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寒

寒冷的风吹过,冰冷刺骨,陈昊抱着双臂,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每到冬季,太昊城前面的大河(渭水)便会进入干旱期,河里的水位会下降一半,露出富饶的河床,这个时候便是族人们捡河鲜的好时节,在陈昊的旁边就有几个屁孩儿穿着木屐在河床上翻着石块木头。

陈昊呵了一下双手,对着面前的人催促道:“赶紧点!”

战士们也连忙催促面前一百个男女老少赶快离开河岸,这些人拿着大包小包,携老抱幼,身体肮脏,来到陈昊身边的时候,他都要捂住鼻子。

“唉,一到冬天,其它部落的人就会变臭!”陈昊嫌弃地嘀咕道。

他们穿过大片的田地,此时,田地上种植的大豆发出鲜嫩的叶子,它们冒着寒风在顽强生长着,村民明在打水灌溉,或是给它们堆上草木灰。

一行人进到太昊城,陈昊将他们带到太昊城内的北部,在一片空地停下来。

此处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旁边有一面三米多高的土墙,站在土墙之内,让人倍感安全,远处那个工业园到了下班时间,很多工人在热热闹闹地行走着,与这边冷清沉静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着一双双迷茫、又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的看到眼睛,陈昊猛咳了几下,扫去尴尬的气氛。

“阿仓,你将他们的姓名登记好,分类安排到每块的土地上,让他们先安稳下来。”

“庖正,你们酒店去做一些食物送来给这些新人吃。”

“柏叔,你们工商部,拨一些生活物资给这些新人。”

“礼部,你们给他们讲解一下在太昊城生活要注意的情况,然后让他们每五户选出一个代表,方便沟通和组织。”

...

安排人去处置这一百个尊卢族人后,陈昊又跑到了工业园的纺织工场的一个仓库里。

部落的纺织工场的管事人蚕女正与几个新人在清点着仓库里的麻布匹和帐篷等物资,此外还有大捆大捆的兽皮。

“太昊。”蚕女放下工作来到了陈昊的面前。

“嗯,最后一批尊卢氏人也来了,你送二十五个帐篷到城北。”陈昊吩咐道,“另外准备一批旧衣物送去给他们穿。”

“是的!”蚕女连忙点头去办事情。

接下来,陈昊又回到了城北,此时,户部的阿仓也把这一百个人分为二十五户,并且把二十五个宅基地分配好。

这太昊城宽五百米,长两公里,有一平方公里大,是一座比较厉害的城,尽管里面还又很多空地,但陈昊还是将两百个尊卢氏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城北居住,一部分在城西居住,城西的尊卢氏人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定居下来,城北的人今日才刚到。

接下来,陈昊就跟这些城北的人说,让他们搭建帐篷先住下来,然后安排他们在这个冬季修建泥砖茅草屋,至于工期便是来年春种前完成,等来年,这两百个尊卢氏族人便要去耕种今年奴隶开垦的一千亩地。

这个时候,天空突然飘落下一片片鹅毛。

陈昊张开左手手掌,看到落在手掌上那片白毛,眉头一拧:“雪?”

在上年的时候,他在西戎赤犬族那边就第一次看到过雪,没想到今年的气候轮到太昊城这边了。

“不对,在我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族人就看到过雪,甚至族人还会去狩猎猛犸,不过是这一带的气候比较的寻常。”陈昊皱眉想着,在他面前有大部分的人都在为第一次见学而感到兴奋,甚至在远处的街道上也有不少年轻人跑到大街上感受着雪,可一些有一定年纪的人却习以为常。

一阵风吹来,陈昊不禁又打了个冷战,他随即吩咐旁边的阿仓道:“也不知道要冷几天,仓,你给这些新人发放足够的木柴取暖,安排一些医生为他们诊治,明白吗?”

阿仓连忙点头。

陈昊也是不习惯天气突然变冷,他跑回家去,拿出一个小火炉,架上一个陶锅,又到街上买了二十斤羊肉,回到家里跟自己的媳妇和六个孩子一起打火锅,而作为奴仆的春风秋月也被叫到过来一起吃。

他还喝了一些酒,吃着羊肉,吃得非常饱。

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雪是停了,可外面的世界变得银白一片,也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部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雪,也没有试过经历这么冷的天,反而很多人躲在家里不愿出门,陈昊也是不习惯这么寒冷,他在家里烧着木炭,烧了鸡翅吃,又喝了些就,身体暖和了些,他就出门了。

他巡视了城东和城北的新人,新人们都在围着火塘取暖,木柴是充足的,衣物也是充足的,食物也是充足的,又有帐篷挡风雪。

看到他们都平安,陈昊就安心了。

可当他回到商业街的时候,耘嫂又找到了他,耘嫂将他拉到田埂边上。

她一脸愁容,十分焦急,这种田地上的豆苗,道:“今个冬季突然变冷,我们的大豆都冻坏了。”

陈昊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有很多大豆都萎了,原本昨日还很娇嫩的,可它们现在的叶子都皱了起来,像是要死一样,这肯定不是缺水,这明显是被冻的!

