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十二年秋

改姓氏、登记户籍的工作花了数月的时间,户部才把各县镇的居民的名册整理好,交给陈昊查看。

“我们让各镇的居民以所在的镇为氏,一开始他们都不愿意改姓氏,我们户部花了不少时间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才完成任务。”户部尚书阿仓在旁说道。

“都改了姓氏就很好了,这样才能让他们归心,忘记他们先祖的印记。”陈昊看完这些名册便合上。

户部这里的殿厅内侧比较宽敞,里面有五个排架,排架上摆着一卷卷的户籍资料、田产资料、赋税资料等。

阿仓又汇报道:“今年要兴建三大粮仓,花费不少人力和粮饷,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所以今年我们太昊族的粮食田只有一千五百亩,今年秋收的收成是四十七万斤粮食,我们部落加上奴隶,一共有一千三百多人,我们一年就得消耗掉五十多万斤粮食,我们今年的田产首次出现透支的情况,透支达五万斤粮食。”

陈昊点头:“是啊,今年大兴土木,又接收了不少奴隶,归顺的氏族还没有开始向我们进贡粮食,我预计今年田产会透支了,还好不多,我们今年非农是收入多少?”

阿仓连翻了翻竹简,喜道:“回太昊,我们今年卖黄豆酱、出口工具、陶器、化肥,再加上我们粮仓本来就存着十万斤余粮,我们的粮仓,现在有六十五万斤粟,比我们预料的结果多了五万。”

“商贸收入五十五万?”听到这个数据,陈昊顿时眉开眼笑,“减去超支的五万斤粮食,我们今年的粮仓还有六十万斤粮食剩余,真好!”

“是啊,主要是我们出口给东方大族的黄豆酱收入了三十万斤粟,另外就是出售化肥又得到十多万粟,这两个方面收入最多。”阿仓开口道。

听到这,陈昊不禁摇了摇头:“东方鳄部落他们是我们最大的商贸客户,我们现在太依赖他们了,一但他们不与我们太昊族交易,我们太昊族一年就得减少大半的商贸收入。”

阿仓也点了点头:“是啊,这两年若不是找到东方大族这个市场,我们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粮食提供给非农人员起大兴土木和外出征战。”

“现在三大粮仓已经修好了,让征用的族人赶快回去种田,今年就不征用族人兴土木了,得休养生息,这花费实在太大了!”陈昊道。

“是啊,征用农民就得减少人员去耕地,而且农民要养家,我们还得发放三倍的粮饷雇佣他们。”阿仓也非常赞同休养生息。

族人是居民,他们要养活父老妻儿,陈昊要请他们工作,就得发放三倍以上的粮饷,而且他们不去种田,太昊族的整体耕种面积就会较少,就意味着太昊族的田产会减少,这对太昊族整体的人力物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但奴隶就不同,奴隶没有人权,就算你每日发放不足一日粮食给奴隶也是可以的,谁叫奴隶没有人权呢。

陈昊选择暂缓基建,让太昊族休养生息,所以,这六十万斤的余粮是不需要像上年那样要选取一部分发放给征用的农夫的,甚至连奴隶都不用发放,因为奴隶的粮食消耗量已经计算在总人口一年消耗粮食的总量里。

三百五十个奴隶今年修筑了太昊城的城墙和阴康城等城的护城河,今个冬季后,这些奴隶劳动力就得到解放了。

阿仓也想到这个问题,就道:“太昊,今年城墙竣工后,三百多个奴隶,该如何处理?”

