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希特勒是天才还是庸才(下)

【第四更,稍后五更,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最主要是希特勒喜欢紧紧地抓住军权不放手,从而错失了一些极为有统领全局的将帅,比如闪电战的发明者古德里安元帅就是其中一位,因为希特勒不愿放弃对国家武装力量的控制,古德里安始终没能座上德国国防军总司令的位置,就连总参谋长的位置都没有当上,最后还被安排到预备役里面任职,这是多么可悲的意见事情。德国最终因为希特勒的权力**而被送进了地狱。

事实胜于雄辩,古德里安的亲身经历足以说明一切——

在古德里安被任命为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之后,使古德里安第一次直接受到了希特勒的指挥,因为他正在兼任着三军统帅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直到现在,古德里安才亲自有机会看到他除了国家元首的职务以外,又怎样去尝试执行一个战争中最高统帅的任务,在过去古德里安一直都感觉到他对于军事决定的影响,最多只不过是间接的和遥远的而已。因为凡是有关作战的一切事件,都是受到严格保密的限制。所以古德里安自己很难作任何确实的判断。

在波兰战役中,古德里安们不感觉到希特勒对于陆军领导权的干涉。当他两次视察伦德斯特元帅的集团军群总部时,他对于古德里安们的情况解释,都很同情的加以听取,并且也同意古德里安们的意图而毫无加以干涉的打算。

至于说到挪威的占领,局外人对于这个计划始终是莫测高深的,希特勒对于西线攻势的态度在以前早已详细讨论过。在这个事件上,他完全越过了陆军总部,这固然很令人感到骇异和不满,不过他的基本观念,认为解决之道必须是攻势的,若从军事观点来看却是一点都不错,尽管他原定的时间并不妥当。诚然,他所拟定的计划大纲不可能产生完全解决,理由古德里安早已分析过了。在那个阶段中,他可能并不曾想到会获得那样伟大的战果。不过当A集团军群的计划使他能有这种机会时,他马上就抓着了这个观念,并且自己去适应它——尽管因为害怕冒险曾经加以某些限制。

他在敦刻尔克城外停止装甲兵的前进,固然是犯了一个致命的大错误,但是在当时,局外认却很难认清这一点,因为从滩头上所留下来的装备数量看来,足以使任何人都很难认清英国人撤运其部队过海的工作会有那样大的成功。

不过,由于缺乏一个“战争计划”,所以使对于入侵英国的作战缺乏适当的准备,而未能配合时机,这一点足以显示出德军领导阶层之失败,换言之,也就是应由希特勒本人负责。相反,任何并非实际在场的认却很难判断,转过头来对付俄国的决定,因为政治的原因是否真正无可避免。俄军在德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界上的部署,的确使人很感到触目惊心。

站在一个军长和集团军司令的地位上,古德里安对于希特勒在原始攻击计划和第一阶段战役的作战指导,以及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所具有的影响作用都殊少认识。无论如何,希特勒对于克里米亚战役的指挥不曾加以干涉。当古德里安在1942年春季去谒见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古德里安们的意图,并且也毫无疑问曾经尽可能使古德里安们在塞瓦斯托波尔获得成功。不过古德里安认为在该要塞陷落之后,第11集团军的调动是不合理的。

古德里安以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身份,第一次直接受到希特勒的指挥,这也使古德里安对于其最高统帅权的执行有了第一次真正的经验。

当分析希特勒在作为一个军事领袖的地位时,大家决不可以鄙薄他,说他只是一个第一次大战中的“小班长”而已。

毫无疑问,他对于作战十分敏觉,像他采取A集团军群在西线上的计划即为一例。事实上,许多业余的军事家都常有这种天才,否则历史记录上就不会有那样多的王公都变成了指挥官了。此外,希特勒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想像力,使他能迅速了解一切技术事件和军备问题。他对于敌方最新兵器的性能十分熟习,并且对于敌古德里安双方的战时生产数字,能够整套的背诵出来,如数家珍。事实上,当他每逢谈到他所不愿意听的问题时,就会把这一套法宝请了出来以当作抵制对方的工具。毫无问题,在军备方面的许多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远见和过人的精力。但是他对于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天才却具有过份的自信,结果又常常引起不幸的后果。他的干涉妨碍了空中的顺利发展,而火箭推进和原子兵器的发展也都受到了阻碍。

此外,由于希特勒对于所有技术问题都深感兴趣,结果遂使他对于技术资源的重要性不免估计过高。在必须要用大量部队才能有成功希望的情况中,他却相信少数的突击炮或新式的虎型坦克即足以应付。

