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天空中还漆黑一片,这个时候,因为美大西洋舰队的存在,北大西洋临近法属圭亚的这片海域就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舰艇上璀璨的灯火,让这片海域在夜幕下灼灼生辉,也就很容易被有心人捕捉到目标。
戴森上尉是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上的一名三副,他两点钟的时候接替战友乔治成为值星官,在三点零五的时候,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的缘故,他离开值班室前往左舷甲板,准备给北大西洋增加一点水量。
尼米兹在排兵布阵的时候,让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负责舰队的左翼安全,所以当戴森站在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的左舷上时,他面对的是黑漆漆的洋面,以及看不到尽头的夜空。
拉开拉链,掏出小鸟,在准备释放之前,戴森一边咕哝着:”我讨厌夜晚!”一边抬头朝东方看了一眼。然后,他愣住了。“什么?”他伸手揉着眼睛,然后瞪大眼睛朝刚才的方向看过去。就在刚才,他分明看到有什么阴影似乎从眼前闪过,然而,当他瞪大眼睛看过去的时候,缺什么野没发现。
“难道是我眼花了?”他喃喃道,抵抗不住尿意的侵袭,摇摇头痛快的放起水来。
时间前推六个小时,也就是昨天晚上九点钟左右的时候,紧邻巴西福塔雷萨中国军事基地的大西洋洋面上,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的舰长室内,楚天歌站在一张南美地区的军事地图前,正在向众学兵军军官传达命令。
“现在,我向大家传达最高统帅部的4505号作战命令。命令,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于明天凌晨三点向美大西洋舰队发起突袭,总指挥陈师昌上将;命令,中东远征军第一山地师、第二山地师以及第四装甲师脱离中东远征军序列,合并组成南美志愿军,依旧归属楚天歌上将指挥。南美志愿军的作战任务,是进入巴西境内协助巴西国防军进行平叛作战……美国人和日本人秘密缔约,这是对同盟国的可耻的背叛,对于叛徒应该怎么办?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好了,现在请陈总司令为大家讲两句。”
陈师昌是今天早上才到的太子港,然后立刻就被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的副总司令卞经道用战机给接到了福塔雷萨。
为了打美国人一个出其不意,欧阳云在这里耍了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即偷偷的让陈师昌和陈远洋对调位置,让陈远洋去指挥黄帝号航母舰队对日本本土的作战,而让陈师昌来负责对美大西洋舰队的偷袭
。
临战换人,倒不是欧阳云不相信陈远洋的能力,而是单就指挥水平而言,历经多次大战的陈师昌确实要比陈远洋强得多。
陈师昌之前并没有露面,所以,众人还以为楚天歌口中的陈总司令是陈远洋。于是,当他应声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所有人都惊呆了。面对众人或惊诧或惊疑或激动的眼神,陈师昌缺表现得十分平静,他走到楚天歌身边,说道:“楚总司令刚才已经宣读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诸位想必已经想到,国家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美宣战。而利用东西半球的时差,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就是这份命令的意义所在。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以保证能够出色的完成这次作战任务。”
突袭计划早就有了。早在欧阳云和和木剑蝶决定吸收孔令仪加入中央情报局的时候,他们就懂了这样的心思。现在,需要补充的不过是南美志愿军的作战计划。
半个小时之后,随着楚天歌和陈师昌在舰长室的门口握手告别,在此之前,一连串的命令已经从他们口中传达下去。于是,当已经属于南美志愿军的学兵军官们开始返回岸上的时候,他们目力所及听力所及,稍远一点的海面上,已经能看到翻滚的lang花以及船舶引擎的嘶鸣声。
与会的大多数学兵军官们并不知道,他们现在看到的舰船,其实已经是第三批出击的队伍了。而在这支分舰队之前,已经有超过三十艘潜艇以及两个混合舰队向加勒比海方向驶了过去。其中,更有六艘宋级潜艇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已经潜伏在了距离美大西洋舰队不足两百海里的大洋底下,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先一步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也就是说,早在美大西洋舰队主力还停留在美国本土金斯湾海军基地的时候,中国的潜艇已经潜伏到了北大西洋舰队临近法属圭亚那的海域。
而美国政府之所以在后来用“令人发指的卑劣的偷袭”来形容中国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的这次偷袭,主要针对的就是这六艘宋级潜艇。
确实够卑鄙的,也足够无耻。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美国人先丧心病狂想要刺杀欧阳云和老蒋的话,中国人其实是没有机会展开这次偷袭行动的。
中国不是日本,中国也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所以,即使中国政府已经掌握了美日秘密缔约的确切情报,即使中国政府知道中美之间必有一战。但是顾及国际名声以及为了国家的长久利益,中国却绝无可能像日本那样对美不宣而战。
即使如此,美国人也不是没有机会反偷袭为攻坚战。美大西洋舰队的戴森上尉,如果他当时足够警惕的话,他其实可以用灯光发现中国宋级潜艇的行踪。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对那惊鸿一瞥投以足够的重视。这也就注定了,美大西洋舰队的悲剧已经无法避免了。
客观而言,对于偷袭美大西洋舰队,中国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的学兵们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也是那艘宋级潜艇在往上爬升的时候没能控制住形态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因为戴森并没有窥破那艘宋级潜艇的行迹,对于陈师昌来说,接下来就一切尽在掌握了。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