陈昊拿出一份羊皮书,里面已经写了今年的计划。

“三百多个奴隶,分出一百五十个奴隶,就在太昊城附近的荒地,沿着河边进行开荒,在来年秋收前,给我整出一千五百亩田来。”陈昊道,

“一千五百亩地?这可是我们部落现有耕地的三分一呀,而且奴隶使用的是石器工具...这得进口呀...”阿仓听到这个数字很是惊讶。

“东方的部落拥有不少石器,我们的漆陶器和咸酸黄豆酱很受他们喜爱,工具不少问题!”陈昊道。

阿仓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太昊族生产的产品基本是供不应求,要跟东方众多大小部落换取几百个石器工具还不容易吗。

“那剩下两百个奴隶怎么安排?”阿仓又问道。

“剩下两百个奴隶,分出一百五十个去修建黑犬县的城墙和基础设施,还有柏皇镇和阴康镇的基础建设。”陈昊回道。

“那还有五十个奴隶呢?”阿仓记下来后,又询问道。

“修建煤村,我们得开采煤矿。”陈昊说道。

“就是那种难烧的黑泥巴?”阿仓也是不明白煤炭的用处,不过太昊说开采,是肯定有道理的。

“对,就是黑泥巴。”陈昊回道。

“把铜矿和锡矿呢?太昊你之前不是说要在铜锡矿那里建设村镇吗?”阿仓连问道。

陈昊回道:“铜矿和锡矿属于战略物资,我怎么可能让奴隶去修建?”

“对对。”阿仓连忙点头,“就是得让我们本土的氏族人去兴建,是今年征用吗...”

陈昊闻言不禁皱眉:“我也想今年征用族人去兴建这两个重要的镇子,可是,我们上年兴建粮仓征用了不少族人,来年我们得休养一年,让我们部落的财政恢复过来,才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建设啊。”

阿仓看了看手中的竹简,便开口道:“我们今年收入了六十万余粮,搞的基建全是用奴隶的,所以花费不多,来年也没有需要大投入的地方,如果来年风调雨顺,我们的余粮储备可以突破一百万斤。”

“是啊。”陈昊点头道,“我们得多存粮食,才能做更多的事情,部落的抗风险能力才强大。”

二人在户部的殿厅里商议部落的发展大计,一直商量到天黑。

到了第二日早晨,犬戎三族人却是集体来到太昊城,过来找陈昊商议西征的事宜。

陈昊在王殿上,跟一众大臣,接待了这些犬戎族人。

第7章 钓蛙第176章 被俘虏的女人第120章 阴康为土龙氏第279章 你们反了!(下)第1章 回到原始第359章 十年春第366章 原始市场(三)第266章 折 枝第275章 制化肥(下)第436章 第二关第370章 奴隶市场(下)第249章 摇篮第207章 女奴与春耕第133章 驯化禽畜第355章 毁寨第371章 利益关系第302章 治国之道第287章 盐的来源第30章 抢收菘菜第96章 食物的难题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122章 割荨麻与养殖计划第407章 古菱齿象第202章 你们是不是傻第144章 西河湾第278章 你们反了!(上)第396章 女娲失利第184章 犁第470章第290章 卫星城第283章 统治者与占卜第173章 换牛羊(下)第178章 建窑第424章 骑兵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519章 替罪羊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380章 送粮第468章 归属第376章 追随之箭第447章第338章 占山为王(三)第373章 被吃的奴隶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539章第311章 栗陆城第176章 被俘虏的女人第542章第495章 大反击第279章 你们反了!(下)第470章第2章 纯粹系学术性研究第85章 换骨耜(下)第48章 量度工具第457章 大庭县第87章 分配农具第239章 初级贸易(月票突破二十张加更)第107章 水龙氏(下)第114章 咬人草第500章第98章 岁星第238章 小赚一笔 (下)第199章 孔雀石与猪鬃(下)第539章第29章 孵化和菜干第42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第343章 围城(上)第305章 货币第405章 县镇八部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养殖场第144章 西河湾第42章 投矛器和窑第464章 制酒曲第25章 烧山种豆第130章 黄皮子第536章第285章 老祖母讲故事第289章 建军(下)第32章 蛋白质第290章 卫星城第213章 原始“化肥”厂第74章 捕鳄第154章 采山货(上)第91章 造鞋(上)第140章 大漆(上)第537章第336章 占山为王(一)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114章 咬人草第536章第337章 占山为王(二)第231章 劣质盐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252章 你们是以风为姓?第485章 萧关之战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172章 换牛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