概括言之,他所缺少的就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军事能力,这是他的“直觉”所不能代替的。

希特勒对于一个战术机会固然十分敏觉,能够迅速抓住机会,但他却缺乏能力不能够决定某种作战计划的先决条件和实际可能性。他不能了解一个作战的目标和最后限度,必须要与时间和兵力成正比例,至于补给的可能性更是不在话下。他也不会认清任何远程的攻势作战,其所需要的兵力必须逐渐增大,远超过原始突击时所需要的。在1942年夏季攻势的计划与执行中都很明显地表现出上述弱点。另一个例证就是他在1942年秋季中对古德里安所说的话,他希望用一个摩托化的集团军群从高加索一直进入近东和印度。

在政治方面也和军事方面一样,希特勒对于何者为可以达到的,何者为不可以达到的,完全缺乏一种判断力。在1939年的秋季中,虽然他看不起法国的抵抗力,但他最先却不曾认清一个有正确计划的德军攻势,即足以有获得决定性成功的可能性。可是当他实际成功之后,因为条件改变了,于是他又错过了更好的机会。在每一种情况中,他所缺乏的就是在战略和大战术领域中的真正训练。

所以他活跃的心灵对一切足以勾起幻想的目标都感兴趣,这样同时追求几个目标,而且常常在战场上距离极远,遂使德军的实力消耗殆尽。他完全不曾了解下述的基本规律——在重点上的兵力决不嫌强大,为了得到决定性的目标,甚至于应不惜牺牲比较不重要的方面,或是不惜接受相当的冒险。所以在1942年和1943年的攻势中,他都不能倾全力以求成功。同时当情况逆转时,也不愿意采取任何紧急的补救措施。

;

第274章 福布斯机场第46章 英雄凯旋第50章 去军备局第393章 黑虎掏心第60章 犹太人危及(下)第139章 慕尼黑协定第6章 升职险中求第184章 虎口脱险(下)第270章 兵不血刃第335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下)第432章 闪电战失灵第87章 猎狼行动(上)第531章 巴顿末日(上)第112章 元首发怒第481章 战略欺骗(下)第419章 英美的算计第117章 红颜知己第146章 赌约第44章 情书(上)第526章 再次分割(上)第295章 渡河不利第274章 福布斯机场第479章 战略欺骗(上)第481章 战略欺骗(下)第472章 坑已经挖好第491章 血战诺曼底(下)第494章 幸存者(下)第185章 虎?虎?虎(上)第523章 血战阿拉斯加(上)第368章 突击从空中开始(下)第231章 兵临城下(上)第46章 英雄凯旋第366章 前车之鉴(下)第490章 血战诺曼底(中)第434章 哈尔科夫战役(中)第222章 闪电战(下)第356章 风暴突击队(上)第24章 兄弟连第428章 党卫军的反击第362章 意大利党卫军第315章 空降克里特岛(上)第110章 屠杀证据第1章 家族败类第249章 大势已定(中)第460章 未曾一败第68章 准备去中国(下)第239章 华沙外围战(上)第13章 88炮的威力(上)第332章 英意海军对决(上)第417章 兵临死地第451章 柔情攻势第114章 各方反应第499章 为了信念而坚守(上)第218章 空中猎杀(中)第287章 法国战役前奏(下)第361章 千年杀第294章 毫无战意第290章 北欧完蛋第246章 争执第121章 老子爱莫能助第515章 盟军反击(下)第497章 血战卡昂(中)第241章 华沙外围战(下)第516章 艰难的推进(上)第107章 兄弟情深(下)第182章 无法拒绝第239章 华沙外围战(上)第90章 空袭(下)第60章 犹太人危及(下)第343章 魔鬼乐园第257章 无暇他顾第447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302章 秋风扫落叶(上)第183章 虎口脱险(上)第487章 登陆开始(上)第353章 拯救苏联元帅(上)第174章 飞蛾扑火第330章 模仿不能被超越第335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下)第25章 桑坦德巷战第197章 海空对决(下)第269章 开始突击第246章 争执第58章 元首的愤怒(下)第460章 未曾一败第52章 克虏伯武器生产现状第163章 连环计(上)第533章 巴顿末日(下)第42章 英雄是怎样出炉的(上)第95章 空中突击(下)第99章 坦克碾压(下)第194章 空袭(中)第287章 法国战役前奏(下)第42章 英雄是怎样出炉的(上)第2章 元首的裁决第284章 强盗准则第378章 纸扎的防线(中)第155章 海军方略第12章 救援第482章 一切欺骗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