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山还比一山高

黄铁芯也更高看赵政策一眼了,这小子见了省委书记,那份沉稳功夫,自己都是自叹不如!更难得的是那份机智,好象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殊不知,赵政策也在暗暗叫苦,自己还真的是找罪受,心态不够平和啊!本来算着两个人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什么问题都该谈完了。现在可好,自己来早了,只怕火要烧到自己头上了。

果然,钱丁洋就开始问赵政策了:“听铁芯同志讲,你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很有想法?”

赵政策对这种话语很不习惯,因为太不专业了,在后世里,大家都动不动就说国有企业的改制,而不是说什么国有企业的发展!谁都知道,国有企业如果不改制,基本上除了垄断行业,最后都会走进死胡同,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发展。

“也谈不上什么想法,只是平时注意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纸上谈兵而已。”赵政策还是不想趟这个浑水,支吾着说道。

“你们能鼓捣出《实践出真知》这篇文章来,大谈实践,和纸上谈兵应该是天敌吧。”钱丁洋就冷笑了一声,“让你说你就说,别给我拿腔调。”

“可我只是个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实践经验啊。”赵政策马上就开始叫委屈了,让黄铁芯直捏一把冷汗,心里那个急啊。

“好好好,那你就纸上谈兵吧,我来当个听众。”钱丁洋脸上的表情明显不耐烦了,用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面敲了敲,“就当是听书,你总得说点什么吧。”

黄铁芯就急了,腿在桌子底下用里踩了赵政策一下,意思上是别玩了,老实一点。

“那我就说了啊。”赵政策沉吟了一小会,整理了一下思路,“我看中央日报上近断时期的领导讲话,都透露着我国要开始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意思。开放估计轮不到我们南湖省,因为南湖省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离海岸线实在太远。现在国内的交通又不发达,运输成本高不说,还很耽误时间。所以啊,我们南湖省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落在改革两个字上面。”

“恩,我明白你说的第一个意思了,就是要想办法改善交通状况。”钱丁洋倒是个明白人,毕竟能当省委书记的人自然是人中之龙!

“对。对对。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赵政策后世里地口头禅马上就出来了。却是听得钱丁洋眼神一亮。拿着钢笔刷刷刷就记了下来。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钱丁洋又对着纸上念了一遍。“这话精辟。讲得好!”

赵政策大汗。这也叫精辟啊。

“可这修路可是个大开支啊。我们南湖省又没有多少工业基础。拿什么来修啊。”钱丁洋很快就皱起了眉头。“还是穷啊。”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想办法发展工业。”赵政策就说。“当然。这修路是大事。越早越好。咬咬牙关也要修。我地想法是我们既然没有重工业基础。那就想办法发展零部件。专门为重工业服务。比如说螺丝。轴承。连杆等等相对比较容易加工地部件。门门通不如一门精。”

“这个想法很有创造性。只有专业才能保证优势和竞争力。”钱丁洋马上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你们衡西县适合生产什么?”

“螺丝。”赵政策几乎和黄铁芯同时回答说,因为只有螺丝的工艺相对简单一些,也更加有把握。

当然,赵政策是知道在八十年代里,很多温州商人就是靠做螺丝发家的,积累了第一桶金。别看一个小小的螺丝很不起眼,可他的作用非常大,同时需求量也是很高,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恩,这个方法应该是可行的。”钱丁洋就说,“要做大做强。”

其实,钱丁洋也是惯性思维,把做大做强当口头禅了,他脑子里这个时候想得最多的还是赵政策最开始说的改革开放,细想一下,从近来的中央报纸上是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可问题是,赵政策一个学生,怎么就能有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省委大院里的笔杆子们还要强!

