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朱襄族的阴谋

“哦?答应你们一件事?是什么事?尽管说!”陈昊有些疑惑,今年朱襄族得到水车也解决了旱情的问题,他们部落的粮食是够吃的。

朱襄族长挤出笑容,开口道:“其实是其它的亲族族长让我代他们说的。”

这是你自己要说的吧?

陈昊低声嘀咕了一句,也挤出笑容,有些惊讶地道:“哦?他们也有事情啊,那你说说看。”

朱襄族长开口道:“是这样的,娲氏...也就是现在的太昊氏,与我们朱襄氏、浑沌氏、昊英氏、大庭氏,一直以来,互相通婚,团结作战,一起对抗外族,是不是?”

陈昊连点头,道:“是的,我们五个氏族是一个整体。”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四个亲族得到太昊你传授的种田技术,你们还出售化肥给我们,我们真是很感激太昊你的,也愿意尊从太昊你。”朱襄族长十分客气地说道。

“是吗...”对着朱襄族长的奉承,陈昊只是客套地回笑一下。

“所谓粮食种多了,需要存放的地方就多了,我们四个氏族都需要建很多的土房子用来存粮食,可是我们盖的房子根本存不了多少粮食,就算存了也容易受潮发霉,太昊你也知道我们四个亲族每年都会用粮食换你们的化肥和其它的商品吧?”朱襄族长问道。

“是的。”陈昊点头道。

“听闻太昊族的粮仓非常干燥和适合存放粮食,所以我们四个亲族就希望太昊你,帮助我们四个部落修建粮仓。”朱襄族长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脸带微笑地说道。

“哦?让我们帮你们修建粮仓?”陈昊闻言,脸一下就拉了下来。

“太昊,这不行啊,修建一个小粮仓就得耗费二十人加上过十万斤的粮食,而且这仅是修建的人手,还有烧制石灰石和砖块、还有运输等耗费都是巨大的,这不能答应!”户部尚书阿仓连忙凑到陈昊的右耳边说道。

“是啊,这可是四个部落啊,这至少要花费数百人手外加数十万粮食,这花费实在太大了,不能答应啊!”工商部大臣阿商开口道。

“我知道。”陈昊点头道。

这个时候,朱襄族长仿佛早有准备,只见他笑了笑,就开口道:“我们并不是说要太昊族帮我们修建粮仓,我们愿意出人力和钱粮,只要太昊族派人过来教我们修建粮仓,至于花费的材料,都可以像出售商品那样卖给我们,总的来说,我可以保证,粮仓建成后,你们太昊族不但不会耗费一分钱粮,而且还有赚。”

工商部的阿商闻言,脸色一变,露出了笑容,对陈昊道:“太昊,他的意思是,出钱出人让我们帮他们修建粮仓,而且他们还会给我们钱粮,这笔交易划得来。”

“是啊,他们这些部落种的粮食多了,就需要地方存放,对他们的发展有好处,我们现在也需要他们的力量。”陈昊点头,接着看向朱襄族长,说道:“我们太昊族的窑产量有限,如果要生产更多的建材就得再建窑,暂时不能同时帮助你们盖粮仓,只能为你们修两个粮仓,你们四个亲族,商量好谁先修,朱襄族长你再过来找我吧...”

“不用问他们了,我们朱襄氏族要先修两个六十万斤级的粮仓,而你们只需派人过来指导我们工作,事成之后,我们朱襄族可以给你们2万两铜。”朱襄族长开口道。

随着煤炭的使用,各族的铜产量得到暴增,铜也称为各族人贸易的等价物。

2万两铜,等于两千斤铜材。

听到这个价格,陈昊也行动了,就连阿商和阿仓等人也心动了。

“你给我们2万两铜?”阿商又问道,“有什么条件吗?”

