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东部形势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

陈昊回到了太昊城。

“浑沌氏、昊英氏!”陈昊望着王殿之上的两个氏族长,“上年我们击败了大漠上的凶族联盟,稳定了萧关,还收复了卫部落,萧关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不能撤掉萧关的兵力,也就是说,你们两个氏族两百个战士还得留在萧关。”

“太昊,战士什么时候能撤回来?”浑沌族长有些难为地说道,“你也知道,我们两个部落的人口并不多,再过些日子就到春分,要忙春耕,若减少人手,我们部落今年的田产必定受到影响。”

陈昊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们今年减少人口种植....应该能养活整个部落吧?”

“能,就是得从种植耗费更多的人手...而且田产也会减少...”浑沌族长开口道。

“嗯,既然是这样,我就给你们补偿,两个部落各五十头牛,如何?”陈昊开口道。

浑沌氏和昊英氏虽然得到太昊族的技术援助多年,但他们两族的耕牛数量并不多,可以说,整个太昊部族是非常缺耕牛的,这两个部落都是不足千人口规模的部落,五十头牛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其农业的生产力。

虽然今年减少了一百个劳动力,但能得到五十头耕牛,对于这两个部落来说,是非常值的。

两个氏族长当场答应下来,也不再为今年因为出兵而损耗的劳动力而感动发愁,有了耕牛的帮助,他们还能开垦更多的耕地,种出耕地的粮食。

当然,这两个氏族的族长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氏族而担忧的,他们目睹过萧关战役,也目睹过北方大漠上的游牧部落,他们深知一但没了萧关,那整个太昊联盟的氏族就会暴露在大漠部落的马蹄之下,所以,他们是非常支持陈昊的做法的。

“一共一百头牛,拨给浑沌氏和昊英氏。”陈昊拿着竹简,看着上面记录的牛只数量,然后写了一些字,竹简上记录着这次征讨凶族联盟得到的收获,其中牛一千多头,羊三千只,马八百匹,另外适合造护甲的牛皮、以及从敌人身上夺下来的牛皮甲一共三千多块,适合造反曲弓的牛角也有数千个,羊皮等兽皮资源也有数千张。

刻下两块竹简递给浑沌氏和昊英氏,这两块竹简上刻着五十头牛和二十匹马,还有不少的兽皮,作为战利品。

两个族长接过竹简,就在太昊族的人带领下前去领取战利品。

王殿上,又剩下陈昊和一众太昊族本族的大臣。

在陈昊的面前,平放着一张羊皮地图,羊皮地图的旁边是一份记录了凶族人的资料和凶族附近势力的描述,这些宝贵的资料是陈昊之前派人驻守在前线据点时让战士收集的。

陈昊的手里也拿着一份羊皮地图,他此时皱着眉头,在对比着手中的地图与桌上铺着的地图。

“卫部落给我们的凶族联盟氏族地图......与我派人收集资料整理出来的地图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陈昊皱眉道,“你们看看...”

说罢,陈昊就把两份羊皮地图分发下去,给每个人看看。

众人看后,发现果然如此,卫部落人描绘的地图缺了不少比较大和重要的部落,也就是说,卫部落刻意隐瞒了凶族联盟的氏族。

“我们的地图是亲自绘制的,可这个卫部落的地图却跟我们不一样,肯定是卫部落的问题。”有人开口道。

陈昊点头道:“是的,卫部落对我们隐瞒,还没有完全信任我们,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我们对于他们来说,是异族,现在卫部落与凶族联盟也算是断了联系,卫部落不信任我们这件事就交给时间去慢慢淡化吧。”

在场人听到陈昊这么一说,也都理解。

陈昊继续道:“据我们所知,在我们北方的大漠上有两个大部族联盟,一个是我们刚刚击败的凶族联盟,另一个是榆部落联盟,据说那个榆部落也就这些年突然崛起的,据说驯养战马也是从他们开始的,榆部落很强大,实力与凶族联盟不相上下,县凶族联盟已经被我们打残了,榆部落必定会对凶族联盟下手,凶族联盟的死活,我们是不用管的,只是刚归顺我们的卫部落,我们是一定要保住的。”

虎队长不由皱眉,道:“这个卫部落给我们的地图是假的,他们根本不信任我们,我们也没有必要保护他们。”

“没错,我们太昊部族还有仗没有打完,不管他们了!”有大臣说道。

“不!我们要保住卫部落!”陈昊连忙道。

“卫部落根本不信任我们,还保他们干什么?”虎队长十分不解陈昊为什么要保住一个会反叛自己的氏族,即使卫部落确实断绝了与凶族联盟的联系,可卫部落在为太昊族提供凶族联盟信息的时候,还刻意隐瞒了某些氏族,肯定对凶族联盟还有感情。

