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房屋规划

在他的印象中,这一带的部落的房屋分为半地穴式、地上式、还有杆栏式。

其中杆栏式只有住在河湾的阴康氏族才有,而半地穴式的房子是在树林里的栗陆氏族,还有在内陆盆地里的朱襄氏族,而娲氏族和柏皇氏族都是地上式,利用泥巴树枝和禾草搭建的房屋。

陈昊仔细地想了一下,发现这些房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圆形的房屋。

他前世记得绝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方形的,因为方形的房子实用性比圆形的房子强,比如要把一张桌子或者床搬到屋里,方形的房子墙是直的,直接靠墙就好了,可圆形的房子就会出现多余、没用的空间。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原始时代的房子是圆形,不是方形?

明明方形的房子实用空间大,远比圆形的好,可大家为什么要建造圆形的房子呢?

还有,为什么别的部落是地穴式房屋,而娲氏族和柏皇氏族的房屋却是地上式?

难道大家是原始人,很笨,不会变通?

显然不可能!

他们可不是傻子!

“你们先挖沟渠。”

在搞不懂情况下,陈昊也不敢贸然开干,他吩咐柏皇氏族人先在划定好的地方挖下水道,便立刻跑回部落去找到老祖母。

部落里知识最丰富的人就是老祖母,陈昊每次遇到想不通的事情都会找她。

老祖母正在老树下用石磨给粟脱壳。

这种石磨可不是圆形能转动的那种石磨,这是一种一块中间凹下去的扁平石器和一根块长条状的石器组成的脱壳、脱粒工具,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石磨,也是部落人一直用来加工粮食的工具之一(另一种是小舂臼)。

“阿太,为什么我们的房子是圆形的,不是方形的?”陈昊坐到她身旁问道。

“直的墙,容易被风雨吹倒,圆的墙不容易被风吹倒。”老祖母耐心地说道,每次族人的请教,她都会耐心教导,将自己的知识传给下一代。

“方形的屋会被风吹倒?”

陈昊连忙捡了一块树叶,将它张开伸直,放在面前吹了一下,接着又将树叶掰弯再吹一下。

可以感觉张开伸直的叶子承受的风更大,而掰弯的叶子承受的风却小得多。

“我明白了,这个时代的屋子都是用泥巴树枝茅草这些材料造的,用这些材料造的屋子并不能跟后世的水泥砖墙比,所以原始人类就把房子修成圆形。”

陈昊仔细地回忆了起来,突然发现,后世出土过的原始房子,它们的构造都是圆形,无论是半地穴式,还是地上式,几乎都是圆形,没有方正的。

“远古人类还真是聪明啊...”陈昊不禁感叹,“这样的话,那我们的粮仓也应该修成圆形,印象中,古代的粮仓好像都是圆形的,同等周长下,圆形面积比正方形大,如果乘上高度,圆形粮仓的容积就比正方形的粮仓要大了。”

“用一样多的砖块,不同的砌法,就能多出更多的容积。”

“而且圆柱状的粮仓抗风性更强,更加稳定。”

“看来,柏皇氏人的屋子和粮仓应该修成圆柱。”

不过,陈昊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便又问老祖母询问关于娲氏族房屋为什么不是半地穴式的问题。

“大河的水涨上来,屋子建在地下会被水淹没。”老祖母回忆着说道。

这下子,陈昊终于明白了,原来娲氏族靠近河,所以不适合建半地穴式。

想想如果睡在半地穴式房子里,一但河水漫上来,很有可能把屋里的一切都淹了,甚至把人困死在屋里。

阴康氏族那里更靠河湾,他们更是直接建起来架离地面的杆栏式房子,而栗陆氏和和内陆的朱襄氏族的地势高,所以就用半地穴式。

建造半地穴式房子的用材十分简便,直接在地上挖坑,用挖出的泥土抹在墙上,这样既能少砌一半的墙,而且也能省去建造墙的材料。

想通一切后,陈昊再次回来村寨的东面,就是柏皇氏族人的居住用地。

日后娲氏村寨东面的这面围墙就要拆了。

在这个拆口的旁边便是粮仓的选址。

粮仓占地面积大,已经不能建在村寨里面了,只能建在外面。

而粮仓的周围便是柏皇氏族的居所,这样,两个部落夹住一个粮仓,正好可以一起保护粮仓,以后再在外面建一面栅栏、甚至城墙,就能更安全了。

柏皇氏族人正在按照陈昊的要求挖沟渠,他们拥有两把青铜锄头和铲子,以及很多石器骨器的农具,但很明显,青铜器的效率更高。

柏皇氏族八十多人被陈昊分成二十户,跟娲氏族七十多人一样,都是二十户,不同的是,柏皇氏族总有更多人口,平均一户人的人数也是更多一些。

娲氏族人现在住的房屋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翻新的,大多只有十多、二十来平方米,也就是一个房间的大小,只能住人和存放粮食,还有存放一些工具。

