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0节

艾米:尘埃腾飞(39)

滕夫人掀起的风波平息之后,陈霭的担心转向了自己在C大的前院和远在国内的后院,怕祝老师到这两处去点火。但过了几天,这两处都没动静,她才放了心,看来祝老师头上长疮,还没脚下流脓,只从腰里流了些脓出来。

陈霭的前院不仅没起火,还形势一片大好。她首次主笔的那篇论文,被一个颇具名气的全国性会议选用,近期就要到K州去开会,还要在会议上作presentation(介绍,演讲)。她怕得要命,生怕自己英语不好丢人,想叫老板代替她做presentation,但老板坚持要陈霭自己做,因为这是陈霭主笔的论文,老板说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好机会。

陈霭无奈,只好硬着头皮上。这将是她生平第一次在美国的会议上用英语发言,所以特别严阵以待,她花很多时间做了一套PowerPointslides(幻灯片),请滕教授帮她润色了英语,请老板从内容上把关,还请滕教授做她的听众,rehearse(排练)了很多遍。

滕教授也很严阵以待,说这个机会太好了,可以帮她打响知名度,结识本专业知名人士,对她办绿卡很有帮助。滕教授说:“你是博士后,C大不会sponsor(发起,赞助)你的绿卡,你得自己办。自己办绿卡主要靠科研成果,以你现在发paper(论文)的速度,你很快就可以申请绿卡,我建议你现在就请律师—”

滕教授说起风就是雨,马上替她跟“张哲瑞律师事务所”联系上了,那边看了陈霭的条件,说比较适合办NIW(NationalInterestWaiver,国家利益豁免),这种绿卡是批给那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研究乃美国国家利益不可或缺的外国人的,比杰出人才低一点,比一般技术人员高一些,相当于高科技领域里的“劳动模范”。办这种绿卡的优势是不需要雇主sponsor,而且可以豁免美国劳工部审批这一关,只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并有七八位资深人士写推荐信,一般就能办下来。

陈霭担心自己不够资格,因为她没硕士学位,但滕教授说:“连律师都说行,你还怕什么?如果没有一定把握,律师根本不会接受你的case(案例,案子),免得坏了他们的声誉。”

滕教授怕陈霭打退堂鼓,当即就用自己的信用卡为陈霭付了几千美元的首期费用,把陈霭逼上了绿山。

C大对这次会议也很严阵以待,除了包办陈霭的会议费和旅差费之外,还专门为她印了100张名片,上面写着AICHEN,AssistantProfessor(陈霭,助理教授),然后是她的系名和C大校名。

她以为名片印错了,跑去问老板,但老板说没错,这是C大给你的title(头衔),不然不会印在名片上。有了这个title,你以后就可以带研究生了。

陈霭又跑去问滕教授,这是不是意味着C大把她聘为助理教授了。

滕教授说:“这个我不大清楚,一般情况下,如果正式聘为助理教授,那就应该给你发聘书。现在C大没给你发聘书,只印在了名片上,不知道是不是专门用于对外交流的。管它呢,先用着再说,也许聘书会迟些时候才到—”

陈霭高兴糊涂了,怎么一下就坐直升飞机飞到助理教授的位置上来了?美国对凡是title里有“教授”一词的人都是称“professor”的,那她现在不也成了“ProfessorChen”了吗?这段时间,大家都称她DoctorChen(陈博士),她没觉得太沽名钓誉,因为Doctor也有“医生”的意思,但Professor就不同了,没别的意思,就是“教授”。

我的天,教授啊!一个人在门外和门内时的感觉真是天壤之别啊!当她处在张霭李霭位置上的时候,如果听到美国教授陈霭的大名,肯定以为陈教授威威赫赫,不食人间烟火,一心做学问,肚子里装满了知识,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但作为陈教授本人,她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凡人,每天提一个饭盒,里面装着剩菜剩饭,骑一辆自行车去上班。

