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茅草屋外静待时

月牙湾的风景独树一帜,除了有蔚蓝的天空,皎洁的白云,清爽的海风,还有便是那一幢幢看似普通,却充满诗情画意的茅草屋。

根据当地人所言,这些茅草屋其实都是修葺了好几次的,有的甚至是完全重新建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倭寇每次“到访”之后,这里的一切都会变得不复存在,必须得重建。

而当地渔民因为在这里土生土长,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那份感情是绝对的,不可替代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搬走的想法。

为此,一旦击退倭寇之后,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便会带着军队来替村民们修葺房屋,也因由此,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在百姓当中的口碑甚好,基本上二人的大名在当时就家喻户晓了。 . .

甚至还有人传说“大明缘何内安稳,只因外有戚家军”,由此可见,戚家军在百姓之中的威望有多高。

当然,这里的戚家军并不指的只是戚继光一家人,还包括了一切在沿海抗倭的英勇兵将。

戚继光不但会打仗,而且还会写诗作词,在军事上,就写了诸如《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奇书,至今也都收录在《四库全书》当中,而文学作品也有《止止堂集》等,赢得一众好评。

因此在修葺房屋方面,他还是添加了不少文艺方面的东西,三座两栋。无不体现出那种书生意气。

张诚等人走到茅草屋门口时。赫然发现原来该处竟然是一间教室。里面还坐了近乎二十名孩童,其中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打的差不多十六七岁。小的也六七岁的样子,透过门缝看去,这些孩童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念念有词。

“这一群孩子注定是幸运的。”

张诚在心里感慨着说道。

道理很简单。其实在蜀中一带,还有好多好多类似的孩童由于地势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不过看到这些兴奋的孩童之后,张诚更加有兴趣的还是为他们教授知识的人。

“我们进去吧!在门口看,根本看不清楚。”

袁海云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现在门是半掩着的,在门口这般东瞧西看,根本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来。要想看见是谁在教课,那就只能推门而入才行。

茅草屋不同于一般的教室分前后两道门,它只有一个门。也正是张诚等人所立之处。而四周也没有窗户,全是用竹子编织围绕而成的墙。密不可言。唯有的通风之地,也是墙的另一面,不过另一面却是靠近了山林。

其实这样设计,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不想外界打搅到孩子们学习,想来也必然是戚继光的主意。

“不急,孩子们在念书,我们在这里等候一下也应该的。”

张诚立即制止住了袁海云,立即解释着说道。

张诚是读书人出道的,他明白一旦读书投入了情绪,进入了状态,那种感觉确实很美妙,如果一旦被人打断,那真的有断人衣食父母的感觉。

而且对于张诚而言,现在已经到了门口,已经不必再那般的着急了。

只不过袁海云并不明白这些,于是立即不满的说道:“我们在这里等有什么用啊!难道在这里等就能等到戚继光?难道这么等着,就可以有正尧的消息?”

现在谁都明白,最重要的还是正尧,因为正尧现在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到底有没有危险,根本就没有人知道。

因而,时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绝对宝贵的,不可以再有半点的浪费。但是张诚这样死等,袁海云是绝对不明白的。

一旦不明白,心里就着急,一着急,就乱起来,一乱起来,那就真的无法控制了。

张诚不禁作出了一个嘘声的动作,随即轻声说道:“小声一点,我怀疑里面那个教孩子们念书的人就是戚继光戚将军。”

“什么?你怀疑里面的人是戚继光?”

这下不仅是袁海云,就连宁安也不禁诧异起来,似乎张诚的这个猜想也实在太过大胆了一点。

毕竟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凭什么说里面的人就是戚继光?

张诚点点头,道:“方才不是问了田伯吗?可是他硬说这里没有戚将军,其实很明显,他是刻意在隐瞒。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他会有所隐瞒,但是看到这里,我算是明白了。”

“明白了?”

众人却是不明白了,依旧莫名其妙的看着张诚问道。

张诚道:“在村子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财富,也不是什么名声,最重要的,当然是他们的下一代。每个家族,每个家庭,其实最看重的还是下一代的发展,如果不是因为怕我们打搅到孩子们向戚将军学习知识,田伯又何故撒谎骗我们呢?难道戚将军在这里商谈军事机密?这显然不可能。”

虽然只是一个假想,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张诚说的也很有道理,说戚继光在这里商谈军事机密也好,在这里与人幽会也罢,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扯淡,相反,以戚继光的为人,他一直都这么的照顾村民,相信没有道理不对孩子们进行照顾。

而面对孩子,更加应该亲力亲为,所以,张诚所推想的也就不无道理了。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不过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袁海云算是信了张诚,只不过,他们可有等,但是正尧不可以等啊,要知道,正尧现在可是生死未卜,危在旦夕,稍有差池,可能真就永远别离了。

其实这样是袁海云在乎关心正尧的一种方式,没办法,这么多年的兄弟了,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紧张不着急吗?

