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退“耕”还林

门口的几口锅,正热气腾腾地冒着香气。

旁边的日晷和天文装置已经转移到老树那边的小广场,屋子门口的空间宽阔了不少,能容纳几个炉子和一些木柴,作为一个临时厨房也足够了。

风里希靠在门口坐下,她一边编织麻线毛衣,一边看着自己的配偶做饭。

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弄明白织毛衣的技巧了,她想织一件麻布衣服给自己的配偶。

陈昊揭开一个锅盖,热气散去,只见锅里是猪蹄炖黄豆。

到屋里拿了一坛果酒,浇了一些酒到猪蹄黄豆上,又撒上一把野葱花和紫苏,顿时,整锅猪蹄黄豆都得到升华,一股浓郁的香味四散而去,令人食指大动。

“真香。”风里希闻到香气,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自己的夫君真是厉害,煮的东西实在太好吃了。

陈昊拿着木勺捣了捣,便提锅入屋。

黄豆不易消化,要炖很久才容易吃,猪蹄炖黄豆,有姜、葱、盐、猪油、紫苏、果酒等调料搭配,总算能掩盖公猪肉上的重味道。

公猪没有经过阉割,肉有一股怪味,对于部落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陈昊却总是有些介意,古代的猪没有经过阉割,所以不好吃,猪肉便是下层人吃的肉食。

陈昊将锅放在桌子上,夹了一块猪肉嗅了嗅,觉得还算可以,便吃了起来。

“真不错,等有时间我得把酱油弄出来。”

陈昊又吃了一些黄豆,黄豆也不错,酱油便是用黄豆发酵而成的,他觉得可以酿造酱油。

吃了猪蹄,陈昊又吃了一些青菜。

今日的青菜非常有油水,吃起来也特香口。

中午的时候杀了一头受了内伤的猪,陈昊挑了一些肥肉熬了猪油渣,这也是难得吃的一次油了,这时代吃的油都是动物油。

华夏人称用有角动物熬的油为脂,无角动物的油就称为膏,华夏人在汉朝时才吃上植物油。

“大豆能制酱油,也能熬大豆油,可是大豆的出油率并不高,一百斤大豆能出六七斤油就不错了,也就是说,一亩大豆才产出六七斤油,现在吃植物油实在太奢侈了。”

陈昊想了想,便打消了榨大豆油的念头了,但酱油还是值得制作的。

毕竟大家的主食是粟,其次才是比较难消化的大豆,用大豆酿造酱油或者做豆瓣酱也算物尽其用,等有时间就把它们造出来。

吃完饭,陈昊收拾好碗筷,将吃剩下的饭菜放入土冰箱里保存。

这个土冰箱能够保持比较低的温度,在炎热的夏天,食物放进去,过一夜,也不会变坏,是一种非常好用的“电器”。

冰箱里面还有一罐猪油渣,这罐猪油渣非常宝贵,这可是今后一个月的油料,每顿饭有油水,人才不容易饿,而且油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和元素,吃油对人很有好处。

洗了碗筷,陈昊早早就睡觉了。

第二日早上,各个队长和部落高层在老树下开了一个早会,主要是分配各个队长的任务。

现在部落产生了工农业,所以要有明确的分工,比如要造多少个藤篮,要造多少个地笼,要杀多少只鸡、收多少菜等都需要进行分配。

而今日,大家要搞大事情。

部落北面,一片低矮的山坡,上面长满了杂草,中间有一条小溪,这里便是部落之前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粟的地方,此时已荒废了,上面长满了杂草。

留下一部分人在这里砍草烧荒,陈昊和女族长就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往北进入到树林里。