陈霭的前院形势一片大好,但滕教授的后院却形势一片大坏:滕妈妈生病了,脖子上鼓起一个大包,滕教授请陈霭去看看要紧不要紧。她一听滕妈妈病了,就忘了自己“不上滕家门”的誓言,马上坐滕教授的车去了滕家。

滕妈妈的左边脖子鼓起一个大包,但精神还好,见到陈霭就说:“陈大夫,真过意不去,又麻烦你了。其实我这里经常鼓包,过段时间就下去了,我叫非儿别去麻烦你,他不听—”

陈霭虽然是医生,但光凭肉眼看看也无法诊断,她不敢乱说,只建议滕妈妈去看医生。

滕妈妈说:“不用看医生,没什么大不了的,过段时间就会下去。我们那里把这个叫‘气瘰子’,受了气就长这个,气消了就下去了,有的人一长一辈子,什么事都没有—”

陈霭知道小张曾经在肿瘤医院干过,特意请小张上滕教授家来看看滕妈妈的脖子是怎么回事。

小张看了,大而化之地说了一通,中心思想是说不要紧,没什么事,但私下里却对陈霭说:“滕妈妈不行了,癌症晚期—”

陈霭吓了一跳,追问道:“那你怎么说她没事?”

“到了这个阶段了,我说她有事也没用了,只能把她吓得尽快死掉—”

“不会吧?滕妈妈看上去不像—晚期癌症病人呀!”

“所以说不能告诉她真相,”小张内行地说,“癌症病人十之八九是吓死的,不知道自己有癌的时候,他们一文事都没有,只要一发现有癌,十个有九个都垮掉了—”

这点陈霭认同,她也接触过一些癌症患者,知道精神因素很重要,但她也知道讳疾忌医的害处,小病可以拖成大病,大病可以拖成绝症,她提议说:“现在看医生,说不定可以治好呢?癌症也不完全是绝症,早期发现—”

“我知道。我在肿瘤医院干了这么多年,割掉的肿瘤都能堆成山了,难道不比你清楚?滕妈妈的癌症已经扩散了,她脖子肿大,就是癌细胞进入淋巴系统的结果,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公路网,癌细胞一旦进入淋巴系统,就意味着已经扩散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现在她整个人就是一个巨大的癌,你怎么治?”

陈霭无法相信:“不可能吧?她不是说她的脖子一直就是这么肿了消、消了肿的吗?”

“这个我倒是没见过—”

陈霭心里又升起一线希望:“再说如果她全身都是癌,她还能—有这么好的—精神?”

“我说了你不相信,那我就没办法了。你可以建议她去看医生,但只会加速她的死亡。美国的医生,都是学历高,经验少,这也情有可原,美国总共就那么几个人,一个医生能看过多少病人?他们诊病都是凭书本知识和仪器,不像我们中国的医生,是从病人堆里爬出来的,什么没见过?滕妈妈这病如果让美国医生治疗,肯定是开刀割癌,但那不过是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加快癌症的扩散—”

“但是—”

“你别但是了,我在国内时,成天都是开刀割肿瘤,一天要做好几例手术,我还不知道?我们医院有个小伙子,自己就是医生,身体倍棒,因为肝区不适就医,结果检查出有肝癌,打开一看,肝全坏了,没法割了,立即关上。但动了这一刀,小伙子体内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不到两月就死了—”

陈霭听得将信将疑,小张安慰说:“你也别太着急,每个人身体里都有无数的癌细胞,大多数都没什么事。抵抗力强,癌细胞就起不了坏作用,只有抵抗力减弱的时候,癌细胞才会出来闹事。只要滕妈妈心情好,精神好,不生病,就这么活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

陈霭不知道该不该把小张的诊断告诉滕教授,最后她决定不告诉,如果小张的诊断不对,那不告诉就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小张的诊断是对的,那告诉了也没什么作用。再说滕教授对小张也很有抵触情绪,那天小张一走,滕教授就对陈霭说:“以后再别请这个小张来给我妈诊病了,他哪里像个医生?胡扯八道的,比江湖郎中还故弄玄虚,完全是为了在你面前卖弄一番,博取你的好感—”

但她把小张最后那段话的意思转达给了滕教授,说只要滕妈妈心情好,精神好,就没什么要紧的。

滕教授说:“我就说我妈的病是给气出来的吧,他们还不相信,家里有王兰香这样的媳妇,婆婆不气出病来才怪呢!”