与袁海云比起来,张诚肯定是紧张正尧有增无减的,只不过,有时候并不是着急一下就能够了事的,终究还是要有应对之策,不能乱来。

既然正尧说过要自己等人来找戚继光俞大猷,那么相信正尧一定会有办法暂时自保的,这是张诚对正尧的一种绝对信任,也是对自己等人的信任。

“耐心一点吧,我始终相信,我们没有到,正尧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出事的。”

张诚十分坚定的说道,他对正尧的那份信心依然是那么的大,依旧那样的毫无保留。

“你……你们怎么……”

就在张诚袁海云二人还在议论之际,突然却听到从后门传来一道比较熟悉的声音,当所有人转过身去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原来是田荣!

“额……田伯。”

张诚有些尴尬的说了一句,心里面也有点过意不去。

“唉,都跟你们说了,你们竟然还自己找来了,看来你们已经见到了戚将军了吧。其实我就是怕你们影响到孩子们,不然我也不会那么说。”

田荣一副无奈的样子,显然对张诚等人真的拿张诚这些人没有办法。

“田伯你是说里面的真……真的是戚继光戚将军?”

宁安不禁张大眼睛,眨巴眨巴问道。

“啊?原来你们……”

田荣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上当了,其实张诚等人根本就没有看见里面的人是谁,然而听他这么一说,不知道也知道了。

“好了田伯,你放心吧,我们并没有恶意,相反,我们此番来找戚将军,也是为了救人的,如果见不着戚将军的话,恐怕……”

张诚不禁摇摇头,叹息一番。

确实,现在也就只有按照正尧说的联系戚继光才有可能找到正尧,否则,温州这么大,那要找到什么时候?

“啊?这么严重啊!你们怎么不早说呢!真是的!跟我来!”

说完,那田荣立即大步往前走了过去,走到茅屋门口,突然往门上敲了三下,旋即,迎面出来一个英气逼人的壮年男子。

这壮年男子一身青衣花衫,神采飞扬,面sè微黄却十分的健康,身高足足有一米八几,一看就是一个练武打仗的好手!

显然,此人不必多言,正是张诚宁安等人要寻找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未完待续。)

第43章 怀揣明珠离澳去第8章 雨夜惊魂石桥畔第11章 怪异老头引人疑第35章 夜深静待等人来第13章 佛堂高僧来解签第45章 出言挑衅欲比试第31章 空地之中第二难第82章 父子相逢不相识第18章 缺月之夜探严府第49章 平定风波把街逛第89章 狂暴一掌自作难第33章 南去华县走一遭第11章 怪异老头引人疑第20章 古堡卧房欲缠绵第54章 厢房春色诱人魂第5章 假以治病入沈府第32章 宁安尔沁无影踪第92章 偶入密室有迹寻第41章 初回蜀中遇挑衅第1章 秦岭古道雨纷纷第34章 上云梯抢凤冠帔第4章 兵行险招施妙法第17章 却把居正推入阁第39章 急中生智斗诗才(六)第7章 密谋定计入宫去第38章 隐匿身份欲行刺第11章 夕阳河畔下围棋第85章 洪氏父子双双死第55章 指挥佥事刘显到第18章 凯特家族唐丹妮第48章 众人齐至道心扉第42章 何记海味牛腩面第24章 细心智破盗佛人第55章 息事宁人欲试探第49章 大批黑影蜂拥至第63章 蒙古包里揪内奸第46章 暗夜石桥溪流边第79章 丰臣真武欲摊牌第34章 刑部公堂审严嵩第89章 山下岩洞黑衣人第17章 却把居正推入阁第29章 袁海云衙门看病第55章 疑是故友入帐来第26章 争锋相对诉内情第70章 韩琛回府有蹊跷第40章 冒充特使入虎穴第2章 暗流涌动城内外第12章 澡堂又有命案生第13章 澡堂浴房晕老头第5章 韩府后门生事端第38章 好言相劝却遭拒第34章 疟疾侵身需常山第8章 平阳郡主心事浓第43章 神秘黑影拦去路第28章 把酒言谈凉亭中第56章 久别重逢泪潸然第39章 温泉沐浴解疑惑第95章 仓皇脱逃南海畔第20章 残破棋局竞相逐(一)第22章 改变主意入韩府第7章 有意无心惹人憎第15章 父子有隙现曙光第39章 急中生智斗诗才(六)第58章 丰臣真丽道内情第1章 梦醒时分已三年第38章 隐匿身份欲行刺第2章 见义勇为欲抓贼第87章 真相大白太和门(六)第70章 待到金榜题名时(中)第44章 新娘震怒掀桌闹第34章 上云梯抢凤冠帔第30章 御花园吟诗作赋第27章 一语击破道真委第2章 暗流涌动城内外第28章 蚂蚁小麦来解疑第111章 一番抉择惹烦恼第26章 略施小计引入瓮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风第2章 太祖显灵闹大殿第10章 安南使节访大明(上)第19章 杨进一语惊人听第52章 水云间里谈人生第52章 无名山谷遭巨变第42章 县令之子马文韬第71章 浓烟弥漫影无踪第68章 半夜传来三声叫第33章 舞台比斗非比武第42章 何记海味牛腩面第14章 奉天门武举考试(上)第13章 集结山民园中问第11章 话外有音意味深第36章 海云直言震四座第110章 太祖皇帝手抄本第4章 千里之外遇“故人”第9章 赋词一曲又品茗第11章 话外有音意味深第40章 地牢探望布鲁尔第82章 山林穿梭有发现第85章 李府葬礼流水宴第37章 金字令牌莫茂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