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手榴弹

两名防化兵很快就调了上来,他们被一左一右的分配在前沿阵地的战壕里,在这两个位置他们能够控制阵地前大半部份的面积。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一旦开打就用最快的速度把燃烧瓶里的燃料打光。目的就是不让这些燃烧瓶成为炸伤我军的伤害源。

当然,要完成这个命令似乎并不困难,因为我军这时使用的火焰喷射器容量并不大……从罗连长那了解到这时我军用的是74式火焰喷射器,这玩意有三个燃料瓶,喷个三次就全都喷完了。这跟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只有两个油瓶,十五升容量,而且可以喷射十几次的火焰喷射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从这方面来说,我军的火焰喷射器更不容易被敌人打爆,喷个三次就是空瓶了嘛,还能做防弹衣用……只是这玩意如果在战壕内爆开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小心点的好。

接着要做准备的就是四连的战士,他们除了准备好各式武器之外,每人还准备了七、八枚手榴弹。当然,这些手榴弹都是拧开保险盖的。

最后就是我们二连的部队,他们在罗连长的调度下很快就进入了位于半山的战壕,而且手中冲锋枪的刺刀都是打开的,做好了近战的准备。山顶阵地的空间有限,无法同时容纳两个连队,所以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完了之后随着团长的一声令下,战斗就开打了。

升上天空的是三颗照明弹,白花花的照明弹一升上天空就将阵地前照得宛如白昼。

照明弹也就是开打的信号,于是两名防化兵二话不说站起身来就朝阵地前的尸体扣动了扳机……“腾”的一声,几条火龙先后从防化兵手中的喷射器串出,霎时就将阵地前烧成了火红的一片。不过因为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只有四、五十米,所以也仅仅只是点着了阵地前沿一小部份。

初时那些越鬼子还没什么动静,这不得不让我佩服越鬼子意志,他们竟然能在这样的烈火中也能保持不动声色……甚至我都有些怀疑自己的推断是不是有问题了。

然而,下一秒就看到一名浑身是火的越军惊叫着跳了起来……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既然有人开了先例,那其它越鬼子也就没有再隐藏的必要,于是被点着的越军很快也就一个跟着一个的在地上打滚。粗略一数在距离我军战壕前四十几米的位置竟然就有十几个越军潜伏……想想也觉得可怕,在这个距离上他们连手榴弹都能抛进我们战壕里,可想而知这一旦打起来会给我军阵地造成多大的冲击。

其它越军也很快就意识到他们已经爆露了。

首先打响的就是越军的掩护火力,有坦克炮、机枪、迫击炮还有高射机枪……甚至还有些坦克都是用植被精心伪装过的,就算我军在照明弹下也很难发现。这也证明了越军是有充分的准备,只是他们运气不大好,在打算发动进攻之前就被我们给识破了。

接着就是从森林里冒出一大批的越军朝217高地冲来,前前后后大慨有一个加强连的样子。这不是越军安排的部队不够多,而是这217高地的斜面也只够一个加强连的部队展开。

最后才是潜伏在尸体里的越军站起身来端着枪大喊着往我们阵地冲……

从越军各单位出场的顺序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部队与部队之间的协同和配合是相当到位的。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在尸体里的潜伏部队被发现了那应该是潜伏部队先发起冲锋才是。但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没有火力掩护那潜伏部队也冲不了多远。如果是这样打的话,他们只怕还没冲到山顶阵地就被我们一顿子弹打得全军覆没了,越鬼子当然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二:潜伏部队人数不多,正如我之前预测的那样,有两个排几十个人。那么这为数不多的潜伏部队就算能冲上山顶阵地跟敌人进行肉搏战,但如果后续部队还没赶到就被敌人给歼灭了怎么办?这样的结果还是会使潜伏毫无作用。

于是,越军开打的顺序就是:用各式武器压制住我军阵地的火力,掩护潜伏部队冲上山顶阵地,与此同时后续部队用最快的速度跟进。

而且……这一切都还是在越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后的反应,这越军316a师的战斗力之强由此也可见一斑。

越军的这种协同式的打击似乎很有效,在山顶阵地上的四连战士要承受的就是来自越军的火力打击。霎时那又是炮弹又是子弹的,只打得整个山顶阵地上空到处都是啸声。

我想,这该是越鬼子在白天就已经调好了诸元或是射角吧,否则的话……他们不可能在这夜色里还能把握得住我军山顶阵地各火力点的位置。当然,这其中也有t62这种拥有夜视能力的坦克火力,只不过照想越军这t62也剩不了几架。

接着,就在越军各式武器疯狂地对我阵地实施火力压制时,潜伏在尸体中的越军就对我军阵地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从这一点来说,越军的指挥官还是挺有远见的,在白天时就为夜里这一仗做了充足的准备,各方面的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于是形势对我一方来说就十分危急,我军战士全都被压在战壕里头都抬不起来,而越军的潜伏部队却离我军阵地越来越近,一旦等他们靠近我军阵地四、五十米时……他们就能将成排成排的手榴弹甩进我军战壕里。

毫无疑问,在这时候手榴弹的杀伤力绝对要比那些坦克、高射机要强,也许只需要这么一排……我军第一道防线就要被越鬼子给攻破了。

只不过可惜的是,有做准备的并非只有越鬼子一方。

“嘀嘀嘀……”就在敌人接近我军防线的时候,四连长就用尽全力吹响了哨子。

这是我军常用的联络方法,在战场上往往因为枪炮声太大,叫声很难保证全体战士都听到并执行命令,于是我们就会在战前约好听到哨音就做什么,有时还会还会用哨声的长短和次数来表达不同的信息,这一回……这哨音就是甩手榴弹的命令。

手榴弹的好处就是不用探出脑袋去甩……这躲在战壕里随手一抛就能甩出去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么抛出去有准头吗?能炸到越鬼子吗?这同样是用手榴弹,那咱们能炸越鬼子,越鬼子为什么就不能炸咱们呢?