陈霭打包票说:“以前可能是因为你姐姐在这里,王老师不大高兴,闹一闹。现在你姐姐走了,王老师应该没什么可闹的了—”

“这次我姐不在这里,家里不一样闹吗?”

陈霭尴尬地咕噜说:“噢,她还是闹啊?我以为—”

“前几天不是刚为借钱的事闹过吗?这几天我妈的脖子就鼓起一个包,你说不是因为王兰香闹的,还能是因为什么?”

“借钱的事不怪王老师—都怪我—”

滕教授心疼地说:“你怎么什么都怪自己?你这样爱担责任,不把自己搞得郁郁不乐?”

“这次的确是我的责任—我不把借钱的事告诉祝老师,王老师就不会知道—”

“知道了就该闹?好好说不行?即便要闹,也不应该当着我爹妈的面闹,在我爹妈面前称‘老子’,更不应该骂我的爹妈,说我是‘有娘养,无娘教,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你丈夫借钱给别人,你会不会这样闹?”

陈霭推诿说:“我不管钱,他借钱给别人我也不知道—”

“唉,人跟人真是不同,那些闹事的,从来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那些不闹事的,反而总在责怪自己,所以说这世界是好人命不长,祸害千年在。你看我爸爸,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从来都是先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一辈子都是这样,所以他身体好得很,什么病都没有。而我妈呢?事事都为家人操心,吃的穿的都先人后己,家务事一个人承担,结果身体搞成这样—”

陈霭这才想起还真没看见滕爸爸做家务呢,每次吃东西也的确是冲锋在前,奇怪的是,她以前从来没注意到这一点,说明她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概念,好像滕爸爸天经地义就是不用干活的,而滕妈妈则理所当然地应该干活。

她想起自己家里也是这样,赵亮从来不干家务,就好像形成了制度形成了法律一样。以前住筒子楼的时候,有时她正在走廊上炒菜,一时内急去上趟厕所,叫赵亮帮忙在锅里搅几铲子,结果整楼的人都奔走相告:“赵老师真勤快啊,在做饭呢!”“老王,你也学学人家赵老师!”“陈大夫,你可真享福啊!”

连女儿欣欣都觉得干家务活照顾孩子天然是妈妈的事,有事从来不叫爸爸,只叫妈妈。她出国之后,赵亮有次给欣欣泡了一回快餐面,把欣欣稀奇得!打电话都不忘告诉她:“妈妈,爸爸对我真好哦,今天亲自给我泡快餐面了!”

她顺口问女儿:“妈妈给你泡过多少次快餐面?怎么没听你说妈妈真好?”

女儿回答说:“但是你是妈妈呀!”

陈霭把这几件事讲给滕教授听,原本是为了开解他,让他知道“天下还有三分之二的女人在受苦”的大道理,免得太为滕妈妈难过的,但滕教授却听出了弦外之音:“看来你husband(丈夫)对你并不好嘛?”

“我没这么说—”

“你是没这么说,所以我以前总以为你们夫妻关系很好。早知道你丈夫是这么个东西—”

这话有点刺耳,陈霭正色道:“俗话说,打人不打脸,你说我husband(丈夫)是‘东西’,不等于打我的脸吗?我这样说过你wife(妻子)吗?”