“没有条件,贸易建材的钱粮我们会另计,建造粮仓的人手是我们出,你们只需提供技术和建材。”朱襄族长想着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学习粮仓的建造技术,所以他打算消耗未来两年的铜材产量和钱粮财政来换取两个大粮仓。

朱襄族人也意识到粮仓的重要性,他们急需一个能容纳更多粮食的设施。

“2万两技术费用...”陈昊思索了一会,就点头道:“那好,我答应你们。”

“那太好了。”朱襄族长很是高兴。

“嗯,你还有其它事情吗?”陈昊问道。

“有,还要两件事。”朱襄族长脸带笑容,停顿了一下,开口道:“第二件事,我希望可以封一块地给我们朱襄氏。”

朱襄氏在太昊族北面三日的步行路程,朱襄族在一个大盘地里,盘地里面还有肥沃的黑土地,而在朱襄氏的北面便是不适合种地的山岭,西面便是大庭氏族的地盘,而东面便是渭水支流姜水,姜水南北走向,是通往北方萧关的重要通道。

朱襄氏族一直在盘地里面安心发展,现在也是个一千多人的部落里。

“你们朱襄氏所在的盘地十分肥美,我上次到访过你们那里,你们那里还没有开发完吧?”陈昊询问道。

“呵呵,是没有开发完,不过都差不多了。”朱襄族长笑道。

陈昊之前给旗下附属氏族下了规定,为了维护各氏族的利益,便在地图上把各氏族的领地范围标注清楚,如需开发领地范围外的土地(一般是指挖矿和建设村寨等大型设施)都需要向陈昊申请。

取来羊皮地图,看了看朱襄族周边的情况,陈昊边看边说道:“朱襄氏族西面是大庭氏族的领地不能扩张,南面是太昊族的领地,你们要扩张,只能是往北的山林,或是往东过了大河开发那里的草地树林,你们是要开发姜水以东那片平原树林,要在那里建城寨吗?”

“不是,我们朱襄族不想开发那里。”朱襄族长说得。

“那就是你们北部的山林了?北部山林都是山,既然你们喜欢那里,我可以封那片土地给你们。”陈昊开口道。

虽然说是封地,其实不过是在地图上标注势力范围,比较附属太昊族的氏族众多,各大氏族在今后发展的时候,容易发生纠纷,这就需要陈昊去调解了,现在陈昊就说要把各氏族的领地范围标注清楚,分配好。

“不是,我们朱襄族也不想要那里的封地。”朱襄族长说道。

“哦?那是在哪里?”陈昊问道。

朱襄氏族是太昊族旗下的附属氏族,也是太昊族的亲族,陈昊也理解旗下氏族发展起来需要更多的土地,其实像每个氏族周边的领土或是靠近各氏族势力的领土,陈昊是没有实权去干涉他们的扩张,他之所以封地,不过是为了综合各个氏族的领地范围进行调解,给各个氏族明确领地,不至于旗下氏族相争。

听到朱襄氏族长说,不需要封朱襄族附近的领土,在场的太昊族大臣都感到很奇怪了,一般的部落扩张都是在自身的领地范围而慢慢往外扩张的,可这个朱襄族竟然想要封其它地方的土地,实在让人费解。

“不是北面的山林?你们连东面的平原都不需要?”陈昊有些疑惑,就问道:“那你想要哪里的封地啊?”

朱襄族长连忙将准备好的羊皮地图呈了上去。

陈昊一看地图,顿时皱眉,道:“你真的要我把那里的封给你们吗?”

朱襄族长连忙点头:“没错,我希望能够在那里建一个城寨。”

“我可要告诉你,那边虽然是我们太昊部族的领地,可那里的附属氏族并不与你们相熟,一但有其它部族来攻打你们的城寨,我可不保证那边的附属氏族会马上过去帮助你们击退外敌,这件事你真的要想清楚。”陈昊劝说道。

“我们朱襄族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我们就需要那里的封地。”朱襄族长说道。

陈昊又仔细地看了看羊皮地图,对比着各个势力和氏族的实力分析,一会儿后,就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我把那里的地封给你们?”

朱襄族长回道:“我们朱襄族是太昊部族的氏族,为部族联盟守卫疆土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部族在那边的力量很脆弱是不是?”