人住在里面比较挤,连养多一只鸡都没多少空间,所以很多人都没有养鸡,毕竟养鸡会臭,有养鸡的人都是用笼子把鸡关着养,放在屋前屋后养。

这次新规划屋子,还是要在外面新建,所以肯定不能以原来的标准来建设的,得考虑农具的存放、家禽家畜的私人养殖、还要考虑日后一户人的人数增多后的居住问题。

建造一间大屋子,或是四合院,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情况最多每户人建一个二十平米大的屋子的住,而且一定要赶在明年春耕之前完成。

陈昊回到家里,重新设计了部落将来的新屋规划,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方法。

带着规划图,再次来到工地上。

此时,这里已经挖了一条水沟,也清理出一片空地,而清理出来的杂草、石块和泥土都堆满一地,在晒谷场那边还有很多正在晾晒的禾草。

“你们都过来!”陈昊说道。

待众人围上来后,陈昊就开始说正事。

“我们这次建造屋墙的材料是用杂草、禾草和挖出来的泥巴(就地取材)再混上熟石灰(增加粘度和结实程度)制得,而建造屋顶的材料就用禾草。”

“泥巴不够的话,你们就在我规划的地方挖泥,挖出一个大坑都没关系,正好可以修一个储水池,用来储存雨水作为大家的日常用水。”

陈昊的规划是,每户人拥一百平米的居住用地。

在这块地上先建造一间二十平米的圆形泥房。

造屋墙所用的泥是用挖下水道的泥巴和挖储水池的泥巴,储水池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可以当水井用,日后还可以升级为真正的水井。

一百平米的地,按照一间一百平米的房子来规划。

每一个房间就是人们住的房屋,客厅就是水井和吃饭的地方,还有放木柴的厨房区域、放粪缸的厕所区域,日后还能在这块居住地上继续扩建房间,可以用来住人,也可以用来养牛羊牲畜。

现在,每户人只需建设一间二十平米的泥屋子住下来,挖下水道和储水池获取泥巴造房子,这是两全其美的方法。

柏皇氏族人今年的任务是要建造二十间二十平方米大的泥房。

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220章 迁徙的柏皇氏族第18章 原鸡第506章 这是太昊族人干的第515章 狡与诈第541章序章 什么鬼第89章 桦树与松树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416章 教育第485章 萧关之战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309章 外贸第357章 割地赔款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4章 采花菇第238章 小赚一笔 (下)第289章 建军(下)第495章 大反击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416章 教育第24章 占卜与刀耕火种第212章 牧场第194章 大丰收第29章 孵化和菜干第471章 结盟书第223章 推举族长第384章 市场与外贸(上)第203章 矿石第343章 围城(上)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483章 刺头第354章 计划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养殖场第25章 烧山种豆第477章 新润滑油和羽绒制品第521章 能人第240章 盐贸(上)第140章 大漆(上)第132章 我是老中医第271章 增税第318章 防具 (上)第453章 借粮第183章 进山第79章 柘桑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24章 太昊(十张月票加更!)第512章 埋坑与谈判第491章 奇怪的举动第225章 粮食问题第266章 折 枝第325章 瞠目结舌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76章 十斤盐第390章 集结第149章 残酷的治疗第539章第172章 换牛羊(上)第39章 长石第107章 水龙氏(下)第337章 占山为王(二)第81章 朱襄氏族第345章 白狐女第161章 采蜜(下)第89章 桦树与松树第379章 外贸与军备第287章 盐的来源第533章 风白城守卫战第448章 木轨道运输第141章 大漆(下)第49章 夜观星象第251章 训练与游戏(下)第34章 全民种菜第412章 虎患第525章 破城第51章 抓知了猴第102章 冬忙第507章 凶族危机第132章 我是老中医第329章 车第187章 大山里的粉条第223章 推举族长第291章 左右两难第447章第404章 朝贡与贸易第135章 渔业的初想第115章 新饲料第82章 市日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224章 太昊(十张月票加更!)第369章 奴隶市场(上)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第330章 庙算 (上)第56章 鱼藤第165章 养鱼业第543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548章第84章 换骨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