滕教授赶快做检讨:“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用词不当—”

艾米:尘埃腾飞(40)

滕教授叹口气说:“我这一生最大的不孝就是没给我妈找个好儿媳,连累我妈跟着我受了这么多年的气—-”

“我觉得你妈妈对你找的这个儿媳挺满意的—”

“不是什么满意,是没办法。按他们老人的观点,儿子媳妇既然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那就是一家人,就像做成了一个饼子一样,不管怎么样,都要尽量把这个饼子捏圆,不能把饼子掰得乱七八糟,饼子掰碎了,不光自己吃着不好,外人看着也不像样子—”

“那你就尽量满足你妈妈的愿望,把这个饼子往圆里捏—”

滕教授很委屈地说:“我是在把饼子往圆里捏啊!我捏了这么多年,个人的爱好和感情都牺牲了,就是想把这个饼子捏圆,但饼子也不是我一个人想捏圆就能捏圆的—”

“那还是要尽自己最大努力—”

“你那个饼子捏得很圆吗?”

陈霭正在过政委的瘾,冷不防被人问到自己头上,顿时张口结舌起来:“我?我没说—我捏得–很圆–”

“那你怎么不尽自己最大努力捏圆呢?”

陈霭有点恼羞成怒,分辩说:“你怎么知道我没尽最大努力?不管怎么说,我的饼子比你的饼子—圆得多,我妈—不像你妈那样—爱操心,再说—再说我妈也不跟我们住一起—”

“我妈也总说两个孙子大了,不需要她照顾了,她要回国去自己过,不跟我们住一起,但我爸不肯回去。我妈这么大年纪了,我怎么放心她一个人回国去生活呢?就算两个老人一起回去,我也不放心,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没人照顾怎么行?等你丈夫孩子都出国了,你可能也得把妈妈接来跟着你们吧?”

这个问题陈霭还没考虑过,因为她自己都还才刚出国不久。但滕教授这一提,也让她考虑到这个问题:“嗯,如果我能在美国待下来,肯定要把我妈接来跟我一起过,因为我是独女,我爸去世了,家里亲戚也不多,我妈也一年年老了,得有人照顾—”

“你能保证—赵老师跟你妈妈处得好?”

“我不知道—他们从来没在一起处过,短时间有过,但长时间没有—”

“为什么长时间没有?你不是说你是独女吗?”

陈霭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把赵亮初次上门,因为笛子问题跟她妈发生矛盾的典故讲了一下,然后标榜说:“所以我那时就知道他们处不好,结婚之后就没跟我妈住一起。”

滕教授热切地说:“陈霭,你那个饼子捏不圆,我这个饼子也捏不圆,我们何必不—重新捏一个呢?”

“谁重新捏一个?”

“我—们—”

陈霭感觉滕教授在拉拢她一起犯罪,她吓得四处一望,虽然没看见任何人,但还是很紧张,仿佛有人躲在什么地方偷听一样。她低声请求说:“以后别说这种话了吧,让人听见像什么样子?如果你再说这些,我都—不敢上你家来了—”

滕教授连声保证:“好,好,不说了,我再不说了。刚才都是开玩笑的,你别介意。”

过了几天,滕妈妈脖子上的包真的消下去了,陈霭放了心,可能小张真像滕教授说的那样,有点故弄玄虚。

滕教授也很高兴:“你看,我说我妈不会有事吧?她的脖子真的是经常鼓个包起来,过几天又下去了。我小时候也这样,急了,生气了,哭了,脖子上就鼓起一串小包来;不生气了,不哭了,小包又下去了,可能这是个普遍现象吧,不然怎么有‘脸红脖子粗’的说法呢?可能‘脖子粗’就是因为脖子上鼓起了包。”

滕教授说着就用手在自己脖子上摸了一阵,然后用手指按着一个地方说:“现在还能摸到一个小包,不信你摸摸看—”

陈霭伸出两个手指,按照滕教授指引的地方摸了摸,果然有个小疙瘩,在手指的挤压下可以滑动。她知道小孩子脖子上经常会有这种小疙瘩,周边界限分明,推之可滑动,是正常的淋巴结,不碍事,但成年人脖子上有没有这种淋巴结,她还没注意过。