陈昊点头道:“是啊。”

“既然是这样,我们朱襄族作为联盟里最大的附属氏族之一,朱襄族就有责任守卫那边的疆土。”朱襄族长义正言辞的说道。

“这样啊...”虽然朱襄族长说得这么义正言辞,不过陈昊可不相信他们会这么好呢,他看了看羊皮地图,就开口道:“朱襄族长,封地这事宜实在事关重大,我也不希望你们朱襄族犯错误,所以啊,麻烦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得跟我的大臣到偏殿商议一下。”

“嗯,我在这里等你们。”朱襄族长也不急,又坐下来,品着茶等候。

偏殿就在王殿的后面,在这里说话,王殿那边是听不到的。

“朱襄族让我把这里的地方封给他们!”

陈昊指着桌上的羊皮地图。

“这是在渭水以北,在我们东北的领地这里,分别有骊畜族和今年新迁徙归来的尊卢氏族,这是一片森林平原,在这片森林平原的东面,便是共工部族的势力。”

“这个朱襄族放弃在本族周边扩张,却要到这么遥远又充满威胁的地方建立城寨扩张,你们说说,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听完陈昊的话后,各个大臣都议论起来。

“朱襄族愿意到那边修建城寨,对我们部族联盟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加强那里的防卫。”兵部尚书阿虎开口道。

陈昊点头赞同:“是的,有了朱襄族的支持,再加上尊卢氏族,我们在东北部的力量就稳妥了。”

工商部的阿商说道:“太昊,那可是在内陆啊,他们要从那里回来,就得走路,这可花费不少的时间呢,就算是运输物资也比水运要长,要消耗更多的人力,这个朱襄氏族竟然到那个角落,那里西面便是共工势力的氏族了,真是愚笨呢!”

“愚笨?”陈昊闻言,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便连忙再次仔细地研究羊皮地图。

他看了一会,很快就恍然大悟:“对,就是因为那里靠近共工部族的势力,所以他们才在那里建立城寨!”

“什么?那可是边界啊,他们在那边定居,岂不是找死吗?”阿商皱着眉头。

“这个朱襄族是真的聪明!”陈昊说道,“你们还记得刚才朱襄族化费2万两让我们帮他们修建粮仓吗?”

“对,朱襄族长说是为了各个氏族而建。”阿仓回道。

陈昊笑道:“呵呵,那不过是朱襄族长说给我们听的,大庭氏、浑沌氏这些部落充其量也就三百多人的规模,他们哪需要那么早建粮仓啊,可这个朱襄族就不同,他们在很久前就拥有五个城寨,现在怕是超过一千五百人口了,他们部落实力强大了,又学习到我们不少先进的技术,所以他们才注意到粮仓的重要性!”

阿仓奇怪地问道:“可这个跟他们愿意到那个偏僻之地守卫疆土,没有什么联系吧?”

“你们就不懂了,这个朱襄族还拥有我们之前卖给他们的反曲弓,那可是大杀器啊,足够他们在那边立足,再者,朱襄族选择在那里修筑城寨,是因为那里的地方足够大,足够他们发展扩张,而且他们可以把我们联盟生产的商品,比如黄豆酱、水桶、漆器等物品转卖给共工势力的氏族,就算是需要走陆路,花更多的人去运输,可他们还是有赚的。”

“而且,朱襄族选择在那里建城寨,立足那里,他们也是为了将来扩张而做准备,你们想想,我们太昊城附近的氏族已经全部归附到太昊族旗下了,已经没有氏族给朱襄族掠夺了,朱襄族选择在那里立足,他们日后就可以攻掠共工势力的氏族而强大起来。”

“一来二去,这个朱襄族放弃在周边扩展,而选择在遥远而又危险的东方之地立足,无论是利益还是长远来看,对他们都是非常有利的。”

众人听到陈昊这番分析过后,纷纷醒悟过来,原来这个朱襄氏竟然考虑到如此长远的事情,但好在逃不过陈昊的法眼。

阿仓转念一想,连忙开口道:“太昊,我们不能把这块地封给他们啊,这个朱襄族是我们的亲族,根本不需要向我们缴纳岁贡,他们在那边扩张,那他们吞并的氏族就不是向我们纳贡的,是向他们纳贡的。”