“你们不能只看当前的利益,我们保住卫部落还有更大的利益。”陈昊说道,“保住卫部落,即使卫部落不是真心归顺我们,我们也有更大的利益。”

“保住卫部落,可以让大漠上的小部落看到我们太昊部族征服了凶族联盟,我们对卫部落保护得好,也可以让大漠上的部落看看归顺我们太昊族的好处。”

“另外就是,卫部落就在榆部落联盟和凶族联盟之间,我们收复卫部落,无疑告诉榆部落和凶族联盟,我们太昊部族有足够的实力插足北方大漠的形势。”

尽管陈昊说得如此详细,可在场的大臣们也是听得很懵然。

看着羊皮地图上的形势,陈昊思索了一会,就开口道:“商,我想派你与萧风前往榆部落,与榆部落贸易,一定要展示出我们太昊部族强大的实力,其目的是告诉榆部落人,我们太昊部族有实力与他们一战,让他们不要打卫部落的主意,你有没有问题?”

阿商是部落管贸易的大臣,他也是部落的外交官,是代表部落跟其它部落打交道的人。

“是主要展示我们太昊族的实力,这个我明白了!”阿商连点头道,“可是,我们要与榆部落贸易什么?”

“对了,你对北方大漠的游牧部落并不熟悉,也难怪,我得安排游牧的部落人跟你一起去。”陈昊一拍脑袋,继续道:“榆部落也是游牧的部落,他们盛产牲畜以及皮角制品,缺乏农产品、布匹,我们可以用茶叶布匹作为大宗商品,而黄豆酱、酒类、漆器等产品则作为次要的贸易商品,将这些商品换取他们的牲畜,以及牲畜制品。”

“茶叶布匹?他们需要吗?”阿商很是不解。

“当然需要啦,尤其是茶叶,他们喝过之后肯定会需要的。”陈昊说道,“只要茶叶在他们部落里普及开去,我们就能一直用茶叶换取牛羊马。”

“好吧,我尽力...”阿商也喝过茶叶,只是他不知道为什么陈昊说得别人肯定会喜欢茶叶一样。

“另外啊,你除了要跟榆部落贸易外,还得跟其它游牧部落接触,一来宣扬我们太昊族的实力,二来推销茶叶和盐巴,茶叶和盐巴是游牧部落非常缺的物品,你要让大漠上的游牧部落到萧关跟我们贸易,明白吗?”

阿商点了点头。

“北方的局势也算稳定下来了。”陈昊开口道。

他又取来桌上的几份竹简认真地看着,最近部落发生了不少战事,部落存了数年的存粮消耗了不少。

这几份竹简上便记录了最近日子里的财政开支,尤其是这次北伐消耗了数十万斤粮食,支援东部战线大大小小预计也得消耗百万斤粮食,太昊部族旗下的氏族的存粮不多,又是长途作战,几乎都得靠太昊族自身去支援。

陈昊手上的这份竹简,就标注了支援东部战线而计划消耗的一百万斤粮食,这一百万斤粮食是除了吃外,还包含了抚恤阵亡战士(包含附属氏族的战士)。

作为联盟之主的太昊部族,在战争中的损耗是非常巨大的。

“东部战线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啊,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陈昊说道。

第二日,陈昊领着三十骑,外加一个作战屯(七十人),一共一百人从太昊城乘坐木筏,往东进发。

木筏上的船帆迎风撑起,航速非常快。

经过大约五日的水程,他们来到了一个新开发的码头。

骊畜部落人在数年前就听从陈昊的建议,把部落迁徙到大河之边,方便与其他部落沟通。

此时,在河边就有大片开发的田地,田地中间就有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土城,土城墙高两米半,还有护城河,城外分散着一些类似村子的泥屋群和养殖牲口用的兽栏,其中有不少养殖栏在饲养鹅和鸭子。

骊畜部落这里有人在田地里劳作,有人在河边看着鸭子和鹅,也有人在水草边放牛羊,码头这边也有好几条木筏的人在打鱼,一副安静祥和的样子。

“看来东部战场距离这里比较远啊!”看到骊畜族这个面貌,陈昊不由得放心下来,之前得到的消息说,太昊联盟军在东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现在看来暂时没有这件事。