滕教授说:“摸到了吧?另一边脖子上也有呢,所以我小时候家里人都让着我,怕我生气上火把脖子气炸了—”

她伸出另一只手,去触摸滕教授的另一边脖子,好把两边做个对比。她做这一切的时候完全是出于医生的职业习惯,没把滕教授当异性,所以做得很自然。但她摸着摸着,突然感到胸前发热,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胸正对着滕教授的脸,她越往颈后摸,胸离滕教授的脸就越近,滕教授呼出的热气直往她胸上扑。

她的心怦怦乱跳起来,眼前冒出一副荒诞不经的画面:滕教授伸出双手搂住她的腰,把头靠在了她胸前。

她不知道如果滕教授真的这样做了,她会怎样反应,但她估计是没有力量反抗的,因为她感觉手脚发软,好像滕教授已经搂上来了一样,她傻站了一会,想猛地跳开,但脚下没劲,迈不动步。

她低头望去,发现滕教授像个接受医生检查的病人一样,很规矩地坐在她面前,仰脸望着她,眼神天真无邪。她在心里骂自己:人家这么信任你,把你当医生,你在想些什么呀!

她没来由地想起一句歌词:“你笑得越无邪,我就会爱你爱得更狂野”,她忘了这是哪首歌里的词句了,只记得当时还嘲笑歌词作者来着,说这句话不符合逻辑,但眼下这句不合逻辑的歌词竟然在她头脑里缠来缠去,不肯离开,把她的思绪搅得像团乱麻。

她手足无措,迅即结束检查,匆匆告辞逃掉,又发誓再不去滕教授家了。

但没过几天,滕教授打电话来,说妈妈的腿摔断了,陈霭又把誓言当饭吃了,马上赶去滕家。

滕妈妈已经去过了医院,左腿上了石膏,正躺在床上休息,样子很憔悴。见陈霭来了,滕妈妈打起十二分精神跟她应酬:“陈大夫,这段时间总在麻烦你—”

“不麻烦—您这是—”

“唉,人老了,腿脚不灵便了,眼睛也不管事了,下楼梯的时候踩空了,滚了下来—”

滕教授抱怨说:“买房子的时候,我就说买一层楼的,家里有老人有孩子,买个带楼梯的容易出事,但是Nancy就是不听,一定要买二层楼的。现在好了,终于出事了—”

滕妈妈替儿媳开脱:“这不能怪她,我也赞成买二层楼的,二层楼气派。陈大夫,你说是不是?”

“我也喜欢二层楼。滕妈妈,您—感觉还好吧?”

“疼当然是很疼,但还受得住,就是人老了,伤筋动骨的,不躺个百十来天,可能是下不了地的—”

“您就安心躺着,好好养伤—”

滕妈妈愁眉苦脸地说:“我哪里躺得安心呢?一家大小五六张嘴,都等着吃饭。今天我摔断了腿,不能做饭,一家大小就只好吃麦当劳,但麦当劳是垃圾食品,也不能天天吃啊—”

陈霭乖巧地说:“您安心养伤,我每天下班之后来帮忙做饭—”

滕妈妈自是千恩万谢,又把陈霭的公公婆婆羡慕了一番。

自那以后,陈霭每天下班都是滕教授开车来接。到了滕家,她把今晚和明天中午的饭菜都做出来,她自己也在滕家吃,但她坚决不在滕家住,无论谁出面挽留,她都不在那里住,怕又出上次那样的事,搞到最后都不知道是梦是真,心里老有个阴影。

她在自己家还是照常做饭,一是她早餐仍然在自家吃,中餐也是从自家带,二是还要顺带给小杜做点饭菜。她来美国这么久,做饭一直都打了小杜的米的,基本形成了习惯,总不能因为去滕家做饭,就把小杜冷落了。

小杜对滕妈妈的伤势很关心,经常向陈霭打听:“今天怎么样?”

