具的奇妙之处,有些心急吧。这些年,除了‘顺风耳’与‘传递阵’之外,芷云可没少将学徒们做出来的物美价廉又实用的小道具呈现给当今天子,尝到了甜头儿,估量到了价值,估计康熙再也舍不得放弃那些方便的魔法道具了。

嗯,现在这样的局面,芷云和欧阳都还算满意。

说起来,康熙四十四年,芷云和欧阳在康熙帝的支持下,第一次打出‘皇家常青藤法术学院’的名号时,满京城的贵族子弟们都是心怀疑虑,恨不得躲得远远的,若是有哪一家儿的孩子被挑中了,大部分都是苦着脸上上下下打点跑门路,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还有人用家族里不上进的庶出的子女代替,甚至是用下人顶替……各种各样的花招层出不穷

不过也难怪,满洲贵族们,谁舍得放自家的宝贝疙瘩去什么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学院,更别说,这一去最少就是三年,年纪小的还好说,有那本身已经十七八的,等到三年后,恐怕是事业、婚姻,什么都给耽误了。

当时见了这般场面,芷云是哭笑不得,索性也不管,由着他们蹦跶,反正她本身在乎的是人才,并不是家世出身,在乎出身的,只有康熙皇帝一个人而已。

结果,一开始被挑中的那六十名少男少女,一年之内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光是行为举止大为不同,气质上也全变得自信、优雅,和其他家族子弟一比,高下立现,并且还真真实实地学会了一些神奇的仙术。

毕竟,这些人都是签了魔法契约的,忠诚方面绝对可以放心,以后全是芷云和欧阳自己的班底,培养起来哪会不尽心尽力?

学习魔法之余,欧阳还从半位面的图书馆里挑选出一些不犯忌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来,让他们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学习。什么记忆药水,提神剂之类的魔药,也是毫不吝惜,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再加上各种专注法阵的应用,这些本来就资质不错的少男少女们学习的速度着实不慢,一年工夫,估计能顶一般人学上十年八年。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加上被浮空城上密集的魔法元素滋养,那些人又是被从千百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资质绝对不凡,如果还不能脱胎换骨,那芷云和欧阳就应该赶紧找块儿豆腐一头撞死,省得丢人现眼。

一群脱胎换骨的孩子们一亮相,那些本来以为又是哪一个人弄了‘邪门歪道’来哄骗圣上,对此大为不屑的所谓英明家主,简直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了,再加上康熙对所有入选的人家大力提拔笼络,对那些入选的少男少女更是异常关注恩宠。

于是——那些耍小聪明蒙混过关换了人的家主,一个个是叫苦不迭,后悔莫及,却也只好叹着气开始关心起本来不受重视的庶子庶女,好歹也是自家人,骨肉至亲,虽然比不上嫡亲的儿女尊贵,眼看着有出息了,到也能帮衬帮衬家里。而那些遵守规则,没有换人的,当然是扬眉吐气,对自个儿的先见之明大为得意。

如此一来,局面算是彻底打开,到了四十五年第二次选拔的日子,还没等旨意下来,京城里的满洲贵族们就开始把家族子弟收拾得光鲜亮丽,翘首以盼。

那一次,芷云一共选了百多人,不过,男女比例却有了一些变化,男孩子有七十六人,女孩子只有三十四人,这也没办法,谁让这一次合乎要求的人里面,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得多呢,看来,虽然满洲姑奶奶的地位不低,但是,重男轻女依旧是社会主流。

选中的自然是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庆贺,没选中的垂头丧气之余,又把希望放在来年。

这可要比科举划算得多,考科举那得头悬梁锥刺股,辛辛苦苦地拼命读书,熬坏了身体,熬到满头白发,也不一定能榜上有名,但这样的选拔,可不管你肚子里有多少经书,只要是年龄合适,身体健康,家世清白的,都能参加,出来之后,前途也是一派光明,心里明白的人,哪会不知道该怎么做?