“我们田地里大部分的大豆都成这样了,怎么办啊?”

“我们今个冬季要白忙活了。”

“来年春季我们部落就没有大豆可以收获了!”

耘嫂和一群在附近劳作的村民都在陈昊身旁哭诉,希望陈昊能够为他们想想办法。

植物要有合适的温度才能生长的,现在天气突然变冷了,所以很多作物都被冻死了。

陈昊培育的这批大豆,当初是在秋天种下,选出一些能过冬的大豆进行种植,然后用这批具有抗寒性的大豆与其它具有抗倒伏、高产、早熟等特性的大豆进行杂交,花了几年的时间,又花了好几年的改进,才一点点地把这个品种比较高的大豆培育出来。

陈昊看了看这些大豆,当即摇头道:“当时我们选取抗寒性大豆的时候,那时候的温度没有现在低,所以它们遇到这样冷的天气,就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大豆是扛不住的,不过,我们也能趁这个机会,找出那些抗寒性比较高的大豆再进行种植,耘嫂,你派人去把没有萎的大豆标记下来,等来年收集其种子。”

耘嫂跟着陈昊摸爬打滚这么多年,她也懂得一些作物遗传学方便的知识,部落每年的作物培育工作都在进行着,现在她听到陈昊的吩咐也是立刻派人去选取优势大豆进行培育。

人类培育作物和动物的方法,无不是在众多个人体中选择某部分的优势品种,就像人类为了对抗病毒,就会拿各种动物做试验,若发现某只动物没有死,人类就会研究这只动物,从它的身上分离出对抗病毒的血清。

“太昊,没有被冻萎的大豆并不多,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冻坏的大豆会越来越多啊。”耘嫂很快又过来向陈昊抱怨。

“天气变冷,也就给作物保温!”

对于老本行,陈昊还是很有办法的,如果让作物不被冻坏,就在田地里堆上禾草,给树木的树身刷上石灰或是缠上禾草,禾草会慢慢腐败,在缓慢腐败的时候就会释放热量,正好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耘嫂知道这个保温的方法后,她连忙发散农业部的所有人员去为农户普及这种为作为保温的方法,甚至种树的族人也学会了用禾草保温的办法,太昊族拥有不少村镇县,普及这种方法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物力,虽然是要花时间,但也总算能抢救今个秋冬季种下的大豆。

部落来年的大豆收成肯定会受影响的了,不过也总比颗粒无收强多了,现在部落养了马,大豆变得更重要了。

接着他想了下,又立刻安排外交大臣去给太昊部族联盟内的各大氏族去普及这种为作物保温的知识,联盟内各大氏族的好坏,可是关乎到太昊族的利益的,如果各大氏族的收成少了,那就意味着太昊族的收入会减少,这是陈昊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一个月后,气温依然没有下降,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下雪,虽然下的风雪并不大,但对族人来说却是不小的影响,今年遭受寒流,一半的大豆田的大豆被直接冻死了,估计来年大豆产量得减少一大半,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庆幸的是上年攒下的三十万斤大豆,刚好能弥补上这个缺口。

“哎呀,幸好能挽回一些损失啊。”再次来到田埂上,看到大片被荒废的田地,陈昊很是感慨。

旁边的耘嫂也是连忙点头:“是啊,也不知道来年会不会更冷,如果天气变得更冷,我们培育的大豆怕是又要损失部分了。”

大豆是部落现在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大豆的特性是生长周期比较短,而且耐贫瘠,经过这些年来的培育,太昊族种植的大豆收成时间是越来越短了,而在陈昊前世的大豆这种作物特别就是收成短,耐贫瘠,而且它的根有根瘤菌,种植大豆还能肥田,可大豆什么都好,就是不耐寒,现在太昊族的大豆就是这种情况,一遇到寒冷,损失就会变得惨重。