这就是居高临下的好处了,咱们这手榴弹抛下去不需要什么准头,要的只是在战壕外炸开一道弹幕让越鬼子没法前进;同样是手榴弹,就因为咱们居高临下,所以我们就能甩得更远……所以还真是我们能炸得到越鬼子,而越鬼子却炸不到我们。

所以任那越鬼子的坦克炮、高射机枪在我们头顶上打得哗哗直响,我们只管躲在战壕里头闭着眼睛往外甩手榴弹就成。

为了保持所有战士的步调一致,战士们每次甩完手榴弹后都要等四连长的哨音响了之后再甩一枚。于是就只听那战壕外“轰轰”的一阵阵有节骤的爆响,那阵地外就被炸得就像爆起一堵堵墙似的冒起一片尘土和浓烟。

随着手榴弹越来越少问题也就接着来了……咱们的手榴弹也有限的不是?这样一枚接着一枚的甩也不是个办法不是?

其实还真不用一枚接着一枚的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想要炸死多少敌人或是让敌人永远都上不来,而是为了迟滞越军的冲锋。

迟滞越军的冲锋能有什么用吗?

当然是有用的,越军各部队之间的协同和配合不是很好吗?

那么……在越军潜伏部队冲上山顶阵地时越军的火力掩护还能继续吗?如果火力掩护再继续“哗哗哗”的乱打一通的话,打的很有可能就会是自己人吧!

然而这时月黑风高,越军看不到自己的冲锋部队什么时候冲上敌人阵地,也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停止射击。

于是,越军担任火力掩护的部队与潜伏冲锋的部队之间的协同就成问题了。

我想,越军这两支部队的协同有以下几个选择:

其一,利用步话机联络,这似乎不大可能,原因是潜伏部队如果背上一台步话机的话那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就算装成死人我们也会枪用炮把这步话机打烂……而且一线的枪炮声也会影响步话机的通话,这在战机稍瞬即逝的战场上似乎不大合适。

其二,就是利用t62坦克的夜视能力来判断。不过这个方法很快就被我军的火焰喷射器给否定了,战壕前的火头虽然越来越小,但还是足够影响t62的夜视能力。

其三,就是凭借手榴弹的爆炸声来判断。

按照越鬼子的计划,那是用火力把我们压在战壕里,然后潜伏部队冲上前去投上一排排手榴弹再接着冲锋的吧……他们又哪里会知道这一排排爆炸开的手榴弹到底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

于是,就像我预想的那样……我军手榴弹在外面爆了几次之后,越军的火力掩护很快就停了下来。(。)

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65章 钱第159章 难得的胜利第112章 潜伏第37章 战术改变第125章 里应外合第38章 隧道第23章 摸洞(二)第82章 知恩图报第七十九章第96章 马岛战争(十五)第182章 回家第9章 炮兵观察员(三)第67章 战场综合症第六十章第16章 杨先进第19章 烂裆(二)第58章 对峙第198章 捕俘(二)第十章第116章 任务第122章 搜索第172章 老山战役(六)第四十四章第153章 越军团长第230章 先进公司第74章 时间第42章 战斗第212章 狙击位第28章 主峰(三)第178章 死亡地带第119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四)第75章 地道第56章 偷袭第五十五章第19章 水源第127章 八一式第76章 做报告第147章 选拔第37章 粮站第八十章第207章 7.12战役(六)第28章 优势第30章 立足之地第164章 炮战(三)第五十章第48章 30号阵地(二)第103章 法卡山战役(八)第103章 法卡山战役(八)第34章 民航事件(三)第216章 离开第96章 法卡山战役第26章 对峙(六)第七十一章第73章 晚餐第5章 捕俘行动(三)第90章 暗渡陈仓第88章 忘恩负义第四十八章第46章 者阴山(十一)第161章 演习(四)第199章 南幸第27章 直升机(二)第75章 时代第33章 民航事件(二)第147章 装甲车第148章 装甲车(二)第33章 问题第91章 改革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119章 越南女兵第九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30章 裁军第113章 村长第64章 反坦克导弹(三)第130章 空降部队(二)第106章 等待第49章 30号阵地(三)第4章 搜索第214章 “战功”第75章 疑兵之计第178章 婚礼第10章 第二代伞兵伞第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22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七)第145章 思想工作第62章 心理素质第8章 侦察作战(三)第155章 保护措施第6章 航空兵第105章 弹坑第5章 巴基斯坦第61章 空手套白狼第49章 经验第91章 改革第101章 半壁崖(十二)第3章 界碑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