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据尉氏县县志记载:春旱,二麦减产,夏秋继续大旱,更有蝗虫危害,秋禾皆死。当年民大饥,初以水草、树皮为食,继而以麦秸、花生皮充饥。“饿殍载道,尸横遍野”。卖人肉的,自食其亲骨肉者皆有之。据当时统计,仅贾鲁河以西国民党统治的半个尉氏县,就饿死29654人。村民皆逃。有的村庄几乎倾巢而出,只剩下孤寡老人和濒临死亡者。
程家庄几百口人几乎全逃出去了。贵生的母亲坚决不跟贵生一块出逃,一是怕拖累他们,二是她不想离开他家的一百多亩地。他家的地是他们祖上辛辛苦苦挣下的,她要一走,这些地就没个主人了。她舍不得。他家的房屋院墙,在村里算也是最好的,她不在家看着,将来这院子不定让谁家占用呢。所以,她要看着这个家,守着这个家。贵生年轻,她能带着翠翠远走高飞,只要他们俩人在一起,无论去哪里,她都放心,都舍得。
贵生和翠翠出门已经四五个月了。离开了那个不打粮食,没有水也没了生机的地方。尽管路途遥远,总算到达陕西了。虽有不少沟沟坎坎,但逃荒路上,也算不得艰难。这次渡河,包袱被抢走,吓了贵生一跳。要知道,那包袱里,不但有大洋,有衣服,还有贵生的一把手枪哪。所以,贵生拚了命的追,那抢包人也拚了命的跑。抢包人路熟,贵生路生。但是抢包人背有包袱,包袱严重阻碍了他奔跑的速度。眼看被贵生追上了,他干脆站住,往贵生劈面扔过来,回头又跑。贵生伸手接住,又往他身上砸去,砸在他腿上。他扑倒在地。贵生赶上去,一脚跺在他身上,又抓住他的衣领,一巴掌挥过去。他也奋起反抗,扑上来要抱贵生。贵生推开他,抬起脚向他踢去,他竟伸手抓住了贵生的脚,一左一右地晃动。贵生站立不稳,倒在地上。他也抬起脚,照贵生胸口跺了下去。贵生挨了几脚,也伸手抱住他的脚,来回翻滚。小偷也站立不稳,倒在地上。两个人翻滚起来,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这时,翠翠赶过来,手里拿了一根棍,看到贵生翻起来,举手就是一棍。小偷还要翻身,翠翠又是一棍,一棍,一连打了好几棍,小偷终于不动了。这时,撑船的小艄公也跑过来,看到小偷倒在地上,大声喊道:
“你还打,还打,死人啦,打死人啦。”
翠翠住了手,捡起包袱,拉着贵生就走。小艄公蹲下,伸手摸了摸小偷的鼻息,喊道:“真死啦,你们别走,你们打死人了。你们站住,来人呀,打死人啦!”
贵生和翠翠不觉跑起来。小艄公在后边一连声的喊。贵生和翠翠心慌起来,越跑越快。一直跑到听不见喊声,看不见河岸,感觉没人注意了,才放慢脚步。
两人跑了一身的汗,找一个角落坐下歇息。贵生说:“我们不能在这儿待。万一他真死了,总会找到咱们,咱还是走远点吧。”
翠翠也害怕了,说:“听你的,咱往哪儿走?”
贵生说:“往西是西安,那儿的人比这还多。往东是黄河,过了黄河就是河南了,我们刚从那儿逃过来。咱只有往北,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贵生和翠翠依偎着休息了一会儿,汗下去了,有点冷。贵生想继续走,翠翠却走不动了,也许是担心真的打死了人,心中害怕,不住的回忆她拿棍摔他的场景,不禁哆嗦起来。
贵生从包袱里找出一件上衣披在她身上,拉着她一起找到一家旅店,开了房,抱起她,放在床上,说:“你太紧张了,有我呢。”
翠翠说:“我还是心慌,我没那样打过人,你看我,不知咋的了,几下就把他打死了。”
贵生捂住她的嘴:“不说这了,叫外人听见。”
翠翠就闭了嘴。看贵生洗完了脚,也叫贵生给她洗。贵生给她洗了洗,钻进被窝,说:“从今往后,不许再说打人的事。”
翠翠恢复了平静,微笑着说:“我看打日本也就那么回事嘛,以后我也能参军打仗。”
贵生说:“呵呵,你要能打仗,那我就能开飞机了。”
翠翠撇嘴说:“小看人。”
贵生笑笑说:“妹,我们睡觉吧。”说着拉过翠翠,把她抱在怀里,说,“我们好久都没有亲热过了。”
翠翠说:“那可不怨我。”
贵生说:“怨有贵婶吧,她住在隔壁,多不好意思啊。”
翠翠笑眯眯地看着他,说:“你羞不羞啊。”
二人恢复了久违了的激情。激战了几个回合,相拥着甜蜜的睡去。
终于睡了一个踏实觉。二人清早醒来,太阳已升起老高了。贵生问房东:“这里离渭河有多远?”
房东说:“有十来里吧。”
贵生吓了一跳,跑了半夜,才跑了十来里地?赶紧叫过翠翠,拉起就走。
又走了一晌,进入下吉。下吉古名叫下邽,有一寺院,叫铜佛寺。寺内有一座宝塔,顶有铜刹,圆拱门楣。门楣上雕刻着龙虎花纹,纹理细腻,工艺奇巧。铜佛殿内供奉着五尊明代铜佛,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消灾延寿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最东侧是弥勒菩萨,最西侧是观世音菩萨。尊尊佛像造型**,神态慈悲。贵生和翠翠翠早已走累了,想歇歇,就进了殿。翠翠跪在草苫上磕了个头,看贵生不磕,就说:
“你也磕个头呀,求佛祖保佑咱一路顺利,万事如意。”贵生本不想磕,拗不过,只好过来,毛糙地磕了个头,说:
“佛祖保佑俺一路顺利,万事如意吧。”
翠翠笑眯眯地看着他,说:“你这人,不真诚啊。”
贵生说:“人的命运得自己掌握,光靠磕几个头,能管用吗?”
翠翠说:“管用,我妈就说管用。”
他们歇了一小会儿,怕天黑赶不到县城,就继续赶路。过了寺院不远,有一处黑槐林,有几个人在树林下歇息。贵生他们走过去,有一个瘦子不紧不慢地说:
“赶路的,留下买路钱再走。”
贵生怕听错了,凑过去问:“你说啥?”
瘦子轻轻的,不经意的又说了一遍:“留下买路钱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