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货物

朝霞灿灿,落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阴冷的风像刀片,吹拂在脸上有点刺痛。

娲氏族里的人们都穿上了一套兽皮衣裤,他们第一次穿裤子,不敢跨步太大,走起路来相当谨慎。

他们显然还没有习惯穿裤子,裤子可是游牧民族为了骑马放牧而发明的。

风里希穿着一件带木扣的鳄鱼皮大衣,下身穿了一条鹿皮长裤,身材凹凸有致,焕发着女性美。

但她的双脚却是赤裸着的,双脚上黑黑的脚趾甲布满了老泥,足部满是伤痕,脚底早已生出一层厚厚的茧。

部落人没有穿鞋的习惯,因为鞋根本没有发明出来,就连陈昊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也没有穿过任何的像鞋的东西。

他尝试过直接用兽皮、甚至是鳄鱼皮做一双鞋,不过,兽皮太软弱了,根本不适合做鞋底,穿不了多久就会损坏。

“希,你穿的这套衣服真漂亮啊!”陈昊看着站在门口处的风里希,连忙赞美地说道。

“好看...好看...”风里希笑得像花一样甜美,十分的高兴。

笑了一会儿,她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她,就蹦蹦跳跳地跑去了,像是一只可爱的兔子。

“我做的衣服当然漂亮啦!”

“女装的胸围和臀部要做大一些,男装的衣服要做的长和宽一些。”

陈昊看着自己一身的兽皮衣,很是满意,部落人以前穿的衣物没有扣子,样式也是随便的拼凑然后用绳子束起来。

那样的衣物不但要多用兽皮,穿起来也是非常不方便,于是陈昊就亲自设计了男女款的衣物,是按照现代衣物的样式去造,造出来的衣物不但省皮料,还非常方便部落人的日常生产活动。

整了整这身皮衣,陈昊拿起一个装满白开水的葫芦,走出屋,来到部落中间的那棵大树下。

大树下摆放着十多个背篮,每一个篮里装满了物资,有一半是用干草盖住,另一半是打开着的,打开的背篮里装着一些鱼头干、大小不一的还没有怎么加工过的葫芦,除了这些背篮外,还有一个三十多厘米高的陶罐。

老祖母、女族长、觋、巫等部落高层正在这里查看着这些物资。

而在这些物资的面前有着十多个强壮的男女,这些男女在看着自己分到的武器和工具,是些长矛、弓箭、投矛器、以及飞石索等。

“昊!”

“过来。”

老祖看到陈昊走近,便连忙招呼他过去她的身旁。

来到她身旁,老祖母就给陈昊叮嘱起来,并且将一根打了几个结的绳子递给他。

“这次我们娲氏族要到朱襄族参加市日,你每次看到日出就解开一个结,当你解开所有结的时候,就能达到朱襄氏族。”老祖母说道。

这年头没有纸笔等方便书写的工具,甚至没有日历,用兽骨刻写记录也是很不方便,结绳记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我知道了。”陈昊接过这根麻绳子,数了数上面的结,有五个结,应该是有五日的路程。

老祖母又拿起那个陶罐,说道:“昊,我们部落还需要十斤盐,就是用这个陶罐装满。”

“嗯嗯,我知道了,觋上次就说,那个朱襄族喜欢鱼头干,我们这次一定会成功的。”

陈昊说罢就去查看那些背篮,每个背篮里面几乎都装了鱼头干和山药。

但也有一些背篮里装着葫芦,这些葫芦有大有小的,没有怎么加工过。

“昊,这些葫芦可以用来跟别的部落交换,你看看我们部落还需要什么,就换一些回来吧。”老祖母指着一篮葫芦说道。

部落今年的葫芦取得大丰收,有多余的葫芦可以拿出去跟别的部落置换一些物资,葫芦这种能装水,能制瓢的天然器皿是很受各个部落欢迎的。

“我明白了。”陈昊想了想,“明年我们要开发更多的菜地,我们部落需要更多的农具,我打算置换一批耜或者肩骨。”