路过香菇地,大家过去采集了香菇,很不错,每个人都割到一些。

割完花菇,又来到枇杷林。

这片枇杷林是野生的,枇杷树乱生,有大枇杷树,也有小枇杷树,也有其它的树和杂草,小枇杷树长在大枇杷树下面得不到阳光,所以不会结果,也长不好。

大家决定修整这片枇杷林,在这里割草和砍掉多余的树木,并且将小枇杷树挖出来移植到枇杷林边缘,让它们好好长,将来好结更多的果子。

现在部落拥有足够的粮食,除了去种田外,大家都有很多时间,陈昊和族人们商量过,一致认为去修整野生的果林,将野生果林纳入部落管理的范围,不再限于野生采集。

他们除掉果林里的杂草,又撒上灰灰菜种子,以及在果树的树身涂上一层石灰浆,不让害虫爬到果树上面。

修整完枇杷林,大家又继续往北走,来到了荨麻地。

荨麻地也要开发,他们将荨麻地的范围再扩大,砍掉树木,烧掉野草,再撒上荨麻种子。

荨麻地西面的一个山坡上还有树莓丛,大家也将这里多余的树木砍掉,山坡上只留下树莓树,并且也给树莓的脚涂上一层石灰浆防虫害。

野柿林那边比较远,也不顺路,大家就放弃改造野柿林,主要还是野柿不好吃,吃起来也麻烦,大家也懒得过去修果林了。

接下来,大家又回到之前刀耕火种种粟的山坡。

这片山坡被焚烧好,上面满是黑漆漆的草木灰。

这次大家却不是要种粟,而是要种树,阿虎等人在数日前就到栗陆氏族、阴康氏族那边挖了不少的树苗回来。

主要是漆树、板栗树、盐肤木,还有水蜡烛。

水蜡烛已在码头附近种下,今日主要是过来种植漆树、板栗树、盐肤木,另外还有枇杷树和树莓。

一行人在这片“田地”上种上各种的树木。

这些山坡都是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的地方,由于地势原因,它们更容易积聚养分,而且向阳防风,是很好的种植山坡。

之前部落人一直在这里种田,现在大家要在这里种上树,开发林业,陈昊形象地称之为“退耕还林”。

果树能结果,漆树能提供生漆、盐肤木能提供盐,这些都是经济作物,只需三五年,基本上就能应用起来。

种树虽然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有收益,但种收益却是低成本的,只要这里的树木长起来,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

“终于搞定了!”陈昊看着种满树苗的山头,不由地笑了起来。

这片山头和其它的果林是不派人进驻的,只需隔一段时间就过来管理一下,修剪枝条、刷上石灰浆、有时间就除除草,实行粗放式、低成本管理。

第247章 产钳的应用第324章 偷盐贼第333章 点兵出征第188章 授人以渔第492章 奸细第302章 治国之道第269章 竹林第1章 回到原始第6章 粟食第285章 老祖母讲故事第253章 祸起第187章 大山里的粉条第239章 初级贸易(月票突破二十张加更)第264章 阴康氏族搬迁计划第517章 军中暗涌第333章 点兵出征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464章 制酒曲第406章 太昊的附属氏族第387章 东方形势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39章 长石第236章 房屋规划第529章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449章 工业的粮食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477章 新润滑油和羽绒制品第490章 援军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476章 印染第345章 白狐女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443章 能源难题第507章 凶族危机第58章 招揽第50章 知识记录第508章 运势之战第239章 初级贸易(月票突破二十张加更)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342章 风声鹤唳第417章 私塾与姓氏第200章 文化知识输出第457章 大庭县第492章 奸细第378章 大兴土木第72章 飞石索第411章 象与驳第26章 二十四节气、喂鸡第289章 建军(下)第471章 结盟书第498章 新形势第98章 岁星第523章 残酷第234章 脱粒翻晒农具第345章 白狐女第466章 新军粮第116章 荨麻的妙用第519章 替罪羊第48章 量度工具第413章 除虎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38章 技术革新第542章第330章 庙算 (上)第66章 排水系统第219章 黄雀在后第323章 工业油料作物第167章 土冰箱第117章 风湿关节炎第545章第236章 房屋规划第267章 防备第288章 建军(上)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54章 狩猎(三)第166章 捕盘羊第448章 木轨道运输第468章 归属第463章 基础科学理论第298章 处置奴隶(上)第225章 粮食问题第232章 产钳第166章 捕盘羊第323章 工业油料作物第31章 热水第49章 夜观星象第191章 一起干坏事情(下)第229章 出口农具第81章 朱襄氏族第441章 端午龙舟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5章 采集第334章 战备第186章 反曲弓与狩猎第151章 卖女奴第151章 卖女奴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32章 蛋白质第248章 五年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