阿商也是反应过来,道:“没错,朱襄氏、大庭氏、浑沌氏、昊英氏,这四个氏族虽然是我们的亲族,与我们通婚,他们那里也有我们太昊族的人和亲戚,可是,这些亲族根本不需要向我们太昊族缴纳岁贡,他们越是强大,吞并的外族氏族越多,对我们太昊族就越不利,这个朱襄族跑到东方那个角落,他们肯定会先把共工势力最弱小的氏族给灭了,无论朱襄族有多少人口,吞并了多少氏族,这对我们太昊族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是他们朱襄族可以得到人口,甚至是培育他们自己的势力!”

陈昊点头道:“没错,你们说得对,这些亲族不向我们太昊族缴纳岁贡,我们也无法辞退和任命他们的族长,甚至派驻战士到他们的领地都要先得到他们的同意,他们吞并的氏族地盘越多,我们太昊族得到的利益就会减少,哼,这太不好了。”

“我们要限制朱襄族的发展,不能让他们超越自身的领地,虽然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对抗共工势力,可从长远来看,这只会为我们培育一个既不向我们纳贡,也不能完全听我们命令的氏族。”

临时会议结束后,陈昊他们回到了王殿之上。

“朱襄氏,关于把东方领土封给你们朱襄族这件事,我和大臣们都商量过了,鉴于东方势力十分混乱和危险,为了你们朱襄族的安全,我们一致决定不让你们冒险,另外我会在你们部落以东的平原画出一块地给你们今后发展之用。”

听到陈昊这番话后,朱襄族长却没有为自己的申请被驳回而感到苦恼,仿佛这一切一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几步,开口说道:“太昊氏,既然你们不愿意我们朱襄族犯险那就算了,我很高兴太昊你为我们朱襄族的安危着想,我还有第三件事,希望太昊你可以答应我们。”

“说吧!”陈昊道。

第401章 京观第461章 算账第302章 治国之道第354章 计划第496章 善恶第362章 牛族第324章 偷盐贼第505章 凶族圣牙第107章 水龙氏(下)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376章 追随之箭第458章 遇袭的大庭族人第158章 桃林(上)第69章 闲杂琐事第331章 庙算(下)第556章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327章 怪物第401章 京观第374章 殖民守军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93章 秋播第316章 两难之境第126章 采药第430章 决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482章 奴隶大逃亡第186章 反曲弓与狩猎第34章 全民种菜第217章 唇亡齿寒第424章 骑兵第153章 香菇与树莓第253章 祸起第89章 桦树与松树第63章 捕鱼比赛(上)第104章 田地规划与人口登记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491章 奇怪的举动第128章 长刺的猪第470章第244章 居龙氏第309章 外贸第423章 稳定的发展第247章 产钳的应用第490章 援军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131章 产后风第178章 建窑第349章 能源第182章 猪鬃与漆器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431章 繁华的商业第365章 原始市场(二)第487章 关外异族第180章 戒指第436章 第二关第93章 挖蚯蚓第366章 原始市场(三)第201章 突然的到访第32章 蛋白质第362章 牛族第215章 后备粮仓和皂角第223章 推举族长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499章第60章 栗陆氏族第518章 困境第108章 春事第199章 孔雀石与猪鬃(下)第329章 车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249章 摇篮第544章第379章 外贸与军备第364章 原始市场(一)第148章 野蛮的行为第4章 穷得吃草第76章 十斤盐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胁第90章 墨与“纸”第77章 秋猎第22章 晒枇杷第353章 击溃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355章 毁寨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张加更)第516章 东部形势第19章 养鸡第474章 抽丝、调丝第19章 养鸡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366章 原始市场(三)第397章 神秘人第85章 换骨耜(下)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304章 司法体系第11章 驯野鸡第327章 怪物第258章 工场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