“如果天气变得更冷,我们就要不得不改变现实的种植的方式了!”陈昊感慨说道,“种植大豆,与粟轮种,我们是要利用大豆本身的根瘤进行肥田,如果我们不种大豆,影响的怕不只是大豆,我们的粟的收成也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码头那边,突然有人过来跟陈昊说木筏队已经准备好了,陈昊就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跟着族人乘坐木出发。

他们沿着大河往东前行,来到阴康城之后就拐向北面,北面这条大河之流能通往朱襄氏族,这条大河被被朱襄族称为姜水,沿着姜水往北前进,路过朱襄族的时候,陈昊并没有进去,而是让队伍一直往北前进。

穿过一个比较长的湖,继续往北前行,河道两旁是一些平原和树林,距离河岸远处便是山坡,更远处便是高耸险峻之山岭,越是往北,平地就越狭窄,两边的山也是越来越险峻,根本无法攀登。

木筏队行进了一段路,喝道两边已经没有平原树林里,取而代之是只有十多米宽的过道,而河流和变得狭窄了许多,在这条姜水往北航行,抬头能看到两边皆是不可潘德的高山大锋,这条河道就像一条狭窄的过道,而太昊族通往北面,必然要走这条河道。

“兽林族人就是沿着这条河道迁徙活动,他们说,这条河道是北方各族通往我们太昊族那边平原地带的必经之路。”陈昊坐在木筏前头,打量着周边的环境,陷入了寻思。

从经过朱襄族码头开始算起,这已经是第四天了,两侧的高峰险峻依旧,不同的是喝道两侧的平地又慢慢地变得开阔,来到兽林部族所在的领地时,这里变成了一条宽达一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两侧的山峰便是之前河道两侧高山险峻的延伸,一直延伸到北方天际,而越往北,峡谷的宽度就越大。

峡谷之中便是姜水,姜水两旁便是平原,兽林族人便生活在姜水旁,他们沿着姜水盖了五个土城寨,城寨的规模都不大,大约只有两百多人的规模。

山谷里没有树木,却长满了很多杂草,其中有很多杂草是艾草,也就是兽林族人常说是萧草,这条通往北方不知道哪里的峡谷也称为萧地。

“北方大漠上骑马的部落,便是通过萧地南下,前往我们太昊部族的领地,这里对于我们太昊部族来说,非常重要!”陈昊看着面前这条长长的峡谷和长长的姜水陷入了寻思,之前碰到的骑马民族便是来自北方大漠上的部落。

“太昊,这里距离太昊族远着呢,怎么会对我们重要呢?”旁边的小石头挠着头不解地说道。

“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兽林部族这里建一个县,建一个重要的关卡!”陈昊笑道,“走,去见一见兽林族人!”

第516章 东部形势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100章 换盐第236章 房屋规划第176章 被俘虏的女人第375章 归来第73章 水中恶兽第36章 私有制初现第325章 瞠目结舌第409章第502章第100章 换盐第417章 私塾与姓氏第266章 折 枝第542章第399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02章 治国之道第359章 十年春第523章 残酷第138章 新渔具第105章 按户分配第411章 象与驳第366章 原始市场(三)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第313章 诡计第310章 第八年第223章 推举族长第395章 牛族撤离第534章 风白城守卫战(下)第477章 新润滑油和羽绒制品第182章 猪鬃与漆器第22章 晒枇杷第52章 狩猎(一)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张加更)第229章 出口农具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138章 新渔具第318章 防具 (上)第503章 孤军第186章 反曲弓与狩猎第49章 夜观星象第459章 平叛(上)第533章 风白城守卫战第255章 整合第419章 部落联盟的作战第283章 统治者与占卜第452章 旱情与水车第528章第366章 原始市场(三)第83章 卖葫芦第4章 穷得吃草第9章 吊脚套第321章 羊皮地图(下)第5章 采集第6章 粟食第536章第385章 市场与外贸(下)第141章 大漆(下)第113章 春分日第556章第379章 外贸与军备第381章 传术第436章 第二关第317章 形势分析第5章 采集第122章 割荨麻与养殖计划第206章 大改造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213章 原始“化肥”厂第41章 制陶第273章 竹票与统治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251章 训练与游戏(下)第34章 全民种菜第463章 基础科学理论第474章 抽丝、调丝第346章 庆功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16章 鱼头花菇汤第93章 挖蚯蚓第466章 新军粮第53章 狩猎(二)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128章 长刺的猪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328章 大型装备—榨油机143章 抓野鸭第391章 以逸待劳第120章 阴康为土龙氏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524章 攻城战第146章 血亲复仇第228章 税第469章第349章 能源第77章 秋猎第82章 市日第423章 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