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开荒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春雨滋润大地,草丛田地变得一片湿漉漉,雨停了,草地上冒起了一缕缕白烟。

田地上,有两头牛各拉着犁在田里犁地,牛一走过,坚实的土就被刨开一道深深的土坑,引得田埂上的人们暗暗惊呼。

“好石啊!”

“原来牛还能这样用啊。”

“真快,这牛犁地比我们锄地要快得多了。”

“没错没错,以前我们要锄两日的地,现在用这头牛拉犁不用多久就锄出来了,真石!”

部落人围观着,连连赞叹,用牛犁地实在太厉害了,一个人牵牛,一个人在后面扶犁,当牛一走过,就能犁出又深又大的土沟,把坚硬的泥土翻松软,实在太牛逼了。

陈昊牵着牛犁田,不时地往后观察着那个牛犁的工作情况,牛犁套着一个坚硬锋利的犁头,犁身是一个整体,就是一个树枝连着一点树身的树杈,犁绑在树身上面,一人在后面控制着犁。

“有空还是得把牛犁改进一下,光用天然树杈确实不好使。”

犁完这块田地后,只见这块方形的田里都是被翻松的泥块。

作物只有在松软的泥里才会长出强壮的根系,根系发达,意味着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份,作物才会长得好,所以翻耕土地是恒久不变的农业技术,那些随便撒在大地上的方式种出来的作物是不会高产。

只有精耕细作,人们才能靠种田养活自己。

“好了,你们下来修田吧。”

田地犁完后,还要进行修整,陈昊犁完这块田,就叫这块田的主人下来工作。

完成这块田后,上年开荒的十四块田就完成了翻耕的任务,部落人开始下种。

“虎,我们去开荒吧!”

“嗯嗯。”

陈昊又马上安排两头牛去开荒,今年的任务比较繁重,要再开荒九十亩地,连同那十多亩的耕地和一亩果园,部落就拥有一百一十五亩地,换成一百亩地来算,就是一个两百五十六米乘以两百五十六米的正方形。

未开荒的土地上长满杂草,里面有很多石头、树枝等杂物,泥土也比较结实,光靠人力,开发难度可不少。

好在有牛和坚硬锋利的青铜犁,虽然这两头牛的年龄不大,但它们的体型可不小,这年头的牛驯化程度还没有成熟,比后世的家牛更加强壮和有力。

“一亩地平均能产两百斤的粮食,一个成年人一年要消耗四百斤的粮食,五十个成年人就是要消耗两万斤的粮食,也就是需要一百亩地。”

“部落现在有五十三人,其中不乏一些老人和孩子,这一百一十亩地,足够让我们拥有足够的粮食,除去不稳定的因素,也足够我们吃一年。”

“希望这几年风调雨顺,让我们存上粮食。”

“现在部落有十五户人,下田劳动的有十三户人,平均每户人拥有八亩地,按照一个家庭两个大人两个小孩来算,平均一个人劳作两亩地,嗯,这规划应该可以。”

“实际上要花费力气的是春耕和秋收,浇水施肥,其实一个成年男人辛苦一点,一日就能管理八亩地,这样女人就能在家里进行纺织,就能进入男耕女织的时代。”

“只要农民种出足够多的粮食,我就能安排一些人进行非农工作,以及拥有一定的脱产人员搞教育科学研究,甚至产生脱产军人!”

“不错!”

陈昊一边牵牛一边看着这大片的荒地憧憬和计划起来,后面的男人在紧张地扶着犁。

只要把这一百亩地开荒了,就能看到这个景象:村寨门口的水沟往南二十多米开始,就是一大片田地,一直延伸到河边,在这些田地里面还有果园和鱼塘。

而在村寨西面的蔡河两旁也是一个个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更西面就是一片灰灰菜野地,在河岸边便是芦苇丛,芦苇和灰灰菜都是家畜吃的饲料,日后陈昊还会在片野地上建上养殖场,养鸡、养羊、养猪等家畜家畜。

“好多草头啊。”

“这块地的泥土不是很硬,就是多野草茎和草头。”

陈昊拉着牛,突然感觉到牛被顿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只见那些草茎混合着一根树枝把铜犁给卡住了,泥里还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没有办法了,他只好将杂物清理掉,然后再犁地开荒。