现在的农具主要由骨木石构成,其中要用到肩骨的骨耜是娲氏部落里最缺乏的,骨耜相当于铲子,是修菜圃的重要农具。

老祖母听到陈昊说的这个提议后,深思了一会,也表示赞同。

除盐外,陶器葫芦甚至是食物都不是部落需要的,而骨耜这种资源却是部落需要的。

制作骨耜的肩骨,只有狩猎到羊鹿牛等中大型偶蹄动物才有,打猎不但讲求运气,还有风险,这无疑直接跟其它部落置换回来来得实在。

这次前往朱襄氏族的人有十五个男女,都是部落里比较强壮的人,其中包括女族长、觋、虎、挥等人,男人占比多一些。

检查完带去的货物没有错漏后,女族长就带着队伍离开部落。

旭日悬空,深秋的大地一片枯黄。

一行人出了部落,一直往东走,就在山药地以东的那条小河旁停下歇息,这条小河便是之前陈昊打算药鱼的那条小河,在它的东面便是通往栗陆氏族的方向。

部落人在河边歇息完,却是沿着这条小河一直往北前行。

秋风瑟瑟,不时吹拂着小河两旁的树林,荒野杂草枯黄,常能看到草丛中有野兔流窜,此时正值深秋,所以很多野物还很活跃,估计再过数十日,寒冬来临,大地才会安静下来。

前往朱襄氏族的路途比较遥远,一行人在夜幕降临时,选择在距离河边不远处的树林下过夜。

生了一堆火,烤着随身带来的山药根块,这便是大家的晚餐,山药根块耐储存,就算不用生火烤熟也能吃,携带十分方便,是部落人出远门必携带的食物之一。

第二日清晨,当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时候,陈昊按照老祖母的吩咐,取出那段绳子,解开一个结,按照老祖母的说法,当解开所有绳结的时候,就能到达目的地。

一行人沿着这条河里赶了四日路,终于来到来到了目的地,这是一片广闊的草原,草原上有着很多白芒芒的茅草,更有一个个村落,村落饶着河边而建,在小河的尽头,竟有一个大村落!

第91章 造鞋(上)第396章 女娲失利第377章 附属与宗主第17章 耕种之始第53章 狩猎(二)第317章 形势分析第371章 利益关系第556章第244章 居龙氏第144章 西河湾第209章 原始农药第14章 采花菇第146章 血亲复仇第517章 军中暗涌第76章 十斤盐第315章 河道围歼(下)第211章 退“耕”还林第80章 货物第355章 毁寨第408章 树叶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473章 纺第261章 城市规划第405章 县镇八部第76章 十斤盐第408章 树叶第256章 第一个矿第197章 初级工业产品的成效第284章 耕战国策第447章第136章 网罟第345章 白狐女第423章 稳定的发展第415章 风俗节日第495章 大反击第120章 阴康为土龙氏第197章 初级工业产品的成效第7章 钓蛙第388章 布防第503章 孤军第179章 文明的曙光第247章 产钳的应用第228章 税第404章 朝贡与贸易第352章 水源之争第351章 困难第329章 车第112章 种田忙第373章 被吃的奴隶第68章 不讲卫生第428章 铜与钱第438章 收编第202章 你们是不是傻第530章第385章 市场与外贸(下)第230章 干塘第30章 抢收菘菜第114章 咬人草第458章 遇袭的大庭族人第199章 孔雀石与猪鬃(下)第200章 文化知识输出第481章 奴隶的秘密第282章 传达工具第26章 二十四节气、喂鸡第432章 重农抑商政策第209章 原始农药第163章 蜡烛、酒、醋第139章 采盐果第385章 市场与外贸(下)第35章 地笼第155章 采山货(下)第206章 大改造第338章 占山为王(三)第183章 进山第79章 柘桑第34章 全民种菜第286章 六年秋收第320章 羊皮地图(上)第249章 摇篮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258章 工场仓库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183章 进山第136章 网罟第11章 驯野鸡第41章 制陶第447章第338章 占山为王(三)第306章 管理粮食第501章第532章 粮道第201章 突然的到访第259章 丰富菜篮子第510章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48章 量度工具第105章 按户分配第109章 嫁接果园第30章 抢收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