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指点江山(一)

第三十六章 指点江山

孟歆用投影仪将四张地图映射在西墙上:《世界气候地图》、《大明地图》《中国地形图》、《中国降水量线地图》。

孟歆说道:“长春,《大明地图》想必你已经烂熟于心了吧?现在,咱们看《世界气候地图》--看--这是纬线--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经度分东西,指南北,纬度分南北,指东西。

重要的纬线:

北极圈(66°33' 38" N)

北回归线(23°26' 22" N)

赤道(0°N)

南回归线(23° 26' 22" S)

南极圈(66°33' 38" S)

长度不同(离赤道越远的纬线越短)

这是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北回归线(23°26' 22" N)--南回归线(23° 26' 22" S之间)--是热带气候。

北极圈(66°33' 38" N)”--南极圈(66°33' 38" S)之间--是温带气候。

北极圈(66°33' 38" N)”以北,南极圈(66°33' 38" S间以南--是寒带气候。

请看--大明是什么气候?”

朱瞻基看了看,说道:“主要是温带气候,有一点热带气候。”

孟歆点了点头,说道:“温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半温润,四季分明;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炎热、湿润。

光照、水分、土地是庄稼生长的三个重要条件。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庄稼可以一年两熟。一小部分是--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庄稼可以一年三熟。

再看水分条件--这是《中国降水量线地图》,参照《中国地形图》。降水量--就是雨量--从气象学上的角度来讲,所谓雨量,就是在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面上(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用雨量计测定。以毫米为单位。这是每年降水量800毫米线--1600毫米降水量的区域--注意--北部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是400毫米--800毫米降水量的区域--注意--北部是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小兴安岭一线为界。

再看看《中国地形图》--中国的第一层地台--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殿下,有什么看法?”

孟歆循循善诱。

朱瞻基看了看,说道:“大明的粮食产地就在这里。”

朱瞻基手指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孟歆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再看降水量线--400毫米以内--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我们的重点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工业化--推广大明皇家农厂。--最不济也要--合作社化--限制土地兼并。

其次,开发东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的女真还在狩猎和游牧。用铁锅、食盐、棉布、丝绸、瓷器换取他们的牛、羊、马、羊毛、东珠(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亦被称为"北珠、大珠、美珠",乃是是产自满洲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透澈。因以天然形成,无植核等培养工艺。得之不易,弥足珍贵。其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圆润巨大,而更显王者尊贵,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必需的进献贡品。)、海东青(学名:alco rusticolus,又名矛隼、鹘鹰、海青,是一种猎鹰,分布在北极以及北美洲、亚洲的广大地区,在中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海东青身小而健,其飞极高,是狩猎中的重要帮手,能袭天鹅、搏鸡兔。海东青可分为秋黄、波黄、三年龙、玉爪,其中纯白色的玉爪最为珍贵;天鹅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珠藏于嗉囊,一个女真人训练海东青捕捉天鹅取珠。).

再用高产作物的种子引导他们开垦土地,进行种植。有了收获、吃饱了。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子。他们自然会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进化。

同时,向东北平原大量移民--例如--今年,来京师的灾民。

还要推行汉化教育等等。

东南地区--尤其是武夷山、南岭--用大力种植人工林。凡是丘陵地带,都要种树、最不济也要种毛竹。竹子是最好、也是生长最快的木材。我们的矿渣混凝土楼板,就是用了竹子碳纤维和树脂。如果,推广开来--可以年产30000斤以上的竹子。

中国的第二个台阶上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我们手里--但是,这里的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并不适合发展农业。应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种植--经济林木、果树、牧草等等;适当地种一些耐旱的马铃薯。云贵高原七分山地、二分水、一分田;降水量足够,老百姓创造了梯田耕种。幸好--有一个16万平方公里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对蒙古高原进行防范加转化--今年,阿鲁台遣使贡马封和宁王。我们应该让鞑靼部在蒙古高原的河套平原定居,农耕。

河西走廊、天山南北要一点一点地巩固。”

第100章 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一章穿越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五十五章 养虎遗患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二章 百灵第五章 总会有出路的第四十五章 群策群力第115章 拨云见日第七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九十五章 千古一帝(二)第119章 渐入佳境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二十九章 开始编练新军第三章 仇颖第二十六章 法不传六耳(一)第二十八章  唯我独尊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耻(五)第110章 尽忠报国(四)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八章 牛刀小试第七章 捡到了宝啊第二十六章 法不传六耳(一)第二十六章 法不传六耳(一)第113章 致命一击第九十三章 防患于未然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27章 宏图初现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十一章 初战告捷(一)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头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八十章 剑指包头第六十一章 战略战术(三)第110章 尽忠报国(四)第三十七章 指点江山(二)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五十五章 养虎遗患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九)第五十九章 战略战术(一)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四十一章 开天辟地第十三章 初战告捷(三)第二章 百灵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七十七章 危机四伏(三)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别第119章 渐入佳境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六十章 战略战术(二)第107章 尽忠报国(一)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108章 尽忠报国(二)第二十九章 开始编练新军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耻(四)第110章 尽忠报国(四)第五章 总会有出路的第三十五章 萝卜和大棒(二)第十章 前进一小步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110章 尽忠报国(四)第122章 扎实推进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五十九章 战略战术(一)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耻(五)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123章 勉为其难第114章 盖棺未定论第七十一章 坑蒙拐骗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耻(四)第一章穿越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无敌手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九十七章 小心试探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九十二章 深谋远虑第二十三章 偶尔露峥嵘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第三十章 痛并快乐着第113章 致命一击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二章 人杰地灵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105章 尽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