打鱼的骊畜族人看到是陈昊亲自到来,就连忙过来迎接,并且把陈昊他们带入城里。

新的城寨里面的屋子以地上式,泥砖墙茅草顶为主,城里屋子错落有致,甚至还有比较完善的排水道,其结构上与太昊族的县镇差别不大,这里还有一个市场,不过规模较小,陈昊记得第一次来骊畜族的时候,骊畜族人并没有市场这种设施,想来,这个骊畜族甚至是太昊部族旗下的氏族,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私有制,因为他们种田产出出现足够的剩余,所以就自然产生私有制。

私有制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看来,不用多久,我们太昊部族就能实现对周边大部族的反超了。”看到这个骊畜族的发展,陈昊在心里暗自叹道,以太昊部族为中心的文明辐射,正在帮助旗下氏族在快速发展。

骊畜族人的老祖母接待了陈昊,她说骊畜族长带着战士去了征战。

得到这个消息后,陈昊也不敢多作停留,在骊畜族这里休息了一日,就马上赶往战场。

这里是骊畜族的新领地,骊畜族新领地与旧领地之间修了简单的土路,他们沿着这条土路往东北方向赶去,又来到骊畜族的旧址,这里有一个比较小的土城,附近有不少人在放牛羊,这附近有水泽,水草比较丰茂,废纸适合搞养殖,之前陈昊带着军队拉练就路过这里的沼泽。

同样他们在这里歇息了一会又继续赶往东北面。

“朱襄族的封地就在那边,这条路是他们修的。”行进途中,一名骊畜族人给陈昊介绍说道。

“嗯,我知道,这次发生在我们东部的冲突,就是因为朱襄族而起的。”陈昊说道。

虽然他嘴上是这么说,可他并没有怪责朱襄族,反而在为朱襄族而担忧。

虽然当日是朱襄族长用了一些手段得到那片封地的,但那片封地的性质其实也属于太昊族,也属于太昊部族的领地,共工部族的氏族这次入侵朱襄族领地,实际上也是入侵太昊族的领地,即使这块地没有封给朱襄族,共工部族的氏族一样会入侵占领。

“朱襄族的那片封地上有一片花椒林,这次共工部族的氏族就是要得到那片花椒林。”骊畜族人开口道。

“若朱襄族被打败了,将会直接威胁到你们骊畜族。”陈昊开口道,“不但是这样,到时候,共工部族就能随意入侵我们的领土,所以,这不是朱襄族一个氏族人事情,是我们整个联盟的事情。”

这个骊畜族人也点头道,表示之前的虎大臣就跟他们的族长说过这番话,所以骊畜族长才同意出兵支援朱襄族,朱襄骊畜族外,在河的北岸,还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附属部落也在支援朱襄族。

第352章 水源之争第456章 战略物资第78章 割禾第359章 十年春第140章 大漆(上)第308章 手抖症的艺术第122章 割荨麻与养殖计划第63章 捕鱼比赛(上)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363章 展现实力第350章 盐山寨第309章 外贸第425章第74章 捕鳄第171章 秋季贸易(下)第120章 阴康为土龙氏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127章 林中套猎物第61章 生变第61章 生变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542章第116章 荨麻的妙用第368章 原始市场(五)第540章第498章 新形势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454章 朱襄族的阴谋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59章 桃林(下)第97章 皮靴、月相第95章 富饶的河滩第308章 手抖症的艺术第547章第301章 国库与余粮第217章 唇亡齿寒第15章 “历”的由来第247章 产钳的应用第484章 萧关危机第463章 基础科学理论第400章 息壤第509章第365章 原始市场(二)第107章 水龙氏(下)第344章 围城(下)第226章 红砖与窑第475章 织机与工业基础第308章 手抖症的艺术第119章 发明大舞的阴康氏族第99章 谨慎的朱襄氏第141章 大漆(下)第461章 算账第533章 风白城守卫战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525章 破城第522章 要走得更远第44章 漏水的屋(求收藏,求推荐票)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168章 秋收第415章 风俗节日第543章第371章 利益关系第39章 长石第350章 盐山寨第462章 联盟立法第473章 纺第402章 进贡第205章 红泥与三合土第175章 桑林第503章 孤军第461章 算账第535章 守卫之战第4章 穷得吃草第178章 建窑第216章 果园摘果第196章 纠正历法第284章 耕战国策第115章 新饲料第543章第189章 强大的渔猎部队第336章 占山为王(一)第397章 神秘人第82章 市日第485章 萧关之战第16章 鱼头花菇汤第370章 奴隶市场(下)第400章 息壤第74章 捕鳄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548章第159章 桃林(下)第448章 木轨道运输第82章 市日第471章 结盟书第36章 私有制初现第75章 收益与风险第284章 耕战国策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433章 寒第12章 部落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