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扎实推进
朱棣、朱瞻基、孟歆、范之理、计之然、刘玉盈、关轩、礼部尚书吕震 、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宋礼、济南府知府田富锦、齐河县知县黎建东、县丞卢乐峰、户部军储仓大使--现在的祝阿镇镇长齐闵等等一干人等来到了黄河边上的贾坊村。
六台东方红拖拉机拖着六台21个犁铧的大型犁地机组成一个近100米宽的作业面,并排前进,厚实的黄土地犁出了一波一波黄土垄。十几个汉子从时风四轮车上卸下谷神麦冬小麦的麦苗篮子,用扁担挑到地垄的垄头,等不及的负责播种的妇女一拥而上,每人抢过一个麦苗篮子,挎在左手臂,走向田垄右侧,右手拿起一个装有谷神麦冬小麦麦苗的纸杯,插进松软的田垄垄头。126名妇女跟着拖拉机一边播种,一边前进。
朱棣、朱瞻基、一众山东官员看的是瞠目结舌。
朱棣皱了皱眉,问道:“怎么妇道人家也下地干活了?”
刘玉盈解释道:“他们这些妇女既是当地贾坊村的农会会员,又是我们大明湖今年先济南农厂和服装厂的职工,平时每个月开的是2块钱,这是农忙加班双倍开资,底薪加上加班费,月薪6块钱,比咱们的县太爷挣得都多,都抢着要来。活又不重。”
朱棣释然--自己的齐河县知县才挣4块钱的月薪,这些个妇女能挣6块钱,着实是不少了。
计之然猫腰慢走、观察翻起的田垄,许久,他冲孟歆点了点头。
朱棣看了看孟歆,问道:“臭小子,你又弄什么幺蛾子?”
孟歆说道:“地里有很多蛔虫卵,但愿翻出地面加上冬天低温能够冻死一些。”
朱棣一众大明官员纷纷跑到田垄间猫腰观察,黄褐色的田垄上赫然有着不少的浅黄色的颗粒块。这些就是蛔虫卵吗?还真不少啊!
许久,朱棣走回田边,问道:“臭小子,这就是你要坚持种冬小麦的原因吧?”
孟歆说道:“这只是各种原因,其中的一个--恰逢其时吧。我一再说谷神麦冬小麦亩产15石,你们谁都不相信。等到明年的4月份,麦子收了,咱们走着瞧?”
夏原吉说道:“光是这冬小麦种植一项,咱们就能一年两熟,增产粮食一倍。。你小子功德无量。但是,这蝗虫好不好就这样灭掉了?”
计之然说道:“蛔虫卵有一层保护膜,可以防冻。但是,翻出地面的这些蛔虫卵,冬天下雪后,在积雪融化的过程中多半会冻死。即便是有一部分存活下来的,明年开春,我们的鸡苗、鸭苗长大了,每天到地里吃蚂蚱的幼虫正好。蝗虫就没有多少了,估计都不够我们农户家里鸡、鸭吃的。”
不到半个时辰,贾坊村的1000多亩地就耕种完毕,机耕队向曹庙村进发。
朱棣提出了要到农会家中看看鸡、鸭的养殖情况。孟歆让关轩带路,自己凑到朱棣身边,嬉皮笑脸地说道:“皇上,明年的科技能不能加一个理科考试,我们大明皇家百信公司急需大批的人才啊!”
“什么是理科?”吏部尚书蹇义问道。
孟歆毕恭毕敬地答道:“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夏原吉说道:“户部也需要大量的会算账的干才呀!”
工部尚书宋礼连忙说道:“我们工部也需要懂得物理、化学的人才呀!这几天听济南农厂子弟学校的物理课、化学课,太有用了。”
朱棣朝礼部尚书吕震努了努嘴,几个人开始围攻礼部尚书吕震。
关轩带路,朱棣领着一众大明官员来到了贾坊村的农户秦三五家里--一处面南背北二层小楼、很大的院子盖着玻璃屋顶,东边是牛棚、鸡圈、鸭圈、羊圈、猪圈和兔圈,西边是正正6层竹架子的大麦芽--绿茵茵的、郁郁葱葱,秦三五两口子上班了,都在机耕队播种冬小麦;三个半大儿女都去了农场子弟学校上学去了--这是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农厂的硬性规定--未满18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3年制的义务教育。诺大个秦家只有秦王氏,秦老太太大开院门,迎进朱棣一干人等,幸亏院子够大。朱棣看了看牛棚,五头半大三河牛犊子(一种十分良好的奶牛品种,也可做肉牛食用。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正在专心致志地吃着连根带须的大麦芽和巨菌草青储饲料。
朱棣问道:“老嫂子,你这牛能耕地吗?”
秦老太太笑了,说道:“现在,都用铁牛耕地,谁还用这老黄牛?咱这是三河牛,是奶牛,产了牛奶卖给大明皇家百信济南牛奶厂,他们生产出的牛奶、奶片、酸奶、奶粉、奶酪、奶油等等,可好卖了,全都销到了城里。”
朱棣一想,也对。
夏原吉问道:“秦夫人,你们家有多少地呀?”
“我们家没有一分田。老爷子当兵打仗死了,我哭瞎了眼睛,儿女为了给我治病,卖了房子、卖了地。幸亏,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农厂的人来了,我们加入了农会,后来,进了济南农厂,当上了农业工人,每个月有12块钱的收入,农厂贷款给我们盖了房子、农厂的医生葛之泓大夫还治好了我的眼睛。皇上圣明,对天下的老百姓恩重情深。”
一干人等鸦雀无声。
朱棣等人看着猪圈里5头猪崽正在低头啃食大麦芽、巨菌草的青储饲料问道:“这个样子,只喂青饲料能行吗?”
计之然答道:“皇上,饲料青储以后我们就添加了5%的麸皮,营养搭配没有问题。等猪崽再长大一些,我们的饲料配方还会调整的。”
又看了看羊圈里的十几只羊羔、鸡圈里的二十几只鸡苗、鸭圈里二十几只鸭子、兔圈里十几只兔子。朱棣一代人的确确实实看到了大明老百姓生活的希望。
来到房门的回廊下,两侧摆着一溜盆栽的蔬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青椒。众人暗暗点头。
朱棣问道:“老嫂子,你这房子还宽敞嘛?”
秦老太太说道:“宽敞,透亮,还结实。”
朱棣看了看孟歆,孟歆看了看计之然。
计之然趋前一步,说道:“皇上,这是模块化建筑--楼板、墙板都是水泥、矿渣以竹纤维框架左胫骨高温高压制成的空心板,中间填充了珍珠岩做隔热保温防火层,用榫卯结构的插槽拼接、钢构件焊接固定结构,可以达到抗震八级的强度。就是这东、西墙和院墙的东、西墙相通,连接到厨房的烟道,每天做饭时就为房间和院子的火墙供暖了。”
朱棣也是不明就里,看了看房间结构,居然是五件卧室、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一间厨房、两间卫生间。相当宽敞、方便。
朱棣等人又看了半地下的食用菌种植室,听说每平方米生产食用菌25公斤--50市斤,这个150多平米的种植室,还是六层结构,就是45000斤的蘑菇、猴头菇、蟹味菇、杏鲍菇、白玉菇、秀珍菇、茶树菇、双孢菇、香菇、滑子菇、口蘑、猴头菇、白灵菇、姬菇、花菇、草菇、鸡腿菇等等。这还是一季,人家可是一年种植四季18万斤的产量啊!市价都是一毛几一斤,这一家子光是种,蘑菇就能挣1万8千块钱了。可怜的大明官员区区几十块钱的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