那边的阿虎扶着的是石犁,石犁没有青铜犁锋利,只能勉强地在泥土上翻出一个浅坑,有时候碰到厚一些的草茎就无法割断,就得人手去清理掉,更加费力。

开荒就是费力。

两人的目的就是要将这片多杂草多杂物的荒地,变成无杂物、泥土又松软的、适合作物生长的耕地。

“这片荒地已经烧过很多次了,但泥土里面还有很多草头草茎,唉,真是可恶。”

“野草烧不尽,春天吹又生,要是这些杂草是粮食就多么好啊。”

走走停停,还要清理卡在犁上的杂物,这让陈昊很是懊恼。

即使有了牛耕,但开荒一百亩地所花费的时间可能需要一两个月,陈昊他们也做好了连续处理开荒两个月的打算。

数日后,那边的耕地都播种完毕,所有的族人都过来这边的荒地进行清除杂物、修田修垄的工作,另外就是挖掘灌溉的沟渠。

部落为了这次春耕,基本上能干活的人都参与进来,屁孩们挽着一个个箩筐,有模有样地在泥里捡石块、树枝和草头等杂物,大人们也拿起了树杈,将土里的野草叉出来。

连续工作了十多日,还是没能完成开荒的工作,而且因为重体力劳作,导致存粮消耗飞快,很多人吃得比平时多,这就导致原计划储备的粮食有些不够。

“不行啊!”

“这样下去,我们把耕地开挖出来,怕是要把上年收获的所有粮食、柿饼、河鲜干消耗干净!”

这天,劳作归来,陈昊翻开粮食记录手册一看,突然眉头大皱。

他计算过后,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把一百亩地开荒出来的话,部落所有储存的食物就会消耗干净,而且是连上年在野外刀耕火种种下的葛和山药都计算在内!

虽然菜园有菜,以及那边的荨麻地和阙菜地能提供一部分粮食,虽然也只能勉强地用采集的方式维持生活,但以前,大家并不是全靠采集渔猎生活的,大家有一定的存粮才能度日,要是没有存粮,部落今年会过得很艰难。

“粮食吃完了,应该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到秋收,这段时间要依靠荨麻阙菜、以及野果度日,部落有五十多人,食物问题会变得很紧张!”

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452章 旱情与水车第230章 干塘第255章 整合第433章 寒第60章 栗陆氏族第376章 追随之箭第279章 你们反了!(下)第417章 私塾与姓氏第388章 布防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59章 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第371章 利益关系第203章 矿石第246章 传信之鸟第369章 奴隶市场(上)第78章 割禾第57章 药鱼第430章 决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270章 植物城墙第75章 收益与风险第351章 困难第430章 决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38章 占山为王(三)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77章 秋猎第171章 秋季贸易(下)第204章 石灰场第530章第231章 劣质盐第98章 岁星第391章 以逸待劳第343章 围城(上)第226章 红砖与窑第386章 备战共工部族第472章 羽绒第158章 桃林(上)第124章 药与草第536章第31章 热水第201章 突然的到访第544章第305章 货币第169章 秋季贸易(上)第194章 大丰收第181章 栗祭第368章 原始市场(五)第511章第544章第318章 防具 (上)第197章 初级工业产品的成效第317章 形势分析第55章 遇豹第15章 “历”的由来第4章 穷得吃草第350章 盐山寨第392章 交战第35章 地笼第15章 “历”的由来第217章 唇亡齿寒第288章 建军(上)第80章 货物第443章 能源难题第82章 市日第116章 荨麻的妙用第196章 纠正历法第497章 骑兵袭击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108章 春事第342章 风声鹤唳第20章 建造鸡栏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77章 秋猎第224章 太昊(十张月票加更!)第448章 木轨道运输第423章 稳定的发展第71章 十进制第116章 荨麻的妙用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216章 果园摘果第49章 夜观星象第230章 干塘第9章 吊脚套第306章 管理粮食第298章 处置奴隶(上)第538章第417章 私塾与姓氏第525章 破城第252章 你们是以风为姓?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75章 织机与工业基础第42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第482章 奴隶大逃亡第426章 养马易村第358章 给奴隶上课第52章 狩猎(一)第170章 秋季贸易(中)第481章 奴隶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