满汉之争在大清朝一直存在,如今这件大事中,只有满人得了好处,汉人怎么可能甘心?四十五年一年,朝廷上下,满汉双方,在康熙面前打了一整年的官司,再加上欧阳直接跟康熙说,满洲八旗子弟里根骨好的都挑选得差不多了,要想增加人选,恐怕要扩大选拔范围才行……

于是,今年的选拔,满汉蒙八旗,包衣和汉人中家世清白的,全可参加,当然,还是满洲八旗优先。不过,想必康熙对那些入选的汉人也会给抬旗,或者用其它的法子笼络住。

芷云喝完汤,伸了个懒腰,随手拥住透着青草香气的棉被,歪在榻上睡去。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寻仙日。

虽然是春寒料峭,可京城里的气氛却极为火热,不光是满洲勋贵家的适龄男女满心期待紧张,连平民老百姓家里的孩子们,都指望着这个难得的一步登天的机会。

女孩子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衫,天没亮就打扮了起来,男孩子们也乖乖地由着父母把自个儿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这一天,不知道多少心怀梦想的少男少女们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着。

京城,大槐树胡同,这里住的大多都是来京城讨生活的穷苦人,最里面的一户人家姓何,是一年前从山东来京里投亲的,不过,在路上的时候,何家老两口就不幸病逝,只留下何青,何红兄妹两个。

两兄妹骤然失去双亲,自然是悲痛欲绝,可是,也只能勉强振作,从不多的积蓄里拿出一大部分安葬了爹娘,哥哥带着妹子,辛辛苦苦来到京城,却发现亲戚早就搬了家……

幸好,何清虽然小,可也有十五岁,算成年了,又长得清清秀秀,还识得几个字,在京里一个小饭馆中找了个差事,妹妹何红也乖巧听话,平日里能绣一些荷包拿出去贩卖,两兄妹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到也不是过不下去。

再加上街坊邻居大多是老实厚道的人,看他们兄妹两个年纪小小就没了爹娘,自然心生怜悯,对他们多有照顾,这一年多来,两个人到是在京城站住脚了。

清晨,天刚蒙蒙亮,何红就早早从床上爬了起来,轻手轻脚地踱到厨房里生了火,又把家里仅有的,吊在屋檐下保存着的半斤猪肉摘下。

看着油汪汪的肥肉,何红吞了口口水,终于还是咬咬牙,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案板上。

何青隐约听见点儿动静,睁开了眼,刚一清醒,就本能地伸手摸向枕头底下,直到他真真切切地摸到了一张精美的绘了青藤纹路的纸笺,才松了口气,先是在破旧的棉被上擦了擦手,把纸笺拿出来,搁在眼前,聚精会神地看了半天,脸上隐约浮现出一抹夹杂了欣喜的惶恐……。

第一百三十六章 搭档第六十二章 居家第七十五章 千叟宴第一章 穿越第九十四章 乔迁第一百四十三章 选秀第六十八章 寿辰第五十七章 请安第一百四十章 善心第四十一章 三年第三十六章 相遇(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偶遇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五十八章 归宁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二章 备嫁第三十八章 暂居忽然很想说说欧阳泉与路采薇,尹西卿与芷云第四十二章 半日闲第四十五章 冬日第五章 书社第一百五十六章 愁嫁第一百四十章 善心第十七章 良辰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六十一章 甜蜜第七十三章 幸王园第八十一章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中)第六十章 挤兑第九十四章 乔迁第一百零四章 姻缘第七十二章 ‘铺路’第一百五十章 团聚第十三章 春情第四十七章 议亲?第六十七章 敬茶第六十五章 暑期第四章 年如玉第七十二章 ‘铺路’第十八章 木兰秋狝(上)第十四章 风波平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产女第六十一章 甜蜜第九十九章第七十六章 驾幸浮空城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九十五章第二十一章 做戏第七十八章第七十六章 驾幸浮空城第十三章 复试第八十八章 阳春第三十八章 画像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愁嫁第七章 家业第一百四十八章 食物第八十八章 阳春第六十八章 寿辰第九十四章 乔迁第四十八章 后事第一百四十章 善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行第二十九章 闲逸第五十七章 桃花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九十五章第四十六章 弄璋之喜第一百二十五章 喜事第十五章 对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果第二十七章 棋道第十六章 年节第一百零六章 八卦第三十一章 主意第三十三章 得名第四十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章 话家常第二十七章 棋道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七章 女书寓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九十七章 入夏第一百零六章 八卦第七十章 麟儿第五章 书社第十九章 ‘温柔缱绻’第七十一章 瘦马第九十三章 黛钗第十三章 春情第三十四章 旧事第一百零四章 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