就算是改革开放,钱丁洋也只把这看做是个大方向,赵政策又凭什么断定开放只能在沿海地区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交通问题,钱丁洋就有些不明白了。

可钱丁洋又不能问,一来确实有个面子问题,二来有黄铁芯这个下属在,不太方便讨论这样敏感的政治政策性问题。钱丁洋也打定了主意,得想办法从这个高考状元嘴里掏出更多的东西出来。

黄铁芯哪里管这些,又哪敢去揣测领导的想法,只是拿着笔记了下来,唯唯诺诺地表态坚决执行。

赵政策却是知道钱丁洋没有理由不关心改革开放这样敏感的问题的,这个问题决定着很多人帽子与位置!

“要想做大做强,光是靠专业化还是不行的,产品生产出来了,总得有客户吧,光是在办公室里接接电话,客户是不会自动送上门来的。”赵政策的话让钱丁洋和黄铁芯都若有所思,盯着赵政策的嘴唇看,希望那里能有答案。“我个人认为怎么样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法人,自负盈亏,企业才会有动力,主动去跑客户,降低运营成本,企业才能真正快速壮大,发展起来。”

“自负盈亏?”钱丁洋听着这个新鲜名词,一下子难以接受,“要是有些大型国有企业严重亏损,那些职工怎么办?职工没有饭吃,社会岂不是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路都是人走出来。”赵政策的表情却是很淡定,“就象农村的承包责任制一样,每个农民也是自负盈亏啊,可还是赚了的人多,亏了的人少,看各家本事了。优胜劣汰,这也是自然规律啊,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铁芯同志,你怎么看?”钱丁洋却是把视线转向了黄铁芯。

“我认为政策说得有些道理,但即便是改革,步子也不能太大,只能一步一步来。”黄铁芯还是保持着一贯的谨慎态度,见钱丁洋的表情不太满意,就马上补充了一句,“最好是先找一个地方试点,摸索出经验,然后再推广。”

“我看这个办法可行,一事不烦二主。”钱丁洋的脸上冒出诡异的笑容,“就在你们衡西县试行吧,胆子是要放大一点,但也要注意策略。”

赵政策这下彻底明白过来了,黄铁芯拿刘光斗当枪使,钱丁洋则拿黄铁芯当枪使了,自己都不愿意承担政治风险的,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啊!

“政策啊,这个工业自主权的问题,衡西县的可行性计划还是由你这个北方大学的高才生来主笔吧。”钱丁洋却是不想放过赵政策,让赵政策心里那个郁闷啊,就别提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第103章 约斗第109章 局定第三百四十九章第四百零一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206章 省委书记视察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三百三十六章第210章 张淑珍要出事了第68章 你给我当学生都不配第三百七十五章第258章 联合调查组第四百二十七章第161章 剪彩第四百三十章第76章 胡萝卜第三百三十二章第218章 捞人第25章 县领导的指示第160章 三菜一汤第9章 小小电瓶的威力第三百六十章第7章 赵完成量田量进不量出第187章 稳定第一第三百四十六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152章 烈士公园之行第三百七十九章第四百零八章第256章 调查第三百二十八章第16章 谢天华的来历第四百三十二章第254章 优良传统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224章 阿喀流斯之踵第121章 血斗第二百九十八章第248章 承包之门打开了第53章 秦老爷子第三百三十章第32章 欧阳教授第三百二十九章第127章 不好惹的胡天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25章 比谁都阴第二百九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二章第129章 敲竹杠第43章 他来找赵完成第92章 小惠妹妹第三百二十章第三百三十八章第190章 尤转顶的退让第三百八十七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二百九十一章第255章 卧轨自杀第75章 变脸第三百二十二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234章 东山再起第260章 京城行第四百三十一章第51章 民办教师第4章 劳动竞赛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129章 敲竹杠第15章 礼物第265章 继续改革第四百二十五章第四百零一章第213章 身不由己第198章 大会推广第三百零二章第211章 别动我的人第四百一十章第206章 省委书记视察第122章 谢锦绣的心病第131章 丧事连连第193章 三哥们第156章 姚副省长的召见第220章 又进步了第238章 徐书记病了第二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二十八章第75章 变脸第33章 实践出真知第三百九十八章第119章 蛛丝马迹第三百三十八章第197章 鹬蚌相争第215章 嫂子的面子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0章 糖衣炮弹