虽然小杜的问话没主语,但陈霭知道小杜问的是谁,总是有点发愁地回答说:“还是不见好。年纪大了,骨头特别脆,容易断,不容易好—”

“她也一把年纪了,总有七八十岁了吧?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不错了—”

“我就是担心她这一摔,把—其他病症引发了—”

“她还有其他病症?”

“小张说她可能—有癌症—”

“真的?癌症治不好吧?”小杜把话题转了个方向,“你也是太老好人了,他们家放着一大群人不做饭,却要你去给他们家做饭—”

“他们家是有一大群人,但是会做饭的没有—”

“王兰香不会做?”

“她不是要打工吗?”

“什么打工,就是为了逃避做家务,你想想看,她一年上头,周末都在打工,晚上也要搞到八九点钟才回家,那不刚好把做饭的时间错过了吗?现在她婆婆倒下了,本来是该她做饭的,结果你这个冤大头又冲了上去当替死鬼—”

“她也不能说辞工就辞工,人家图书馆一下上哪里去找个熟练工代替她?”

小杜不服气:“那他们家那几个男人呢?都是人高马大的,也都做不得饭?”

“那几个男人都不会做饭—”

“不会做不能学?”

“学也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

小杜意味深长地说:“别看你平时蔫不拉叽的,城府还是很深的呢,知道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这时好好表现一下,比平时怎么努力都强—”

陈霭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

“滕教授是有名的孝子,只要你把做妈的心笼络住了,还愁做儿子的不喜欢你?”

陈霭恍然大悟:“哦,你是怕我在打滕教授的主意?你算了吧,我才不耐烦为了一个有妇之夫费那么大的心思呢,哪怕我现在没结婚,我都不会去殷勤一个有妇之夫,更何况我自己还有丈夫—”

小杜探询说:“你对滕教授不感兴趣?那你为什么这么讨好滕家人?”

“我哪里有讨好滕家人?做顿饭不过是举手之劳,又不会累脱一层皮,还能帮到一家人,何乐不为?我并没想嫁给你,我不照样给你做饭吗?”

小杜看上去释然了:“你说得对,可能世界上有些人就是爱帮助人,不图利,图名。”

陈霭调侃说:“我看你对滕教授很有好感,不如我让你去滕家做饭吧,只要把滕妈妈的心买活了,还愁滕教授不动心?”

“切,我才不会这么低三下四地讨好人呢!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如果我现在就上他们家去做饭,那不是把规矩搞坏了吗?等到真到了那一天,我不成了他家的奴隶?”

陈霭哈哈大笑:“看来你还真的有那意思哈?”

小杜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不是顺着你的话说说吗?”

后来陈霭开玩笑地对滕教授讲起小杜说的话,滕教授很严肃地说:“别跟她讲这些,她是个小广播。我姐以前在她那家餐馆打工的时候,爱跟她讲我家的事,结果她都拿到外面去传,惹出很多麻烦—”

陈霭讨了个没趣,有点下不来台:“我怎么会跟她讲你们家的事?这不是开开玩笑吗?再说我哪里知道你们家的事?”

滕教授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改口说:“我不是在说你,我是在说小杜。”

滕夫人对陈霭为滕家做饭的动机有比较高雅的解释:“你一个人孤身在外,多孤单呀,能到我家来走动一下,也像有门亲戚在D市一样,是吧?”

陈霭顺水推舟:“就是呀,我是把你这里当自己家看待的,我没兄弟姐妹,你就跟我的亲姐姐一样—”

“我也是把你当亲妹妹看待的,不然我怎么好意思让你给我家做饭?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把你当不花钱的劳动力使呢,其实我也没占你的便宜,你晚饭不都是在我家吃的吗?”

陈霭吃了个闷亏,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她之所以答应在滕家吃晚饭,一是因为吃过晚饭,还可以留在滕家帮忙照顾滕妈妈,二是她跟滕教授出去买菜的时候,也经常抢着付账,但滕教授显然并没跟滕夫人说这些,所以滕夫人以为每次买菜都是滕家掏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